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寫作】寫作是心靈之光的舞蹈

2021-02-19 你就是你生命的創造者
在上高中之前,我連日記也不怎麼敢寫,怕被人看到笑話。​​那時候感覺沒有人懂我,所以比較少和別人說心裡話。只是默默地看著一切的發生,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喜怒哀樂都記在心裡。自己在心裡肯定、安慰和鼓勵自己。語文課會寫作文,但更多的感覺到是逢場作戲。記得小學二年級第一次看圖作文,圖上有一個小女孩,還有幾隻小雞,然後要求是寫120字還是多少字。看到圖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是爺爺餵小雞、我在旁邊看著這一幕,然後就寫了出來,但是字數不夠要求。後來,看了其他同學寫的作文之後,感覺自己寫的太普通了,沒有文採和想像力,從那之後就很怕寫作文。後來一直到高中,作文都主要是根據書本上的範文編出來的,寫得很費力。唯一一次印象很深刻、對自己很滿意的是初一時候的一次作文。主題是什麼我忘了,內容寫的是我考試那周的真實經歷。記得那周去上學的時候,下雨了。我沒有坐上車,然後走小路去的學校。路上很多泥巴,所以到學校的時候鞋子和襪子都溼了。但是我也沒有準備其他的鞋和襪子,然後好朋友梅借了鞋和襪子給我。這次的作文老師基本給了我滿分,我很吃驚,也很感動。上高中的時候,語文老師要求寫周記。最開始老師沒有要求一定要是自己寫東西,所以我選擇了摘抄一些自己喜歡的文章,然後寫心得。一段時間之後,我開始偶爾在周記本上寫一些自己的觀察和思考,但只是淺嘗輒止,或者是有選擇性地寫。內心最深處的想法,比如我想做怎樣的人,我會在班裡人比較少的時候,寫在另外的本子上。雖然這樣的文字也沒有多寫,但是每次寫完都感覺能量滿滿。上大學之後,我經常寫日記,擬定學習計劃,記錄學習心得和生活感悟。遇到煩惱或是心情不愉快時,都會寫下來,看自己在在意什麼,然後讓自己放下。有時用中文,有時用英文。有一段時間還專門每天記錄當天值得感恩的人事物,最少五項。在這樣的寫作過程中,既提升了英語,自己也活得越來越充實、陽光,越來越不在意別人的眼光了。

在大三和第一個男朋友分手之後,我開始思考自己這一生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並對從小到大形成的很多信念產生了懷疑。我開始反觀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行為模式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別人的一舉一動,我會那樣反應,然後互動的結果是怎樣。這讓我清晰地看到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合適,於是主動道歉。這樣寫下來,慢慢地,過去的習慣對我的影響越來越小了。後來繼續深入學習,遇到譚科老師,老師向我推薦了心靈寫作。看到《心靈寫作》的時候,有相逢恨晚的感覺,感覺是如此熟悉和親切。接下來,我連續寫了半年多,每天至少半小時。剛開始的時候,寫到一些自己平時不太願意提及的主題時,會有傷心。寫到快兩個月的時候,感覺寫下的內容沒有那麼真實了。繼續寫到半年的時候,感覺不那麼想寫了,然後慢慢地就沒有那麼經常寫了。那時感覺記錄的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所見所聞,而且都是從自己出發,自說自話,對其他人沒有什麼啟發和幫助。大概是一年半之後,我開始開英語課。然後比較經常地會在朋友圈分享同學們受益的一些截圖,想著這樣更多人了解之後,如果來學習,也會受益。但是,與截圖相應的文字,更多地是帶給人一種課程有多好、自己多厲害的感覺,像是在歌頌自己。而平常我有時也會寫出類似感覺的文字。這樣寫了一段時間之後,感覺有些不對勁,就停下來了。這不是我的初衷。我希望每個人透過我的文字都能感受到愛、體貼和溫暖,感受到希望,感受到自己也可以,而不是只管自己說得開心。

