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育部:《關於人類之愛的教育指引》貳(2)

2020-09-15 Justin少傑


天主教教育部

關於人類之愛的教育指引

性教育綱要

實施性教育的責任


教會團體

53. 信徒借著聖洗由慈母教會誕生。教會作為信徒的母親,也肩負著基督賦予她的教育使命。教會履行這個使命的方式是宣講福音、與天主和弟兄姊妹圓滿共融、自覺和積極地參與感恩祭和各種使徒活動等。[39] 教會團體對生命開放,成為適合學習基督信仰倫理觀的環境,讓信友在其中學習為福音作證。

54. 在家庭內施行性教育往往遇到困難,因此基督信仰團體必須更加努力與家庭合作教育已受洗者,司鐸尤其要作出努力。在這方面,天主教學校、堂區和其他教會機構都必須與家庭合作。

55. 由於信仰有其教會面向,因此基督信仰團體須共負責任,協助已受洗者在生活中言行一致,認清他們在聖洗中承擔的責任。主教有責任因應個別教會團體的需要,提供合適的規範和指引。

要理講授與性教育

56. 要理講授是可革新整個教會團體的肥沃土壤。因此,為幫助信眾培養成熟的信德,教會必須在基督和教會的奧秘光照下,闡明性的正面價值,將這些價值整合於童貞生活和婚姻。

要理講授應強調基督徒的首要召叫是愛,而愛的召叫是藉兩種不同的途徑實現:婚姻或為天國獨身。[40]「婚姻與童貞生活是體現和活出同一奧跡的兩種途徑,而這個奧跡就是天主與其子民所締結的盟約。」[41]

57. 為使家庭能夠確定要理講授完全沒有偏離教會訓導,牧者須致力甄選和培訓負責人員,以及釐定要理講授的內容和方法。

58. 基於第 48 號所述,有一個事實總是正確的:對於最切身的事宜,不論是生理或情感方面的事宜,應施行個別的教育,最理想是在家庭內進行。

59. 在家庭內實行的要理講授有其重要地位。若父母感到未有足夠能力履行這個責任,他們可以求助於他們信任的人。明智、審慎和符合年齡需要的教學可避免對子女造成創傷,並有助子女更容易解決性方面的問題。無論如何,正規課程並不足夠。為整合這些課程,有必要善用日常生活的各種機會。

婚前要理講授

60. 青年婚前培育的基本內容在於講解基督信仰倫理觀有關性的觀點。要理講授教導我們從婚姻的角度審視性。可是,成功的要理講授必須持續不斷地以合適的方法進行,形成一個真正的慕道期,並致力支持和堅強準夫婦持守貞潔,讓他們作好準備以符合基督精神的方式度婚姻生活,履行夫婦在天主子民當中的特殊使命。

61. 準夫婦必須認識婚姻的深層意義,明白婚姻是愛的結合,目的是夫婦的自我實現和生育。穩定的婚姻和夫妻之愛有其不可或缺的條件,必須要:貞潔與自製、品格的培育與犧牲的精神。婚姻生活會經歷一些困難,而且在我們這個時代的環境下,這些困難更是嚴峻。若在青少年時期培養貞潔,為婚姻生活的貞潔作好適當的準備,將會對夫婦極有幫助。他們也要學習教會訓導宣講的神律,作為良心培育的必要內容。[42]

62. 婚姻聖事為夫婦指明聖洗的恩寵和召叫。當基督徒夫婦學習婚姻聖事的價值和偉大,會懂得如何自覺地實踐倫理生活的特別價值和責任,將之看作恩寵和聖神的行動的要求和果實,「並借著這件特別的聖事獲得堅強和祝聖,以滿全相稱於其身分的尊嚴和責任。」[43]

