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工(華人勞工),一個能讓很多國人回憶起便不禁悲從中來的稱謂。他們是一個時代的苦難者,他們打算通過付出自己的勞力來換取微薄的報酬,但絕大多數情況下,通常他們付出的遠遠不止是勞力,他們付出的很可能是寶貴的生命,而換來卻只有客死異鄉!
華工最早可以追溯至16、17世紀的清朝初期,西方殖民主義者開始了對東南亞地區的大規模侵略和開發,而後隨著東南亞客觀環境的發展需要,佔有地利優勢的中國與南洋地區僅一水相隔,所以便相繼衍生出了部分自願奔赴南洋地區謀生的華人勞工。
隨著清朝進入中期的18世紀,皇權及統治階層昏聵無能,導致國力日漸衰退,其後還爆發了鴉片戰爭,中華大地在清皇權的統治下變得貧病交加。國弱則民賤,社會底層百姓由原來的自願赴洋勞務,轉眼間變成了被殖民主義者以擄掠和販賣的方式強迫赴洋勞務,這樣的轉變讓華工們不但得不到合理報酬,還會變得命如草芥。
而遠赴他鄉的華工們為保護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曾嘗試過不同形式的抗爭,但大多都只是徒勞,因為在長槍利刃之下,弱小的他們面對無情的屠戮根本無法招架。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1740年荷蘭殖民主義者為解決由華人抗爭逐漸組織起來的經濟組織,在巴達維亞就曾屠戮華人達萬餘眾。
1846年起至1875年間,英國殖民主義者因為開發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需要,通過偷搶拐騙的方式將成千上萬的華人,由中國本土船運至目的地。由於途中對待華人勞工的生活環境極其惡劣,途中死亡率經常達四成有餘。很多時候華人勞工為抗爭經常採取鑿穿船底的辦法同歸於盡。
在19世紀美國因為發展,需要大量廉價甚至是免費的勞動力,同樣以拐賣誘騙的方式,將大量的華人勞工運載至美國。華人勞工在美國,大概率都會受到種族主義者的凌虐和各種方式的剝削。值得一提的是,由東至西橫跨美國全境的中央太平洋鐵路,是數以萬計的華工用血和汗築成的。
無數的華工將寶貴的生命,留在了這條被譽為世界七大工業奇蹟之一的鐵路上。而通車之日美國資本家們,竟然無情地將華工們全部解僱,並以身份卑賤等為由,禁止華工參加通車典禮。然而就是他們口中這些所謂卑賤的華工們,為美國的西部開發貢獻了不可磨滅的功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這條由華工們用血和肉澆築而成的鐵路,成就了現代的美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有數十萬華人被沙俄以各種方式誆騙擄掠到戰場,擔任最危險的工作,所以他們不但缺衣少食沒有報酬,還會隨時會面對炮火導致的死亡威脅。據不完全統計,無辜犧牲在前線的華人就達萬餘人。在此期間曾有數百華人勞工嘗試組織抗爭起義,但隨即便被盡數槍殺。如此種種的事例在華工們的悲慘歷史裡,簡直是不勝枚舉。
而清朝的《救時揭要》裡面,就對華工的慘況做了一段相當準確的描述:「被騙出洋而死於難者,以千百計。有半途病死者,有自經求死者,有焚鑿船隻者。要之,皆同歸於盡。即使到岸,充極其勞苦之工,飲食不足,鞭撻有餘;或被無辜殺戮,無人保護,賤同螻蟻,命若草芥。噫!華民無辜,飄零數萬裡,而受如此之刻酷乎!」
通過以上的種種,我們應該明白,只有自己的國家真正地強大起來,人民才能活得有尊嚴,活得驕傲和自豪。我們一起努力把祖國變得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