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太多竟會水中毒?注意,這幾類人不宜「多喝水」!

2021-01-15 趣健康

近日,深圳的林女士為了做B超而憋尿,空腹一次性喝了3200ml的水,隨後出現噁心嘔吐、手腳抽搐等症狀。送至醫院經過醫生檢查,林女士低鉀、低鈉、低氯、電解質紊亂,顱腦CT提示腦組織輕度水腫,被確診為「水中毒」,搶救4小時才脫險。

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腎內科主治醫師張曉倩介紹,水中毒是由於水調節機制障礙導致的,當機體攝入的水分量大於排出的水分量,導致水分在體內瀦留,引起血漿滲透壓下降和循環血量增多,稱之為「水中毒」,又稱為稀釋性低鈉血症。正常成年人一天所需水分為1.5升-2升,一次性大量攝入過多水分,超過機體的代謝機制,就可能會出現水中毒。「在臨床上,因醫學知識匱乏而一次性攝入大量水分,或是一些小孩不會表達,家長一個勁兒餵水或一些有基礎疾病的人群攝入大量水分都可能會出現水中毒。正常人群在機體、心理沒有病變的情況下,偶爾多喝兩杯水,機體是能通過反饋調節機制排出的。」

除一次性攝入大量水分外,抗利尿激素分泌過多、腎功能障礙也是引起水中毒的常見病因。張曉倩解釋,抗利尿激素會促進腎臟遠曲小管對水的重吸收,引起水鈉瀦留。如惡性腫瘤,肺的細胞癌、胰腺癌、淋巴肉瘤、胸腺瘤等都可能會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普通的肺部感染、卡馬西平、抗抑鬱藥物、秋水仙鹼也可能導致抗利尿激素增多。另外,腎衰竭、腎透析的患者,可能存在排尿功能障礙,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大量飲水,也容易導致水中毒的發生。

圖片/資料圖片

水中毒分為急性水中毒和慢性水中毒。張曉倩介紹,急性水中毒可能會因細胞外液量增多造成顱內壓升高,出現頭疼、失語、精神錯亂、嗜睡、躁動、譫妄甚至昏迷等症狀,進一步發展可能出現腦疝,可表現為瞳孔大小不一致。壓迫到腦幹可能會出現呼吸心跳驟停。心腎功能不好的老年人急性水中毒時還可能出現左心衰、右心衰。慢性水中毒有時不易察覺,患者有高血壓心臟病時容易被原發疾病所掩蓋,常常表現為乏力、麻木、噁心、嗜睡、體重增加、皮膚蒼白。水中毒嚴重時還會致大腦細胞水腫,引起腦神經的不可逆損害。

出現水中毒時,首先要立刻停止攝入水分,並積極治療原發疾病,適當加入利尿劑,如呋塞米、螺內酯,依他尼酸等。張曉倩指出,利尿時特別容易引起電解質紊亂,一定要密切關注電解質。重症患者若出現顱內壓升高,就要以保護心腦功能為目標,防止腦神經細胞壞死。

飲水也要講究適量,那麼每天喝多少水最健康?不同年齡對於水攝入量的需求不同。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推薦,6個月到1歲的嬰幼兒包括奶、食物、飲用水在內,每日水分攝入總量為900ml;1-2歲每日水分攝入總量1300ml;2-3歲除了正常的三餐外,需要額外補充水分600ml-700ml;4-5歲三餐外飲水量為700ml-800ml;5-7歲三餐外建議飲水800ml;7-10歲每日飲水量為1000ml;成年男性三餐外飲水量1.7升,成年女性為1.5升。

張曉倩提醒,在高溫或強體力勞動下,除了相應提高補水量,同時要補充鹽分。「可以通過尿液顏色來判斷機體是否缺水,淺黃色時就表示喝水量充足,較黃時就要適當增加飲水量,當尿液呈土黃色的時候就說明嚴重脫水了,應及時就醫。」另外,有惡性腫瘤、肺部感染、中樞神經病變、腦外傷、腦出血、腎功能衰竭、心衰等疾病的患者不宜一次性大量飲水,飲水量要依據醫生建議來調整。「一般心衰患者包括飯和飲水在內,一天水分的總攝入量最好不要超過1500ml;腎衰透析患者每日水分攝入總量不超過800ml,三餐之外飲水量最好控制在500ml-600ml。」

新京報記者 劉旭

點擊圖片或掃一掃,進小鯨鋪子逛逛~

點擊圖片閱讀

中國腦健康日丨四成腦卒中與高血壓相關,急救千萬別扎針放血

都是「風溼病」,「類風溼關節炎」與「風溼」竟完全不同?

「虞書欣求記者修副乳」上熱搜,「副乳」和「贅肉」你真的分清了嗎?

