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妮 圖:搜集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農村的不斷重視,2019年,國家在三農領域出臺了一系列的新政策,其中有一條政策就是「改善農村居住環境」。
在我蘇北的老家,今年村上確實有了一些新的變化。其中有兩項措施是顯而易見的。
第一項,政府給每個自然村安排了兩名清潔工,用於村容村貌的提升。因為在以前的新手期寫過一篇關於清潔工的文章,我這裡不再贅述。大家如果想看,可以點擊2019年11月27號的文章。
第二項,農村改廁,所謂廁所革命,美其名曰「改善生態環境」。目的,給當地的老百姓營造一個美麗健康的居住家園。
現如今廁所革命在村上正如火如荼、大刀闊斧地開展著。我們村由過去的露天廁所,改造成用水可以衝的蹲便器。
先說過去的廁所,露天敞篷式,冬天還好,一到夏天臭氣燻天,蒼蠅滿天飛。確實有點汙染。農村改廁咱也能接受。
這不前天,廁所改革工程隊來到了村裡。我家屬於村上第二批廁所改造戶,工程隊忙,我們也要跟著忙。
村民負責選址,指定地點。工程隊負責挖掘,安裝,施工。他們幹活,咱也不太懂,只能在旁邊看著。可以說一整天忙的不亦樂乎。做完了這家,忙那家。今年下半年截止到12月份,村裡基本上有一半已經完成了新廁改造。
等工程隊走後,我們看了一下,坑挖的有點淺,不過都已經抹上水泥加固了,咱也不好說什麼。
照這種情況,現在農村天寒地凍,要是使用的話,估摸裡面有水的話,肯定上凍。母親說「算了,冬天不用,夏天用」也只能如此。新廁使用率50%。你說這廁所革命算不算成功?咱只能不置可否。
我們這邊的蹲便器還算好的,聽新聞說河南、安徽等地的農村,裝的新廁,被戲稱為「花瓶式馬桶」,一年用一次,成了擺設。甚至有的村民家衛生間變成了倉庫,那邊的村民能不抱怨嗎?農村的這種改造難道不是資源浪費嗎?
為啥一年用一次,歸納成什麼以下幾點。
1、天冷,管道,馬桶口容易上凍引起堵塞。甚至有的馬桶凍裂 。說句搞笑的,難不成大冬天上一次廁所,你還要提一壺開水過去衝馬桶,不現實。我們那兒有一批改造好的已經出現了這種情形。
2、夏天地勢高的地方水壓上不來。這種情況下誰還敢用它,還不如找個露天廁所解決問題。
3、最現實的問題—水費,支出增加了。如果使用了馬桶,勢必你每個月的水費都要增加。別說農民摳,他們的工作不穩定,收入有限。平常生活中,他們恨不得這兒節約,那兒省。突然增加水費這項支出,只能讓他們對馬桶望而卻步。
這三種情形,都是農村改廁中出現的狀況。也是農民怨聲載道的緣由。麻煩一些專家大人真正的走入基層,聆聽一下農民的心聲。想農民之所想,能夠拿出一套合適的方案幫他們解決問題。比如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的考慮當地氣候,利用當地資源改造出適合農村的新型廁所。也可以取之於民,用之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