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8月,延安聖地迎來了一位外國記者,名叫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窯洞前的一棵大樹下,坐著4個人,分別是毛主席和他的翻譯陸定一,以及斯特拉和她的翻譯。此時毛主席的警衛員送上了一壺沏好的茶水,他們四人正在進行著一場採訪。
其實這不是毛主席第一次接受外國記者朋友的採訪,曾經的史沫特萊來到中國長達12年的時間,也曾想要加入共產黨,同時他在中美兩國外交方面做出過巨大的貢獻。真是因為紅色政權的魅力,所以吸引著很多的外國友人前來了解和研究,也讓他們愛上了中國,愛上了革命,更加愛上了中國的大領導毛主席。
在採訪過程中,談及原子彈時,毛主席說:「原子彈是用來唬人的紙老虎,看著可怕,其實不然,而真正打仗還得靠人。」他還說:「永遠記住,戰爭成敗的決定性條件永遠是人民,而不是那些新式的武器」。當時毛主席的翻譯把這句話翻譯過去的時候,發現在英語單詞中並沒有紙老虎這一詞。於是就根據毛主席的意思把它翻譯成了「scarecrow」,就是稻草人的意思。
當時斯特朗反覆著這個很有意思的單詞,毛主席在後來的提問中發現不對,於是就打斷問到:「這個scarecrow什麼意思?」。她回答說:「嚇烏鴉的稻草人」,毛主席這才明白是當時翻譯沒有把這一詞翻譯準確,於是立即指正說應該是紙老虎(Paper-tiger)。
毛主席解釋說:「稻草人是用來嚇鳥的,而紙老虎是用來嚇唬孩子的,雖然樣子可怕,但是很容易破壞」。比如希特勒、日本軍國主義,他們最後都是這樣的,終究會被歷史的風暴吹跑。毛主席之所以能夠指出紙老虎一詞的正誤,就只當初在延安時期研究過英語,尤其是對紙老虎一詞。
那天下午,毛主席與斯特朗談了整整一下午,晚飯後有談到了深夜,最後毛主席挑著油燈把她送出了窯洞,送上卡車。這場談話對於斯特朗女士來講也是受用終生,以至於她曾說過「中國才是我後半輩子願意呆的地方」。1958年,斯特朗在克服種種難題的情況下,終於在72歲的時候定居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