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天然新CEO業務整合初見成效 中國市場再次立功

2020-12-23 騰訊網

對於眾多快消行業跨國企業的CEO而言,2020財年真不是個好年份,面對苛刻的投資者,每年艱難維持著低個位數的增長,而全球蔓延的疫情,讓這些頭頭腦腦不得不為今年的業績增長操碎了心。

不過恆天然的新CEO Miles Hurrell顯然不在此列。

9月18日,世界最大的乳製品原料企業恆天然公布了2020財年業績,業績實現逆市增長,顯然經過兩年的業務整合,Hurrell的調整正在漸入佳境。

1

業績數據整體改善

從財務數據上看,恆天然2020財年業績整體較2019財年明顯改善。

2020全財年恆天然實現收入為209.8億紐元,增長11億紐元,速超過5%,這一增速應該是2017年以來的最高。

而從利潤上看,報告後的稅後利潤為6.59億紐元,增長了13億紐元,息稅前利潤總額為8.79億紐元,增長了6700萬紐元。

這麼看起來似乎平淡無奇,但如果與2019年的數據相比,變化就非常清晰了。特別是在2020年上半年疫情蔓延的情況下,能夠取得這樣的變化確實不容易。

而這和恆天然新帥Miles Hurrell的調整密切相關,在接手CEO之後,Hurrell制定了一個三點計劃:評估業務,夯實基礎,並確保更準確的預測,並以此開啟了一輪大規模的業務整合。

而Hurrell的調整在數據上帶來了一些積極的變化,比如調整後的集團運營費用為23億紐元,減少了1400萬紐元,約6%;淨債務為47億紐元,減少了11億紐元之多;自由現金流則增長了7.33億至18億紐元,經營水平明顯轉好。

Hurrell認為,這樣的變化有利於公司的進一步發展。

他指出:「我們為加強資產負債表所做的工作,使我們能夠集中精力應對新冠疫情。當我們清楚自己需要做什麼、為什麼要做、如何做時,我們就處於最佳狀態,整個合作社業務的重點都在這幾個方面。當我回望去年的時候,很高興看到這種明確性幫助我們應對挑戰、適應環境並實現了業績目標。」

2

中國市場表現獲點讚

作為恆天然最重要的海外市場,中國市場的表現也備受市場關注,而在今天舉行的恆天然的業績說明會上,Hurrell顯然對中國市場的表現感到滿意。

在談到增長時,他特意表揚了中國餐飲服務業務的表現,指恆天然的原料業務調整後毛利潤十分強勁,同時儘管疫情帶來幹擾,但大中華區餐飲服務業務在上半財年取得了出色的銷量與毛利潤表現,這些是驅動基本業務績效的主要因素

雖然恆天然並沒有公布中國市場的具體收入數據,但中國市場對恆天然的增長卻是貢獻良多。

數據顯示,2020財年恆天然餐飲服務業務的調整後息稅前利潤仍較上一財年增長了14%,達到2.09億紐元。而大中華區餐飲服務業務正是增長主力,全財年實現銷售25.7萬噸,增長了9%,調整後息稅前利潤則從上一財年的1.14億紐元提升至1.69億紐元,增長了49%。

據了解,新冠疫情還是對國內餐飲行業帶來了不小的衝擊,但通過產品創新,對中國餐飲服務業務的增長形成了拉動。據了解,中國餐飲服務業務團隊累計向市場推出270餘款創新產品應用,其中安芯福團大福系列、冰麵包系列、芝士月餅、奶蓋啤酒及芝士蝦滑等頗受市場好評,有效推動產品銷量增長。

另一方面在渠道端的長期布局也對餐飲服務業務的增長形成了有力支撐,截至2020財年末,恆天然中國餐飲服務業務的產品和服務已觸達超過350個中國城市。在強大的物流網絡下,任何一個地區的客戶從下訂單到收貨的時間,已從多年前的90多天縮短到僅需3天。

