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之推和顏真卿是什麼關係?顏真卿是如何統帥20萬大軍平亂?

2020-12-20 語文360

顏之推是南北朝有名的文學家和教育家,他的傳世著作《唐代的名臣,他的書法作品是中國書法界的瑰寶。那麼,顏真卿和顏之推又是什麼關係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從顏氏家譜上可以看到,顏回是顏氏的祖先,傳至顏之推是第35世,而顏真卿是第40世,顏之推和顏真卿是本家。

顏之推出生於531年,一生歷經三朝,自己感嘆「三為亡國之人」。他的《顏氏家訓》在中國的家庭教育史上有著十分關鍵的地位,其教育思想至今仍充滿著借鑑意義,而顏之推也正是因為這一部書而享譽千古。

顏真卿出生於709年,卒於784年,是唐代的名臣,也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顏真卿為人耿直中正,光明磊落、忠君愛國。然而,顏真卿的仕途坎坷,一生中多次被貶,但是顏真卿無論在何處任職,其政績都十分突出,備受當地百姓愛戴。可惜的是,77歲的顏真卿受小人陷害,叛將利誘顏真卿不成,終究將其殺害。

顏真卿被世人所傳頌的不僅是他的為人和政績,還有他的書法作品,歷經千年仍然在書壇中熠熠生輝。他的書法功底深厚,十分精妙,創立了「顏體」,是「楷書四大家」之一。顏真卿才華橫溢,有許多作品都被流傳於世,備受世人推崇。

顏之推讀書方法介紹

?顏之推是我國歷史上享譽千秋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流傳至今,依然對現世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那麼他對讀書方法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他的讀書方法吧。 

顏之推認為讀書是家訓的核心,而讀書的目的是為了使心胸開闊,眼睛明亮,更有利於做實事。對於讀書,顏之推認為,其一:讀書必須虛心務實,不能驕傲自滿。其二:讀書的範圍必須寬廣,做到啟發,有利於對知識的吸收,也能避免片面地看待問題,避免出錯。

顏之推的讀書方法,在他的傳世著作《顏氏家訓》中可以得到體現,對讀書學習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平原郡屬於權臣安祿山管轄範圍,顏真卿到任後,眼見安祿山有謀反之意,便私下整修城池、囤積糧食。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前755年12月16日),安祿山果然叛亂,河北二十四郡除了平原郡守備很好外,其它城池均失守。唐玄宗聽聞安祿山叛亂,嘆曰:「河北二十四郡,豈無一忠臣乎!」之後又聽聞顏真卿獨自堅守,又嘆曰:「朕不識顏真卿形狀何如,所為得如此!」  僅僅33天後,安、史叛軍攻破東都洛陽,屯兵於潼關,意圖直搗長安。顏真卿趁機說服河北一十七郡歸順朝廷,顏真卿被推為聯軍盟主,統領20萬大軍,橫掃燕趙之地,使得叛軍不能急攻潼關。第二年,唐玄宗之子李亨即位,為肅宗。顏真卿受封為河北招討使,在河北平亂。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顏真卿在鳳翔見到了李亨,被授予憲部(即刑部)尚書之職,後加升為御史大夫。  昇州刺史任內設置放生池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顏真卿調任浙西節度使兼昇州刺史。此時安史之亂雖尚未平復,但長安、洛陽兩京也已收復,為此顏真卿上書唐肅宗,請求設置放生池,以示皇帝賢明睿智、英明神武且廣播慈愛。他在《天下放生池碑銘序》一文中稱:「始于洋州之興道,洎山南、劍南、黔中、荊南、嶺南、江西、浙西諸道,訖於昇州之江寧秦淮太平橋。臨江帶郭,上下五裡,各置放生池,凡八十一所。」現如今,1200多年過去了,這八十一處放生池,可以考證的,也僅剩南京烏龍潭這一處。  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唐德宗派時任太子太師,已經74歲高齡的顏真卿作為使臣,前往淮西勸降李希烈。  顏真卿剛到淮西,便被李希烈囚禁。李希烈軟硬兼施,試圖勸降顏真卿,未果。唐德宗興元元年(公元785年),李希烈之弟李希倩被朝廷處死,李希烈大為惱怒,將顏真卿縊死於龍興寺柏樹下,終年76歲。第二年叛亂平定,顏真卿的靈柩護送回京,葬於京兆萬年唐憲宗李純即位,唐朝逐漸從接連戰亂所造成的破壞中恢復過來,史稱「元和中興」。

