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懶散,可能是因為「消極抵抗」,家長應培養孩子執行力

2020-07-30 妮妮育兒成長之說

文章/妮妮

編輯/妮妮


同事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總是拖拖拉拉非常懶散,每天不管對孩子多嚴厲的催促孩子孩子不緊不慢的做事情,不管是寫作業還是生活當中的細碎小事情,孩子都完成得非常沒有效率,甚至有的時候直接敷衍家長說吃完就去寫作業,可是最後拖拉沒做完,第二天收到老師的投訴說孩子沒有完成。

孩子做事懶散,可能是因為「消極抵抗」,家長應培養孩子執行力

對孩子的教育,同事也算是盡力盡力,讓孩子去寫作業這件事不管提醒幾遍,孩子就像是沒有聽見一樣無動於衷,最後被家長&34;得不行了就敷衍幾句,對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態度表現都非常消極不管家長對孩子叮囑幾遍都記不住,反之到了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上家長只要說一遍孩子就記得很清楚,做事也很有行動力。

孩子做事懶散,可能是因為「消極抵抗」,家長應培養孩子執行力

對於自己不是真心想做的事情大腦會進行下意識的&34;處理,所以家長會感覺到自己的孩子聽不進父母說話,孩子出現這樣的態度差異其實是因為孩子對自己意願不強不想做的事情採取了&34;的舉動。

孩子做事懶散,可能是因為「消極抵抗」,家長應培養孩子執行力

什麼是&34;?

消極抵抗簡單來說指的就是不直接地表達自己對一件事情的態度,但是所呈現出來的情緒是非常消極的,對別人的意見不直接拒絕,採取不回應的方式,選擇性的失聰,還有一些情況時表面非常積極的答應但是真正開始做事的時候卻非常的消極沒有效率,完不成任務有很多的抱怨。

孩子做事懶散,可能是因為「消極抵抗」,家長應培養孩子執行力

孩子內心對學習的興趣不高所以會出現對父母催促自己學習的話語選擇性的失聰聽不見家長對自己說了什麼,有時即使表面上答應了家長要去寫作業但是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總是走神不專心,執行的能力很差,最後完成的情況可想而知。家長想要孩子能夠有所改善,首先要去了解孩子的消極情緒從何而來。

孩子做事懶散,可能是因為「消極抵抗」,家長應培養孩子執行力

孩子消極情緒產生的原因?

1、 孩子生活的環境

家庭的生長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家長發現孩子出現消極的抵抗情緒時不要著急去責怪孩子,不妨先反思自己是不是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平常生活的環境會給孩子氣到一個薰陶的作用,如果家長也有消極抵抗的行為那麼孩子也很可能會在家長的舉動裡面學習到這樣不正確的處事方式。

孩子做事懶散,可能是因為「消極抵抗」,家長應培養孩子執行力

2、 平常家長對自己的打壓

有的家長平常對孩子總是打壓,希望孩子能夠受自己的控制聽話地完成家長對孩子的指令,但是孩子不是家長手中的木偶,他們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所以在強壓之下孩子的內心很可能會變得扭曲,非常容易產生消極的情緒。

孩子做事懶散,可能是因為「消極抵抗」,家長應培養孩子執行力

當孩子出現消極的情緒時家長要及時發現及時引導,沉浸在消極的情緒當中,不僅孩子的消極情緒會讓父母不舒服,孩子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也會感受到痛苦,當孩子出現消極抵抗的情緒時,父母應該及時引導孩子。

孩子做事懶散,可能是因為「消極抵抗」,家長應培養孩子執行力

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擺脫消極情緒?

1、 給孩子拒絕的權利,鼓勵孩子說&34;

孩子對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願意拒絕,很可能是孩子不敢去拒絕,孩子自己拒絕家長會讓他們感到傷心或是怕父母因此非常生氣,所以想要幫助孩子擺脫這樣消極的情緒家長要給孩子說&34;的權利,孩子不會拒絕別人內心又不想做這件事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採用消極抵抗的方式。

孩子做事懶散,可能是因為「消極抵抗」,家長應培養孩子執行力

2、 父母要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家長想要孩子做出改變那麼自己也要做出改變,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如果家長也會有消極抵抗的現象發生,教育出來的孩子也會是這樣處理問題,教育孩子要先從自身的行為開始做起。

孩子做事懶散,可能是因為「消極抵抗」,家長應培養孩子執行力

3、 對孩子的要求不要過高

有的時候孩子會對一件事情產生消極抵抗,其實是因為內心潛意識裡面覺得自己做不到這件事,對這件事情會產生抗拒的心情,父母給孩子制定目標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可以儘量把大的目標簡化,一步一步給孩子提出要求,讓愛護自己慢慢進步,從細碎的小事當中找到自信。

孩子做事懶散,可能是因為「消極抵抗」,家長應培養孩子執行力

總結

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對孩子的教育,更是要反思自己自身的問題,教育是一種雙向進步成長的過程,從孩子的問題當中學習去反思自己,完善自身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帶著孩子擺脫消極的情緒,給孩子更加健康的心理成長環境。