再接著就到最近的兩次寫作了。一次是上個月月初書寫自己的成長之路,一次是這次心靈寫作課程的文案書寫。心靈寫作課程文案書寫背後的故事後面再和大家分享,這裡我想說的是成長之路的寫作中受到的啟發。在我把整個成長之路各個主題寫好發給譚科老師看時,老師說,感覺可以用「如意」系列作為標題。開始我並不明白,後來才忽然懂得老師讓改標題的用意,原來我還在受過去經歷的影響,但是自己並沒有發現。後來在老師的啟發下,我把之前擬定的關於金錢的小標題「怎樣才能富足——無有分別,無有恐懼」,改成了「怎樣才能富足——心本如意珠」,感覺更入心,更直接。現在寫出這些經歷的過程中,心中滿是感恩、感動和喜悅。曾經的孤獨、羞澀、自卑、恐懼、悲傷、委屈,渴望被看見、被理解、被肯定,已不知不覺間在寫作中轉化為內在的慈悲、智慧和力量。寫作已不再只是寫作,而是整個生命透過寫作在舞蹈,是愛、慈悲、智慧、真誠、敞開、傾聽、欣賞、豐盛、富足、自在、平靜、喜悅在表達。祝福每個人今生都寫出無限精彩的美麗人生!

課程時間:2021.1.13-2021.1.31,每周三、五、日晚上7:30-9:30,共9次課

 

課程方式:釘釘線上直播,每堂課由主題寫作實踐+指導+交流三部分組成

 

授課老師:平平

 

費用:666元

 

報名本課程是深度寫作課程,名額有限,最多招收8人。感興趣的朋友歡迎諮詢平平(如果還不是好友,可以先掃平平二維碼添加好友,添加時請註明「心靈寫作」)

