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有哪些?習近平說透了

2020-12-17 中國軍網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3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當前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在講話中,習近平針對當前經濟形勢也發表了看法。儘管我國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明顯上升,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但習近平明確指出了我國發展經濟所具備的有利條件。

整體情況

10月31日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認為,前三季度,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同時,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較多,長期積累的風險隱患有所暴露。

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同時,我國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明顯上升,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企業經營困難增多。

有困難不迴避。對於這些困難的成因,習近平指出,這些都是前進中必然遇到的問題。當前我國經濟形勢是長期和短期、內部和外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國經濟正在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外部環境也發生深刻變化,一些政策效應有待進一步釋放。

有利條件

面對這些困難和問題,習近平明確指出,我們要看到有利條件,增強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必勝信心。這些有利條件包括:

我國擁有巨大的發展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我國有13億多人口的內需市場,正處於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階段,中等收入群體擴大孕育著大量消費升級需求,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蘊藏著可觀發展空間。

我國擁有較好的發展條件和物質基礎,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體系和不斷增強的科技創新能力,總儲蓄率仍處於較高水平。

我國人力資本豐富,勞動力的比較優勢仍然明顯。

我國國土面積遼闊,土地總量資源豐富,集約用地潛力巨大,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間支撐。

我國經濟發展健康穩定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改變,長期穩中向好的總體勢頭沒有改變。

我們有黨的堅強領導,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全面深化改革不斷釋放發展動力,宏觀調控能力不斷增強。

7月17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和下半年經濟工作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的意見建議。習近平在當時的講話中談到有利條件時曾表示,相信有中共中央堅強領導和全國人民共同努力,有改革開放40年發展積累的堅實基礎、豐富經驗,有廣闊的國內市場、經濟發展的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我們有能力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相比於當時的講話,對於有利條件,這次說得更具體。不迴避困難,但也要看到這些有利條件。

增強信心

有了這些有利條件,在困難面前,到底該怎麼幹?習近平強調,保持定力,增強信心,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是我們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關鍵。只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就一定能夠加快轉入高質量發展軌道,迎來更加光明的發展前景。

這其中有一個很好的例證。北京時間2018年10月31日晚,世界銀行發布《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為改革而培訓》。其中,中國大陸排名相比去年上升32位,進入世界排名前50的經濟體之列,排名第46位。從2013到2018年,世行的《營商環境報告》對中國的評價排名累計提高了50名。在去年和前年的報告中,中國的排名均為78名。今年,中國得分相比去年提升了8.64分,是營商環境改善最大的經濟體之一。近來,各地都在大力改善營商環境。這一數據充分表明,只要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就能獲得外界認可。