勸學詩

【原文】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及注釋】

譯文指勤勞的人、勤奮學習的學生在三更半夜時還在工作、學習,三更時燈還亮著,熄燈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雞就叫了,這些勤勞的人又得起床忙碌開了。年輕時不知道勤奮學習,年老時讀書就晚了。宋真宗趙恆的《勵學篇》:「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常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宋真宗趙恆的《勵學篇》字裡行間給我們的啟示是讀書考取功名是當時人生的一條絕佳出路。用現代理念去解釋,讀書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會的一個功能,讓學生掌握知識學能,以投身社會,服務人群。

注釋三更燈火:三更半夜,很晚了。五更雞:天快亮時,雞啼叫。黑髮:年少時期,指少年。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作品鑑賞】

《勸學詩》勸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壯年華,少年時代要知道發憤苦讀,勤奮學習,有所作為《勸學》是唐朝詩人顏真卿所寫的一首古詩。勸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壯年華,少年時代要知道發憤苦讀,勤奮學習,有所作為,否則,等到老了以後再想讀書就遲了,後悔已晚,應該珍惜時光。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暫,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詩歌以短短的28個字便揭示了這個深刻的道理,達到了催人奮進的效果。

作者介紹

顏真卿

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生於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 ,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顏師古五世從孫 、顏杲卿從弟,唐代名臣、傑出的書法家。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顏真卿登進士第,曾四次被任命為監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因受權臣楊國忠排斥,被貶為平原太守,人稱「顏平原」。安史之亂時。起義軍對抗叛軍。唐肅宗即位後,拜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為河北招討使。至鳳翔,授憲部尚書,後遷御史大夫。唐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興元元年(784年),遭宰相盧杞陷害,被遣往叛將李希烈部曉諭,凜然拒賊,終被縊殺。

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創「顏體」楷書,與趙孟、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善詩文,著作甚富,有《韻海鏡源》、《禮樂集》、《吳興集》、《廬陵集》、《臨川集》,均佚。宋人輯有《顏魯公集》。

本 名顏真卿別 稱顏魯公、顏文忠、顏平原、羨門子(小名)字 號字清臣 別號應方所處時代唐朝民族族群唐人(漢族)出生地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出生時間709年去世時間784年8月23日主要作品《多寶塔碑》《勸學詩》《顏勤禮碑》主要成就參與平定安史之亂;創顏體書,與柳公權並稱「顏筋柳骨」籍 貫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官 職光祿大夫、守太子太師、上柱國封 爵丹陽縣子→魯郡公追 贈司徒諡 號文忠地 位楷書四大家之一

