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說,這六種人,病最難治!

2022-01-01 醫學健康論

   

近來關注《黃帝內經》及中醫的治療問題,發現傳統醫學真的很講究天人合一及病人自身的能動性,所謂上醫治國,中醫治人,下醫治病,好的醫生對病人也有一定的要求,西方人二十世紀才注意到「讀者」及接受者的作用,我們中醫一開始就強調醫患的互動關係了。據說郭玉給那些當官的治病,一定要他們先住陋室,穿破衣,去掉驕浮之氣才給他治,實是「醫者,意也」的最好詮釋。

「病有六不治」,也就是六種病人他不治。分別是: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藏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這六種病人讓神醫也束手無策。

就像扁鵲望齊侯之色的時候,齊侯致畸上就屬於驕恣不論於理。就是說不講道理這種人。

扁鵲看他有病了,他就誤解扁鵲,說扁鵲無非想謀利,把沒有病的人看好當做自己的功勞,這個就是不講理的一種表現。那麼在現實生活當中還會有一些病人,就是根本他就不可理喻。你給他講什麼道理,你告訴他不該怎麼做他就說憑什麼我不可以這麼做,然後他就那麼做。你讓他怎麼做他就偏偏不怎麼做。患者明事理,首先就是要相信大夫。

所謂輕身重財,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當其實也是滿多的。像一種比如說的你拼命工作,愛財如命,這都屬於輕身重財。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很多人大量的都是儲存了金錢,透支了健康。

現代人工作忙、壓力大,有人甚至管這叫時尚叫實現自我價值,這在中醫看來,非常不可取。

現在我們很多人有很多很糊塗的想法,比如說40歲之前拼命賺錢,40歲以後用錢買命。到那個時候不見得40歲之後等你有錢的,你也不見得能買來這條命。

健康是革命的本錢,這個才是很根本的東西,所以我們現在把身體放在第二位,把外物,在外的那些名啊,利呀,利益啊,這些東西放在前面。這個,在扁鵲來看就很難治。

很多人現在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們現在很多程度上是由於生活的不節制,飲食無度,還有好逸惡勞這些造成的危險。你該幾點睡覺,你就好好去睡,11點之前你如果睡了,然後你就把少陽之氣,把你的膽經,把你的膽氣聚斂生發起來那一點陽氣,就給養好了,就像你養了一個很美妙的童年一樣。點我關注 醫者寶典說平臺然後到了你過了一個很富足的童年的話。你才有一個很健康的青年,很有發展的壯年,然後才有一個很好的老年。你如果在的少年階段,你就毀壞自己,那麼這樣的話,你的身體就提前處在一個透支的狀態

衣食能適,簡單講就是人的行為要適應一年四時、一天十二時辰的規律,並根據變化及時調整。人體能夠及時適應四時變化,身體就能始終處在有機的和諧狀態。

首先身體先和諧然後你在對待人接物上你再處於一個和諧。然後你肝火不旺了,你待人接物肯定不會有問題。你待人接物不會有問題,然後社會也就相對地和諧。然後這樣的話,我們人與人之間也和諧了,社會也和諧了,這才是和諧社會。所以和諧社會在很大的根基上是我們的身體,五臟六腑先和諧,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要點。

所謂陰陽並,是指陰陽在人體裡指的就是氣和血。氣血如果錯亂的話,那麼五臟六腑就跟著亂。實際上,五臟在中醫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一個話題,就是五臟皆有神明。

比如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看到一些人,會出現錯語或亂語。說話的時候,舌頭出現僵硬。本來要說,現在咱們馬上要開會了。他心氣不足,所以他去上臺開會的時候,他先說:好,現在大會閉幕。這在西方醫學叫做錯語,在我們中醫來看首是心氣不足。

