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
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對草案作以下兩個方面補充完善:一是修改有關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和收容教養的規定。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同時,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將收容教養修改為專門矯治教育。
-
刑事責任年齡擬下調 未成年將不再是擋箭牌
刑事責任年齡擬調整 12至14周歲犯故意殺人傷害罪擬入刑據央視新聞消息,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 一是修改有關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和收容教養的規定。
-
為何個別下調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
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積極回應民眾關切,規定在特定情形下,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具體規定為:「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
下調刑事責任年齡,未成年保護法不再保護小惡魔
文 | 令狐卿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10月12日透露,在原則上擬下調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相關草案二次審議稿將採用「兩條腿走路」,以方便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做個別下調;另一方面,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在完善專門矯治教育方面做好銜接。
-
刑法修正案草案擬個別下調最低刑事責任年齡
此次草案二審稿對社會各界高度關切的熱點、難點作出積極回應,擬個別下調刑事責任年齡、對涉未成年人性侵犯罪行為適用更重刑罰、將冒名頂替上學等行為入刑。 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擬個別下調至十二歲 近年來,一些低齡未成年人實施犯罪引發嚴重後果,許多人呼籲應下調刑事責任年齡或設置「惡意補足年齡」。
-
最新刑法修正案明年3月起施行,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至12周歲
三湘都市報12月27日訊(記者 虢燦 實習生 凌玉霞)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至12周歲,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修正案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引發網絡熱議。
-
刑(十一)草案將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
即將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是否會對未成年人刑責年齡進行調整?對於這一焦點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10月12日做出回應。據臧鐵偉介紹,經會同有關方面反覆研究,草案二審稿擬「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另一方面,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在完善專門矯治教育方面做好銜接。「對這一問題,大家的共識是應當管起來,既是矯正犯罪的需要,也是保護受害人正當訴求和利益的需要。
-
央視評法定最低刑責年齡擬個別下調:未成年人犯罪不再一放了之
刑法擬規定:滿12周歲未滿14周歲犯故意殺人罪等情節惡劣入刑10月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立法機關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擬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是順應現實、回應民意的結果,體現了立法與時俱進。刑事責任年齡是法律規定的行為人應負刑事責任的年齡。按照目前我國刑法規定,14歲以下是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14歲以下未成年人實施的行為,哪怕情節再惡劣、後果再嚴重,也無須承擔刑事責任,只能「一放了之」。
-
擬調整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
同時,對有關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和收容教養作出了規定。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實施嚴重犯罪的案件時有發生,引發社會關注。經會同有關方面反覆研究,草案二審稿採取了「兩條腿走路」的方式:草案二審稿規定,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在刑法第十七條中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同時草案二審稿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將收容教養修改為專門矯治教育。
-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擬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
央廣網北京10月13日消息(記者孫瑩 侯豔)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10月13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其中,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以及將收容教養修改為專門矯治教育,格外引人關注。
-
法定最低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
草案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了個別下調,在刑法第十七條中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草案在刑法中後增加一條:對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女性負有監護、收養、看護、教育、醫療等特殊職責的人員,與該未成年女性發生性關係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惡劣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最新刑法修正案明年3月起施行 未成年不再是免責金牌
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至12周歲,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修正案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引發網絡熱議。
-
今日聚焦刑法修正案(十一):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至12歲
今日聚焦刑法修正案(十一):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至12歲 2021-01-15 18: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刑法修正案草案將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個別下調為十二周歲
)草案13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二次審議,相關內容如下——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草案規定,已滿十二周歲未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
刑事責任年齡下調,冒名頂替上大學入刑……刑法擬作這些修改完善!
1 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草案規定,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對於最低刑事責任年齡的爭議不絕於耳本次刑法修正案草案擬將刑責年齡下調、性同意年齡上調意在修補法律漏洞在對未成年人的保護與懲罰之間尋求平衡最低刑責年齡下降至12歲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嚴重犯罪的事件曾多次引發熱議。
-
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
個別下調刑事責任年齡刑法修正案(十一)規定在「特定情形、特別程序」的前提下,12至14周歲未成年人實施嚴重暴力犯罪也將承擔刑事責任。同時,明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管教責任,並規定必要時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
主編有態度丨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擬下調:小惡魔不治,法與理難彰
經反覆研究,草案二次審議稿擬「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另一方面,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在完善專門矯治教育方面做好銜接。可見,原則還是沒變的,但是不再像以前一樣鐵板一塊。調整的背景是,近年來對下調最低刑事責任年齡的呼聲越來越高。
-
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擬下調!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
今天(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對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收容教養的規定作出修改,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
-
全國人大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已滿十二周歲故意殺人、故意...
比如,關於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是否有新的變化?對於收養人等特殊職責人員性侵犯罪,是否考慮規定預防措施?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 嶽仲明: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根據有關方面意見修改完善了有關未成年人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及相關規定。
-
論擬調整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之肯定
據2020年10月13日重磅發布的草案,中國擬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本文首先以未成年犯罪事例介紹調整的背景,之後從未成年人自身、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立法啟示、實際國情等方面論述對擬調整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的贊同與思考,最後進行總結並期待日後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