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學生賣保健品 產品銷量與輔導員業績掛鈎

2020-12-18 中國質量萬裡行

學校本就是一個教書育人的地方,而學生在校園裡,充當的也只是一個學習的角色,但是萬萬沒想到,竟有學校強制學生賣保健品,這完完全全顛覆了所有人印象中的校園,而且,這些產品銷量與輔導員業績掛鈎,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呢?

在職場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在其位,謀其職,負其責,盡其事。學校強制學生賣保健品這件事,執行的倒像是一家企業的銷售員所需幹的事,但學生又為何忽然變成保健品的推銷人員了呢?經了解得知,賣保健品的任務,是一項暑假實踐項目,學校要求大一的全體學生都要參加。

據報導稱,目前各大院校已經開始放暑假,但來自溫州商學院的多名學生紛紛在網上抱怨,「今年的暑期實踐活動要求大一學生賣優健肽,引起了學生們的強烈不滿。」來自該學院的一名大三學生說道,同時他還表示,學校把學分和「賣肽」聯繫起來,以強制學生賣保健品,並將產品銷量與輔導員業績掛鈎。

按照學校的要求,每位學生暑假要賣出8盒保健品,這種保健品名為「優態健源膠原蛋白肽固體飲料」,該產品屬於溫州優健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一款小分子膠原蛋白肽產品,宣稱產品功效非常強大,能增強人體抵抗力和免疫力,還能美容養顏抗衰老、保護肝臟清病毒,甚至可以提高學習記憶力,不管是個位數年齡的兒童,還是七老八十的老人,都能夠服用。

報導介紹,溫州商學院在今年5月份的時候已經和這家保健品公司籤署了校企合作協議,想要讓學生替企業銷售保健品,還把產品銷量與輔導員業績掛鈎,宣稱「零成本、零風險;加獎勵、加學分」,但如果沒能在暑假裡賣出8盒,將沒有學分可拿,如果拒絕售賣,將不能拿到畢業證。對此,學生們開始懷疑,到底是商學院,還是「肽學院」?

顯然,學校強制學生賣保健品,根據籤署的承諾書可見,推銷中,所發生的花費及安全責任,都要自己一個人承擔,班主任甚至強調,在推銷保健品過程中,若是被舉報了,學校也會負責,甚至考慮到可能會因此「進局子」待一段時間。記者查詢到,在企查貓工商的信息上顯示,保健品銷售公司是去年11月中旬才建立的。

