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火鍋不會論資排輩,也沒有複雜的吃法講究,大家圍著坐,在同一口鍋裡涮肉,吃的是熱鬧高興,吃的是隨意自在;「走,吃火鍋去!」這是有多大的開心事或多麼喪,你才會喊出的一句話,你喊的人又是多麼親近的人,多麼鐵的哥們。
火鍋裡融進了碼頭文化和市井氣息,也是平民化的飲食樂趣。吃火鍋自帶煙火氣,熱氣騰騰,熱鬧自在。
火鍋因地域不同,有不同類型。北京的炭火銅鍋涮羊肉,一鍋清湯,一碗麻醬,北方羊肉,爆肚,邊涮邊喝兩口小酒,適合三兩好友在深秋、在老胡同裡吃起。
雲南的菌菇土雞火鍋,或臘排骨火鍋,一鍋清湯燜煮,點綴香草、青果,就著梅子酒,末了再下點雲南米線,適合兩個人慢悠悠地品嘗。
南方的潮汕牛肉火鍋,一鍋清湯配蘿蔔等輔料,鍋上架一漏勺,新鮮牛肉涮其中,蘸著沙茶醬吃,配著炒牛河,別有風味。
我更偏愛重慶火鍋的火辣熱烈。麻辣鮮香的火鍋沸騰起來,重慶人更加熱情爽快。九宮格也好,鴛鴦鍋也好,牛肉牛肚、鴨腸、魚肉等在滾燙的辣鍋裡一涮,蘸著香油碟入口,配以冰鎮果汁或啤酒,辣到想哭,爽到爆。
在頭頂冒煙、全身冒汗、辣到流淚中,在酒水中,吃火鍋的人情緒被釋放。明知越吃越辣,越吃越鹹,仍不能停,明知會爆痘,仍不能忘。大概就是這種熱鬧氛圍和情緒釋放的功效讓人上癮。
美食有時候是一種記憶,牽動最根本的渴望。跟美食相關的有美景、美酒、佳人,吃又像是一種情景、情緒的聚合。每個吃貨都是在用實際行動享受並熱愛生活。
可惜我不是陳曉卿導演,拍不出那麼好的紀錄片,我也沒有嘗遍天下美食。我只是在尋找我的美食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