此外,在恆天然最傳統的原料業務上,恆天然中國也實現了功能化和創新化的突破。

在傳統大包粉產品之外,恆天然中國新開闢了益生菌業務,以及傳統的乾酪類和乳清蛋白類產品,並實現迅猛增長。其中源自於紐西蘭奶酪和酸奶提取物研發而成的HN019及HN001兩種益生菌菌種,憑藉其出色的提升免疫力的功能,在疫情期間尤其受到嬰配、保健品、酸奶及零食等領域客戶的歡迎。另外奶酪零食市場的蓬勃發展也迅速推動原料部奶酪產品和濃縮牛奶原料的銷量。在運動營養業務條線上,原料部旗下NZMP品牌的乳清蛋白原料也出現在了更多代餐和健身產品中。

原料部在產品應用創新領域的不懈探索也支持業務實現了穩定持續的發展。2020財年,原料部研發團隊幫助客戶攻克技術難關,助力客戶開發了國內首款以功能性蛋白為原料的常溫酸奶。

此外洞察到市場對植物基蛋白產品的歡迎,原料部團隊抓住市場機遇,幫助客戶開發出全新的雙蛋白燕麥奶產品。最近團隊還把分離乳清蛋白應用到固體運動飲料,助力客戶開發出國內首款透明蛋白水即飲飲料,為運動人群提供更多營養支持和選擇。

而在傳統的消費品牌業務上,恆天然中國也完成了戰略升級,進一步優化了產品組合。

在產品創新方面,2020財年,恆天然消費品牌部在中國推出了安佳首款兒童奶酪棒、安滿品牌高端孕婦奶粉「倍御」、豐力富品牌鮮奶等多個新品。同時,還推出了多個為中國市場定製的常溫奶產品包裝,包括安佳1886復古禮盒、奧飛Q寵兒童奶等。在渠道上,恆天然中國進一步擁抱數位化、電商和新零售,並成績斐然。

3

未來不確定性依然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依然還沒有結束。

恆天然今天表示,2020/21年每股收益指導區間為0.2-0.35紐元,並重申其2020/21奶季最終原奶收購價預測範圍為每公斤乳固體5.90至6.90紐元。

對於未來發展前景,恆天然董事長John Monaghan表示,新冠疫情仍在全球造成影響。「從原奶價格的角度來看,供需形勢仍保持良好平衡,因此我們維持本季度之前的預測範圍。」