又如意志這個詞。這兩個詞,實際上意指的是脾的神明,志指的是腎的神明。意是什麼意思呢?在中醫的教材裡面,他認為這個意字就是相當於脾的一個功能是什麼呀,就是代表人的記憶力。實際上意指的是你脾的功能強不強,說你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意是說你的關聯性。比如說你頭腦中記憶的東西,和你看到的事物能夠馬上產生關聯,那個才是意。意發揮了作用,就是你的脾,脾經足了的話,你的意才會發生作用。而這個意志裡邊的志呢,在這相當於腎經足,腎經足他就代表人活的是很有定力。

羸是什麼意思呢,羸就是身體特別特別地弱,連服藥都已經不能服進去了。病已經到了很深的層面,連喝藥都喝不了了,那還怎麼治啊?所以這個時候,就很難治療了。如果要治的話那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灸法。但是一定要找個很好的中醫師去給你救治。

什麼樣的醫生可以算是可以託付的好醫生呢?

《扁鵲傳》裡他就曾經說過一句話,就是使聖人預知為,能使良醫得早而事,可機可以,生可活也。說是假使聖人能夠預知生命的最初的那個細微的變化,那麼這樣的話。就能使名醫得早而事,可以早早地從事治療。慢慢的就可以治癒。所以形羸不能服藥,就是說你不能在你身體特別特別虛弱的時候才想起來去找醫生。

因為過去人得病比較單純,碰到狂躁這類病就覺得好像被鬼附了身,然後就去找這些巫師去看。其實呢,在那個寫符的過程當中,畫符的工具是一味中藥,叫做丹砂。就是硃砂,就用那些硃砂來寫這些符,畫上這些符以後,把這些符他一燒,再給你喝點符水。喝的那個符水有可能就是葛根湯,那麼葛根,又是入陽明胃經的。

那麼我們先前說過,像精神這些病人,很大程度上會體現胃經病和腎經病上,當你處在胃經病的時候,硃砂能夠安神,在神農本草經裡面,它是上品藥的第一味。而這個藥本身,它是重金屬的,所以它可以更多地調元氣上來。然後,就是再給你葛根湯,葛根入陽明胃經的。於是治好了這個病。 

後人在扁鵲的基礎上又發展出「十不治」,也就是:操欲慆淫,不自珍重,一也;窘苦拘囚,無瀟灑之趣,二也;怨天尤人,廣生煩惱,三也;今日欲愁明日,一年常計百年,四也;室人噪聒,耳目盡成荊棘,五也;廣行殺戮,六也;寢興不適,飲食無度,七也;諱疾忌醫,使虛實寒熱妄投,八也;多服湯藥而敵腸胃,元氣漸耗,九也;以死為苦,然後以六親眷屬長生難割捨之想,十也。

就是說一再地我們人都是被欲望所驅使,淫是指過度。如果我們的欲望太過度的話,就不知道自己珍愛自己。這種病沒法治。如果我們對自己都不珍愛的話,那麼就談什麼都是很虛妄的。不可以讓自己的欲望沒有界限。

《黃帝內經》裡曾經說過,就是志閒而少欲。閒在古代還有一個意思。就是柵欄的意思。就是說你要對自己的欲望有所有所約束,欲望不是不可以有,但是要少,這樣呢,首先在一個層面上,點我關注 醫者寶典說平臺它是養生的。他對身體會很少。然後你有了人,將來才會有別的東西。

很多人得病是因為寂寞,是因為沒有情趣。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正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所以就比如說,有一些女士做家庭主婦,因為你沒有更多的情趣,沒有更多的事情可玩的,那麼你回來就天天地到賊著老公,老公這也不對了,老公那也不對了。老公又不關心你了。老公又這了,又那了。這樣就造成家庭的很不和諧。

同時呢,這還是小事,最關鍵的會造病。由於你情致老壓抑,你就會得病。比如說像女子得乳腺增生,乳腺結核,還有子宮,子宮肌瘤這些,其實都跟我們情緒的鬱悶有很大關係。如果你過思就會傷脾,過恐就會傷志、傷腎,這樣像這樣性情出現了很多的問題,這樣就會造成方方面面的情致病。

古人把頭髮稱作「三千煩惱絲」,頭髮跟煩惱又有什麼關係呢?