63. 此外,為按照天主的計劃活出性特質和履行其責任,[44]夫婦必須認識調節生育的自然方法。如若望保祿二世所說:「……必須盡其所能,使所有的夫婦——尤其是準備結婚的青年——都可借著夫婦、醫生和專家所提供的清晰適時的信息和教育,獲得這樣的知識。」[45]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人們經常吹捧的避孕措施有違這些基督信仰的理想,也違反教會以導師身分教導的倫理規範。因此,教會更有迫切需要向適齡的青年傳授有關人工避孕法的教會訓導和講解背後的理據,幫助他們作好準備,以負責任的態度締結充滿愛並向生命開放的婚姻結合。

給成年人的指引

64. 應讓成年人就人性愛情的課題,接受紮實的要理培育,藉此為子女的性教育奠定基礎。如此,成年人的人性得以在信仰光照下發展成熟,並在他們與新一代建立對話的過程中,讓這成熟的人性發揮關鍵的作用。這種要理講授不僅指明適用的方法,也就特定問題促成適當的交流,介紹適用的教材,並允許專家的參與,讓專家就困難的個案提供實用的協助。

註解

[39] 參閱:《天主教教育宣言》,3-4;參閱:教宗庇護十一世,《主的導師》通諭,第53 頁及其後、第56 頁及其後。

[40] 參閱:《家庭團體》,11。

[41]《家庭團體》,16。

[42] 參閱:教宗保祿六世,《人類的生命》通諭,17及其後,1968 年 7 月25 日:《宗座公報》60(1968),第 493 頁及其後。

[43] 《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48。

[44] 參閱:《人類的生命》,10。

[45] 《家庭團體》,33。有關目前廣泛傳播的阻孕宣傳,參閱:《人類的生命》,14~17。

說明:

1. 本版本轉換自天主教臺灣地區主教團秘書處提供的繁體中文版本文檔。

2.全屬於禰根據聖座提供的英文版本,對繁體中文文檔進行了校正。​

3.本內容僅限於牧靈使用,請以天主教臺灣地區主教團提供的文本為準。

(全屬於禰謹識)