相關文章

你就是你生命的創造者

【心靈寫作】寫出美麗人生~線上課程2021.1.13-2021.1.31

相關焦點

  • 一場關於心靈的寫作——表達和療愈
    我以前看過一本臺灣版的書《心靈寫作》,這個系列還有《狂野寫作》、《療愈寫作》。我很喜歡這本書,也曾經深度的踐行過。這次書單裡提到了《寫出我心》,我在搜索書籍信息的時候發現,這本書和《心靈寫作》是同一本書。
  • 白瑪娜珍:悲憫情懷是文學境界 寫作追求心靈的自由
    但後來舞蹈演出和記者採訪等工作使我有機會去到藏區很多地方,並經常往返在藏漢兩地。這些成長經歷使我更深切地體會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信仰帶給心靈的孤獨與創痛。胡:如今已經過了上相對穩定的生活,專心創作的您是否還常常想起那種「顛沛流離」的生活狀態?是否覺得對於您的文學創作來說,它們其實是一種寶貴的財富。
  • 創意寫作給心靈說話的機會 "創意"第一"寫作"第二
    資料圖片   「有一種寫作,既不為謀生,也不為讚賞,只為給自己的心靈一個說話的機會。讓你的筆端成為一個心靈的捕手,帶你發現未知的世界,聆聽靈魂的呢喃,生命的原聲。創意寫作之旅,從內心深處出發,駛向無限可能。」   這樣一段話,從事創意寫作的人一定不會陌生。
  • 寫作:與心靈溝通,與寂寞共舞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寫作希望自己的文章可以家喻戶、美名傳揚;越來越多的人希望通過寫作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質與修養,「以文為業硯為田」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有意義從而達到從容不迫的目的。這就是一位作家寫作的初衷。「把自己的苦悶借筆墨發抒,是一條由消極轉為積極,把無用化為有用的路,值得嘗試。——羅蘭寫作是一種精神上的寄託,寫作也是一件耗費精力、時間事。它是需要在安靜的環境中去獨立完成。所以有人又說,寫作是與自己的心靈溝通,與寂寞共舞的事。耐得住寂寞和孤獨,是一個人寫作的前提,是一個人成為作家的基本功。
  • 高三模考作文寫作指導:低調於衣食 高貴在心靈
    作文寫作,名家論述雜篇彙編高考精品講義集議論文綜合式(縱橫)結構訓練作文寫作,名家論述雜篇彙編
  • 恩裡克·比拉-馬塔斯:寫作是對讀者心靈的狩獵
    某個清晨,他接到一通神秘女子的電話,進而獲知德國卡塞爾市的第13屆卡塞爾文獻展(dOCUMENTA 13)邀請他和若干作家共同參與一個藝術互動項目:一周內每天早上在眾目睽睽之下於一家位於城郊的中餐館裡寫作。他和他的創作過程將成為藝術展示的一部分。飽讀萬卷、略顯悲觀,這是比拉-馬塔斯筆下人物的共性。
  • 創意寫作:給心靈一個表達的機會
    二、放低,讓學生「敢」表達創意寫作的核心理念:寫作是可以練習的,每個人都可以寫作,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作家。寫作的獨特性在於,你的經驗和道理可以與人分享,但關鍵點在於要堅持寫。因此,進行創意寫作指導時,教師一開始要放低要求,給學生加油打氣,增強他們的寫作信心和恆心。下面,給大家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斯霞老師在《南京師範學院附屬小學五年制試驗工作總結》中呈現的一個名叫汝小美同學的作文進步情況的代表作:從上面的三張作文紙不難看出,斯霞老師把作文的起步階段要求放得很低很低,從一上「學習基本筆畫」,這恰恰是我們很多老師忽視的寫作基本功。
  • 《野芒坡》:寫給每個人的心靈手冊
    原標題:《野芒坡》:寫給每個人的心靈手冊   殷健靈的寫作,從內容上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如「甜心小米」系列和《安安》,主要是對童年的梳理與再現,是某一特定年齡段的橫切面;一類是如《紙人》《少年夏之秋》《野芒坡》,是縱向的擺錘,探測的是一個人從懵懂的童年、少年到初諳世事的成年人的心靈成長。
  • 「讀寫改變命運 育人塑造心靈」——棗莊市初中英語「閱讀寫作銜接...
    12月29日上午,棗莊市初中英語「閱讀與寫作銜接育人」活動現場會在棗莊市第四十中學舉行。寒梅映雪辭舊歲,嘉賓滿棚賀新年。來自棗莊五區一市的領導、骨幹老師,不畏嚴寒齊聚棗莊市第四十中學,共商英語學科閱讀與寫作銜接大計。
  • 2015年高考作文題目預測之「守住心靈的契約」
    小編特別整理總結了2015年高考作文題目預測之守住心靈的契約,對2015年高考作文題目做出預測,為考生高考作文寫作提供素材。下面是2015高考命題作文「守住心靈的契約」的素材內容,以及參考範文,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作文素材】  心靈的契約是我們每個人與自己或與他人在內心的約定。
  • 最好的獨處方式:閱讀和寫作
    各種疑問接踵而來:「我是不是不適合寫作?我的選擇是不是錯的?」古人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這一劑雞湯似乎有些過頭了。充其量,我們也僅僅只是遭遇到了瓶頸期而已。這個時候,我們最需要的不是自我否定,而是獨處。你需要通過獨處,來與自己進行一場對話:「你是因為熱愛而寫作嗎?」