相關焦點

  • 長安又見顏真卿
    如今珍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館,作為顏真卿晚年書法代表之一的《顏氏家廟碑》,便書有「孔門達者七十二人,顏氏有八」。著有傳世名作《顏氏家訓》的南北朝文學家、教育家顏之推,是顏真卿的五世祖。  雖然出身望族,顏真卿的青少年時代卻坎坷不平。幼時失怙,他在母親與家族親人的教導下刻苦讀書。「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先祖的家訓一直激勵著他勤學苦學。
  • 顏真卿:一部《顏氏家訓》,讓六世子孫都成了人才
    古代豪門家族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先說一個婦孺皆知的名字:顏真卿。這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家,和趙孟、柳公權、歐陽詢一起並稱為「楷書四大家」。然而,顏真卿也只是顏氏家族中的其中一員。顏真卿,是南北朝著名文學家顏之推的六世孫。有的人可能對顏之推不太了解,這個稍後再做介紹。我們先來看看這個顏氏家族,到底有多牛?
  • 顏真卿,見字如面
    安祿山偽造玄宗詔書,以清君側之名,率十五萬大軍,起兵範陽,「河朔盡陷,守令或開門出迎,或棄城匿竄,無敢拒者」。聽說河北郡縣紛紛望風而降,唐玄宗焦急地發問:「河北二十四郡,竟無一忠臣焉? 」就在這時,顏真卿不等詔令,發表檄文討伐安祿山,增招一萬士兵。河北郡縣中,唯有平原郡嚴防死守。顏真卿一戰成名。
  • 沃興華:我們都學顏真卿,顏真卿書法學的誰呢?
    與時俱進,融入時代書風開元、天寶年間是唐王朝發展的鼎盛時期,對外開拓疆土,威震四夷,對內發展生產,農業手工業發達,而且,民族關係改善,中外交流頻繁……這種欣欣向榮的政治和經濟狀況反映到文化上,無論詩歌、繪畫、音樂等各種藝術的表現形式都慷慨激越,縱情恣肆,蔚成一派「盛唐之音」,書法受此影響,變初唐的清朗俊秀為渾厚豪放。
  • 長安又見顏真卿 -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如今珍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館,作為顏真卿晚年書法代表之一的《顏氏家廟碑》,便書有「孔門達者七十二人,顏氏有八」。著有傳世名作《顏氏家訓》的南北朝文學家、教育家顏之推,是顏真卿的五世祖。雖然出身望族,顏真卿的青少年時代卻坎坷不平。幼時失怙,他在母親與家族親人的教導下刻苦讀書。「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先祖的家訓一直激勵著他勤學苦學。
  • 致敬顏真卿,漢儀字庫推出顏真卿楷書字體
    在中國書法發展史上,顏真卿可以說是王羲之後聲望最大的書法家。蘇軾曾說,「詩至於杜子美,書至於顏魯公」,千年來,他的書法影響了書壇無數人。顏真卿長期積累的書法功力在悲壯的情緒下揮灑而出,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祭侄文稿》不僅是書法藝術造詣的巔峰,更代表了顏真卿令人敬仰的骨氣與熱血,以及取義成仁的錚錚氣節!
  • 顏真卿的「繁體字」
    顏真卿的「繁體字」多數人臨寫顏體,不太注意顏體字帖裡文字結構變化。如果您臨寫過《多寶塔碑》與《顏勤禮碑》,不知道是否發現過倆碑帖有同字不同結構的問題?因為教育部在《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裡列出了《多寶塔碑》與《顏勤禮碑》為中小學階段的臨摹範本,所以本文以此倆碑帖為對象,針對同字不同結構的所謂「簡化字」、「繁體字」進行歸納和分析,希望對此教學有所幫助,或當此拋磚引玉。這裡所指的「簡化字」和「繁體字」是一個比喻,那麼所指何為?
  • 從《顏真卿書法全集》讀起 顏真卿與張志和一段湖州往事
    在湖州任刺史的五年時間中,有一個詞,緊跟顏真卿的名字:浙西聯唱——這是顏真卿於大曆八年至十二年在湖州主持的詩酒文會。最近,顏真卿研究專家、著名書法家朱關田先生主編的《顏真卿書法全集(珍藏版)》,由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這是顏真卿現存書法作品最全面之匯集,也是權威的顏真卿研究著作。
  • 顏真卿的書法為何備受爭議?
    實際上顏真卿的書法歷來批評的聲音很多,但是歸結起來其實就是一點,那就是顏真卿「壞了規矩」。但是我必須要說明的是,我對這種無端的指責是不贊成的。我認為顏真卿是一位偉大的書法創新家,應該值得我們學習和讚賞。
  • 「官二代」顏真卿家道中落,逆襲後寫下一首詩,人人會背
