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爸一直有瀏覽母嬰平臺的習慣,這幾日正值秋冬換季的階段,氣溫降低溫度浮動過大,這就導致了很多孩子又開始挑食了,在平臺中很多家長都發了這樣的帖子。
當孩子吃飯時發生了挑食、偏食或者拒絕食用時,孩子這種壞習慣如果家長們不及時的制止,長此以往孩子不僅因為營養攝取不夠身體素質變差,甚至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對此類情況家長們也都在疑惑,孩子到底為什麼會挑食呢?
第一個原因,身體不適
孩子跟大人們有一點不同,那就是大人如果身體不適就會及時的找到原因去治療,但是寶寶們身體不舒服,只會變得沉默,說不出來自己哪裡難受,如果寶寶當天的消化不好引起了食欲不振,孩子表達不出來,就會開始挑食拒食,家長們不要過於的擔心,把孩子的腸胃調整過來,寶寶就又會有食慾了。
第二個原因,飲食習慣不好:
大部分家長都會遷就孩子的飲食習慣和飲食喜好,造成孩子總是沉迷於攝入垃圾食品和油炸食品,與這些食品相比家長們做的飯,對孩子的吸引力很低,孩子就會開始挑食,而還有一部分家長縱容孩子養成不良的飲食習慣,孩子喜歡什麼就做什麼,孩子變得越來越挑剔,養成了挑食的壞習慣。
第三個原因,家長不良的影響
很多家長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到大也會保留下來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孩子跟家長們天天接觸,有一學一,家長挑食孩子就會挑食,家長因為忙於工作,總是不固定飯點,那麼孩子看到了到了該吃飯的時候就會拒食。
第四個原因,乏味的飲食
一日三餐,父母都要做到用心,不討論廚藝的高低,至少要保持食物的多樣化,有時候顏色搭配也會影響孩子們的食慾,長期的乏味統一的飲食,會讓孩子拒食,沒有想要吃飯的欲望。
日常生活中,孩子們挑食的情況隨處可見,兒童健康專家曾經指出,兒童的挑食會造成孩子貧血、免疫力低下、脾氣暴躁、便秘等等,會導致孩子對身體生長發育的營養素提供不足,讓生長發育變得遲緩甚至直接暫停。
電視劇《大宅門》中的主人公的一個小孫女在飯桌上一直挑食,媽媽怎麼說也不好好吃飯,爺爺看到了,直接發了火把筷子扔到了地上,嚇得全家人都趕忙站起來生怕爺爺更生氣,小女孩嚇得直接哭了出來,但是就是這樣,這個小女孩下次還是繼續挑食,由此可見,看到孩子挑食時,家長們直接發一頓火或者強制孩子進食都是不可取的行為。
1. 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在 做飯前詢問孩子的想法,不要給他選擇菜的全部權利,而是拿出幾樣菜詢問他今天想要吃哪一樣,然後做孩子想要吃的那一道菜,可以趁機把孩子不想吃的菜打成很碎的形狀"藏"到當天做的菜中。
2. 讓孩子體驗到料理的樂趣
家長們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飲食玩具,不僅安全孩子可以挑起孩子對於做飯的興趣,孩子在動手的過程中就會很有成就感,家長們也可以讓孩子參與到做飯中,讓孩子幫忙洗洗菜或者直接握著孩子的手炒幾下菜,讓孩子珍惜自己的動手成果,不再挑食。
3. 減少在外吃飯的次數
經過調查發現,很多孩子在家裡吃飯時所攝入的蔬菜量會遠超於在餐館的的攝入量,父母經常因為做飯耽誤時間,衛生不好處理就選擇外出吃飯,其實這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很不利。
4. 讓食物更加有吸引力
家長們可以選擇一些可愛的模具把飯做成可愛的飯糰,或者購買一些可愛的吃飯用具,最好選擇一些形狀可愛,顏色鮮豔的,動物類卡通的餐具,孩子感到有趣,就會增加進食量,變得不再挑食。
我是藍爸,一個有多年育兒經驗,正在成長中的寶爸,關於今天的話題,家長們有什麼困惑或者不同的想法,都可以發布到評論區,我們一起學習,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