因為你一煩惱的話,那就肝淤,肝藏血,然後肝血的功能不強,你頭髮就慢慢慢慢乾枯,然後變白。還有腎經不足,這是一個相。如果頭髮花白呢,像這種人就情緒特別不穩定。這種人很聰明。就是一會兒這麼想,一會兒那麼想,就是成天到晚。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所以他頭髮一會陰,一會兒陽,就是變成花白了。如果說人們為已經出現的麻煩事兒煩惱,傷心又傷身也算情有可原,還有一種人,為將來所未知的事情發愁,則是典型的庸人自擾。

這種人很可笑,就是有點杞人憂天的意味。就天天想著明天是怎麼怎麼著。老是想明天我會怎麼怎麼樣啊,明天我會不會讓車撞著啊,這不是胡思亂想嗎?

就是說如果工作了一天辛辛苦苦回來了。然後家裡人老是叨嘮來,叨嘮去,天天在那說起來沒完沒了的話。使得這個人,耳目皆成荊棘。就是耳朵裡也不清爽,眼睛也不清爽。看的什麼都不舒服。回到家看到什麼都不舒服。這也會造病。

就跟那個扁鵲的六不治就很像了。他說聽信巫師啊,禱啊,這些,廣行殺戮。中國文化還講一句話,就是如果殺生以求生的話,你像你要是聽巫師啊,他過去的巫師就是經常會祭祀,就會宰一些畜生。那麼這個從中國的醫學的本質上來說,就是殺生求生,去生更遠。如果你靠殺生的方式來求生的話,那麼你離生命的本意就越來越遠,對生命本身並沒有太大的益處。所以這是第六條。

就是起居沒有調適好,在《黃帝內經》第一篇他就專門去講起居和飲食的。叫做「食飲有節,起居有常」。

這個「常」是什麼呢?你一定要像就是比如太陽升起的時候,人的陽氣也隨之而升,這樣呢,太陽落山的時候,然後天地萬物之氣都收斂了。人的氣也就應該收斂。那麼你如果這樣的話,你就算順應了自然。就是順其自然。

飲食它講究過午不食。如果做不到的話,最好每頓飯保持著七八分飽的這麼一個狀態。然後就是吃當季的食物。

就是我們說,不願意說自己有病的事兒。比如人家一看你臉色不好,一說你有病就不高興。這都是諱疾忌醫。

那麼「虛實寒熱妄投」又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沒找對醫生,這樣呢,就使得虛實寒熱妄投,你本來是熱症,他就給你就是又誤下了熱藥,如果你本來是寒症,又給你誤下了寒涼藥,那麼這樣都會很危險,就會造成你的病難以挽回。所以這一條呢,實際上也是在說醫生,就是第一你醫病人裡判斷不準確,你找錯了醫生,這樣醫生下錯藥以後,會造成你身體的無法挽回。因為這個吃藥和扎針什麼還不一樣,扎扎進去拔出來就可取了。如果我們扎的不是要害地,對身體的損傷也不會太大。你這個藥一喝下去,臟腑無語啊,臟腑也不會說話,它也不會喊,他錯了,錯了。趕快給我換過來。你喝進去以後,他對人體會有很大的影響。這樣呢,我們身體裡邊,就是也會造成,甚至會造成無法挽回的一些影響

