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至六成中國兒童挑食偏食

2020-12-19 搜狐網

  這是個令廣大家長難以接受的數字——上周末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主辦的「兒童不良飲食行為改善計劃」在上海啟動,會上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公布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大概有40%~60%的兒童存在挑食偏食等飲食不良問題。

  挑食偏食在兒童不良飲食行為中最為常見,不僅容易造成孩子營養不良、發育遲緩,還會致使孩子普遍缺乏B族維生素。為此,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正式啟動「兒童不良飲食行為改善計劃」。

  調查:不良飲食行為很普遍

  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豔介紹,數據統計顯示,目前中國有40%~60%左右的孩子存在挑偏食等不良飲食行為。

  2005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經與日本青少年研究所、韓國青少年開發院合作調查了中國、日本、韓國三國小學生的生活習慣,也單獨在中國進行過城市小學生飲食習慣調查。「我們的研究和調查發現,中國的兒童在飲食方面存在一些不良飲食習慣,尤其以挑食、偏食最為典型。」

  後果:易致B族維生素缺乏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兒保專家金星明教授強調,兒童飲食不良會直接導致能量和微營養素缺乏,其中最常見的是B族維生素缺乏。B族維生素也被稱為「能量維生素」,可以促進腸胃蠕動,不足時會引起食慾不佳,從而更加劇兒童的挑偏食,嚴重者甚至產生厭食行為。

  「事實上,大米、麵粉越精越白,所含B族維生素就越少。我們目前的膳食中最容易在烹調和加工過程中丟失的物質就是B族維生素,快餐中的維生素B族更少得可憐。」金星明說,當小孩容易疲乏,懶於活動,相當部分原因就是體內缺乏B族維生素。

  不過,有些孩子儘管缺乏營養素,在症狀上卻沒有體現,家長並不容易察覺。為了給父母們進行兒童健康飲食與營養素的教育,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今年8月21日正式啟動「兒童不良飲食行為改善計劃」。這項計劃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蘇州、杭州、寧波8所城市,同時進行兒童B族維生素的強化補充。

  建議:家長也應接受「飯桌教育」

  怎麼樣才能餵養出一個健康寶寶呢?孫宏豔認為,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接受「飯桌教育」:

  首先,家長應樹立好榜樣。研究發現,孩子受父母飲食偏好的影響較大。如果父母自己挑剔食物,或在孩子面前說這種食物不好吃,孩子會直接受影響;另外,父母不喜歡吃某種食物,家裡往往就很少買這種食物,從而間接造成孩子的偏食。

  其次,很多孩子從幼兒時就喜歡看電視廣告,廣告裡有什麼新食品、新飲料,孩子們比大人清楚。因此,父母應學會指導孩子看廣告及選擇食物。

  把「話事權」交給孩子

  此外,什麼時間吃飯、吃什麼飯的決定權在父母,但吃多少的「話事權」應交給孩子。孫宏豔指出,父母餵養孩子時往往喜歡劃定一個「任務量」,如果孩子每頓沒吃夠那個量,父母就覺得孩子沒吃飽,有時甚至硬「塞」到孩子嘴裡,這是個餵養誤區。實際上,有沒有吃飽最清楚的是孩子自己,家長不應過於強迫。

  家長怎麼判斷孩子是吃飽了不想再吃,還是食慾不佳呢?孫宏豔說,家長可以定期評估孩子的生長指標,如果小孩的體重、身高增長都在正常範圍,就說明小孩飲食量達到標準。

  餵養小技巧

  ●家長不要哄騙、威脅孩子吃飯,等孩子餓了再讓他吃。吃飯時不要過多關注孩子。

  ●平時注意不要給孩子太多零食,否則會削減其正常進餐時的食慾,同時適當增加戶外活動,可增強食慾。

  ●不要讓孩子邊吃邊玩,或邊吃邊看電視。這些不良進餐習慣,都會造成孩子吃飯分心,影響食慾。為此,在準備吃飯前收起孩子所有的玩具,並關掉電視。

  ●最好將孩子進餐時間控制在25分鐘,超時就不允許再吃。

  ●鼓勵孩子和全家一起進餐,享受快樂的氛圍。

  ●如果可以的話大人和孩子一起進廚房,讓孩子參與食物烹飪的全過程,最好還給孩子講解各種食物的營養和功能,讓孩子對食物和吃飯產生興趣。

  兒童飲食四大不良表現

  孫宏豔說,根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兒童飲食主要有以下不良表現:

