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妮妮
編輯/妮妮
同事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總是拖拖拉拉非常懶散,每天不管對孩子多嚴厲的催促孩子孩子不緊不慢的做事情,不管是寫作業還是生活當中的細碎小事情,孩子都完成得非常沒有效率,甚至有的時候直接敷衍家長說吃完就去寫作業,可是最後拖拉沒做完,第二天收到老師的投訴說孩子沒有完成。
對孩子的教育,同事也算是盡力盡力,讓孩子去寫作業這件事不管提醒幾遍,孩子就像是沒有聽見一樣無動於衷,最後被家長&34;得不行了就敷衍幾句,對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態度表現都非常消極不管家長對孩子叮囑幾遍都記不住,反之到了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上家長只要說一遍孩子就記得很清楚,做事也很有行動力。
對於自己不是真心想做的事情大腦會進行下意識的&34;處理,所以家長會感覺到自己的孩子聽不進父母說話,孩子出現這樣的態度差異其實是因為孩子對自己意願不強不想做的事情採取了&34;的舉動。
消極抵抗簡單來說指的就是不直接地表達自己對一件事情的態度,但是所呈現出來的情緒是非常消極的,對別人的意見不直接拒絕,採取不回應的方式,選擇性的失聰,還有一些情況時表面非常積極的答應但是真正開始做事的時候卻非常的消極沒有效率,完不成任務有很多的抱怨。
孩子內心對學習的興趣不高所以會出現對父母催促自己學習的話語選擇性的失聰聽不見家長對自己說了什麼,有時即使表面上答應了家長要去寫作業但是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總是走神不專心,執行的能力很差,最後完成的情況可想而知。家長想要孩子能夠有所改善,首先要去了解孩子的消極情緒從何而來。
1、 孩子生活的環境
家庭的生長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家長發現孩子出現消極的抵抗情緒時不要著急去責怪孩子,不妨先反思自己是不是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平常生活的環境會給孩子氣到一個薰陶的作用,如果家長也有消極抵抗的行為那麼孩子也很可能會在家長的舉動裡面學習到這樣不正確的處事方式。
2、 平常家長對自己的打壓
有的家長平常對孩子總是打壓,希望孩子能夠受自己的控制聽話地完成家長對孩子的指令,但是孩子不是家長手中的木偶,他們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所以在強壓之下孩子的內心很可能會變得扭曲,非常容易產生消極的情緒。
當孩子出現消極的情緒時家長要及時發現及時引導,沉浸在消極的情緒當中,不僅孩子的消極情緒會讓父母不舒服,孩子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也會感受到痛苦,當孩子出現消極抵抗的情緒時,父母應該及時引導孩子。
1、 給孩子拒絕的權利,鼓勵孩子說&34;
孩子對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願意拒絕,很可能是孩子不敢去拒絕,孩子自己拒絕家長會讓他們感到傷心或是怕父母因此非常生氣,所以想要幫助孩子擺脫這樣消極的情緒家長要給孩子說&34;的權利,孩子不會拒絕別人內心又不想做這件事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採用消極抵抗的方式。
2、 父母要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家長想要孩子做出改變那麼自己也要做出改變,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如果家長也會有消極抵抗的現象發生,教育出來的孩子也會是這樣處理問題,教育孩子要先從自身的行為開始做起。
3、 對孩子的要求不要過高
有的時候孩子會對一件事情產生消極抵抗,其實是因為內心潛意識裡面覺得自己做不到這件事,對這件事情會產生抗拒的心情,父母給孩子制定目標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可以儘量把大的目標簡化,一步一步給孩子提出要求,讓愛護自己慢慢進步,從細碎的小事當中找到自信。
總結
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對孩子的教育,更是要反思自己自身的問題,教育是一種雙向進步成長的過程,從孩子的問題當中學習去反思自己,完善自身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帶著孩子擺脫消極的情緒,給孩子更加健康的心理成長環境。
(文章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