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LEMENTAIR首觸IMIS解構傳統女性審美

2020-12-14 搜狐時尚頻道

  2017春夏上海時裝周已於10月12日正式開幕,除了耳熟能詳的設計師雲集助陣外,不乏蓄勢待發、躍躍欲試的新鮮面孔。作為先鋒海歸設計師,李海亮此次將攜手愛慕集團旗下著名輕奢內衣品牌IMIS愛美麗,以自己創立並擔綱首席設計師的時尚概念品牌COPLEMENTAIR為主力徵戰時裝周。這場跨品類合作的設計實驗和創新探索,不僅是COMPLEMENTAIR品牌的「處女秀」,更是COMPLEMENTAIR和IMIS愛美麗雙方對衝破傳統穿衣風格和設計語言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憑藉出色的設計眼光和獨具匠心的跨界合作,此番亮相上海時裝周的COMPLEMENTAIR2017SS系列作品將以「逆」為發布會大主題,詮釋基於「萬物矛盾對立卻能互補共生」的品牌哲學,並藉助強烈的視覺風格和設計語言,小到面料的大膽運用,大到版型剪裁的激情碰撞,將狂野、中性又野性十足的品牌性格展現得淋漓盡致。而與知名時尚潮流內衣品牌IMIS愛美麗達成跨界合作後,COMPLEMENTAIR更是特意推出內衣設計系列,從詮釋女性身體語言、關注身體舒適度出發,將內衣元素運用於概念品牌設計中,最終呈現一種反傳統審美標準、解構傳統穿衣方式的姿態,並將新獨立女性與生俱來的性感和強勢賦予了更具「女權」色彩和「身體主權」意義的深刻內涵。

  「內衣外穿」,一場有關身體平權的儀式

  在統治中國千年之久的男性話語體系下,傳統女性之美被固化為「溫良恭儉讓」的千人一面,或是西方世界競相追逐的神秘東方面孔。「東方美麗的標準是板面、無胸、無臀、無趾的動物——一個無曲線的神偶,我要拿她來做木工的神尺。」民國的女性主義思潮來勢洶洶,以至於連林語堂也直言「賢妻良母」不受歡迎。時至今日,傳統女性審美標尺林林總總,始終不變的是對第一印象的執念。

  誠然,細腰、酥胸式的漂亮是傳統價值認定的女性之美,但真正深入骨髓的優雅、浸透靈魂的獨立和尊嚴,很難通過第一眼印象就加以辨識,這種與生俱來的自信和自尊,體現在獨立女性對外界不公做出的每一次抗爭中,體現在對身體主權的絕對把握和控制中,也體現在平衡多重身份、平衡工作生活和內心感受中。

  在COPLEMENTAIR和IMIS愛美麗合作的內衣系列設計中,不論內衣是以打底款形式為整體硬朗風格增添女性性感魅力,還是作為內衣元素直接嵌入成衣整體設計,將塑身衣的極女性元素和極男性化元素碰撞融合,都充滿了對身體平權的哲學探索,以性感和裸露解構傳統穿衣方式,又以矛盾對立和元素混搭傳遞充滿戲劇張力的女權色彩。畢竟,身體平權不止包括了以生理性別審美平權,還包括不受膚色、人種、體態、胖瘦限制的平等審美權利,以及展現美的權利。

  而COPLEMENTAIR此次帶來的內衣系列,正是藉助「內衣外穿」的巧妙設計,帶給身體兼顧視覺和動態的美感。視覺上的直線條設計、低調顏色、簡約款式、精到細節,完整地體現了獨立女性的個性需求;動態效果上,又考慮到人體局部與局部間的運動、扭曲產生的衣褶及韻律,從而不斷提升時裝的整體外在表現。

  攜手跨界,共尋身體覺醒的另一種美

  從「性暗示」的文化隱喻到「反地心引力」的功能為王,再到多樣化滿足女性身心需求,女性內衣形態和內涵都經歷了商業化和社會文化的長期斡旋。禁錮到自由、遮蔽到解放,內衣走過的漫漫長路,也是一次女性身體意識覺醒和身體主權抗爭的長徵。

  基於身體意識覺醒和現代獨立女性釋放天性、追求自我的心理訴求,此次即將亮相上海時裝周的COMPLEMENTAIR內衣系列作品,特意放大其合作品牌IMIS愛美麗的核心產品優勢,採用無鋼託三角杯設計,以無託的自然舒適理念號召當下獨立女性,努力掙脫束縛;同時又以融合COMPLEMENTAIR品牌本身強勢、性感、獨立的特性和探索反思姿態為亮點,在發布會大主題「逆」之下呈現多元對立元素的整體統一,最終呈現出一種鮮明而強烈的反傳統穿衣行式,以及不容爭辯的強勢女權姿態。