他還認為,當下重大不確定性繼續存在,「我們需要保持敏捷,利用我們在整個供應鏈上的優勢來應對並適應不斷變化的全球形勢。」

各位看官

歡迎關注快消亂談,還懇請各位看官多多支持,本號由國內一線財經媒體記者主理,長期關注快消行業,希望帶給各位一些不一樣的視角和思考。

相關焦點

  • 恆天然CEO公布全球新戰略,看好餐飲服務和安滿在華業務
    一直積極尋求扭轉局面的恆天然,再次公布一系列新戰略和舉措。今天,恆天然公布了2019財年的業績。由於受到海外等資產減記的影響,這家紐西蘭乳業合作社在19財年錄得6.05億紐西蘭元的虧損,調整後息稅前利潤為8.19億紐西蘭元,下降了9%。
  • 恆天然出售在華牧場,CEO強調中國仍是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
    恆天然執行長Miles Hurrell表示,「中國仍然是恆天然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我們有超過四分之一的產品銷往大中華區。出售自有牧場業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專注發展我們在大中華區的餐飲服務業務、中國戰略客戶服務、消費品牌及原料業務。」
  • 恆天然新財年一季報報喜 中國市場需求強勁
    國內不斷上漲的奶價讓國際乳業巨頭恆天然的生意變得更好。 恆天然11月4日宣布公司縮小了對2020/21年度牧場原奶收購預期價格的範圍,並宣布2021財年一季度業務開局良好,同時再次確認了對業績收益的預期。
  • 恆天然持續開拓中國市場,力求跨越式發展
    事實上,中國已是恆天然最大最重要,同時也是增長最快的市場,無論營收、利潤、體量都位居首位。  據恆天然9月公布2018財年業績顯示,恆天然在大中華區的年收入為40億紐西蘭元(約合人民幣180億元)。恆天然大中華區總裁朱曉靜表示,「大中華區業務佔到整個恆天然全球銷量的四分之一,中國不僅是恆天然的戰略選擇,而且是戰略必須!」
  • 恆天然中國這兩大業務居全球之首!全球CEO:我們做了很多痛苦的決定...
    中國:兩大業務利潤貢獻居全球之首恆天然,佔據全球乳製品貿易量1/3的國際乳業巨頭,其進入中國已有近50年時間,其最初進入中國市場,憑藉紐西蘭優質奶源及百年國際乳企的品牌聲譽,恆天然乳品原料業務很快便收穫了國內外眾多知名企業的訂單,成為站在市場供應鏈上遊的贏家之一。
  • 恆天然集團簡介
    2013年8月2日恆天然集團發布消息稱該公司一個工廠2012年5月生產的濃縮乳清蛋白粉檢出肉毒桿菌。經中新雙方核查,現初步確定有4家中國境內進口商進口了可能受到肉毒桿菌汙染的紐西蘭恆天然集團產品。  發展與整合:1930-1960年代  乳品局鼓勵奶農開拓新的市場,使產品能獲取更好的收益。乳業因此走向繁榮。  此時的乳業也開始整合。合作社也開始注重提高效率,藉助技術升級改進運輸和冷藏,包括1951年起應用的奶罐車收集全脂牛奶,1955年引進的牧場牛奶冷卻技術。
  • 恆天然澳得瑞快速布局中國成人奶粉市場
    隨著奶粉業巨頭德運遭遇「被作假」事件而宣布退出中國後,國內成人奶粉市場出現了新的局面。據悉,恆天然集團已於近期在中國推出旗下優質成人奶粉品牌——澳得瑞(Australian Dairies),該品牌下包含兩款均衡營養系列產品 – 全脂奶粉和脫脂奶粉,目前已在國內奶粉市場進行線上線下的全面布局。
  • 恆天然這份財報CEO感到滿意!關於中國,官網首頁這句話仍是亮點!
    我們通過原料業務的穩定收益、餐飲服務業務不斷提升毛利及減少運營費用實現了這一目標」,對恆天然在本財年前六個月所取得的進步和勢頭,恆天然執行長Miles Hurrell表示「感到滿意」,他說,恆天然在2019年完成的工作基礎上繼續進行重整業務,引入新戰略,重組和調整團隊,從而更加關注客戶需求,同時大大提升其財務業績表現。
  • 恆天然2020財年逆勢增長,CEO點讚中國表現
    疫情帶動益生菌新業務 首先,來看下原料業務。該公司沒有在財報中單獨披露中國市場的業績。不過,今天,小食代從恆天然方面了解到,作為大中華區業務佔比最大的部門,大中華區原料部在2020財年對經銷商及生產商的產品銷售額表現不錯。
  • 210億新元,疫情下恆天然業績逆勢上漲,CEO多次點讚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恆天然執行長Miles Hurrell多次點讚中國市場表示:儘管疫情帶來幹擾,但大中華區餐飲服務業務在上半財年取得了出色的銷量與毛利潤表現,這些是驅動基本業務績效的主要因素。1.CEO多次點讚中國市場對於這份業績單,在恆天然提供的一份通報中,恆天然執行長Miles Hurrell多次點讚中國市場表現。
  • 乳企恆天然發力四萬億餐飲市場 利潤增速已超乳品原料業務