對於我們現在人來說,古代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沒事兒就想喝這藥,或者沒事兒就補著,成天到晚地,病人現在也就,有一個問題動不動就去找大夫,說你給我補補吧。老是覺得自己虛,現在生活都已經很好了。談不上很虛。營養啊,都是,都談不上很缺失,但是關鍵是什麼。關鍵是我們有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性。所以呢,如果你沒事兒就去瞎吃藥,瞎吃補藥的話。那麼這樣的話就會對腸胃產生很大的,flash腸胃就負擔不起,肝啊,膽啊,就負擔不起這些,這些藥啊,這些藥性啊他就負擔不起。這樣就會對元氣逐漸地造成損耗,那麼這就是亂吃藥也會造成我們身體的很多病變。就是在現實生活當中,我也奉勸大家,就是能靠鍛鍊身體的方式,能靠洗洗腳,喝點薑糖水啊,能把這些問題解決的,就不要去亂吃藥。

就是很多人懼怕死亡。經常地牽掛不斷,其實牽掛也會造成我們人體的很多病。現在我們就是說有一些老太太,就覺得我生活都沒有負擔了,挺好的。可是話又說回來了。最起碼的,你希望別人說你好。所以一出去,別人說你哪哪哪不好,或者人家說一說人家家的孩子買了別墅了。然後你本來覺得你兒女混得已經很不錯了。可是你們家沒買別墅,這樣呢,你又鬱悶住了,然後你就生病。像這種病,都屬於自找的。都屬於自找的病啊。就是說的你自己放不下,活得不通透,自己生出來的一些病。所以傳統文化一再教育我們,就是人活得要通透一些。

《莊子-大宗師》中提到「泉涸,魚相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意思是說泉水乾涸了,兩條魚為了生存,彼此用嘴裡的溼氣來餵對方,苟延殘喘。但與其在死亡邊緣才這樣互相扶持,還不如大家安安定定的回到大海,互不相識的來得好。

那麼就是說,莊子就這樣表現的非常恩愛的話,不如相望於江湖。不如大家都在大海裡,各遊各的。就是各自去遊。就是不用互相地來憐憫對方和心疼對方,每個人都保持自己健康的那種發展,這樣才能夠,好像是沒什麼情事,實際上這是一個大和諧,大融合的狀態。所以這是莊子裡邊就是在講這個故事,大家沒事兒要好好想想,不要老牽掛那麼多。這個我也想,那個我也想。首先先管好自己,這個才是最重要的。第一不要貪生怕死,要想的通透一些,第二呢,要管好自己,讓生命能夠儘量地活得燦爛一些。

    