本文為趣健康(ID:xjbjiangkang)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

相關焦點

  • 喝水竟會水中毒,怎樣喝水才健康?
    夏天天氣炎熱出汗較多,要及時補充水分,可是喝水也需適量才行,水喝多了可是會中毒的!聽到「喝水中毒」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別不相信,喝水喝多確實容易水中毒!什麼是「水中毒」?「中毒」不僅僅指有毒物質,當所有化學物質產出一定量,對機體造成損害都可叫做中毒。「水中毒」就是長期喝水過量或短時間內大量喝水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喝水過量會稀釋人體電解質,人體血液中的鹽分也會越來越少,吸水能力降低,一些水分會被吸收到組織細胞內,導致細胞水腫。
  • 喝水太多有水中毒風險
    健康時報記者 劉玫妍深圳一女子為做B超喝水憋尿,一次性飲水3200ml後,出現噁心嘔吐、手腳抽搐等症狀,被確診為「水中毒」,搶救4小時才脫險。B超項目需要大量飲水,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這種情況,但類似這種做個B飲水就出現「水中毒」的情況並不多見。
  • 男子因多喝水而住進ICU 過度喝水可致"水中毒"
    如果喝水太多會水中毒,喝多少水合適。醫生告訴王先生,多喝水有利於尿液中尿酸的濃度得以稀釋,從而減少晶體沉積。王先生一聽喝水有助於治療結石,便把醫生的這句話牢牢記在了心裡。  回到家後,王先生每天只要有空就會拿起杯子喝水,每天都至少要喝10瓶水(5000ml),也就是10斤重的水,這個喝水習慣讓他一直堅持了半個月。
  • 半歲寶寶喝水太多導致「水中毒」,為什麼寶寶不能喝水?醫生給了答案
    【6個月寶寶因為喝太多水,導致「水中毒」】什麼?寶寶水喝多了也會中毒?我書讀得少,小編你特麼可別亂嚇唬我!這,還真沒有……自寶寶出生後,樂樂媽因為母乳不足,一直都是混合餵養。有幾次樂樂媽帶寶寶在外面逛的時候,寶寶哭鬧不停,樂樂媽以為寶寶渴了,就買礦泉水給寶寶喝,每次都餵得飽飽的。
  • 傷害腎臟的「水中毒」,多喝水?喝水多?不如會喝水!
    萬能的健康秘訣——多喝水普通一杯水,被賦予了防癌、排毒、養顏、減肥等奇效。喝水太多為什麼會導致水中毒?因為凡事過猶不及,不喝水的確不利於健康,但喝水太多也同樣不健康,還可能會水中毒。我在微信醫學交流群裡看到過一則同事發的信息。,一位準備尿檢的腎結石患者為了憋尿,一次性喝了三瓶農夫山泉,大約有1.5L。
  • 多喝水就是對的嗎?小心「水中毒」
    多喝水!發燒了?多喝溫水!來例假了?多喝熱水……其實,水喝多了也會中毒!只要劑量足,萬物皆有「毒」。日前,深圳林女士體檢時為做B超憋尿,空腹一次性飲水3200mL,中午吃飯時,開始噁心嘔吐,手腳抽搐進而意識模糊。送往醫院一查電解質,「紊亂」了——低鉀、低鈉、低氯,顱腦CT提示腦組織輕度水腫,被診斷為典型的「水中毒」!
  • 喝水越多尿越多,腎臟會受傷嗎?但喝水過多真的會「水中毒」
    不過這並不是絕對的,天熱或運動時喝水比較多,排出的尿液也會增多。因為身體每天需排出1~2次尿液,所以需及時補水。營養學會膳食指南要求,女性需喝1500毫升以上的水,男性不能低於1700毫升。這裡的水不單單指的是日常飲用水,也包括飲食食物中的水分,如飲料、水果或粥類。但喝水過多確實會影響腎臟,尤其是一次性喝太多,會使得水分在腎臟聚集,不能及時排除體外而對腎臟帶來傷害。
  • 多喝水?小心水中毒!
    「要想皮膚好,就要多飲水」「感冒了?多喝熱水吧親」「不得不熬的夜,也要記得多喝水呀」……日常生活中,水似乎是萬能的——一杯熱水治百病。而在一些醫療場景中,比如泌尿系統結石、痛風或者要接受某些超聲檢查、做完造影檢查之後,醫生也會建議多喝水。但是喝多少算多呢?
  •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嬰兒喝水太多或導致水中毒
    [提要] 新媽媽李女士看到一篇報導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醒母乳餵養的孩子在半歲以前不用喝水,要是寶寶喝太多水的話,可能引起水中毒。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解釋是,在一般情況下,母乳餵養的寶寶在6個月內都不必增加任何食物和飲料,包括水在內。
  • 東哥說育兒丨沒事兒多喝水?寶寶喝太多水,當心水中毒
