我為解放臺灣說句話:要揭穿和警惕在臺日本皇民餘孽,他們才是臺灣統一的最大隱患

2021-02-23 愛軍尚武

      國防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途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和中共中央8號文件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有接受國防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普及和加強國防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我為解放臺灣說句話:要揭穿和警惕在臺日本皇民餘孽,他們才是臺灣統一的最大隱患

作者:微 雨

      昨天本號繼續刊發了《我為解放臺灣說句話:丟掉幻想,做好武統的一切準備!!!》一文後,收到了大量粉絲的留言和來稿,尤其是一個署名為微雨的臺灣老人來稿,引起了小編的注意,他用有力的事實和證據,為我們指出了解放臺灣的真正阻礙是:抗日戰爭結束後留「在臺日本皇民的餘孽」,現整理刊登如下:

       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

       臺灣老人楊振明教授記述:你以為鬧臺獨的是臺灣人?你真的錯了! 臺灣的臺獨實際是日本人的百年陰謀! 此文如石破天驚!

       臺灣社會的複雜性恐怕遠遠超過我們的估計。這也為我們大陸今後統一臺灣,制定正確的政策,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史料。抗日戰爭期間 30萬駐臺日軍,在日本投降後全部脫下軍裝,入籍臺灣。因此,現臺灣有日裔皇民約200萬之多!他們終極目標不是臺獨,而是將臺灣併入日本。

      臺獨只是他們的過度和跳板。武力解放臺灣時,他們是會和解放軍打巷戰,拼到底的!        

       混在臺灣內的日本人,據楊振明教授記述: 二戰結束後,有30萬的日本人留在臺灣,變更姓氏為臺灣人,臺獨就是混在臺灣內部的日本人之陰謀。現在他們在臺灣後代估有200萬人之多,真正的臺灣人不可不防。以前我一直不能理解為什麼臺灣有激進親日分子,自去(民國 103)年6月間,高中歷史教科書微調案引發後,不少臺獨學者抗拒,只準使用「日治」不同意用「日據」... 等,進而除「中國化」、除「臺灣化」、推行「皇民化」... 這些激進親日份子,其背景沒有人去追究。在臺灣這麼自由、民主的社會還迷戀日本,擁抱日本,當然有他民族的特質;表面認定他們是在玩弄政治搞臺獨,壓根兒就沒有人去想他們原來就是日本人。這不是胡說,也不是扣帽子,有史實可考,戶籍事務所應可驗證,政府接收時外交、 內政部都應有公案文書可查。

      中華民國34年接收臺灣時,那時約有30多萬日本皇民放棄日本國籍,歸順為中華民國國民,落地生根。這批人在政府遷臺初期,兩蔣政府統治下,不敢妄動。待至李登輝、陳水扁執政後,在政治、學術、商業各行業竄出。至目前更是囂張,目無法紀,竟敢說「支那男女滾回支那」,「支那外來種滾蛋」!。。。。。。我們不能再沉默,應全民奮起,清理門戶。

       光復臺灣才70年,戶藉數據應清楚記載,更改姓名是可查鑑,凡叛製造事端者,查清身分後,依法究辦或遣返日本,除去害群之馬,以安我家邦。

     臺灣光復至今已70年,那時臺灣住民約500餘萬人,現約有4.5 倍成長,那時歸順日本皇民約30餘萬人,至今也約100多萬人。其部分知識分子與經濟富裕子弟還投入政治體系與民意代表,從事政治活動,搞臺灣獨立,他們這些人都是好戰分子,是日本軍國主義分裂中國的殭屍。如李登輝就是皇民代表人物,在他與陳水扁執政 20年,錄用不少搞臺獨分子,進入高等學術單位與政府機構。他們以不當言論,歪曲歷史事實,誤導人民視聽,醜化中華民國政府,去「中國化」、去「臺灣化」,推行「皇民化」,擁抱日本者大有人在。臺灣光復,日本皇民遣返時,臺北市街道只有衡陽街、成都路和延平北路、博愛路比較象樣,周邊都是農田。這八條街商人多為日本人經營,日本商人被遣返,其不動產店面房屋無法帶走,只得廉價轉移給臺灣人(附民國38年8月16日掃蕩報刊登臺灣省日產清理處第二批日產移轉案件審查決定公告報紙左證是實)或贈送給本省人, 無法攜帶的東西就送給本省人。當時曾有人狂言,日本要統治臺灣,只要來一個領導人就可治理,也就是說現在在臺灣這些旅遊會員就是他們將來治理臺灣的成員。然而,留臺灣第一代皇民多已過世,第二代正當時,第三代初啼上街,無視法紀。