    在恆天然中國的四大業務板塊中,餐飲服務已經成為公司增長最快的業務板塊之一,和消費品牌部一起,這兩個高附加值業務板塊的利潤貢獻也已經遠超乳品原料業務。在數次強調中國是最重要的戰略市場後,紐西蘭的「國寶級」公司——恆天然正在不斷挖掘中國市場新的利潤增長點。
  • 恆天然借道貝因美 安滿奶粉再戰中國市場
    據公開資料顯示,安滿創立於1996年,是恆天然旗下的著名母嬰營養品品牌,擁有安滿智孕寶、安滿滿智、安滿滿睿等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孕婦配方奶粉產品,也是恆天然引進中國市場的三大產品系列之一。    作為恆天然最早引入的奶粉旗艦品牌,安滿早在2009年就開始登陸中國市場,2013年恆天然又重點推廣了該品牌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在華銷售,但是銷量上卻一直難有起色。
  • 高通、西門子、格蘭富、恆天然、淡水河谷:2020的中國是全球市場最...
    作為最早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國家,中國社會的生活和經濟運行正逐步回復正軌。儘管受到疫情影響,西門子在華業務仍保持穩健表現。赫爾曼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早在2013年,西門子就在成都建立了西門子在德國以外的首家數位化工廠。
  • 恆天然:新外企進化論
    最新的悲劇是印度連鎖酒店 OYO——如果他們有「平底鞋調研」,大概也不會在和中國酒店主溝通時,去選擇中國大部分酒店主並不熟悉的郵件形式。現在,朱曉靜和她的團隊正於走訪市場的過程中,探索如何讓安佳消費品牌的 B2C 業務,借勢安佳餐飲服務 B2B 業務的成功渠道,一起下沉到中國更廣袤的四五線城鎮。
  • 恆天然出席浦東新區國際消費中心建設推進大會 以創新深耕中國市場
    創新中心落戶浦東 承載全球研發實力來自紐西蘭的乳企恆天然集團,是一家專注乳品加工與出口的企業,業務覆蓋全球四大洲的130多個市場,其大中華區總部設立於上海。進入中國四十餘年以來,恆天然始終致力於將紐西蘭優質的乳製品及先進的乳品生產技術帶到中國,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可信賴的高品質乳品菁華。
  • 恆天然力推自有品牌安佳「鮮牛乳」,欲在中國鮮奶市場分一杯羹!
    作者:朱丹蓬(中國食品產業知名分析師)4月15日,紐西蘭乳業巨頭恆天然旗下消費品業務的旗艦品牌安佳,向全國發布名為「鮮牛乳」的一款巴氏鮮奶,引發行業關注。據介紹,本次推出的鮮牛乳,奶源全部來自於恆天然的中國牧場。用恆天然方面的發言來說,「這是百裡挑一的好奶」。那麼,憑什麼是「百裡挑一」?作為擁有百年歷史的乳業巨頭,其根植於中國市場已有40多年的歷史。
  • 25億元出售中國牧場群 恆天然以創新持續深耕中國市場
    自此,這項持續了一年多的出售事宜也塵埃落定,下一步該交易還需獲得中國相關部門的反壟斷許可和其它監管部門的批准,預計將在本財年內完成。 不難看出,在新帥Miles Hurrell的推動下,恆天然的新戰略正在落地,雖然中國牧場業務其實資源優質,但看得出恆天然變革的決心所在,更希望通過產品和應用創新更好地服務中國市場。
  • 恆天然2020稅前利潤逆勢上揚!2021計劃打破創新數量新紀錄
    恆天然安佳專業乳品2021財年的創新應用數量有望突破新高。差異化選擇作為恆天然安佳專業乳品第一款產自歐洲的稀奶油,該新品將中國定為了全球「首發站」。在這背後,是恆天然希望向其全球最大市場的餐飲市場及客戶提供差異化選擇。
  • 恆天然25億元人民幣出售中國牧場群 伊利和三元接手
    恆天然出售中國牧場業務一事終於落定。據了解,恆天然出售中國牧場籌劃已久,2018年恆天然的新帥Miles Hurrell接替老CEO施牧德之後,就開始推動一系列業務重新評估,中國牧場業務也在其中。特別是在2019年9月,恆天然宣布了新戰略,將更專注於餐飲服務、消費品牌和原料供應等更具競爭優勢的業務領域,並在之後宣布中國牧場不再是「非賣品」。消息公布後,包括蒙牛、伊利等多家國內乳企都表達了收購意願。
  • 恆天然中國牧場:官方發言來了!大中華區副總裁為何這樣說
    進入中國市場四十多年以來,恆天然見證著中國乳業的發展和提升。如今恆天然大中華區也成為恆天然全球範圍內最大、最重要的戰略市場。採用中國本土優質奶源,將純正奶香與優質營養通過新鮮的方式帶給中國消費者。而美安康中心的成立,將幫助恆天然加速在中國的產品研發。此外,疫情期間的隔離生活,改變了企業過多依賴線下渠道銷售的模式。「我們看到了很多消費品牌業務,從線下銷售轉向了線上銷售。」韓勵表示,這些變化要求恆天然對自己的業務形態和思維模式做出調整。為此,恆天然積極探索線上銷售。據了解,6月份恆天然在京東平臺開啟名為「總裁來了」的直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