    還是平時喝水太少!B、喝水那麼少,怪不得皮膚那麼差!C、上火了嗎?多喝水就行了!日常喝奶粉,再加上輔食中的水分,其實水分攝入量已經差不多了,無需額外補充太多。而1歲以上的寶寶出現水中毒,大多情況下是家長強迫其大量喝水導致的。1歲以上的寶寶已經有了一定的自我感知能力,如果寶寶口渴,會自己找水喝;但如果寶寶不渴,家長切勿強灌。
  • 寶寶喝水太多會致「水中毒」?這些攝水量寶媽要記牢
    在多數寶媽眼裡,水是好東西,寶寶上火多喝水,感冒了要多喝水,大便乾結也要多喝水,認為這樣可以加快寶寶體內的新陳代謝,讓他更快的恢復健康。但其實,寶寶和成人不同,喝水過多的話,可能會導致水中毒,所以,寶寶喝水不是多多益善,而是有一定的標準的。那麼,寶寶一天的攝水量到底多少合適?
  • 做檢查憋尿喝水太多致水中毒 這幾類人不宜「多喝水」
    送至醫院經過醫生檢查,林女士低鉀、低鈉、低氯、電解質紊亂,顱腦CT提示腦組織輕度水腫,被確診為「水中毒」,搶救4小時才脫險。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腎內科主治醫師張曉倩介紹,水中毒是由於水調節機制障礙導致的,當機體攝入的水分量大於排出的水分量,導致水分在體內瀦留,引起血漿滲透壓下降和循環血量增多,稱之為「水中毒」,又稱為稀釋性低鈉血症。
  • 一次喝水太多的危害是什麼?
    水是生命之源,人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水,做飯需要水,洗漱需要水,人的身體更需要水,一旦人體缺水嚴重,會造成嚴重的後果。人們常說要多喝水,喝水加速排尿加速排毒,有利於身體健康,但是一次喝水過量也危害,那麼,一次喝水太多的危害有哪些?1、一次喝水太多的危害過量飲水將會出現水中毒。
  • 每天不停喝水的人,腎可能已經「爛成渣」,喝水也要講方法
    醫生告訴王先生,多喝水有利於稀釋尿液中尿酸的濃度,從而減少晶體沉積。王先生一聽喝水有助於治療結石,便把醫生的這句話牢牢記在了心裡。回到家後,王先生每天只要有空就會拿起杯子喝水,每天至少要喝10瓶水(5000ml),也就是足足10斤重的水,一直堅持了半個月。
  • 還在讓寶寶多喝水?小心水中毒
    大家好,我是昕茹老師,今天我們來給大家說一下,關於寶寶喝水的問題。一:嬰兒喝水過多可導致「水中毒年齡比較小(尤其是6個月以下)的寶寶,腎臟發育不夠完善,維持機體酸鹼平衡及生成尿液的能力有限,若水攝入量大大超過了排出量就容易讓過多的水分積聚在血液中,導致血中電解質濃度異常,引發「水中毒」,嚴重可導致神經系統永久性損傷甚至死亡。
  • 喝水多多益善?小心水中毒!
    當你感冒了,老媽叫多喝熱水;當你想減肥,朋友推薦 「喝水大法」;當你感覺口渴了,奶奶的金句立刻環繞在腦海:「一天要喝八杯水,別等口渴才喝水!」如今,喝水儼然成為人們養生保健的常客,包治百病的良方。但是,喝水真的多多益善嗎?非也!
  • 喝太多水可能中毒!以後,如果有人再勸你多喝水......
    急性水中毒:發病急驟,過多水分導致的腦細胞腫脹可引起顱內壓增高,引起一系列神經、精神症狀,如頭痛、嗜睡、躁動、精神紊亂、定向力失常甚至嚴重者可發生腦疝,危及生命。所以,一般情況下,正常喝水不會輕易改變體液的濃度,關鍵在於短時間內喝超過4L水會造成「水中毒」。
  • 寶寶喝水多好嗎?小心它可能會導致「水中毒」,家長要注意了
    水是人的生命之源,很多人覺得多喝水可以增加上廁所的頻率,從而對於排除毒素有很大的幫助。但是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好處和壞處,對於孩子來說,多喝水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它很可能會導致寶寶產生"水中毒"的現象,因此需要家長們多多注意。很多人對於"水中毒"這個概念並不了解,在大家心中水是人最不可或缺的存在,但是很多東西都是過滿則虧,水也不例外。
  • 喝水越多尿越多,不僅傷腎還會導致水中毒?
    而在實際生活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多喝水」這句話。如肚子疼要多喝水、痛經要多喝水、頭疼要多喝水、便秘要多喝水......可也有很多人會擔心喝水過多會增加腎臟壓力,甚至還有水中毒的說法,這種說法到底對不對呢?
  • 多喝水不一定沒事!喝水多的人,恐有六個表現,最後一個可能致命
    沒事多點喝水有益健康,估計家裡老人都會這麼給自己說,而且多喝水在很多人眼裡是治療各種疾病的首選,比如感冒了多喝水,手腳冰冷多喝水,頭暈了多喝水,甚至痛經了也要多喝水……,確實喝水有很多好處,能夠促進人體代謝,緩解多種不適症狀,也是維持人體健康的基本要素,但是你知道喝太多水,也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