       民國36年政府遣返日本皇民,那時我才14歲在學,學校帶領學生到基隆碼頭為他們送行,我也參加了那雜亂悽涼的場景,時隔70年,如在眼前。我現年82歲,本可平靜渡過餘年,不涉國家社會煩擾之事,近日見新聞報導臺獨人士製造事端,我只本良知,將上述歷史事實,提供參考。我年老體衰,看到不公平事會影響情緒,這篇東西我寫寫停停,寫了好幾天,我不是在投稿,我只是在提供歷史事實,喚起國人記憶,揭穿在臺日本皇民餘孽背景,披著羊皮狼的面紗,使現在的臺灣人認清他們的真相,使他們無處遁形。

      早年臺灣志士楊逵,他是主張臺灣是中國的一省不能分割,同根同源,同文同種,雖然有些不愉快的歷史宿命,但事實真相就是如此。很可惜美好的臺灣就被這些皇民餘孽分子搞亂了,怎不叫人痛心 !

      凡有血性的同胞,懇請廣為轉傳。 無論您有多忙,請花1秒鐘的時間把它放到你的圈子裡!可能您的朋友就需要!謝謝! 當你讀完有倆個選擇 :1、把他傳播出去。 2、就當沒看過接力下去,拒絕冷漠!!

2019-01-09 01:51:44

     這位82歲的臺灣老人在昨晚2019-01-09 01:39:35,2019-01-09 01:43:22,2019-01-09 01:51:44,分三次將幾天來整理的東西發給本號,為祖國統一鼓與呼,難道我們不應該做些什麼嗎?在此我代表本號全體工作人員、代表《全民國防教育》公眾平臺,向他致敬!感謝他的英雄義舉!祝他老人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希望他在有生之年能夠看到祖國和平統一的那一天!謝謝!

       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祖國的寶島,讓我們一起努力,為祖國早日統一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今後我們將繼續刊發《我為解放臺灣說句話》:如您有什麼意見建議請在文章底部「寫留言」處留下寶貴的意見或建議,如有戰略性和機密不便公開發表的意見建議,可發本號郵箱:1642600240@qq.com。

     

歡迎粉絲們留下寶貴的意見建議!!!謝謝!

國防教育的目的是教大家堂堂正正做個愛國者,為中華民族復興夢強國夢凝聚力量。請大家為我們點讚,為祖國和自己轉發!(全民國防教育公眾號gfjyzssc,請點擊添加免費閱讀)