  1.挑食、偏食現象嚴重。

  不少中小學生覺得家裡做的菜不好吃就少吃或不吃,而且偏食、挑食的現象在中學比小學還要嚴重一些。值得注意的是,有家長認為「小孩子偏食、挑食沒關係,長大了自然會改」。

  2.用餐無規律,存在漏餐現象,尤其是不吃早餐較為突出。

  調查結果顯示,每天都吃早餐的有77%,其餘23%分別是多數時間吃(15%)、很少吃(7.3%)、從來不吃(0.6%)。在不吃早餐的理由中,最多見的是「沒有足夠的時間」,還有孩子「不餓或早上不想吃東西」,以及「嫌麻煩不願意吃」,還有孩子覺得「吃不吃無所謂」等。

  3.絕大多數孩子鍾情「洋快餐」。

  調查顯示,喜歡吃「洋快餐」的孩子高達85.2%。43.6%的孩子每月都吃「洋快餐」,其中「每周都吃幾次」和「幾乎每天都吃」的有6.1%。

  4.零食中「兒童不宜」食品比例偏高,尤其是方便麵、羊肉串等燒烤或油炸食品、膨化食品更成為孩子們的主要選擇。

  孩子們在選擇零食時更多關注「口味」,而考慮「營養」的人少。而且很多小孩邊看電視邊吃零食,有的孩子由於「吃零食多了,不想吃飯」。

  專家指導/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委員葛聲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兒保專家金星明教授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豔

