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媽媽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在飲食上也是操碎了心,天天想盡各種辦法變著花樣給孩子準備吃的。
一開始寶寶都需要喝母乳,慢慢長大以後聰明的媽媽往往會在合適的時機給寶寶添加輔食,讓孩子的胃可以慢慢接受食物。
孩子只有吃的營養均衡才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強抵抗力,媽媽們要從小幫寶寶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擁有強健的體魄。
但是也有很多孩子很挑食,不愛吃蔬菜、不吃魚等等,或者是特別愛吃油炸食物、愛吃醃製的食物等。
這些都是不好的飲食習慣。
調查顯示,中國年齡段在兩歲到七歲上有7成的孩子存在挑食的不良飲食行為。
而且中國的肥胖人數在逐漸增加,特別是青少年的肥胖問題更是令人擔憂。
我們在吃飯的時候應該要細嚼慢咽,養成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
均衡 半盤原則:攝入比例搭配合理
我們每一餐要攝入的營養元素要達到標準,可以以一盤為計量單位。形成習慣之後,寶寶就會知道,水果、蔬菜、肉類在每一天當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每一樣都有很多的選擇。以半盤為原則可以控制好孩子攝入食物的量,也可以讓寶寶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吃了多少東西,合理的控制食量。此外自由變換菜式也是很重要的,比如通過食物的不同色彩的混搭,讓孩子覺得十分新奇,不僅僅可以幫助孩子對健康食物有更好的胃口,而且還可以提高審美水平。
適度 小分量原則:少次多取,增加對食物控制感
食物在分配的過程當中要採取要分量的分配方法,不管是我們還是孩子都會通過肉眼可見的飲食分量來判斷自己有沒有吃飽。
在認識事物之前,孩子對實際的數量,腦子是比較模糊的並沒有一個大概的認知,但對「一個」或者「一包」、「一碗」這樣的概念還是比較清晰的。此時,就需要父母耐心指導告訴孩子,讓孩子能夠攝入不超過他每天該攝入的量。或者是可以拿出兩瓶牛奶,告訴孩子早上、晚上各一袋,這樣合理的分配可以讓孩子的胃感受到滿足,對孩子的發育成長也是極其有幫助的。又或者可以把零食放在保鮮袋子裡,不要讓孩子看到多餘的,在購買零食的時候也選擇獨立包裝的零食。
這樣比較直觀,孩子就會慢慢明白自己不可以多吃,要控制對食物攝取的量,不可以隨心所欲。這其實也是培養孩子自主能力和自控能力,讓孩子學會合理分配的一個過程。
美感 審美原則:一種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
孩子吃飯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讓孩子從小就學著感受美。
在日常生活中,鮮豔的顏色會給人帶來感官上的刺激,讓人印象深刻,可以餐具進行不同色調的搭配,這可以激發孩子對美的感受。比如,什麼樣的搭配會讓食物看起來更加誘人,在什麼色調的燈光照射下會讓食物看起來更加的賞心悅目,這都是有很大學問的。
很多父母會覺得自己勞累了一天回來,吃飽了就行了還要花心思布置,實在是力不從心。
其實,這些並不需要刻意去裝飾,比如,在吃飯的時候在中間放上一束花餐桌上,或者盛食物的時候用一個漂亮的碗,這一點小小的改變能令整個吃飯的狀態都不一樣。
這就是所謂的對精緻生活的追求,對美的嚮往,在這樣的環境裡成長,孩子必然會用美的眼睛去感受周圍的事物,願意與環境和諧相處,這樣一家人也是幸福感倍增。【糖果媽媽寄語】
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極大的影響,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極其重要的,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飲食,就要從自身做起。
父母可以多多學習一些適合寶寶吃的新樣式的菜讓寶寶可以更換口味,在營養均衡的同時用味道俘獲孩子的味蕾。
良好健康飲食習慣的養成,需要家長跟和孩子一起孩子一起努力,共同成長。
【今日話題】
不知道你家孩子是不是也挑食呢?你是怎麼解決的呢?
我是糖果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一個四歲寶寶的媽媽,有育兒方面和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給我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