相關焦點

  • 十八大以來 習近平為長江經濟帶發展定向定調
    央廣網北京4月26日消息(記者侯豔 王逸群)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有過哪些重要論述,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指明方向、確定基調?2016年1月,在重慶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為長江經濟帶發展定了向、定了調。長江和長江經濟帶的地位和作用,說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這不僅是對自然規律的尊重,也是對經濟規律、社會規律的尊重。
  • 張立群細數中國經濟發展四大潛力:有利條件仍然存在
    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會會議公報》。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在做客新華網時表示,中央在對「十三五」期間形勢作分析時頭腦是非常清醒的。我國仍然處於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也面臨矛盾和風險。從長遠看,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 關係全局的重大判斷——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
    他強調:「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沒有改變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判斷,改變的是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和條件;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改變的是經濟發展的方式和結構。」「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
  • 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理論創新——學習習近平關於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的中國經濟發展經受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世界經濟的衝擊,特別是全球經濟增長在2010年反彈到4.1%後就連續3年下滑,國際市場動蕩和外需相對收縮對我國經濟增長形成了強大的制約,2011年以後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開始下降,發展進程減緩。面對錯綜複雜的世界經濟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習近平就如何把握我國經濟發展的走勢、引領我國經濟的發展問題作了準確的分析。
  • 人民日報: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 有利條件比較多
    人民日報: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 有利條件比較多 人民日報
  • 習近平:抓住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
    「十三五」期間,發展環境複雜,發展任務繁重,發展難題較多,面對千頭萬緒的工作,怎樣抓?怎麼幹?習近平指出:「要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我們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通過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塑造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優。」
  • 家庭主婦怎麼爭孩子撫養權,有哪些有利條件?
    那麼家庭主婦怎麼爭孩子撫養權,有哪些有利條件? 網友諮詢: 家庭主婦怎麼爭孩子撫養權,有哪些有利條件? ,如果男方對於夫妻感情破裂有過錯,如,有家庭暴力、有證據證明的婚外情等,孩子判歸女方的可能性較大。
  • 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靈魂
    國內經濟步入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常態,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滯後於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國際經濟復甦乏力,貿易保護主義與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全球經濟治理赤字凸顯;世界性的貧富分化、環境破壞、資源約束等問題日益嚴峻,人類社會發展面臨一系列結構性危機與困境。這些重大問題,提出了中國發展、世界發展、人類發展的「時代之問」。
  • 關於全球治理,習近平有哪些深刻闡述?
    關於全球治理,習近平有哪些深刻闡述? 原標題:   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是公認的全球經濟治理主要平臺。G20杭州峰會召開在即,「全球治理」也成為一個越來越熱的名詞。
  • ...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 習近平在中央財經委會議上作過這些重要...
    12月9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文章《領航定向 破浪前行——從中央財經委會議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以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為視角,展現了「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中央財經委員會的前身是中央財經領導小組。
  • 時至今日,種種條件都對統一有利
    1月2日上午10時,北京將舉行《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出席紀念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臺灣媒體消息說,蔡英文近日表示「會仔細聆聽,整體判斷」。《告臺灣同胞書》是大陸重要的對台歷史性文告。文告發表當天,人民解放軍停止對金門等島嶼進行炮擊。
  • 推動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因素都有哪些?
    在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將為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築牢堅強堤壩,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撐。中國是個大國,大國的一大優勢,就是有充足的迴旋空間來抵禦風險挑戰。當前我國經濟面臨周期性因素和結構性因素疊加、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交織、外部衝擊和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碰頭等多重影響。
  • 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nbsp&nbsp&nbsp&nbsp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經濟社會發展&nbsp&nbsp&nbsp&nbsp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衝擊
  • ...會議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
    「十三五」以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從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到中央財經委員會,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了13次會議,研究了20多個重大議題,以全球視野和宏闊格局統籌部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政策。
  • 長江新棋局:習近平親自為長江經濟帶發展定向定調
    而伴隨經濟的快速增長、流域的大規模開發,眾多工業、生活廢水直接排入長江。有調查表明,長江已形成近600公裡的岸邊汙染帶。早在2012年,水利部水資源公告數據顯示,全國廢汙水排放總量785億噸中,有近400億噸排入長江——幾乎相當於一條黃河的水量。  當然,在發展與保護的問題上,總會存在二選一甚至多選一的「兩難」「多難」問題,長江經濟帶建設同樣也不例外。
  • 習近平論述經濟工作的「一二三四五六」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12月18日在北京召開,部署2018年經濟工作。每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會對當前經濟形勢做出研判,並確定未來一年的政策導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經濟工作發表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
  • 專家解讀:「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 面臨哪些新機遇新...
    他強調,「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邁入新發展階段,中國將面臨哪些新機遇新挑戰?對於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我們又將作出哪些重要部署?
  • ...解讀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專家學者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全面總結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深刻分析了當前疫情形勢和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提出了加強黨的領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各地區各部門紛紛表示,要把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抓實抓細,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向黨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 徐奇淵:評估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 應看到三個有利條件
    (抗擊新型肺炎)徐奇淵:評估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  應看到三個有利條件  中新社北京2月3日電 (夏賓)中國全力抗「疫」,也要出手對衝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經濟發展研究室主任、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研究部主任徐奇淵3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稱,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不能低估,但也要看到三方面有利條件。
  • 習近平這樣論述高質量發展
    對於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是如何論述的?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是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徵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