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革命如火如荼,而村民卻怨聲載道。麻煩專家聆聽下農民的心聲

2020-12-16 農村老朱打拼在城市

文:二妮 圖:搜集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農村的不斷重視,2019年,國家在三農領域出臺了一系列的新政策,其中有一條政策就是「改善農村居住環境」。

在我蘇北的老家,今年村上確實有了一些新的變化。其中有兩項措施是顯而易見的。

第一項,政府給每個自然村安排了兩名清潔工,用於村容村貌的提升。因為在以前的新手期寫過一篇關於清潔工的文章,我這裡不再贅述。大家如果想看,可以點擊2019年11月27號的文章。

第二項,農村改廁,所謂廁所革命,美其名曰「改善生態環境」。目的,給當地的老百姓營造一個美麗健康的居住家園。

現如今廁所革命在村上正如火如荼、大刀闊斧地開展著。我們村由過去的露天廁所,改造成用水可以衝的蹲便器。

先說過去的廁所,露天敞篷式,冬天還好,一到夏天臭氣燻天,蒼蠅滿天飛。確實有點汙染。農村改廁咱也能接受。

這不前天,廁所改革工程隊來到了村裡。我家屬於村上第二批廁所改造戶,工程隊忙,我們也要跟著忙。

村民負責選址,指定地點。工程隊負責挖掘,安裝,施工。他們幹活,咱也不太懂,只能在旁邊看著。可以說一整天忙的不亦樂乎。做完了這家,忙那家。今年下半年截止到12月份,村裡基本上有一半已經完成了新廁改造。

等工程隊走後,我們看了一下,坑挖的有點淺,不過都已經抹上水泥加固了,咱也不好說什麼。

照這種情況,現在農村天寒地凍,要是使用的話,估摸裡面有水的話,肯定上凍。母親說「算了,冬天不用,夏天用」也只能如此。新廁使用率50%。你說這廁所革命算不算成功?咱只能不置可否。

我們這邊的蹲便器還算好的,聽新聞說河南、安徽等地的農村,裝的新廁,被戲稱為「花瓶式馬桶」,一年用一次,成了擺設。甚至有的村民家衛生間變成了倉庫,那邊的村民能不抱怨嗎?農村的這種改造難道不是資源浪費嗎?

為啥一年用一次,歸納成什麼以下幾點。

1、天冷,管道,馬桶口容易上凍引起堵塞。甚至有的馬桶凍裂 。說句搞笑的,難不成大冬天上一次廁所,你還要提一壺開水過去衝馬桶,不現實。我們那兒有一批改造好的已經出現了這種情形。

2、夏天地勢高的地方水壓上不來。這種情況下誰還敢用它,還不如找個露天廁所解決問題。

3、最現實的問題—水費,支出增加了。如果使用了馬桶,勢必你每個月的水費都要增加。別說農民摳,他們的工作不穩定,收入有限。平常生活中,他們恨不得這兒節約,那兒省。突然增加水費這項支出,只能讓他們對馬桶望而卻步。

這三種情形,都是農村改廁中出現的狀況。也是農民怨聲載道的緣由。麻煩一些專家大人真正的走入基層,聆聽一下農民的心聲。想農民之所想,能夠拿出一套合適的方案幫他們解決問題。比如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的考慮當地氣候,利用當地資源改造出適合農村的新型廁所。也可以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相關焦點