相關焦點

  • 溫州商學院回應「強制學生賣保健品」:沒和評獎評優掛鈎
    實習生 林奕菲 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針對「溫州商學院暑期實踐強制全校學生賣保健品,且與學生的評獎評優及畢業直接相關」的說法,7月24日上午,溫州商學院值班室一名工作員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沒這件事」,「是虛假的,沒有和評獎評優什麼的掛鈎」。
  • 高校強制學生賣保健品,撈錢的吃相太難看
    文丨徐媛近日,溫州商學院多名學生向媒體抱怨,所在高校要求全校學生售賣一款叫「優健肽」的保健品,售賣數量不僅與學生學分直接掛鈎——達不到要求不給學分、無法畢業,也與輔導員業績息息相關。在從上而下的強勢推動下,整個高校進入火熱的「全員賣肽」中。如果只看學校的公號宣傳的內容,很容易被學生的實踐熱忱所打動。
  • 強制學生賣保健品、收取天價住宿費...
    大學強制全校學生賣保健品,不賣就別想畢業?很多學生都以為上了大學就自由了,可事實上,有些大學中的規定可一點也不少。來跟天眼妹一起品一品這些「奇葩」的規定。再來,你見過有大學強行讓學生去賣保健品的嗎?據「北青深一度」報導,今年暑假,溫州商學院要求大一全體學生參加暑期實踐項目,組隊去「賣肽」。
  • 東方快評丨強制學生賣保健品 實習不是遮羞布
    據媒體報導,溫州某商學院以暑期實習名義強制要求學生銷售保健品在實習通知中,學院將銷售業績與實習成績掛鈎,每個學生必須完成8份保健品的銷售任務。同時還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將銷售收入向所屬帶隊老師轉帳,再從中返現。據記者調查了解,在商學院內,不僅要求學生銷售某保健品,而且學院的很多老師也在銷售。而保健品系該學院董事長任法人的公司所生產,該保健品的廣告內容曾多次被市監局責令整改。(7月24日《南方都市報》)。
  • 學分裡的「生意經」: 大學生實踐「賣肽」與學分掛鈎,產品公司與...
    諸多學生都在抱怨「全員賣肽」、「不想去賣肽,就拿不能畢業威脅」。同為大一學生的鄧旻打算等暑假快結束的時候,買上六盒優健肽,「賣不出去就自己留著吧。」鄧旻說,校級團隊的硬性要求是一個人賣出八盒優健肽,不然就沒學分,「我們輔導員還在班裡提到過,優健肽銷量和輔導員的業績也是掛鈎的。」
  • 暑假讓大一學生變微商:賣保健品
    而成績在二本這個階段的學生,沒得考慮名校,也需要認真考慮報讀哪所二本院校,而這幾天,二本院校溫州商學院火了起來,不是因為處分學生而火,而是因為給大一學生布置了特別的暑期社會實踐:讓學生全員賣保健品!而且銷量還與學分掛鈎,這讓很多學生反感。
  • 某大學竟讓全體師生去買保健品?賣不出去不給畢業?
    而今年,溫州商學院的實踐活動竟然是賣優健肽?賣優健肽與學分掛鈎,為完成任務自掏腰包?對於今年暑期創業實踐的「賣肽」項目,溫州商學院表示,此舉是為了給學生提供「零成本創業」的機會,學生充當代購的角色,不用自己花錢囤積貨物,推銷出去之後,將購買人的地址、電話上報,由學校統一寄出產品。「省內免費郵寄,如果是省外,快遞費要學生自己來負擔。
  • 光明時評:高校暑期實踐讓學生賣保健品?大開眼界
    作者:小亢近日,「溫州商學院暑期實踐強制全校學生賣保健品,且與學生的評獎評優及畢業直接相關」引發熱議,溫州商學院官網曾發布文章稱,此次與溫州優健肽生物科技公司的校企合作是落實創業教育實施辦法的重要舉措……讓學生零成本、零風險,實現零學費;加獎勵、加學分,力爭加榮譽……對此,學校工作人員回應「沒和評獎評優掛鈎」
  • 大學強制全校學生賣保健品 第A16版:天下 20200730期 濟南時報
    「暑期社會實踐怎麼成了『賣肽』?」「銷量與學分和評獎評優掛鈎?」「產品是否具有合法合規資質?」暑假期間,溫州商學院部分老師要求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銷售保健品「優健肽」,引發輿論關注。
  • 高校強制學生賣保健品,無異於霸王條款
    來源:紅網近日,溫州商學院多名學生向媒體抱怨,所在高校要求全校學生售賣一款叫「優健肽」的保健品,售賣數量達不到要求不給學分、無法畢業。(7月26日 《光明日報》)高校本該以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為己任。然而,涉事學校卻打著「暑期實踐」的名號,讓未諳世事的學生推銷保健品,並承諾賣出一盒可返利99元,其性質不亞於裹挾學生參與了一場以營利為目的的直銷活動。而該暑期實踐是否符合學生的意願,學生有沒有拒絕的權利,期間的合法權利能否得到保障?這些問題都有待進一步查明。更不用說,如此實踐與人才培養八竿子打不著,背離了學校教書育人的使命,對立志走研究路線的學生來說,也是一種負擔。
  • 強制學生賣保健品,實習亂象源於校企關係不正