  當然,強勢和溫柔從來不曾矛盾,恰恰相反,女性的性別魅力與生俱來,能夠遵從內心自如地展現才是真正的身體自由。因此在和IMIS愛美麗合作的內衣作品中,COMPLEMENTAIR特意以蕾絲面料反襯直線條的硬朗輪廓,呈現出一種不可阻擋的溫柔力量。

  不管是「內衣外穿」風,還是對身體平權的主張,COMPLEMENTAIR和IMIS的品牌合作已然超越了作品表面的美感呈現,深入探尋一種以文化和設計帶動社會意識形態變革的可能。縱使時尚潮流循環往復,但設計語言所體現的初心和人文精神總能超越時間和外在的局限,歷久彌新。

  關於COMPLEMENTAIR

  COMPLEMENTAIR隸屬於隼亞(深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一個極其個性,張揚,結合意識形態的視覺美感的多元化時尚概念品牌。COMPLEMENTAIR被視為溫柔式女權的品牌代表,品牌延續了享有盛譽的結構主義設計風格,融合極男性元素和極女性元素,並將服裝回歸到與人體本身的關係,模糊男女界線,把高級女裝與街頭時尚混合,將服裝的功能性和裝飾性結合,突破傳統的服裝語言, 重塑了非黑即白的設計風格.

  關於愛美麗:

  IMIS愛美麗誕生於2005年,是愛慕集團旗下定位為「都市、活力」的平價輕奢內衣品牌。她彰顯時尚潮流文化,張揚個性與態度,秉承都市、摩登的設計風格,為消費者提供物超所值的高品質產品及體驗。愛美麗倡導獨立、自信、勇敢、積極向上的精神,愛美麗就是要勇敢做自己。

fashion.sohu.com true 搜狐時尚 http://fashion.sohu.com/20161014/n470293663.shtml report 3637  2017春夏上海時裝周已於10月12日正式開幕,除了耳熟能詳的設計師雲集助陣外,不乏蓄勢待發、躍躍欲試的新鮮面孔。作為先鋒海歸設計師,李海亮此次將攜