相關焦點

  • 天主教教育部:《關於人類之愛的教育指引》貳(1)
    天主教教育部關於人類之愛的教育指引性教育綱要貳實施性教育的責任教育主要是家庭的責任。「家庭是最富於人性的學校。」[37] 因此,家庭是履行教育責任並提供循序漸進的性教育的最佳環境。家庭有其情感色彩,因而能夠接受最敏感的現實而不會產生創傷,並將這些現實和諧地整合於豐富而均衡的人格。
  • 天主教教育部:《關於人類之愛的教育指引》貳(3)
    教育部關於人類之愛的教育指引性教育綱要貳實施性教育的責任[47]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第十三屆世界傳播日文告》,1979年 5 月 23 日:《宗座公報》71(1979~II),第 930 頁。[48]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大眾傳播工具法令》,10;參閱:宗座社會傳播委員會,《共融與發展》牧靈指引,68:《宗座公報》63(1971),第619 頁。
  • 天主教教育部:關於人類之愛的教育指引 引言(2)
    天主教教育部關於人類之愛的教育指引性教育綱要 註解[3] 信理部,《人的位格:對某些性道德問題的宣言》,1,1975年 12 月 29 日:《宗座公報》68(1976),第 77 頁。[4]參閱:若望保祿二世,《家庭團體》宗座勸諭,37,1981年 11 月 22 日:《宗座公報》74(1982),第 128 頁;參閱:下文16。
  • 天主教教育部:《關於人類之愛的教育指引》壹(2)
    關於人類之愛的教育指引性教育綱要壹聖保祿稱之為罪惡的法律。[36] 有時候,經濟結構、國家法律、大眾媒體、大都市的生活模式都是對人產生負面影響的因素。基督信仰的教育注意到這一點並提供指引,指出怎樣以負責任的態度抗衡這些影響。 45.
  • 天主教教育部:《關於人類之愛的教育指引》引言(3)
    關於人類之愛的教育指引性教育綱要引言為使性的價值得以充分體現,「貞潔的教育(……)絕不可少。這樣的教育使人懂得尊重和體現身體的『配偶意義』。」[13]貞潔在於駕馭自我,有能力將性本能導向為愛服務,並將之整合於個人的發展。貞潔是天主的恩寵與我們的合作所結的果實,有助於協調人的不同方面,並克服那帶有罪性的人性軟弱,使所有人都能夠追隨天主給他們的召叫。
  • 天主教教育部:《關於人類之愛的教育指引》總結
    教育部關於人類之愛的教育指引性教育綱要總結106.事實上,個人如要發展成熟,必須在獲得愛與信任保護的教育過程中,持續接受教育,而這正是家庭環境的特色。 108. 教會在履行其使命時,有責任和權利關心已受洗者的倫理培育。
  • 天主教教育部:《關於人類之愛的教育指引》叄
    天主教教育部關於人類之愛的教育指引性教育綱要叄教育工作者的成熟人格、他們接受的培訓和心理方面的平衡對學生有很大影響。為施行有幫助的教育,他們必須對性的意義和價值抱有正確而全面的認識,並平安地將之整合於其人格之中。他們的能力源於成熟的情感多於理論知識。儘管如此,鑑於教育工作現今尤其困難,他們也要學習有助實行這工作的科學知識。此外,與家長會面亦很有幫助。
  • 天主教教育部:《天主造了一男一女》建議(4)
    天主教教育部(適用於教育機構) 《天主造了一男一女》在教育領域內關於性別議題的對話之路[52] 參閱:教宗方濟各,《愛的喜樂》,84。[53]《天主教教育宣言》,1。[54]聖若望保祿二世,《致家庭書》,16,1994 年 2 月 2 日;參閱:宗座家庭委員會,《人類的性:真理與意義-家庭教育指引》,23,1995 年 12 月 8 日。
  • 天主教教育部:《天主造了一男一女》引言
    所有人都有不可剝奪的權利接受教育;而此教育「既應符合人生目標,又應適於各人性格、性別、文化背景、以及祖國傳統,且應向其他民族友愛交往而開放,為能促進世界之精誠團結、和平共處。」[4] 宗座教育部在《關於人類之愛的教育指引:性教育綱要》這份文件中,已經對這個主題提出了一些思考。
  • 天主教教育部:《天主造了一男一女》建議(3)
    (適用於教育機構) 《天主造了一男一女》在教育領域內關於性別議題的對話之路家庭在教育兒童方面佔有首要地位,而學校則起著輔助作用。紮根於福音,並從中汲取力量,「天主教學校是培育個人和全人類的學校。『每一個有其物質和精神需要的個人,都是基督教導的核心:這就是為什麼人的提升是天主教學校的目標』。這種肯定強調了人與基督的重要關係,提醒我們要在祂身上才能找到關於人的圓滿真理。為此,天主教學校按教會的關注行事,致力於全人發展,意識到所有的人性價值都在基督內得到圓滿,並與基督結合。
  • 天主教教育部:《天主造了一男一女》聆聽(2)