  • 一個人為什麼要學寫作?寫作到底有哪些益處?
    一個人讀書還是不讀書,他都是要思考的,現代社會信息豐富繁雜,我們的時間和精力很容易被手機上吸引眼球的信息全部耗光,一晃一日,一晃一年,正如一首歌裡面唱的「怎麼剛剛學會懂事,就老了!」「還有多少個十年」等等,都在感嘆時間流逝的無奈。可是寫作卻會讓時間回流,還可以體味不同的人生。寫作為什麼會影響一個人呢?
  • 夏目友人帳·遇見丨沐心坊第52期七日覺心靈寫作招募
    他的語氣依舊是淡淡的,但是從他的回答裡,我仿佛看見了在7月1日的那個神聖時刻,雪亭與夏目友人帳連上線的那個瞬間,一定是被溫暖、治癒、以及美好的回憶與領悟包裹的、發著光的。好開心雪亭跟隨了自己的靈感,讀完招募文的我立刻知道, 沒有比這個更適合第二個巨蟹座能量的七日覺主題了,完全是量身定製般完美。
  • 學會用心流打開寫作的暢快之路
    但論長久之計,這些親屬對象都不是合適的選擇。那麼誰是你最合適的傾訴對象呢?答案就是寫作。寫作作為你最合適的傾訴對象,將你內心世界拎不清的一些人和事,一些變化莫測,無法預知的現象,通過寫作逐漸認清事物的本質,還原事物的真相,理解事物客觀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 我為什麼而寫作?
    前幾年我學習到了心靈寫作,或者說自由書寫,靈魂書寫等等,不管怎麼叫它。她的第一本書《Writing down to the bones》——中文翻譯:《心靈寫作》出版30多年來至今長盛不衰。寫作,記錄你的心靈,是心靈迸出的火花。我極愛她的書,幾乎買來了她所有中文版的書來看。她把寫作和禪修完美地融合到一起,一直從事這種寫作方式的教學,寫作可以說是她生活的一大部分。
  • 南子寫作工作室招生
    寫作,可以訓練作者對事物的洞察力、感受力和創作力,成功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與天地萬物交流,描寫萬物之美。通過安靜的思考過程,作者可以觀察自己的內心,解析他人話語背後的信息和意圖。通過不斷地思考寫作,總結自己,展示自己,提升自己。學習寫作,對一個人的性格形成、理想塑造、人生態度等諸多方面產生重要影響。古人追求立德立言,就是追求永恆的價值。
  • 張煒:為了那些倔強的心靈而寫
    原標題:張煒 為了那些倔強的心靈而寫 張煒稱為這部小說籌備了近20年,小說立足於山東膠東半島延續數千年的養生傳統,講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正經歷「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膠東半島地區首富和養生世家的季府面臨空前挑戰。季府主人、「獨藥師」第六代傳人季昨非陷入到長生、革命、愛欲糾纏之中的故事。北京大學教授、評論家陳曉明稱此書是「大實大虛」之作,對文明轉型時期民族心靈的刻畫,讓他想到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紅》。
  • 愛因斯坦奇蹟年 · 治學之道 · 寫作構思
    人的靈性、創造力,乃至心靈中閃現而過的「微光」都與閒暇密不可分。許多調查表明,產生偉大發明創造的科學家,都擁有足夠的閒暇時間,讓自己的頭腦在休閒中產生創造的靈感。甚至有資料表明,有偉大建樹的科學家一生中有一半時間處於閒暇狀態。袁枚在風景秀麗的江南建造了一座庭院,在近半個世紀的休閒時光中創作了《隨園詩話》…….
  • 感受,能激發寫作動機和寫作能力
    寫作需要有豐富的材料儲備,因此它要求寫作主體即文章的作者具備豐富的生活、知識和文化積累。積累,是一個人走向知識淵博、富有見地、成功寫作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因為寫作不是簡單的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讀到的東西記錄下來,更不是你所讀之書的簡單抄襲或重複,而是我們心靈的再創造。除了積累之外,我們更需要去感受生活、感悟生活,這樣才能把生活轉化為寫作的材料,才能讓自己的文字一點點成熟,才能讓語言的藝術一步步升華。有生活還要有感受,這樣才能開出寫作之花,結出寫作之果。
  • 從大學生角度淺談佛教社會功能之心靈療養——李昱
    由此我們應當看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宗教信仰是人類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大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對於身處快節奏的社會生活的人們,以及面對學業和社會雙重壓力的大學生們從精神和心靈上給予極大的調解和淨化。佛教主張寬容和平的生活態度,對緩和及調養人的心靈有極大的作用,都市中的寺院是浮塵間的一片淨土,給生活在喧囂蕪雜的紅塵中人帶來一絲絲的清涼緩解他們精神的緊張和壓力,被人們親切地稱之為心靈的療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