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資本局:聚焦資本市場,專註上市公司,提供投資參考。歡迎關注「紅星資本局」公眾號
一季報密集披露期到來,疫情之下,網際網路大廠騰訊交出了Q1答卷。據騰訊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2020年Q1騰訊營收1080.65億,同比增長26%;淨利潤(Non-IFRS)270.79億,同比增長29%,超出市場預期。
騰訊2019-2020各季度收入數據,圖據騰訊
騰訊2019-2020各季度利潤數據,圖據騰訊
分板塊看,騰訊TO B代表板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經受疫情考驗,單季收入264.75億元;在TO C板塊,騰訊社交產品矩陣在疫情期間,致力於滿足人們在消費娛樂、資訊社交、精神解壓等方方面面需求,成為「無接觸」經濟重要構成工具。
與此同時,財報披露2020年Q1騰訊集團的自由現金流為人民幣392.10億元,同比增加133%。這將利於騰訊後續進一步深化產業網際網路布局。
社交矩陣迸發新能量
C端抗疫「隱形能力」釋放
疫情衝擊下,騰訊C端矩陣產品充分滲透於民生、教育、醫療、消費等衣食住行領域,成為促進國民經濟運轉的重要工具。
「無接觸」大背景下,小程序承擔起助力企業和機構「數位化轉型」的社會角色。據騰訊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24日~2020年2月13日,超市類小程序訪問人數同比增長115%,生鮮果蔬類小程序訪問人數同比增長168%,社區電商類小程序訪問人數同比增長83%。同時段內,公共類小程序數量大增,醫療類疫情服務小程序新增近800個,政務類疫情服務小程序新增超100個。
為一進步挖掘消費需求,小程序在疫情期間順勢推出直播功能,帶動「全民直播」熱潮。小程序+社群運營(微信群)+私域流量(企業微信)+直播賣貨,成為最基本的戰疫「組合拳」,有效幫助零售商家實現客流數位化。
3月8日,有近千個品牌在微信小程序開展「節日」直播首秀,2000個主播參與其中,開播時長近900小時。通過小程序直播,部分品牌訂單量增長近12倍,部分品牌交易額增長5倍,還有品牌單日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大關。
騰訊智慧零售打造線上交易閉環,圖據騰訊
另一邊,消費券正成為拉動消費的有利催化劑。公開資料顯示,各地政府自3月以來開始大量發放消費券,憑藉著超12億的月活和微信支付的高普及率和滲透率,微信成為消費券發放的重要渠道,有效促進了消費回暖。
截至目前,湖南、浙江、廣東、武漢等50餘省、市、區通過微信平臺發放超百億電子消費券。僅5月1日至3日,微信電子消費券就帶動消費9億元。光大證券研報指出,消費券或帶動消費額外上升20%。
疫情之下,騰訊C端矩陣展現了全方位連接個人生活場景的產品實力,這亦是騰訊深耕社交生態多年積澱的「隱形能力」的一次集中釋放。
「科技向善」
數位化助力經濟平穩發展
相比C端矩陣在疫情期對民生的連接和服務能力,B端產品則擔負起助力社會復產復工的重任,通過數位化能力,保障經濟平穩發展。
疫情期間,騰訊積極開放自身的技術資源與研發能力,助力生態夥伴共同成長,攜手中小企業共渡難關。截至目前,騰訊雲免費為逾10萬家中小企業提供海量雲資源和協同辦公產品。
B端產品矩陣迅速成為抗疫主力,其中,騰訊會議自2019年12月底推出後的兩個月內,日活躍帳戶超過1000萬;企業微信活躍用戶數在去年底超6000萬的基礎上進一步增長;騰訊文檔月活躍用戶突破1.6億,已累計創建超5億份文檔。
隨著全球疫情發酵,騰訊會議還緊急研發了國際版應用VooV Meeting,已經在全球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上線。在潮湧的線上辦公需求下,騰訊會議國際版用戶增長了6倍。為了滿足全球各地「無接觸」辦公需求,騰訊會議在100天內更新迭代了20多個版本。
除助力復產復工之外,如何高效推動全民防疫,成為疫情對騰訊B端能力的另一重考驗。
疫情期間,騰訊雲開發了疫情整體解決方案「微應急」,共支持100多個中央部委及地方政府部門上線疫情服務相關小程序。其中,騰訊「防疫健康碼」於2月9日率先落地深圳,隨後在全國各地陸續上線。
截至5月12日,騰訊健康碼相關小程序總訪問量超235億,亮碼80億人次,覆蓋超過21省400多個城市的10億人口。
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表示,「迄今,我們的業務展現了較強的抗壓性和產生現金流的能力。這使我們能夠進一步加大投入,踐行『科技向善』的使命」。
視頻號具有更強的滲透能力
是騰訊在5G時代的重要戰略布局
背靠強大的社交基本盤,2020年騰訊在消費網際網路領域繼續深耕細作,以騰訊視頻、騰訊影業、騰訊音樂、騰訊看點、微視、騰訊瀏覽器等組成的數字內容矩陣呈現出強大生命力。
騰訊核心產品矩陣圖,圖據騰訊
隨著疫情期間在線視頻、音樂、文字等線上付費項目熱度的持續走高,數字內容也迎來增長契機。
2020年Q1,騰訊視頻及音樂服務會員數大幅上升,推動收費增值服務帳戶數同比增長19%至1.97億。其中,視頻服務會員數同比增長26%至1.12億,音樂服務會員數同比增長50%至4300萬。騰訊視頻日活躍帳戶數及流量上升,得益於自製中國動畫及電視劇成功吸引用戶,例如《鬥羅大陸第三季》及《三生三世枕上書》。
短視頻方面,騰訊微視、新聞信息流平臺及小程序的用戶流量及短視頻瀏覽量均有所提升。
另一方面,微信視頻號的推出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業內人士認為,視頻號結合了社交推薦和算法推薦的機制,在加速裂變的同時保留了圈層,這意味著更強的滲透能力和變現能力。依託於微信的視頻號,具有其他產品生態所不具備的優勢。
不過,視頻號還在進化,算法仍在不斷迭代,需要更長的時間來確立生態布局。騰訊表示,但可以明確的是,視頻號承載著騰訊在5G時代的重要戰略布局。
紅星新聞記者 袁野 費成鴻
編輯 鄧凌瑤
(本文來自紅星新聞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