    文/夢瞻說起顏真卿,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著名的書法大家。「顏體」楷書,在書法史上創造出了獨特的境界。但我們今天要說的卻不是顏真卿的書法,而是一個「富二代」的沒落,然後又再逆襲的故事。但顏真卿出生以後就比較悲催,在三歲時,顏真卿的父親就去世了,從此家道中落。顏氏家族的祖先顏之推曾經寫過一部《顏氏家訓》,此時的顏真卿,雖然物質條件不好,但也沒有忘記祖先的教導,每日勤學苦讀。同時,顏真卿的母親殷氏對他寄予厚望,也按照《顏氏家訓》對顏真卿實行嚴格地教育。
  • 【陝西文物覽】西安碑林——顏真卿名碑之多寶塔感應碑
    顏真卿(708—784),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他出身於書藝世家,其五世祖顏之推是南北朝著名學者,曾祖父、祖父、父均工於篆書。顏真卿三歲喪父。母親殷氏出身名門望族、書法世家,親自傳授其書法,開導啟蒙。家學的傳承、長輩的言傳身教和自身的刻苦勤勉,都為顏真卿在書法藝術的道路上展露鋒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李丹婕︱顏真卿、歐陽詢、馮承素住過的長安通化坊
    這一重新定位,有利於我們把握《顏氏家廟碑》最初建立的環境,也將加深我們對顏真卿及其家族在長安的生活空間,以及顏、殷兩家的世代聯姻關係的理解(參陳尚君《殷顏世婚與文化傳承》,《文匯讀書周報》2017年2月6日)。《顏氏家廟碑》額陰有十行正書,共九十字,以《碑額陰記》之名收錄於《顏魯公集》卷一五。
  • 顏真卿書法究竟好在哪?
    顏真卿順應時勢,他的楷書集古來之大成,規範、正大,符合儒家正統,將初唐書風發展到成熟的唐代典範,將字體意義上的真書發展完結,從而開闢了一個新的時代。縱觀顏真卿的楷書代表作品,無不彰顯著正大剛健的儒家風範和崇尚法度的盛唐雄風,顏真卿44歲《多寶塔碑》局部《多寶塔碑》是顏真卿44歲時的楷書作品。
  • 盛唐脊梁-顏真卿(二)書法之路
    顏真卿26歲時進士及第並喜入洞房眼前開始了他人生的坦途大道他先後通過了禮部和吏部的考試
  • 顏真卿楷書第一碑
    據《金石萃編》載:「碑已斷裂,約高一丈餘,廣三尺二寸五分,厚一尺四分。四面刻,前後各十九行,兩側各四行,行皆三十九字,正書。《李玄靖碑》,撰書於大曆十二年(777年),實年顏真卿69歲。李玄靖字含光,廣陵江都人,本性弘,以孝敬皇帝廟諱改焉……。先生以大曆己酉歲(769年),冬十一月十有四日,遁化於茅山紫陽之別院。春秋八十有七……。玄靖為其道號。
  •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已經讓臺北故宮博物院送到國外展覽兩次了
    《祭侄文稿》,縱長28.3釐米,橫長75.5釐米,全文234個字,是唐朝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書法作品,「天下第二行書」,歷來被國人稱之為國寶級文物。和外國友人聊天,人家說見過顏真卿《祭侄文稿》,而我們卻是一臉懵逼,啥玩意,想這不是傳說中的東西麼?後來一想才發現,原來我們的國寶和我們國人已經不親了,這是誰造成的?我們想一想。
  • 為什麼入門學習書法都要先學顏真卿,學顏真卿的楷體
    顏真卿,偉大的唐代書法家,生在一個偉大的時代,盛唐--古代歷史中的一個巔峰,對與國力來說是如此,對於藝術的成就來說也是如此。多少偉大的詩人的都生活在這個年代,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幾乎都是同一個時代的人,而論藝術的成就來說,顏真卿恐怕也是不逞多讓的。
  • 「癲狂」米芾:顏真卿的楷書就是社會體!
    就是他的這份痴迷和用功,使他在書法方面的造詣影響深遠,在北宋時期,與蘇軾、黃庭堅、蔡襄並稱為北宋四大家。上復問卿書如何?答曰:臣書刷字。」看到了嗎?雖同為宋代名家,但蘇軾、黃庭堅、蔡襄等在米芾的眼裡卻缺點多多,甚至都說蔡京不得筆,說白了就是批評蔡京不會寫字。這個米芾還真不怕得罪人。
  • 正書是書法入門的首選,看唐國強與顏真卿
    部分人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怎麼學習書法,如何進入這個圈子均無參考。我們本期主要講入門選擇什麼字帖。唐國強不少人都熟悉,他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演員。在拍戲這些年,他自己也對書法有不錯的理解,而且平時練習不少,寫得比較深入。為什麼要提起唐國強呢,因為他演過一位書法家——顏真卿。這部電視劇主角是講述唐朝書法代表人物魯國公顏真卿的。
  • 杜甫的「三吏三別」和顏真卿的《祭侄稿》為什麼都很偉大?
    但是如果要聯繫這兩件作品之間的關係,找到他們的共同點和邏輯性,就不單單是把他們各自偉大的地方說清楚這麼簡單了,而是要看到這兩個藝術作品之間內在的深層聯繫,其偉大因素的必然性、合理性和自洽性。因此,僅僅證明這兩個命題都是成立的還遠遠不夠。但是,這種深層次的關係仍然需要我們從表面入手,從表面找到本質,然後聯繫起來,事情就好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