相關焦點

  • 扁鵲六不治:這六種人的病,神醫也救不了
    收入到教課書中的《扁鵲見蔡桓公》到現在仍為人傳頌。古有扁鵲言 「病有六不治」,也就是六種病人他不治,這六種病人讓神醫也束手無策。就像扁鵲望齊侯之色的時候,齊侯致畸上就屬於驕恣不論於理。就是說不講道理這種人。扁鵲看他有病了,他卻誤解扁鵲,說扁鵲無非想謀利,把沒有病的人看好當做自己的功勞,這個就是不講理的一種表現。
  • 神醫扁鵲:有六種人是無藥可救的,愚昧只是其中之一
    認為醫生都是好利之徒,硬把沒病的人說成有重病,以便賣藥方賺錢。等到桓候病危時,又想求救於扁鵲,如果扁鵲不能把桓候治好,則將處以死刑。扁鵲無奈只得逃跑了,但他最終也沒有得到善終,因為受到同行李醯的嫉妒,最終慘遭殺害。扁鵲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扁鵲生於渤海郡,年輕時曾當過客館的主管。一天,他遇到一個名叫長桑君的客人。
  • 無字天書(六)千年隱學,扁鵲長兄治未病的不傳之密
    扁鵲是歷史著名的名醫之一,扁鵲大哥擅長治未來特定時間會得的病,成為上醫。輝哥有幸學習到,獻給全天下人改命。本文把扁鵲大哥看穿未來疾病的無字天書,先天八卦與河圖的部分奧秘揭秘給大家學習 有一天魏文王問名醫扁鵲:「你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誰最厲害呢?」
  • 扁鵲:神醫扁鵲說自己是家中醫術最差的一個,是自謙還是事實
    扁鵲:神醫扁鵲說自己是家中醫術最差的一個,是自謙還是事實相信大家都知道一個醫術高超的神醫扁鵲,他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人物。他憑藉自己高超的醫術名揚天下。現在我們用來形容醫術高超的醫生的時候都喜歡用扁鵲來比喻,這也就說明扁鵲在我們心中的地位有多高了。
  • 神醫扁鵲的幾則故事
    魏文王曾經向扁鵲求助,他說:「你們家的三兄弟都擅長醫術,那麼誰的醫術最為高明呢?」扁鵲回答說:「大哥的醫術最好,二哥的醫術稍微差一點,而我的醫術最差。」魏文王感到困惑:「請你再說明白一點。」可惜大部分人都不能理解到這一點,等到錯誤造成以後,才想辦法彌補。彌補得好,當然聞名天下。但更多的時候,亡羊補牢已經為時已晚。扁鵲見秦武王。扁鵲見秦武王,秦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訴扁鵲,扁鵲建議他及早醫治。而秦武王的大臣卻感到了困惑:「大王的病在耳朵前面,眼睛下面未必能夠治好,弄不好還會造成失明或者耳聾。」
  • 治未病到底治的是什麼病?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治未病」是什麼意思,「未病」不是「胃病」,更不是某一種病的名稱。最早源自於《黃帝內經》所說:「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治」,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採取相應的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發展。
  • 扁鵲向魏文王說明自己醫術最差的原因,事前控制最難
    在那個朝代,只要是技術高超的醫生,都可以說是扁鵲,這兩個字在當時有著醫生在哪裡,就會把安康和快樂帶到哪裡,類似於傳喜訊的喜鵲的意思。也可以看出在當時她是多麼的被人尊重。有一天,魏文王找他問診。當他治完病以後,魏文王和他在那兒閒著拉家常,「我聽說你們家有兄弟三個人,個個在醫術這方面都很精通,那你說說看,你認為你們三個人到底哪一個的技術最好呢?」
  • 我國古代的神醫扁鵲死於非命
    這個人看病行醫有六不治原則:一是依仗權勢,驕橫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貪圖錢財,不顧性命的人不治;三是暴飲暴食,飲食無常的人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醫的不治;五是身體虛弱不能服藥的不治;六是相信巫術不相信醫道的不治。此人就是扁鵲(前407—前310),漢族,姬姓,秦氏,名越人(秦越人),又號盧醫,  扁鵲,戰國時醫學家。齊國渤海盧(今濟南市長清縣)人。
  • 歷史名醫扁鵲與王者榮耀裡的扁鵲
    一說扁鵲大人們都知道是古代的名醫,戰國時醫學家,善運用四診,它的望聞問切流傳與現在醫學,著作有《扁鵲內經》,《外經》為我國的醫學做了很大的貢獻那孩子眼裡的扁鵲又是什麼樣呢,」別放棄治療,善良的,唯有永不開口之人,良藥苦口,操縱生死?哼!
  • 為何說神醫扁鵲不是合格的醫者?為了揚名,專為「重者」看病
