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是從二維碼和春晚紅包開始,抑或是從網際網路「小白」理財的普及開始,金融科技越來越成為網際網路大廠的必爭之地。
與即將獨立上市的螞蟻金服不同,騰訊金融科技一直在騰訊體內運行,自從2019年一季度騰訊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單獨披露收入項以來,這一業務板塊才逐漸被市場所重視。越來越多的投資人發現,該板塊正在成為騰訊未來發展的新引擎。
2020年一季度,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整個線下支付行業,而支付也是騰訊金融科技業務最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線上支付、理財等業務的超預期發展可能並未讓該板塊的增長放慢步伐,騰訊還最新推出了「分付」新業務。
安信證券在最新研報中指出,預計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在一季度仍能保持同比23%的增速。隨著疫情緩解,3月以來線下商業活動逐步復甦,騰訊金融科技板塊越發被機構們所長期看好。
消費券+線上支付 拉動疫情期經濟
針對即將披露的一季報中的表現,東吳證券預計,金融科技業務中,線下支付業務流水短期或受到疫情影響,但恢復程度較好,而線上支付流水依然在快速增長。
實際上,疫情期間,微信線上和線下支付能力也成為觸達中小商戶下沉市場的「連接器」,亦是經濟復甦的「晴雨表」。
為響應國家發改委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的號召,助力政府復工復產工作,騰訊在3月20日起推出消費券。目前,微信月活用戶11.64億,微信支付月活用戶超過8億,微信支付的高普及率和滲透率結合強大的微信月活用戶基礎,可滿足居民多樣性消費需求,輕鬆觸達基層小商戶。且目前微信的商業支付日均交易筆數超過10億,月活躍商戶超過5000萬,其中小微企業眾多,可深入到行業的「毛細血管」。
據微信最新發布的「復工者聯盟」大數據顯示,相較2月2日-10日,3月2日-10日微信支付餐飲行業總筆數增長135%,小程序點餐增長322%,超市支付筆數增長68%,便利店支付筆數增長37%。
隨著疫情的緩解,線下支付疫情短期影響在3月已有復甦跡象。根據網聯平臺數據,3 月 16 日-22 日網聯平臺日均處理資金類網絡支付業務量達 11.19 億筆,已回升至 1 月節前水平。市場預期,隨著線下消費的恢復,商業支付將逐漸驅動互金業務回歸正常增速。
而五一期間的強勢復甦的消費數據更有力佐證了這一跡象。數據顯示,五一小長假期間,微信支付線下消費總額較3月環比增長30%,目前已恢復並超過去年12月的消費水平。微信電子消費券也在全國開花,假期3天帶動消費9億元。截至目前,湖南、浙江、廣東、武漢等50餘省、市、區通過微信平臺發放超百億電子消費券。
新金融產品「分付」上線 加速騰訊金融科技貨幣化探索
2019年年報顯示,在各板塊收入中,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增幅最高,達39%至1014億元,與遊戲業務收入基本持平,該業務在2019年第四季度收入亦同比增長39%至299.2億元。現階段,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的營業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由2018年同期的26% 提升至28%,僅次於騰訊網路遊戲業務,但其整體增速已經明顯快於遊戲板塊。
券商普遍認為,金融科技業務很快將成為支撐騰訊收入快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成為騰訊業績增長新引擎,除了增速最快,其毛利率改善顯著,支付業務的規模效應正逐步體現。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失而復得的備付金收入也將從2020年一季度開始為騰訊金融科技板塊重新貢獻利潤。
一季度,為豐富用戶支付選擇和體驗,騰訊還低調推出了金融科技新產品「分付」的測試,據了解「分付」是一款全新的「類分期」消費貸產品,開通後可在支付時選擇使用,主打按日計息、隨借隨還。微信方面表示,這是微信支付為用戶提供的一種新的支付選擇,後續將逐漸向更多用戶開放。沒有免息期,是「分付」與現有市場其他消費金融產品及銀行信用卡等產品最大的不同之處,其無需事先選擇還款期,用戶根據自身情況可選擇分期數,按日計息。
有分析認為,不同於固定場景的「花唄」、「白條」等網際網路消費金融產品,「分付」的主戰場是線下消費,這也是微信支付的優勢所在地。
2019 年微信支付總交易筆數達5508 億,商業支付日均筆數超過10 億,月活躍帳戶超過 8 億,月活商戶超過 5000 萬。微信商業支付的行業滲透能力和發展速度都超出了市場預期。「騰訊支付增長動量來自於微信支付另闢蹊徑,積極向低線上支付滲透率的場景拓展,使得交易屬性逐漸超過了社交屬性。」光大證券指出。
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微信支付強大的市佔率和使用頻率都將快速為「分付」這一業務開拓市場,從而進一步增加騰訊金融科技整體的貨幣化能力。
2019年四季報顯示,騰訊理財通用戶數目同比增長超過1倍,資產保有量同比增長50%;騰訊的貸款業務主要依託微眾銀行貸款產品並採取助貸模式,同樣發展迅速;而在信用工具方面,微信支付分用戶數已突破 1 億,覆蓋 30 多個行業,80%的押金用戶已開始享受免押金服務。
光大證券指出,騰訊在金融科技服務方面持續完善理財及貸款業務,上述這些高利潤率的其他金融領域布局穩健推進,未來空間逐步釋放;由於用戶忠誠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用戶資金通過騰訊金融生態系統,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的毛利率較超預期,中長期來看,以微信為核心的金融科技業務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