  • 新洲廁所革命如火如荼 農村環境大變樣
    以前,村中的廁所都是露天的,汙染水源,影響環境。在今年市區全面開展的「廁所革命」行動中,新洲區對3963戶農戶原有旱廁的下水系統進行了集中改造,安裝了一體化三格式糞池,實現了汙染物的集中處理,「廁所革命」讓新洲農村環境大變樣。
  • 蘭溪農民的廁所革命:告別了千百年的露天糞坑
    在蘭谿市農村,許多農民如今告別用了千百年的糞桶和露天糞坑,與城市居民一樣,用上了抽水馬桶和生態公廁。  2月20日,記者來到「廁所革命」示範點、蘭谿市蘭江街道應家村採訪。  一進應家村,一家衛生建材商店首先進入記者的視線。店裡面各種坐便器一字排開。店主洪衛芬對記者說:「這家店去年4月開張,坐便器賣得特別紅火,是『改廁』讓我賺了錢。」
  • 長春德惠市全面推進廁所革命,日日順樂農廁改方案獲村民點讚
    東北地區,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漫長寒冷,長期以來農村廁所環境一直是困擾農民生活的問題。而近來,德惠市近萬戶農村家庭無需再忍受如廁環境惡劣問題,用上了新型環保旱廁,這是日日順樂農中標德惠市廁所改造項目後的景象。
  • 吉林:農民告別「土坑」用坐便 農村「廁所革命」暖民心
    新華社長春11月30日電  題:吉林:農民告別「土坑」用坐便 農村「廁所革命」暖民心  新華社記者郭翔、高楠  嶄新的坐便、潔淨的瓷磚、暖黃色的集成吊頂……吉林省吉林市江密峰鎮西三家子村村民姚青山去年底用上了與城市公寓一樣的室內水衝廁所,「咱農民冬天上廁所再也不用穿上棉襖在室外挨凍了
  • 農村廁所革命,讓環保廁所完美代替老式廁所
    在農村進行廁所革命,不僅是對農村廁所環境的建設,更是對農民生活方式的一種轉變,自從我國開始掀起了"廁所革命"的浪潮之後,正在不斷的改善了農村的鄉村環境的建設,讓農村居民也開始使用上了乾淨衛生的廁所,在實施廁所改建的過程中,村民們的積極性也是非常的高,每家每戶都開始把自己家的廁所進行了改造
  • 農村廁所改造後,為何農民卻當成了「儲物間」,農民:不實用!
    如今國家發展越來越好,而近幾年農村的發展,在國家的支持下也開始步入高速發展期。農村整體人居環境都得到了巨大的改觀。不光是農民家庭的生活水平和條件提升了,農村的村容村貌以及生態環境也有了全新的面貌。但在農村除了養殖場會散發出令人難聞的臭味之外,還有一類現象,那就是農村現在依然還存在著很多簡單的露天廁所,這些廁所設施簡陋,而且一到炎熱夏季的時候,更是臭氧燻天,還會滋生出很多蟲害。小廁所、大民生,為此國家也出臺了廁所改造計劃。計劃用幾年的時間,升級農村的廁所,在農村也掀起了一股廁所革命。
  • 農民來當家:農村「廁所革命」該怎麼搞?2個問題乃是當務之急
    農民來當家:農村「廁所革命」該怎麼搞?2個問題乃是當務之急現在社會我們一直在發展和進步,農村這變化也是日新月異。不少的村莊裡面都建起了公共的廁所,方便村民們外出如廁。在一些鄉村的街道旁,一座座嶄新的廁所佇立起來。
  • 廁所革命如火如荼 網際網路加持如廁難或將迎刃而解
    中新社北京7月3日電 (王慶凱)時下,「廁所革命」在中國如火如荼,在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加持下,「如廁難」問題或將迎刃而解。資料圖:杭州數家公廁推出了微信供紙機。據悉,市民可通過手機微信掃一掃供紙機上的二維碼,便可自動獲取適量的手紙。
  • 農村廁所革命旱廁改衝水廁所,效果怎麼樣?聽聽老農指出四點不足
    近兩年,農村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一場廁所革命。長久以來,農村老百姓一直沿用傳統旱廁,「一個土坑兩塊板,三尺土牆圍四邊」。每到夏天,廁所裡蒼蠅亂飛,臭氣燻天,尤其是下雨天簡陋的農村廁所更是汙水橫流。隨著國家經濟實力提升,政府在農村投入上也越來越大手筆,中央財政專門安排70億元資金用來改善農村的廁所。旱廁改成跟城市一樣的衝水廁所,改善農村環境, 提升百姓幸福質量,村裡不僅免費提供衝水設施還安排專人給予工程改造。
  • 「廁所革命」須去除形式主義「異味」
    (6月20日 《新京報》)今年是農村改廁三年行動收官之年,從完成情況看,各地累計投入不菲,但在部分地區,仍存在不少問題,群眾滿意度不夠高,離實現總體目標差距不小,「廁所革命」仍然任務艱巨。上述三部門聯合發文督導,顯然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緊迫性。
  • 北京人的「廁所革命」
    吳強攝「廁所革命」助農家健康奔小康上世紀90年代,京郊農村經濟在改革開放中獲得迅速發展,農民的居住生活條件好了,先後蓋起了新房,鋁合金門窗、彩電、冰箱、電話,很是現代化,可屋外的廁所還是老樣子,在院子一角用磚圍個圈、修個露天的坑,又髒又臭。
  • 百億投入農村「廁所革命」 今年怎麼幹?