    這件事我們還得慢慢說,如果用一句話提前總結的話,那就是治好了秦武王的病,卻丟了自己的命。扁鵲在機緣巧合之下掌握醫學大道。長桑君亦知扁鵲非常人也,出入十餘年,乃呼扁鵲私坐,間與語曰:「我有禁方,年老,欲傳與公,公毋洩。
  • 我國醫學的祖師「治病之聖」扁鵲,他到底能治哪些疑難雜症?
    據說黃帝時代有一位神醫叫扁鵲,名聞天下,能治百病,於是人們就用扁鵲來稱呼秦越人,而他的真名卻鮮為人知了。在山東微山縣兩城山出土的漢畫像石中,有四幅《扁鵲針灸行醫圖》。石刻上有一個半人半鳥的畫象,胸部以上是人的形象,胸以下為鳥形,一隻手執針,求醫的人排列跽坐候診。這半人半鳥就是神化了的扁鵲形象。
  • 《難經》:扁鵲學派的經典之作
    但並沒有說是誰問誰答。從《黃帝八十一難經》這個書名可以推測是黃帝問(當然是託名黃帝),作者回答。作者是誰呢?歷來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認為是扁鵲。扁鵲,原本是黃帝時代的一名神醫,因春秋戰國時期有一位叫秦越人的醫生醫術高超,而被大家稱為扁鵲。司馬遷曾在《史記》中為扁鵲秦越人立傳。《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秦越人,是渤海郡鄚(今河北滄州市任丘市)人。醫療經驗豐富,長於脈診。
  • 神醫扁鵲:最懂市場的醫學家,很多觀點到今天仍然有用
    關於扁鵲治病救人的故事很多,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可以說三教九流都有他精良醫術的受益者;大到起死回生,小到時疾雜病,無論什麼病症,只要到了扁鵲那裡,總是有救治的機會,當時被扁鵲治好救活的人應該說是數不勝數。
  • 教科書不會告訴你的事情:神醫扁鵲的最終結局
    扁鵲,其真實姓名是秦越人,又號盧醫。據人考證,秦越人大約生於周威烈王十九年。秦越人為什麼被稱為「扁鵲」呢?這是他的綽號。綽號的由來可能與《禽經》中「靈鵲兆喜」的說法有關。因為醫生治病救人,走到哪裡,就為那裡帶去安康,如同翩翩飛翔的喜鵲,飛到哪裡,就給那裡帶來喜訊。
  • 中醫講的「不治之人」,到底指的是什麼?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裡有記載,講到六種病人的疾病無法治好:「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藏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
  • 韓非子《扁鵲見蔡桓公》
    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  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 扁鵲為什麼被稱為「醫祖」,只因為歷史上記載的這件事!
    我們來說一說春秋時的名醫扁鵲。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嬴姓,秦氏,名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可能很多人要問了,扁鵲怎麼出裝啊?丫丫個呸的,這就有點丟人了啊。這可是古代著名的醫祖,不是什麼遊戲人物啊。大家都有點文化素養哦!
  • 歷史上扁鵲和他兩個哥哥的故事,為何只有扁鵲出名
    扁鵲其實是古代神話中的神醫的名字,後來成為了一個人的名字,這個人姓姬,名緩,字越人,又自稱為盧醫,因為這個人的醫術非常的高明,所以又被後人稱為扁鵲。正常來看,扁鵲出生在公元前407年,那個時候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他因為是盧國人,所以自稱為盧醫。
  • 扁鵲神醫的故事,醫學道理與智慧
    扁鵲少年學醫的故事就很神奇,據說當他還是一個客管主管的時候,就恭敬的對待每一個客人,他並沒有嫌貧愛富而是對長桑君長久的特別的恭敬。就這樣長桑君給了扁鵲神藥和偏方,傳說扁鵲遇到的是一位神仙。可是就算沒有神仙,生活中這樣踏實又待人恭敬平等看待每一個人,命運總是會眷顧他的,是不是神仙不知道,但一定是因為扁鵲有著這樣美好的品行才會遇到貴人相助。
  • 扁鵲之謎
    《史記》說:「扁鵲者,渤海郡鄭人也,姓秦氏,名越人。」三為盧醫。《史記正義》說,扁鵲「家於盧國」又稱盧醫。分析以上這三個名字會發現,扁鵲是上古黃帝時期的一位醫生,他到處行醫,治病救人,人們非常尊敬他。因為他所到之處熱心給人治病,解除了人們的痛苦,所以人們就把這個醫生比作一個會給人帶來喜訊的喜鵲。由此可知扁鵲是一個傳說人物。而秦越人,應該說是確有其人,他就是《史記》上說的,是渤海郡鄭地的一位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