    據媒體報導,溫州某商學院以暑期實習名義強制要求學生銷售保健品,引起學生的反感。在實習通知中,學院將銷售業績與實習成績掛鈎,每個學生必須完成8份保健品的銷售任務。同時還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將銷售收入向所屬帶隊老師轉帳,再從中返現。據記者調查了解,在商學院內,不僅要求學生銷售某保健品,而且學院的很多老師也在銷售。而保健品系該學院董事長任法人的公司所生產,該保健品的廣告內容曾多次被市監局責令整改。
  • 溫州商學院強制學生銷售保健品,那麼賣力,和校董的關聯企業有關?
    該事件發生後,溫州商學院曾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布聲明表示,「不存在標題報導所說強制強效學生賣保健品」、「學校根據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深化產教融合』要求,積極探索校企深度合作形式,優選創業教育實踐產品教具…蛋白肽產品為學校創業實踐教學環節優選產品教具」、「不存在與『賣不出8盒沒學分、不去就別想畢業』的內容。」但是,該聲明在發布後不久即被刪除。
  • 大學強制全校學生賣保健品:不賣就別想畢業,校董與產品公司有關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近日,溫州商學院諸多學生都對學校安排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表示不滿,紛紛抱怨&34;、&34;。學生們口中的&34;是一種叫優健肽的保健品,據悉,溫州商學院為了讓學生們推銷出這款保健品,便將銷量與學生的學分直接關聯,不少學生為了獲得學分,不得不自掏腰包購買該產品。
  • 大學強制學生販賣保健品,學校老師與產品公司有關,校董:不賣夠指標別想畢業
    並且,換來的是在學校通用的&34;,這樣一個業績和績點掛鈎的事情,引起了學生們的不滿。為啥學校要組織賣這種聽起來就很虛無縹緲的保健產品呢?這事還得從頭說起。這個&34;指的是膠原蛋白小分子肽,說白了就和豬皮魚皮裡的成分類似,只不過被某些技術變成了據說能更有益於人體吸收的小分子。實際上其真實作用並不大,權威專家早就闢謠了,這種膠原蛋白基本上就是智商稅,因為要經過人的胃,所以真實效用其實收效甚微。
  • 不給輔導員幹活就不能畢業?C9說這是培養集體意識
    最終,悲劇發生,高壓的工作讓本就抑鬱的學生選擇了在花一樣的年紀結束自己的生命......而對於以上這一例子,也牽出了一個非常值得深思的問題:輔導員或高校是否有資格要求學生從事非學業工作?不給輔導員幹活就不能畢業?
  • 快評丨強制大學生賣「保健品」,莫把商學院當商場
    今年暑假,溫州商學院學生都參加了一個暑期實踐項目——賣優健肽(一種號稱有增強免疫力、美容抗衰作用的固體飲料)。據媒體報導,實踐項目要求學生賣4-8盒不等的產品,銷量與學分掛鈎。但改變發生在今年5月,溫州商學院與溫州優健肽公司籤署校企合作協議,合力打造優質創業實踐平臺和項目,鼓勵和支持學生把創業實踐項目按照企業化運作。這樣的合作對於有創業意願的學生來說,應該是一個好機會,但這個「創業項目」竟搖身一變,成了人人必須參與的暑期社會實踐「賣肽」。讓學生們反感的是,不參加沒學分,沒學分可能無法畢業。
  • 閃電評論丨學校強制學生暑假賣保健品 背後的利益勾連值得警惕
    據媒體報導,溫州商學院今年的暑期實踐活動要求大一學生賣保健品「優健肽」,引起了學生們的強烈不滿。有學生更是直接表示,把學分和「賣肽」聯繫起來,更讓人反感。誠如諸多學生的抱怨,「全員賣肽」、「不想去賣肽,就拿不能畢業威脅」。對此,溫州商學院表示,此舉是為了給學生提供「零成本創業」的機會,學生充當代購的角色,不用自己花錢囤積貨物。而學生表示,「省內免費郵寄,如果是省外,快遞費要學生自己來負擔。」學校組織學生進行暑期實踐活動,自然是好事。
  • 大學強制全校師生賣保健品:賣不出去就別想畢業?
    近日,溫州商學院要求大一全體學生參加暑假實踐項目:組隊去賣「肽」。「肽」又指「優態健源膠原蛋白肽固體飲料」,是一種小分子膠原蛋白產品,不管是哪個階段的兒童都可以服用。不少同學不是賣給了親戚,就是自己掏錢買了,感覺在殺熟。
  • 運用「基本四則運算」賣好保健品
    在這樣一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市場環境下,保健品行業在營銷上如何創新,才能快速提升銷量?減法:少即多,實施大單品戰略很多企業比較喜歡多產品策略,市場上哪些產品好賣就跟進做,結果導致哪個產品都有賣,產品分散,沒有清晰的產品規劃,更沒有大單品——即所謂的拳頭產品。
  • 兒童座椅市場銷量平平 強制國標有望出臺
    「我們感覺如果能出臺兒童安全座椅強制使用政策,對於車市也是一件好事,會讓更多的人關注到兒童乘車安全。」據記者了解,目前廣汽豐田、上海通用別克、上海大眾、一汽大眾、雪佛蘭、上海大眾斯柯達、長安馬自達、東風標緻、一汽豐田等部分品牌的車型上配備了兒童安全座椅固定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