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接受採訪時,翻譯把「紙老虎」譯為「稻草人」,有啥後果?

2020-12-12 狼叔歷史課堂

1946年8月,延安聖地迎來了一位外國記者,名叫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窯洞前的一棵大樹下,坐著4個人,分別是毛主席和他的翻譯陸定一,以及斯特拉和她的翻譯。此時毛主席的警衛員送上了一壺沏好的茶水,他們四人正在進行著一場採訪。

其實這不是毛主席第一次接受外國記者朋友的採訪,曾經的史沫特萊來到中國長達12年的時間,也曾想要加入共產黨,同時他在中美兩國外交方面做出過巨大的貢獻。真是因為紅色政權的魅力,所以吸引著很多的外國友人前來了解和研究,也讓他們愛上了中國,愛上了革命,更加愛上了中國的大領導毛主席。

在採訪過程中,談及原子彈時,毛主席說:「原子彈是用來唬人的紙老虎,看著可怕,其實不然,而真正打仗還得靠人。」他還說:「永遠記住,戰爭成敗的決定性條件永遠是人民,而不是那些新式的武器」。當時毛主席的翻譯把這句話翻譯過去的時候,發現在英語單詞中並沒有紙老虎這一詞。於是就根據毛主席的意思把它翻譯成了「scarecrow」,就是稻草人的意思。

當時斯特朗反覆著這個很有意思的單詞,毛主席在後來的提問中發現不對,於是就打斷問到:「這個scarecrow什麼意思?」。她回答說:「嚇烏鴉的稻草人」,毛主席這才明白是當時翻譯沒有把這一詞翻譯準確,於是立即指正說應該是紙老虎(Paper-tiger)。

毛主席解釋說:「稻草人是用來嚇鳥的,而紙老虎是用來嚇唬孩子的,雖然樣子可怕,但是很容易破壞」。比如希特勒、日本軍國主義,他們最後都是這樣的,終究會被歷史的風暴吹跑。毛主席之所以能夠指出紙老虎一詞的正誤,就只當初在延安時期研究過英語,尤其是對紙老虎一詞。

那天下午,毛主席與斯特朗談了整整一下午,晚飯後有談到了深夜,最後毛主席挑著油燈把她送出了窯洞,送上卡車。這場談話對於斯特朗女士來講也是受用終生,以至於她曾說過「中國才是我後半輩子願意呆的地方」。1958年,斯特朗在克服種種難題的情況下,終於在72歲的時候定居於北京。

