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許知道中國史上出現過的408位皇帝,卻未必了解末代皇帝之後的八大
總統和近三十位國務總理。8月中旬,人民日報出版社推出了「
民國三部曲」之《民國總統
檔案》和《民國總理檔案》,首次直擊混沌的背景下,民國總統和國務總理複雜的權勢成因和際遇選擇。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100年前,中國廢除帝制,建立共和,這一划時代的歷史轉折,由一位只想推翻皇帝而不想做皇帝的人孫中山開啟。《民國總統檔案》一書詳盡地記述了之後短短38年中的八位總統一代梟雄袁世凱,開國三傑之一卻位高權輕的黎元洪,做和平白日夢的馮國璋,袁世凱盟兄、地道知識分子徐世昌,虎威將軍曹焜,國民黨「總裁」蔣介石和桂系軍閥首領李宗仁。他們走馬燈似地更換著,都想「佔山」為王。
《民國總理檔案》則是瞄準了中國近代史上,從1912年到1928年的北洋軍閥統治時期。這一時期的歷屆內閣總理更成為影響那段歷史的主角。在北洋政府更替的執政集團裡,國務總理並不是一個「稀缺」職務,一大批軍閥政客、官僚名流「你方唱罷我登場」,最短命的內閣只有6天,書內儘是其輪番上演的喜劇、悲劇、醜劇和鬧劇。 郭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