");}

相關焦點

  • 上海時裝周:COMPLEMENTAIR首秀驚豔 溫柔女權放異彩
    10月18日晚,由知名先鋒設計師李海亮創立的獨立設計師品牌COMPLEMENTAIR迎來了自己的2017春夏系列上海時裝周首秀。對強勢和溫柔邊界的探索,在COMPLEMENTAIR2017春夏系列作品中隨處可見,作品著力強調女性與生俱來的強勢與性感魅力,大膽地將男性化的西服軍裝元素與女性的內衣元素相結合,或者嘗試融合高級定製與街頭時尚等多元風格
  • 中國傳統女性為何要「束胸」?傳統女性身體形象的審美特徵
    對這種審美觀念的解讀需要同中國傳統女性乳房審美文化相聯繫。前文中提到,專門論述中國傳統女性乳房審美文化的論著還未出現,但從自古留傳下來的描寫女性的古詩詞及圖像中可以對其窺探一二。可見,乳房雖然不受重視,但也有相應的審美準則,除了一貫的在膚質上要求潔白、滑嫩的外,在形狀上則要求小巧、玲瓏。綜上所述,中國古代傳統的女性身體審美對乳房並不重視。這種對乳房的忽視,體現在女性的身體外觀上是應有的胸部輪廓的缺失。而在此基礎上建立出的小乳審美則決定了自然豐滿的大乳是不受推崇的。
  • COMPLEMENTAIR: 理想主義者的時尚冒險
    一方面,推陳出新的新潮設計是時裝界始終保持年輕活力的秘密之一,行業的發展需要設計師做出冒險和創新;另一方面,趨同的大眾審美和單薄的商業選擇又在不斷強化特立獨行的危險性,冒險精神似乎已成為「鋌而走險」的同義詞。
  • 舞劇《醒·獅》將亮相國家大劇院,獅頭用現代審美重作解構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出品,中國首個以「廣東醒獅」為主題的大型原創作品,由廣州歌舞劇院歷時五年傾力打造,將傳統非遺文化和現代舞臺藝術相融合的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將於10月31日-11月1日,作為國家大劇院「華彩秋韻」系列演出項目之一,在國家大劇院歌劇院上演。
  • 綜論 | 宋美華:後現代翻譯研究:後殖民、女性、解構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文學科的傳統、現代、後現代研究同時存在已是公認的事實,翻譯研究也不例外。後現代翻譯研究主要學派有後殖民、女性、解構等(1)。這個時期的女性主義翻譯發展主要受第二次女性主義運動浪潮的推動,本質上秉承的仍是傳統女性主義哲學,目的是通過翻譯打破男權中心主義,與傳統爭取女性地位的女權主義運動差別不大,但總體是後現代思潮推動女性主義發展的結果。
  • 德希達:解構哲學與藝術
    哲學與文學的對立成為他解構的重點。解構與藝術的關係,尤其是與文學的關係,從一開始就緊密相連。解構最初的影響主要是通過美國式的文學批評理論來進行的,並開啟了不同於新批評以及結構主義的新的面對文本的方式,因為解構哲學就其來自於尼採對哲學本身的反叛,即所謂的詩歌與哲學之爭而言,就試圖超越傳統哲學與詩歌的邊界,以至於至今仍有很多人,比如美國哲學家羅蒂,就認為德希達的解構更多是個人的反諷,一種帶有強烈浪漫主義氣質的詩學寫作。
  • 德希達認為,解構正好道出了,這種錯綜複雜的關係
    這兩種情況都包含了解構一詞的兩層意思:用統一、同質的語言本身去探究這種統一、同質表面的矛盾和相斥。德希達的"解構"是馬丁·海德格爾(1889—1976)所說的"毀滅"(destruction)或"取回"(retrieve)的變體,海德格爾用這樣的詞來表示某人與其傳統的關係的實質—既批判又尊重,既遠離又歸屬。
  • 翻譯家李健鳴解構《哈姆雷特》展現女性覺醒
    如今,他們再次相聚,但這次探討生存還是毀滅的哈姆雷特不再是主角,沉默寡言的女性覺醒了,奧菲莉亞終於意識到自己有很多話必須說。翻譯家李健鳴編劇的《屋頂上的奧菲莉亞》6日在北京中間劇場首演並開啟全國巡演。這不是李健鳴第一次參與解構《哈姆雷特》。1990年,她以翻譯身份與導演林兆華合作實驗戲劇《哈姆雷特1990》。
  • 鮮肉當道,女性對男性的審美為何正在改變?
    這種審美不再標榜傳統男性特徵,最早體現在對韓國流行音樂的男性領軍人物的追捧上。與幾十年前相比,如今越來越多女性有機會讀書和工作,這讓她們獲得經濟權力。與此同時,女性地位的提高正在改變兩性的社會角色。曾經,男性和女性被視為完全不同,男性的觀點往往是佔上風的。
  • 圓桌|「支架/表面藝術運動」:並不只是顛覆雕塑與解構油畫
    「支架/表面藝術運動」最核心的意願就是顛覆傳統圖像空間的一些規則以及雕塑形式的神聖性:把雕塑從它的底座上顛覆下去、把油畫解構掉。他們所崇尚的價值是逐漸讓藝術家脫離精英群體或者精英的世界,讓藝術家回歸普通工人這樣的角色。「支架/表面藝術運動」的組織是自發性的,藝術家通過友誼、信任走到了一起。「這裡面沒有審美,有著的是倫理」。
  • 翁佳娜火了,皮卡晨火了,審美疲勞後是傳統審美強勢回歸了