   國防教育服務、國防公益活動組織                                         學生軍訓、單位培訓、團隊激勵

國防教育知識手冊在下面「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邱毅:日本「皇民化」遺毒至今仍影響臺灣
    核心提示:日本人離開臺灣以後,殖民結束以後,日本人是不服氣的,因為他們認為臺灣在國境之南,臺灣是日本要去圖謀所謂的東南亞,南進政策最重要的跳板,他捨不得放棄臺灣,所以他就在臺灣留下了三十幾萬的皇軍的餘孽。
  • 用日本神社對抗媽祖 臺灣真要「皇民化」嗎
    放在大脈絡看,先前就有民進黨公職人員把媽祖說成對岸的統戰工具;不久前,許多民進黨執政的地方縣市,紛紛開始恢復日據時代總督府在各地興建的神社。一連串事件,彷佛有系統的操作,讓人不得不想起日本殖民政府的「皇民化」政策。果真如此,必須辨明並譴責。   臺灣的媽祖及其他神明信仰,都有悠久的歷史背景。
  • 皇民化、二二八與「臺獨」
    加上此時日本積極推行的同化政策,也就是「皇民化」,如何不會使這些青少年陶醉在大日本帝國雄霸天下的美夢中,而熱衷「皇民煉成」?他們競相崇拜日本,醉心於皇民化的言行和表現,記載在當時的文冊書報上彰彰明甚,可以說這些青少年在光復回歸中國之前,在心靈上自覺或不自覺地早已經歷過一番「脫華入日」的歷煉,浴火重生為「優秀的日本人」了。
  • 臺灣有多少日本人後裔?「皇民化臺獨」愈發泛濫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實情並非如此,在臺日裔人數「暴增」,主要跟臺灣官方與民間的傾日、媚日,甚至重新被喚醒的「皇民化臺獨」有關,只是,儘管他們人數不多,在島內政商界的影響力卻不小。有關在臺日本人後裔人數,說法很多,從10萬到百萬都有。
  • 日本在臺灣的「皇民化運動」
    臺灣人民努力爭取應有的權利,除了武裝起義,還通過議會政策的途徑和輿論的鼓吹,以求獲得比較公平的待遇。  在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爭之中,日本人不太敢用臺灣人在大陸作戰;如果用臺灣兵,也只是分散在各個日本的作戰單位之中。但在太平洋戰場上,日本就大量徵用臺灣人參軍,最初擔任輔助戰士的臺灣軍夫,還不能算真正的日本軍人,後來兵源越來越不夠了,才將參軍的臺灣人納入日軍編制。
  • 臺網友怒批:蔡英文下臺,我們要統一!統一臺灣只有這一個選擇?
    這還真是應了我們常說的那句話,蔡英文使勁兒搞獨立,力越大,回歸的也就越快,都已經不用大陸去武統了,浪費我們的子彈,隨著蔡英文獨立政策的盛行,臺灣民眾便已經開始趨向於統一了。這,是我最擔心的一件事情!因為,當臺灣的年輕人不知道或不認同,「中國」才是自己的祖國的時候,我們就必須非常警惕,統一時間點的延滯與所必須付出的統一成本 (代價),還有,對未來統一之後的同理問題,都會形成「累加」的劣化效應。
  • 以身上流中國血為大恥--日本如何通過洗腦「皇民化」臺灣
    缺乏臺人絕對的忠誠,日本就無法安心地使用基地臺灣,無法放心動員臺灣的人力以役使於戰爭。因此,一九三七年九月,日本當局制定了強迫臺灣人「皇民化」的方針,要把「日本國民精神」「滲透到島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去……」,其目的在消滅臺灣人的漢人意識——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要剔除臺灣人的「大中國意識」,消滅中國語言、文化、文字、宗教信仰,代之以日本語言、文字、姓名、神道信仰等等。
  • 李登輝的日本名及臺灣日治時期的「皇民化運動」
    深化 罄竹難書的惡行 1941年4月9日,日本成立皇民奉公會,皇民化運動轉入第二階段,即皇民奉公運動,驅使臺灣人為日本帝國盡忠、為戰爭效命。 第二階段的「皇民奉公運動」,主旨在徹底落實日本皇民思想,強調挺身實踐,驅使臺灣人為日本帝國盡忠。
  • 日本在臺灣推行「皇民化」教育
    日本在臺灣推行「皇民化」教育 時間:2001-04-10 16:58   來源:   《馬關條約》籤訂後,日本殖民者不僅對臺灣民眾實行嚴酷的政治壓迫和經濟掠奪,而且還對臺灣進行全面的文化侵略,貶低臺灣人的民族意識,淡化和抹煞中華文化在臺灣的影響
  • 王洪光中將:「統一臺灣」必須大聲說出來!
    儘管她的祖先也是大清的平臺英雄,而她祖父和父輩就變成忠實的日本皇民了。他的父親可謂是日本鐵桿漢奸,給日本鬼子修理戰機不是一般皇民能被重用的。日本從臺灣撤退時,據說給她家留下了數量可觀的資產,她家因此在臺灣光復後暴富。她的父親,也早就加入了日本國籍。 有媒體說李登輝是日本在臺灣布下的特務,蔡的政治背景比李登輝還要陰暗。
  • 新皇民化運動?臺灣青年認日本養父,在臺版「靖國神社」主持祭典
    直到2015年,高士部落在日本「李登輝之友會」成員佐藤健一的募資和協助下,將神社重建完成。 據臺媒報導,2015年10月,佐藤健一曾在日本「櫻花頻道」的節目上明確宣稱,「高士神社供奉的『英靈』,如同靖國神社中供奉的對象一樣都是為日本犧牲的『軍魂』」,並稱「希望更多人能來高士神社祭拜為國家犧牲的『英靈』」。