相關焦點

  • 四至六成中國兒童挑食偏食 八成孩子鍾情洋快餐
    這是個令廣大家長難以接受的數字——上周末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主辦的「兒童不良飲食行為改善計劃」在上海啟動,會上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公布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大概有40%~60%的兒童存在挑食偏食等飲食不良問題。
  • 兒童厭食,偏食,挑食怎麼辦
    那接下來呢,還有一個兒童常見的和飲食相關的,和他的營養攝入密切相關的問題就是厭食、偏食和挑食,提到兒童的這個厭食、偏食和挑食呢其中有一個重要的營養元素就是鋅,缺鋅的兒童容易出現食慾的這種偏差,因為這個鋅呢和我們人體內有一種叫作味覺素的東西密切相關,在日常生活當中怎麼能夠避免和糾正孩子出現厭食偏食和挑食,首先一個呢,挑食的母親也容易餵養出偏食挑食的孩子,是因為啊母親吃了不同的食物她的奶水呢口味也有細微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如果這個嬰兒能夠習慣和適應的話他將來長大也容易適應更多的食物,而且有研究證實這樣的孩子不僅將來不還不容易挑食和偏食,到他成年以後發生慢性病的機率也低,另外呢還有一個就是在他就餐的時候就不要用很多讓他感覺新奇的東西來吸引他
  • 偏食與挑食,寶寶傷不起
    孩子為什麼會挑食偏食呢?1 ~ 7 歲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黃金階段,也是偏食問題的高發期。例如不喜歡吃蔬菜,就是挑食偏食的典型表現。挑食偏食現象是兒童時期的常見問題,據統計,目前我國大概有40% ~ 60% 的兒童存在挑食、偏食問題。挑食偏食會讓兒童缺乏各種健康成長所需的微量營養素,從而導致其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遲緩,體格和腦部發育受限。
  • 孩子不愛吃飯,偏食、挑食怎麼辦?
    說起孩子挑食、偏食的問題,可以說是很多家長的困擾。孩子吃飯挑三揀四,營養攝入不均衡,勢必會導致抵抗力差、生長發育遲緩等一系列問題,這可愁壞了寶爸寶媽。別擔心,小竇請到北京首兒竇店兒童醫院保健科的周振儒主任來和大家聊聊孩子挑食、偏食的緣由。孩子為什麼會挑食、偏食?
  • 孩子挑食、偏食怎麼辦?
    相信很多媽媽跟我一樣,遇上挑食、偏食的孩子,總是費盡心思、變著花樣給孩子準備一日三餐,就怕孩子因為營養不良,影響了孩子的生長發育。​孩子挑食跟偏食一樣嗎?​兩者是有區別的,挑食是只吃喜歡吃的食物,比如大多數孩子喜歡吃甜食、零食等,對飯菜卻不感興趣,就像我家二寶。
  • 媽媽們如何改善孩子偏食、挑食
    什麼是幼兒挑食 幼兒挑食,指幼兒不能全面地接受各類食物,對某種或某幾種食物表現出異常的熱情和嚴重的偏好,對其他食物則不屑一顧。這是一種幼兒常見的不良飲食習慣,會導致兒童不能全面地攝入營養,對身體健康和發育極為不利。兒童挑食輕則體重偏低、面黃肌瘦,重則引起貧血、低血壓、低血糖、體溫降低等嚴重營養不良的症狀。
  • 寶寶這種情況究竟是挑食還是偏食?
    第三十四期《寶寶這種情況究竟是挑食還是偏食?》文字版偏食和挑食不一樣:偏食是指對某一類食物都拒絕,比如孩子拒絕蔬菜或拒絕肉類。挑食指只是對某種食物拒絕,比如孩子拒絕蔬菜裡的胡蘿蔔,但不拒絕其他的蔬菜。大家可以看一下下表所示的兒童各年齡段食物參考量。如上圖所示,每個年齡段孩子所吃的相應的食物有相應的克數對照,如果孩子吃的某一類食物遠遠超出這個範圍,而另一類食物又遠遠低於最低量的標準,那這樣的孩子可能有偏食的傾向。這張表建議爸媽們收藏下來作為客觀依據來參考孩子是否偏食。
  • 孩子胃口差、偏食挑食,怎麼辦?
    我真怕他偏食、挑食,長此以往缺營養,長不高!這可怎麼辦才好啊!」。當孩子胃口差、偏食挑食,家長該怎麼辦呢?1、定時定點就餐,不允許孩子隨意走動,在孩子進食的時候儘量減少幹擾,避免在進食過程中看電視、玩玩具等。2、孩子由於年齡小,對花樣及色彩較為敏感,在食物的製作過程中注意色香味的搭配,從而促進孩子的食慾。
  • 怎麼引導寶寶規律吃飯,避免挑食、偏食呢?
    而且由於兒童自主性的萌發,對食物可能表現出不同的喜好,出現一時性偏食和挑食,需要家長適時、正確地加以引導和糾正,以免形成挑食、偏食的不良習慣。怎麼安排學齡前期兒童的飲食呢?2-6歲兒童每天應安排早、中、晚三次正餐,在此基礎上還至少有兩次加餐。一般分別安排在上、下午各一次,晚餐時間比較早時,可在睡前2小時安排一次加餐。
  • 鳥類「偏食、挑食、厭食」怎麼辦?
    鳥類出現「偏食、挑食、厭食」的行為還是很經常出現的,但是如果畫眉鳥經常「偏食、挑食、厭食」,很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我們應當如何避免呢?根據大數據觀察,鳥類出現「偏食、挑食、厭食」,多數是由於飼養的方法不正確導致的。