(文章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做事太磨蹭?家長巧用「3個法則」,提高孩子「執行力」
    很多孩子都有做事拖拉的毛病,經常要家長再三催促,讓家長心累不已。還有的孩子更嚴重,該做事的時候磨磨蹭蹭,導致效率大大降低,他們心裡明白這樣不好,可下次還會重蹈覆轍。1、效率低下舉個例子,同等難度的事情,正常來說孩子們只需要花半小時就能完成,而磨蹭的孩子卻可能花上一個小時甚至更久。這就導致了,孩子會經常踩著"deadline"來做事,導致效率低下。到了最後關頭再急急忙忙完成,還會帶來兩個弊端,一是孩子情緒焦慮;二是情急之下容易犯錯,導致出錯機率更大,完成質量低。
  • 孩子做事總是拖拉,可能是因為出現了拖延症,用對方法糾正並不難
    3)孩子非常懶散、消極 擁有拖延症的小孩,他們往往在性格上面,是非常消極懶散的,而且在面對許多事情的時候,往往都缺乏主動性。 這就意味著他們很少會去主動做一些事情,常常需要別人的催促或者要求,才會把事情做掉。
  • 自私、嫉妒、消極、懶散、孩子的性格缺陷,是由什麼造成的?
    性格弱勢被動、消極、懶惰、懶散;喜歡通過哭來乞求別人幫助,喜歡依賴成年人;希望別人取悅自己,容易煩躁,害怕很多事;經常撒謊,喜歡偷東西;通常忽悠一些由心理引起的身體上的問題,如拒絕吃飯、沒胃口、消化問題;常做噩夢、怕黑、睡眠不好,有的甚至貧血。
  • 別讓消極抵抗,毀了你的親子關係
    敏感、易怒、但又不願意表達,即便是反抗也不願意正面衝突,而是日復一日地用一種消極的方式消耗對方的生命力。 2、拖拉、懶散、不聽話,孩子執行力差是因為「聽不見」 性格沒有好壞,這裡我並不是指責王先生的性格。
  • 孩子做事懶散不專注,家長要巧用「閾限法」,讓孩子集中注意力
    2、 家長忽視孩子的興趣孩子對某件事沒有興趣,自然不會用心做,家長日常不注重對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怎麼會高,所以家長一定要多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然後鼓勵孩子多主動探索研究,這個過程無疑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 為何有些孩子做事拖延懶散?這個"鍋"要甩給勤快的家長
    懶惰在父母眼中無法構成&34;,家長也不會過度責罰,只能訓斥幾句。為何有些孩子做事拖延懶散呢?孩子拖延懶散的原因。其實小孩子行為懶散,並非是自身原因,父母也要背這個&34;。一方面是因為家長的過度包辦,使得孩子將懶惰作為理所應當之事。
  • 孩子做事懶散拖拉,能在你們軍事夏令營得到改變嗎?
    家長:孩子做事懶散拖拉,能在你們軍事夏令營得到改變嗎?我們知道,好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內形成的,同樣「冰凍三尺也非一日之暖」,壞習慣也不是一兩天就能改變的。改變壞習慣,首先要創造出能夠改變壞習慣的環境和氛圍,其次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最重要的,要有能把正確的方法持續執行的執行力。當然,僅僅通過短期的訓練,雖然能夠改變孩子的行為習慣,但還達不到習慣成自然的穩定狀態。心理學研究指出,21天的持續訓練能夠形成一種習慣,90天的持續才能形成穩定的習慣。所以軍事夏令營結束後,家長一定要督促孩子,這樣才能讓軍事夏令營的訓練效果得到鞏固。
  • 想讓孩子有執行力,要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標準
    培養有執行力的孩子,家長要明確要求孩子做事拖拉沒條理,可能是因為家長沒有下達清晰的命令很多家長比較頭疼的是孩子做事沒有條理性,或者乾脆拖延,其實這未必都要怨孩子,因為有的時候是家長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導致了孩子辦事拖拖拉拉。絕大多數情況是這樣的,早晨孩子起床晚了,家長在一旁一個勁地催促,快點快點,希望能讓孩子動作麻利些趕上進度。
  • 孩子做事拖延懶散,打罵只會適得其反,不如提前下命令
    一些性格較為急躁的家長,看見孩子像&34;一般做事,內心急躁的怒火瞬間被點燃,接著對其怒吼:&34;然而無論父母如何&34;,孩子的回答始終是:&34;大多數家長解決孩子拖延的方法只有怒吼,但我們不妨思考一下:為什麼他們做事喜歡拖延呢?
  • 孩子做事拖延懶散,打罵只會適得其反,不如提前下命令
    孩子對快節奏不敏感。生活和工作逐漸快節奏的時代,很多人每天都會追求一個字,「快」,學習,做事,吃飯,工作,都需要快速度。然而小孩子卻截然不同,他們對速度和時間沒有清楚的概念,難以理解「時間就是金錢」,做事都憑藉主觀節奏。一些性格較為急躁的家長,看見孩子像「烏龜爬行」一般做事,內心急躁的怒火瞬間被點燃,接著對其怒吼:「再快一點!烏龜都比你快!」
  • 培養孩子性格特徵,面對孩子六大消極性格特徵,家長應如何引導?
    雖然說每一位孩子都是特別的,他們有著自己的性格,並且只要家長好好利用孩子的性格特徵,每一個孩子都有可能成才。但現實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多父母由工作太忙導致疏忽了對孩子的性格培養,這就會使孩子的性格產生偏差,非常不利於他們的人生發展,要知道好的性格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給這個人帶來的只有好處。