  • 光復70周年︱臺灣民眾是如何抵制「皇民化」的
    據此,臺灣總督府氣勢洶洶地叫囂「絕對禁止使用臺灣語(指閩南話)和漢文,不滿者滾回支那去」,原本規定「本島人」學日語而在臺日人學「臺灣語」的學校變成統一教授日語,漢文科被全數撤廢,廢止各報刊漢文版及欄目,關閉多所私立學校和千所漢文書房、私塾;強迫臺灣人民學習、使用日語。戰爭末期,日語夜間講習所已遍及全島各個角落,學生總數超過100萬人。
  • 臺學者:「皇民化臺獨」不是臺灣價值 請蔡英文確認
    我們和柯文哲一樣不知道蔡英文的「臺灣價值」是什麼。但我們知道日據下《臺灣警察沿革志》云:「臺灣人的民族意識之根本起源乃係於他們原是屬於漢民族的系統,本來漢民族經常都在誇耀他們有五千年傳統的民族文化,這種民族意識可以說是牢不可破的。臺灣人固然是屬於這漢民族的系統,改隸雖然已經過了40餘年,但是現在還保持著以往的風俗習慣信仰。」
  • 林明正:我對統一有信心 但對臺灣未來很悲觀
    所以像香港人覺得自己是英國人,日本人在臺灣推行皇民化教育,有一部分臺灣人受影響,認為他是日本人。最後當他要回歸母國的時候,他會有抗拒跟排斥的感覺,這需要時間來解決。因為美國跟日本並沒有真心要幫助臺灣,雖然美國人整天講他們很支持臺灣,可是當真正賣武器的時候,他不會把第一線的武器賣給臺灣,反而是不停地在武裝日本,在與那國島建立偵監基地。它就是在準備說有一天兩岸統一了,它要往後退到日本,來繼續圍堵中國大陸。 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要去幫美國日本做這樣的事情?
  •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的「皇民化」經歷和親日情結之由來
    對此,松田校長解釋說:「明治28年滿清政府戰敗,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當皇軍接收臺灣時,曾經明令公告:想回到中國大陸去的,大可收拾行李回到福建去,天皇絕不反對,也不加阻礙。但是你們的祖父、父親們並沒有帶你們回唐山,既然不願意回去,想留在臺灣繼續生活,那就表示願意服從日本天皇。因此,你們沒有理由再做漢人,而是必須要做日本天皇的子民,學日文說日語,改日本姓,徹底『皇民化』才對。」
  • 臺灣學生團體力挺歷史課綱調整 拒絕「皇民教育」
    原標題:臺灣學生團體力挺歷史課綱調整 拒絕「皇民教育」   中國臺灣網2月7日消息 一群由臺灣高中、大學生及青年團體組成的「抗獨史陣線」,今天上午到臺灣教育主管部門門口舉行記者會,表示支持臺灣教育部門微調高中歷史課綱,去除錯誤的日本「皇民化教育「,他們紛紛強調,拒絕「皇民教育」,撥亂反正,絕不妥協。
  • 日本會阻撓中國統一嗎?
    日本對臺殖民五十年,對臺灣有複雜的情結,臺灣也對日本有哈日的情結,陳水扁當局意圖除了美國也拉攏日本來抗衡大陸。現在,日本的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甚至日本朝野認為「大陸打壓臺獨也影響日本的國家安全」。日本對臺灣成功的殖民,以及持續的滲透,使得臺灣的日本情結和日本的臺灣情結雙重發酵。終有一天,中國要統一,除了要與美國談判,可能還要與日本談判。這也是非常令大陸不安和極不情願看到的未來。
  • 拒絕「日據」版教科書 臺灣皇民遺留從未清理過
    以一九八○年代中期為界,此前的歷史教科書一律是「日據」版,因為兩蔣以反共民族主義做為動員臺人的意識形態,以統一中國的想望獨佔臺灣,自以中國主體的立場來看待日帝殖民臺灣的歷史。     八○年代末期,新興本土財團取代退守來臺的官僚、買辦和地主集團,「日治」版歷史教科書隨之躍上教育舞臺。此時外部方面:大陸美建交後,蘇聯日漸勢孤、乃至瓦解,中共導入市場經濟卻不從屬美國的世界體系。
  • 參考睿評 | 今天,我們來看看臺灣「皇民」走得有多遠
    ▲李登輝手書「我是不是我的我」近期,籠池在接受採訪時,多次坐在這張條幅前,似乎在展示自己的背景,也讓不少日本電視觀眾看在眼中。今天要說的另一件事兒,則來自媒體報導:最近,有大陸記者在東京羽田機場目擊一臺灣女子手持貼有「臺灣國」貼紙的「護照」入關,日方人員查驗後未有異議將其放行。此事給島內一些「獨派」打了興奮劑。而該當事女子更是「驚喜」自己上了新聞,在論壇上宣稱已用「貼紙護照」進出日本5次都沒被刁難。
  • 皇民思想附著臺獨理論 臺灣「黃色勢力」復燃
    長期以來,我們對臺灣的政治結構認識,是藍和綠的簡單二分對立。考勢力劃分中,卻隱藏和忽視了一派的存在,這股勢力長期活躍在臺灣政治與社會當中,煽動臺獨,淡化殖民記憶,挑撥華人社群對立,傳播日式價值取向。這一派也即是深受日本影響的皇民勢力,我們姑且稱之為"黃色"陣營。   皇民族群形成的主觀基礎是一部分臺灣人希冀成為日本人的幻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