  • 孩子挑食、偏食,不肯吃飯,愁壞媽媽
    幾乎每個孩子從近 1 歲起就會開始出現一些偏食與挑食行為,對食物產生好惡,2 歲以後會更明顯。 如果孩子化驗微量元素,提示鋅缺乏比較嚴重,則挑食是由於缺鋅導致的,可以進行補鋅治療。父母要帶孩子去醫院做一下檢查,如果排除了疾病和身體因素,那孩子的挑食偏食則就是心理方面的原因了。 偏食是一種行為問題,不是天生就有的。孩子之所以會偏食挑食,很大程度上和父母不恰當的餵養方式有關。
  • 孩子偏食挑食怎麼辦?
    要解決孩子偏食挑食的問題,我們需要知道孩子偏食挑食的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現在的孩子們真的是太幸福了,421/422家庭,孩子是全家的寶貝,這樣難免會有驕縱孩子的時候,媽媽們都知道,孩子是天生的外交家,他們太會從外公外婆或爺爺奶奶中找到自己的支持者了!所以大人們需要達成共識。第二個原因是,孩子吃了太多的零食,孩子為什麼會吃這麼多零食呢?
  • 雀巢小佳膳挑食偏食配方粉,為孩子提供全面均衡營養
    挑食偏食會帶來很多危害,既可能讓孩子攝入的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不足,也可能使某些營養物質過量,這將造成孩子體重超標或不足,體質虛弱,容易生病,影響其成長發育。孩子挑食偏食問題並非難以解決,而單一的食物並不能覆蓋孩子成長所需的所有營養,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種既科學又有效的方法——給孩子喝雀巢小佳膳挑食偏食配方粉,可有效解決孩子挑食偏食的問題。
  • 為什麼寶寶總愛挑食偏食?該如何預防和改善?
    寶寶挑食偏食應該是讓很多家長們都特別頭疼的問題,學齡前期是培養寶寶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挑食偏食問題會導致身心健康水平降低,例如兒童認知水平和行為發育降低,寶寶體內微量元素的缺乏還會導致肥胖或營養不良。3-6歲兒童正處於對膳食和食物認知、適應的關鍵時期,體驗多樣化食物是孩子學習能力和感知世界能力的開始。
  • 為何兒童長期偏食會導致白癜風?
    在日常生活中,總是有很多孩子比較挑食,實際上偏食是對兒童身體不利的,首當其衝影響生長發育,甚至可能導致白癜風,大家平時一定要注意兒童飲食,為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否則長期偏食可能會導致白癜風。那為何兒童長期偏食會導致白癜風?
  • 寶寶挑食偏食怎麼辦?聰明的家長這樣做,助力寶寶健康成長
    在大多數的育兒交流過程中,孩子的偏食、挑食問題已經成為了家長討論次數最多的話題。其實像豆豆這樣挑食的孩子並不在少數,根據兒童營養專家研究發現:相關研究表明:偏食、挑食寶寶的低體重發生率是不挑食寶寶的三倍。
  • 寶寶挑食偏食、愛吃零食、要追著餵飯…怎麼辦?
    2歲,是兒童生長發育關鍵時期的開始,也是良好飲食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寶寶的自主飲食意識還是比較欠缺的,這就需要家長要有意識地去培養。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於孩子來說是終身受益的。我們通過調查發現,寶寶不良飲食習慣的影響因素包括家庭環境、育兒方式、家長期望這幾大方面,主要表現在挑食、偏食、就餐不規律、零食代替正餐、甜飲品代替白開水等。
  • 從生物學角度看兒童的挑食行為
    挑食行為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偏食和新食物恐懼。偏食也稱食物挑剔(Food Fussiness,FF),是指個體迴避部分食物,對自己喜歡吃的食物有高度選擇性的傾向。〔1〕新食物恐懼(Food Neophobia)是指個體迴避不熟悉食物,表現為不願吃或避免吃新食物。〔2〕挑食容易增加兒童體重不足、超重的概率,〔3〕導致兒童出現功能性腸胃不適、〔4〕飲食紊亂等問題。
  • 孩子挑食、偏食要重視,我的天使果蔬粉為成長助力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們往往顯得束手無策,有的不知道如何改善,還有的根本沒有意識到孩子挑食、偏食帶來的危害。孩子這種挑食、偏食的壞習慣,容易造成體內營養缺乏,引發成長代謝異常,出現胃口不好、無精打採、沒有活力、經常覺得累、反覆感冒發燒,且病程較長等現象。
  • 「營養問答」如何糾正孩子偏食、挑食?
    孩子偏食不是一個好習慣。給您一些烹調小技巧,先保障孩子的營養攝入均衡,再逐漸修正挑食、偏食問題。1.多做帶餡的食物:如包子、餃子、餡餅等。在做餡時,將孩子日常食用較少或不愛吃的食物與其他平時喜歡吃的食物搭配在一起,混合後做餡食用。孩子在食用時就會忽略掉不愛吃的食物,並慢慢接受該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