    天主教教育部(適用於教育機構) 《天主造了一男一女》在教育領域內關於性別議題的對話之路另一個共同點是有需要教導兒童和青少年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和差異,這樣任何人都不應該因其個人特徵(如特殊需要、種族、宗教、性傾向等)遭受欺凌、暴力、侮辱或不公義歧視。從本質上來說,這涉及培育積極和負責任的公民,其身分的特色為尊重所有表達個人特質(personhood)的合理方法。
  • 天主教教育部:《天主造了一男一女》聆聽(I)
    天主教教育部(適用於教育機構) 《天主造了一男一女》在教育領域內關於性別議題的對話之路根據這些理論,人際關係中唯一重要的,是有分於這關係的個人之間的感情,無須考慮性別差異或生育,並視之為與家庭的組成無關。因此,家庭的制度模式(其結構和終向之存在目的是獨立於夫婦的個人偏好)被置之不理,反而推崇純粹基於契約和個人意願的家庭觀。 10.
  • 關於教育的謊言,你有必要知道!(謊言2)
    關於教育的謊言,你有必要知道。2.公校老師不負責。(謊言)現在可以看到不少網上新聞,很多都是對公校老師的口誅筆伐,什麼老師不負責任,對孩子不關心,態度不端正,不為人師表,公校老師混日子,磨洋工,上課不講,補課講。
  • 天主教與教育——中國6所天主教大學
    許多國家領導人、科學家都畢業於天主教大學。天主教大學基本上遵奉《天主教大學憲章》辦學。由於天主教會的世界性影響力,天主教大學、特別是宗座大學的學位均為國際承認,且於大部分歐洲、拉丁美洲國家尤其如此。宗座大學,或稱宗鐸大學(英語:Pontifical university),係指天主教會建立並接受聖座教育部直屬管理的大學。
  • 【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區別之最準確回答】
    2.敬禮聖賢:天主教「敬禮」聖賢包括:聖母、天使、聖人、聖女、人類歷史中的聖賢,祖先;並繪製有形象的耶穌,聖賢和祖先的牌位,表達敬意、效法善行、彼此相通、請求轉禱上主.基督教依照舊約禁拜偶像(申5:6-10),只以耶穌為天人中保,不敬禮聖賢、祖先。
  • 貳壹壹教育,提升學歷,專升本懷揣夢想從這裡出發
    (為學員提供"一站式"全面服務)企業使命貳壹壹教育以提升學員終生競爭力為使命,以做一個負責任的教育機構為願景,兢兢業業,重視學員的學習體驗,以幫助每一位學生學有所成,學有所獲為己任。成立以來,累計畢業學生5萬餘人,在讀生2萬餘人。為推進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貳壹壹教育關注重點行業的學歷需求,為醫藥行業、城市建設、城市軌道、金融行業等企事業單位開展學歷定製服務,為各行業輸送了大量的優秀畢業生。
  • 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區別(完整版)
    2.敬禮聖賢:天主教「敬禮」聖賢包括:聖母、天使、聖人、聖女、人類歷史中的聖賢,祖先;並繪製有形象的耶穌,聖賢和祖先的牌位,表達敬意、效法善行、彼此相通、請求轉禱上主.基督教依照舊約禁拜偶像(申5:6-10),只以耶穌為天人中保,不敬禮聖賢、祖先。
  • 教育部:關於做好職業教育專業目錄修(制)訂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職業教育專業目錄,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健全目錄動態更新機制,引導地方和學校更好地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需要靈活設置專業,系統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根據教育部2020年工作要點,決定開展職業教育專業目錄(以下簡稱《目錄》)修(制)訂工作。
  •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區別(完整版)
    4.基本信仰:兩教根據聖經共同的基本信仰包括:(1)信拜唯一至愛的上主(2)信傳上主創造天地萬物和人類(3)信傳上主一體三位在耶穌身上救贖人類,死亡及復活(4)信傳聖靈(神)恩賜信從聖子耶穌的人,獲得永生、肉身復活,共享天國榮福。 5.人得永生:天主教強調,信望愛三德,是人得永生的必要條件;相信有賞善罰惡的天堂、煉獄、地獄。
  • 天主教輔仁大學簡史
    、創立天主教大學,以發展中國文化、介紹世界知識,彰顯大公教會之「大公」。到了八年(公元1919年),羅馬教宗派人來華,巡視公教教育狀況,也發現了中國缺乏天主教高等教育機構的現狀,教廷更知悉在中國設立高端的天主教教育機構已經刻不容緩。次年,美國天主教司鐸奧圖爾博士來中國考察教育時,與英斂之商議創辦天主教大學的事情,二人相談甚歡,奧圖爾博士也赴羅馬就此事上報教宗,更向傳教部部長痛陳此事的利害關係。同時,奧圖爾博士也向時任本篤會會長裘德裡斯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