    2019年是審美回歸年,年初「潮汕妹妹」翁佳娜紅遍抖音、快手和火山,一襲紅衣,紅紅火火喜氣洋洋的中國紅,不施粉黛素麵朝天的純天然,不P圖不美顏自信滿滿,一顰一笑略帶羞澀,讓千人一面的大眼珠子尖下巴的「蛇精」們無地自容。翁佳娜因此霸屏竟然有半年之久,在網絡時代也是沒誰了。
  • 德希達:延異與解構
    上帝/人類、意識/潛意識、語音/書寫……在每一種表明的文本立場中,德希達都能巧妙地看到它的對立的存在。這種榜樣在過去的二、三十年中,特別地在英語文學理論界激起了巨大的解構(déconstruction)熱潮。正如常常可以看到的那樣,一種東西時髦起來的時候,就面臨著被有意無意地扭曲的危險。德希達通常被誤解為一個在理論上不負責任的破壞論者。
  • 《西遊記》女性形象的多重意蘊是什麼?不僅是宗教,還有審美
    《西遊記》中體現了了儒教、佛教、道教三種教派的文化,分別在女性形象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儒教或是儒家,在歷史上確實有一個宗教化的過程,這是其一;另外,儒家在中國文化中所起的社會作用,也相當於西方傳統宗教的作用。這兩點是不可否認的。」
  • COMPLEMENTAIR 2017AW:用「序」開啟女性穿衣新篇章
    本次發布會,品牌創始人兼設計師李海亮依舊立足女性視角,探尋新時代女性在著裝風格上的更多突破和可能,用大膽的設計及元素的多元碰撞展現了當代女性對自由表達、身體釋放、個體美感的嚮往。通過當晚時裝秀上的作品也不難看出,COMPLEMENTAIR品牌作為「女權主義」的擁護者,真正的做到了前衛而不庸俗、時尚卻不盲從,倡導女性在著裝方面去盡情展示自己,發揮女性自己應有的個性。
  • 「杜甫很忙」:解構也是一種創造
    由此看來,網民們喜歡惡搞,喜歡解構經典,是有很深厚的歷史傳統的。網民們最新的成果就是解構杜甫,準確地來說是惡搞中學語文課本上的杜甫畫像。杜甫突然在網絡爆紅,關於他的塗鴉圖片在微博上瘋轉,儼然成了微博紅人。所有的圖片都是對中學語文課本杜甫畫像的「再創作」:杜甫時而手扛機槍,時而揮刀切瓜,時而身騎白馬,時而腳踏摩託……好事的網友戲稱「杜甫很忙」。
  • 中式審美回歸,文人茶器復興
    在中國人的骨子裡,對傳統的東方生活方式,一直有著深層次的熱忱。都市喧囂,人心嘈雜。山水和田園看似遙遠,卻總能觸及到人的內心深處。東方魅力在自然的輕盈和流動性中回歸,每個人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最適合自己休息放鬆的方式。
  • 程虹:女性特徵是女性領導力的獨有優勢 職業的終極PK是審美能力
    在程虹看來,職業、事業的終極PK考驗的是一個人的價值觀和審美能力。她支持女性企業家向男性企業家學習,但同時不要忘記,女性特徵的柔和、圓潤是女性領導力中獨有的優勢。一方面,我還是一個很女性化的女性,我非常享受作為一個女性在這樣一個工作平臺上天然所擁有的那種柔軟、溫暖、鼓舞的東西,我始終認為從女性領導力的角度看,女性特徵都應該成為女性領導力最顯著的特徵,而不是男性特徵另一方面,因為跟這個時代商業上最成功的一群男性在一起工作,他們的思維方式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我,使我思維的開合度更大,思維的邏輯也會越來越像他們,解決問題和看待問題時的維度也會更高,這都是我十多年來從工作中得到的巨大價值
  • 紅星評論|網紅丁真,見證女性審美意識的轉型
    《丁真的世界》截屏與丁真被網友定位於家鄉旅行代言人相比,更值得關注的,是圍繞他產生的女性審美意識的覺醒或者說轉型。「野性又害羞的小狼王」「又野又甜又純真,直戳審美了」「多拍丁真,要看星辰大海眼神」……大批的讚美之詞洶湧而來。熟悉社交媒體環境的網友,會對這樣的「表白」並不陌生。
  • 理學影響下,女性服飾、妝容、髮式的轉變,體現宋人的審美觀念
    尤其對宋代女性的生活、思想、審美層面有巨大的影響,還形成了有別於其他時代的審美標準和價值體系,產生了宋代獨特的審美思潮和文化。而宋代女性的審美觀念在"理學"影響下的轉變,在宋代女性服飾、妝容、髮式等女性形象上的變化中都有具體的體現。此外,宋代女性形象的轉變,不僅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縮影,也是宋代審美與藝術的縮影,更是一種在理學影響下的精神文化產物。
  • 上海時裝周COMPLEMENTAIR首秀驚豔
    此次發布會以「逆」為主題,不僅巧妙暗示了品牌本身對世間萬物「剪不斷理還亂」的微妙關係的不斷探索,也在逐漸下探矛盾元素互補可能性的過程中,做著一場以退為進、以逆為順的實驗——藉助強烈的視覺風格和現代表達手法呈現具有身體意識剪裁的女裝作品,並通過西式性感及中式含蓄的文化碰撞、男性硬朗及女性柔美的元素摩擦,構建獨屬於現代社會中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