  • 孩子養成懶散拖延的壞習慣,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的懶散,是最讓家長頭疼的教育之一,但又無可奈何。造成這樣的原因,主要跟父母做錯這3點息息相關。一、過度幹預孩子,使他們產生了依賴。不過孩子多大了,在父母的眼中依舊是孩子。但孩子終將要成長,不能總以孩子的標準來對待他們。對待孩子,不管多大了,都像小時候一樣一如既往的關心著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事無巨細,無不幹預,還總喜歡幫孩子做決定。
  • 孩子學習沒有積極性,懶散該如何引導
    所以家長要注意讓孩子忙起來首先要給孩子一個有建設性的目標。比如想早起的孩子,孩子制定「6點鐘起來晨讀」的目標,家長可以適當地幫助孩子明確自己做事的目標,將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第一周先克服賴床的習慣,第二周在平時起床的時間上早起5分鐘,第三周在第二周基礎上再早起5分鐘,依此類推。孩子雖然性格懶散,但是只要有一個理由,他們還是願意忙起來的。
  • 孩子的字越寫越差,強行矯正效果差,家長應這樣培養孩子書寫態度
    寒石冷月老師在這裡要告誡家長朋友們,當你發現孩子字寫的越來越差時,你更應考慮到深層次的原因,下面我就詳細進行講解和分析。,你應從孩子的學習態度中找原因。凡是在作業中把字寫的很差的孩子,往往都與學習態度消極有關係。尤其是當孩子被逼著寫作業時,孩子的學習態度一般都不會好。而這時家長往往對孩子態度又容易簡單粗暴,只要不斷地訓斥或責罵孩子,就容易讓孩子帶著消極的情緒進入寫作業的過程中。
  • 孩子出現拖延症多半都有三種表現,三步走,有效糾正孩子拖延症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有些小孩的作業明明不是很多,但總是要寫到晚上一兩點才能結束,這就是因為孩子存在拖延症,所以把本該要做的事情磨蹭到了最後。3)孩子非常懶散、消極擁有拖延症的小孩,他們往往在性格上面,是非常消極懶散的,而且在面對許多事情的時候,往往都缺乏主動性。
  • 清華教授:教育孩子有方法,做到「3嚴2松」,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嚴管孩子的執行力現在有很多人都有很嚴重的「拖延症」,他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拖拖拉拉的,執行力很差。這往往都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平時在教育他們的時候,就不太注重執行力的培養。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一般都很懶散,做什麼事也毫無執行力可言,做事很難堅持下來,總是拖拖拉拉,非常懶散的。也許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還不會有什麼感覺,覺得孩子這樣挺好的。可是,當孩子長大以後,他們就會慢慢發現,他們的這種教育方法,會毀掉孩子。
  •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做事專注、堅持的能力
    這是由孩子自身的發展規律決定的,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和老師都應意識到這種注意力的局限性,不要違背孩子的生理基礎來強迫孩子做一些他們無法做到的事情。在孩子學習與成長的道路上,家長應和孩子一起選擇適當的目標並堅持下去。有的家長太過急躁、認識比較片面,看到孩子無法長時間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就覺得孩子三心二意、沒有毅力,實際上這大大超出了孩子的能力範圍。
  •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事總是拖拖拉拉,如何幫助孩子認識時間?
    有點困難,現在很多家長生下孩子之後,並沒有投入太多的精力去管孩子。這種養而不教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因為缺乏父母的合理引導和監督,所以做事情時候目標感不強,而且也比較散漫。二、拖拖拉拉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 孩子做事拖延懶散,父母打罵只會起到反效果,不如試試這樣做
    每次我對其一番訓斥,孩子都會不以為然,表示"這就是我的做事規律"。看著他做事拖延懶散,我仿佛已經看到他將來步入職場,工作效率低下的樣子,不僅有些但擔憂。為何有些孩子做事磨蹭呢?有些家長遲到,做事沒有計劃,或者不嚴格執行需要規定時間內完成的事情,這些都是沒有時間觀念的表現。而孩子沒有判斷力,無法在好與壞之間取捨,所以家長有的就通盤吸收,造成孩子也對時間不敏感。
  • 孩子「執行力」弱怎麼辦?父母巧用「3個法則」,提升孩子執行力
    ①孩子患有「拖延症」執行力不足的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磨磨蹭蹭,經常會踩著「死亡時間線」把自己的事情做完,不拖到最後一秒絕不輕易妥協。患有拖延症的孩子,在做事的時候很難提升效率,行動力不足,就會導致孩子沒有競爭力,在競爭上無法與他人匹敵。②孩子不願意聽到父母的催促如果孩子的執行力不足,做事拖沓,那免不了會受到父母的催促和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