相關焦點

  • 毛主席的翻譯,把主席的話翻譯錯了,會有啥後果?
    (油畫 斯特朗採訪毛主席)這不是毛主席第一次接受外國記者採訪。來到延安後,先後有埃德加·斯諾、艾格尼絲·史沫特萊來訪,向美國和全世界介紹了真實的中國抗戰。他們深為毛主席革命理想感動,「愛上紅軍,愛上中國」,在延安,他們紛紛與朱德、周恩來、毛澤東等結下深情厚誼。
  • 毛主席糾正翻譯提出「紙老虎」是Paper-tiger
    毛主席糾正翻譯提出「紙老虎」是Paper-tiger   【字幕:外國語真是一張門戶,不可不將它打通,現在每天讀一點英語,要是能夠有恆,總可稍有所得】  「紙老虎」是Paper-tiger  張民(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員):1946年8月,美國女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來到延安,她要採訪毛主席。毛主席在這次採訪當中,提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論斷,就是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 毛主席學英語很努力,幽默地寫便條給斯諾:「三塊肉餵你馬吃」
    與上次不同的是,他為毛主席帶來了一份禮物—《西行漫記》,裡面詳細記錄了上一次訪問延安時的所見所聞,對中國革命進行了讚揚和謳歌。毛主席看到斯諾的禮物後,非常高興,當即派人回贈了一張便條,上面寫著一句話:「三塊肉餵你馬吃。」斯諾看到後,很是納悶,良久,才醒悟過來,原來這句話是英語「非常感謝」的漢語音譯。
  • 毛主席學英語,為啥有個單詞總說錯?你一定會讀
    其中有2個階段最突出。一個是延安時期,一個是五六十年代。1929年,青年毛澤東曾在福建上杭縣蘇家坡住過一段時間。共青團閩委組織部部長曾志,與他住對窗。(毛主席的英語單詞卡片)教過英語的她後來回憶,毛澤東常拿一本英語讀本,坐在窗前大聲讀,「他讀音不準,又夾帶很重的湖南腔,念起來十分可笑。」
  • 翻譯不是請客吃飯,外媒如何「妄」譯中國
    「打鐵還需自身硬」初次提出來時,現場的中方譯員翻譯為:To be turned into iron, the metal itself must be strong。外媒對這句話的譯法不下八種。其中「自身」究竟指什麼,外媒各自有不同的理解。
  • 毛主席發明英語單詞
    原標題:毛主席發明英語單詞 毛主席學英語時用過的單詞卡片,由其秘書林克、翻譯唐聞生製作。資料圖片 毛澤東從青年時代就開始接觸英語。
  • paper-tiger 毛主席發明的英語單詞
    (原標題:毛主席發明英語單詞)毛主席學英語時用過的單詞卡片,由其秘書林克、翻譯唐聞生製作。資料圖片 毛澤東從青年時代就開始接觸英語。1946年8月,毛主席在延安楊家嶺與美國女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會面。這次採訪中,毛主席第一次提出了那個著名的論斷: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當時,翻譯用了「scare-crow」(稻草人)一詞來翻譯。毛澤東感到很奇怪,因為他沒有聽到paper(紙)和tiger(虎)這兩個他知道的詞,於是便問翻譯怎麼回事。
  • ...字幕 紙老虎 單詞 離不開 韶山 高菊村 基辛格 英語 卡片-中國...
    有一張許多上年紀的中國人都非常熟悉的照片:1957年3月19日中午,在從徐州飛往南京的飛機上,毛澤東坐在桌前,聚精會神,專心致志。其實擺在毛澤東面前的,並非工作文件,而是英文教材和單詞卡片。他也不是在批閱文件,而是在抽空背誦英文單詞。    同樣的英語單詞卡片複印件,至今保存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中。
  • 海外流傳的英文版《毛主席語錄》精選
  • 盤點領導人的英語水平:周總理最警覺,毛主席發明了一個英文詞
    大家都知道,早期的國家領導人大多都有過出國留學的經歷。例如周總理年輕時分別到過日本、法國、英國、德國學習;朱德36歲赴德國留學;鄧小平曾在法國勤工儉學長達5年之久。所以,他們都有較高的外語水平。周總理的英語水平,用基辛格的話描述最為貼切,基辛格曾在《白宮歲月》這本回憶錄中這樣描寫周恩來:「他聽英語時,不必等到翻譯,臉上的笑容和表示理解的表情,很清楚地表明他是聽得懂英語的;他警覺性極高,令人一見到就感覺得到。」作為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此話說的真切。因為他的衡量標準之高,非尋常百姓聊天時的家長裡短。
  • 原駐阿爾巴尼亞大使範承祚回憶給毛主席當翻譯
