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在一家智能終端產品生產企業任生產主管,一呆就是5年,在公司5年了幾乎沒有什麼發展空間了,於是王先生向某獵頭公司投了簡歷,準備選擇換個環境發展。
經過獵頭的推薦,王先生與一家類似的智能產品公司應聘生產經理,通過多輪面試王先生獲得了新公司領導的認可,並當場拍板可錄用。可接下來的一系列狀況,讓王先生有些始料未及!
新應聘公司HR告訴王先生,根據公司規定:對新入職人員,特別是管理級別人員,必須進行背景調查,以確認其過往的業績品德與素養。
王先生當時非常猶豫,因為還不能確定是否錄用,自己也還未離職,一旦公司知道他在外找工作,那肯定是要被辭退了,即使不被辭退也會被勸退。王先生表示不太方便!可新應聘公司,一再強調會保密,以保密方式進行背景調查,儘量不影響王先生!並以經理級別和薪酬會比在職公司薪酬上調35%的福利吸引王先生的加入。
面對優越的待遇和職務,王先生妥協了!並再三要求要保密好,一旦調查未通過,也要保證自己還能在現有公司繼續任職!新應聘公司承諾會保密的。
這最終的結果讓王先生崩潰了,新應聘公司HR直接調查王先生的職務、薪酬、平時表現。而王在職公司的HR都是搞招聘工作,這個套路大家都懂,一聽就明白了,肯定是挖牆腳的!直接向背景調查公司否決了王先生在公司的表現,對公司不忠誠的員工誰願意幫他說好聽,結果毫不意外的王先生新應聘公司以背景調查不通過,未錄用王先生。
原本這件事情也就告一段落了!可事情沒那麼簡單,王先生在職公司HR通過來電查詢,查到了王先生應聘的這件公司,而這家公司與王先生所在公司屬於同行。結果HR與公司與王先生入職籤訂的保密協議為依據認定王先生違規,辭退了王先生。
原本是想找個新工作,換個環境發展,結果好了!兩邊的飯碗都弄砸了,王先生越想越氣!最終把新應聘公司告了,要求這家公司給予自己相應賠償,結果法院獲得了法院的支持,為何呢?因為面對企業不合理的背景調查,我們完全可以說No!
第一,法律之外的調查要說No:其實勞動法對於企業用人的背景調查是有明文規定,僅限身份信息、學歷、技能、工作履歷、競爭限制的調查,其它無關的都不被允許的,也就是說在這些法律要求之外的調查我們都可以說No.
第二,觸及隱私與底線的調查要說No:不要以為找到了一個金飯碗,別人說什麼都OK,有些東西已經觸及底線與隱私是完全可以說No,譬如王先生應聘公司要調查他的薪水,這是不合理。在很多公司薪酬是被禁止公開的。
第三,對自己造成負面影響的調查要說No:有些公司的背景調查有些奇葩,譬如有沒女朋友,個人愛好,興趣等等。背景調查通過倒是好說,會給你貼金,真金不怕火煉!可一旦背景調查不通過,100%的負面影響,不通過就是個有問題的人,你說能沒影響麼?所以面對不合理的背景調查一定要學會說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