    日前,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副司長何斌介紹了對農村「廁所革命」的支持力度。早在2015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吉林延邊時就指出,農村也要來場廁所革命,讓農民群眾用上衛生的廁所。「小廁所,大民生」,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為本、以民為本,致力於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眾福祉的理念。
  • 中國為什麼要進行「廁所革命」?
    廁所,也濃縮成一個度量文明的鮮明符號。當今的中國,抽水馬桶已經成為大多數家庭的「標配」。城市公廁建設水平不斷升級,中國正在集中力量啃下「農村廁改」這塊「硬骨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在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通過,在這場由習近平總書記主持的會議上,「廁所革命」上升至國家層面。
  • 京山巧破「廁所革命」資金難題
    挖坑、砌牆、鋪管網……近日,京山市平壩鎮晏店村村民郭遠本的自建廁所通過驗收。政府安排技術指導,集中採購原材料,農戶出人力,在晏店村,有245戶村民這樣幹。「磨破嘴皮子,不如讓群眾少花錢、多獲益。」京山市常務副市長郭志祥說,近來砂石料漲價,建一個農村無害化廁所,政府補貼1200元顯然不夠。怎樣破解廁所革命資金難?京山市通過多渠道降成本,提高群眾參與熱情。截至今年11月,京山累計改建各類廁所59141座,完成三年總任務的81.7%。
  • 「廁所革命」一小步,文明生活一大步
    >髒亂差將不再成為農村廁所的代名詞廁所革命是近年來安州區人居環境整治重要工作之一。但是村民們仍存在一些疑惑,下面小編邀請到了相關負責人為大家一一解答。雎水鎮三合村黨總支書記劉義軍村民在這場「廁所革命」中的配合支持度如何?
  • 「廁所革命」深入推進!截至去年底我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六成
    昨天是第八個世界廁所日。廁所問題看似小事情,背後卻是「大民生」。隨著「廁所革命」的深入推進,近年來我國農村廁所質量、設計應用、如廁文明等方面不斷進步,農村人居環境和農民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廁所革命」讓越來越多像田美蘭一樣的村民感受到鄉村振興帶來的變化。山西陽曲縣因地制宜選擇改廁模式在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黃寨鎮錄古咀村,74歲的劉玉鎖在去年完成了自家廁所改造。「以前廁所是土牆圍成的,沒有頂,條件非常簡陋。到了冬天冷風嗖嗖地刮,上廁所還得裹上棉衣。」
  • 中國景區內廁所革命如火如荼,出國旅遊應該怎樣如廁更方便呢
    2015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就「廁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抓「廁所革命」是提升旅遊業品質的務實之舉。國內旅遊界「廁所革命」如火如荼,新的系統上線服務萬千遊客,找廁所不再是囧事景區廁所隨著我們國內的廁所革命的持續推進,現在對於在國內景區遊玩,完全是不用擔心廁所的問題了,並且廁所的水準還得到了不小的提升,這樣既保護了環境,有給每一位遊客創造了便利。
  • 農村廁所革命典型範例(七)廣東省珠海市鬥門區:農村改廁一張圖 人...
    期間,在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的指導下,中國農村雜誌社組織有關專家、記者等,分赴各案例所在地進行實地調研,深入了解和總結農村改廁的好經驗、好做法。現推出農村廁所革命典型範例專題報導,供各地學習借鑑。
  • 蓬江區紮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 村民迎來更美好鄉村生活
    小康不小康,廁所算一樁。小廁所連著大民生,關係大文明。去年至今,蓬江區先後推出一大批鄉村振興示範村,農村的環境面貌翻天覆地。進入2020年,蓬江區繼續扎紮實實推動全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向縱深發展,堅持把「廁所革命」作為改善人居環境、補齊民生短板、健全服務體系的重要切入口,不斷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水平。
  • 將農村「廁所革命」進行到底
    要是誰家有個紅白喜事兒可麻煩了,整個院子就一個茅房,誰進去之前都得吆喝一聲。進入新世紀,特別是最近10年,農村變化日新月異,農民收入增幅很快,房子越蓋越有氣勢,最氣派的要屬門樓,又高又大,門楣上得有「紫氣東來」「家和萬事興」等鎏金大字。這可是農村人的門面,即使花費幾千甚至上萬的「重金」,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