    毛主席聽後很高興,鄭重地向馬爾科說:「謝謝你們為我們培養了人才。」毛主席這番話,暗含著中國黨和國家主席對一個只有百餘萬人口的小國的尊重。馬爾科當即激動地說,代表團珍視毛主席的這句話,將立即匯報給阿最高領導人。  主席幫我解圍  20世紀60年代,中阿關係不斷升溫,我為毛主席作翻譯的任務隨之增多。
  • 給毛主席當翻譯:中共八大同聲傳譯「卡殼」15秒
    那個年代我們是以參加革命為榮的,在我學習期間我母親一直享受軍屬待遇,逢年過節常有地方政府來家慰問,我母親為此感到很光榮,所以做街道工作特別賣勁,經常受到表揚和嘉獎,屋裡掛滿了獎狀。我回家探親主要是看我母親,陪她聊天,走親訪友,讓她高興。我父親是教師,抗戰時去了四川,一走8年,杳無音信,1945年才回來,但又結了婚。
  • 英文翻譯施燕華回憶鄧小平接受法拉奇採訪 (2)
    我心裡有點兒嘀咕,她怎麼問這樣挑釁性的問題?真不懂事!而且還很不禮貌。我很擔心鄧小平聽了會不高興,但是作為翻譯,必須忠實地表達對方的意思。鄧小平聽了後,不但沒有表示絲毫的怒意,相反卻報以爽朗的大笑,他以平靜的語氣,從容地回答說:「哦,在西方他們稱我什麼都可以,但是我對赫魯雪夫是了解的,我個人同他打了十年交道,我是了解這個人的,把我比作赫魯雪夫是愚蠢的。」
  • 譯經:源自古書的成語英譯
    「狡兔三窟」、「狐假虎威」等我們常用的不少成語都出自《戰國策》和《左傳》這樣的古書,在做口譯的時候,遇到這樣的成語該怎麼翻譯?除了現場理解和發揮,日常學習中的積累也必不可少。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學習這些成語的英譯方式。
  • 張偉麗衛冕成功接受採訪時,中文翻譯竟完全「斷電」說明了啥?
    不過,賽後有一個小花絮,估計也是極為罕見——這就是張偉麗在八角籠中接受採訪時,說出了一段激動人心,且非常理性,和有邏輯和有層次的話語,可她的中文翻譯,此時卻完全「斷電」了,他竟然腦中一片空白,記不起張偉麗當時說的任何一句話了,翻譯不得不問張偉麗:你能再說一遍嗎?
  • 翻譯大家許淵衝:曾被指為提倡亂譯的千古罪人
    海豚出版社社長俞曉群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說,這次許淵衝文集的出版是國家出版基金項目,首次印刷僅二三千冊。俞曉群說:「許先生中譯外文非常厲害,我們和他之間也合作過一些小項目。他是一個獨樹一幟的翻譯家,他在翻譯上打破了很多框框,不是生硬的『信達雅』。雖然國內對他的翻譯有些爭議,但國外特別認可許先生的翻譯。
  • 毛主席當年貼身英語翻譯稱首次上班激動昏厥
    華龍網訊「跟隨毛主席三四年中,我第一次去上班時,竟激動得昏厥過去。」昨日下午,在萬豪酒店,當年跟隨毛澤東主席左右的英語「名嘴」唐聞生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重慶是座漂亮城市  昨日下午,在萬豪酒店一間套房裡,一身淡紅色中式女褂的唐聞生微笑著向記者伸手相握。
  • 斯特朗被譽「紙老虎女士」 因向世界傳播毛主席觀點
    因為這次訪問,斯特朗還獲得了「紙老虎女士」的綽號,一切皆因當年8月,毛主席和斯特朗談話,發表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並由斯特朗迅速向世界傳播了這一名言。  9月11日,斯特朗離開延安到華北、東北進行採訪。她每天都向美國發去新聞電訊稿,在幾十家美國報刊發表。  1947年初,斯特朗乘美國最後一架飛機離開延安。
  • 毛主席:勢必打破帝國主義核訛詐
    核武器原子彈是紙老虎毛主席在1946年說過,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直到60年代,毛主席都還是這麼認為的,原子彈是美國反動派用來嚇人的一隻紙老虎。毛主席也因此被稱為是世界上蔑視核武器的第一人,原子彈看似可怕,實際上並不可怕,決定戰爭勝敗不是靠一兩件新型的武器,而是人民。為什麼說原子彈是紙老虎?
  • 你們知道英譯之後的成語會是什麼樣的麼?!
    溫總理在有次記者招待會上,引用了《戰國策》中的一句「行百裡者半九十」。那麼,《戰國策》的英文名稱是什麼呢?Stratagems of the Warring States這就是《戰國策》名稱的英譯。有不少我們常用的成語就是出自《戰國策》,比如: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個成語我們可以翻譯成:a quarrel which benefits only a third party或者借用英語(論壇)(論壇)中一句相應的俗語:When shepherds quarrel, the wolf has a winning 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