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社區工作會議今天上午(6月17日)舉行。市委書記李強在會上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進一步夯實城市治理現代化的社區基石,做好社區治理賦權增能的「加法」、減負減壓的「減法」、科技賦能的「乘法」、革除弊端的「除法」,完善黨建引領下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格局,提升社區治理規範化精細化水平,全力以赴把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家園建設好,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更加安心、舒心、暖心。
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龔正主持會議。市委副書記廖國勳就《關於進一步提升社區治理規範化精細化水平的若干意見》作說明。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在各區、各街鎮設分會場,直接面向居村最基層,全市1萬餘人參加會議。
向廣大社區工作者,向所有在基層一線的工作人員表示衷心感謝和誠摯問候
李強指出,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全市6000多個居村委會、1.3萬個住宅小區,根據不同居住特點分類加強疫情防控,切實擔負起管好門、看好人的重任。全市20多萬基層社區一線工作人員不辭辛勞、日夜奮戰,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各司其職、同向發力,充分發揮關鍵防線作用,探索形成不少好經驗好做法。社區的同志非常辛苦、很不容易,工作做得很細。正是因為大家的辛勤付出,才有了人民群眾的安心安全,才有了千萬家庭的和諧安寧。李強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向廣大社區工作者,向所有在基層一線的工作人員表示衷心感謝和誠摯問候。
社區最能感知群眾冷暖,最能聽到群眾聲音,也最能檢驗工作成效
李強強調,社區連著千家萬戶,是社會的基本單元,是城市運行的底盤。要深刻認識社區對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的基礎性、決定性作用。我們黨的執政基礎在社區,社會治理的重心在社區,黨和政府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也在社區。作為聯繫群眾最緊密、服務群眾最直接、組織群眾最有效的基礎平臺,社區最能感知群眾冷暖,最能聽到群眾聲音,也最能檢驗工作成效。社區細節越彰顯,城市治理就越精細;社區細胞越活躍,城市活力就越充沛;社區認同感、歸屬感越強,城市向心力、凝聚力就越大。
做好社區治理的「加、減、乘、除」法,把社區這個重要基石築得更牢
李強指出,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根本目的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揚優勢、補短板,做好社區治理的「加、減、乘、除」法,把社區這個重要基石築得更牢。「加法」就是要賦權增能,儘可能把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讓離人民群眾最近、感知最靈敏、反應最迅速、處置最快捷的基層有人有權有物。以基層需要為導向,強化制度保障,建立下沉事項目錄清單,把居村「約請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進一步總結提升和落實。「減法」就是要減負減壓,讓社區的同志從一些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有更多時間和精力為老百姓幹實事、解難事。要嚴格把關,做實居村協助行政事務準入機制,強化居村事項的可操作性,盡最大努力減重複勞動、減不必要的形式、減隱性負擔。「乘法」就是要科技賦能,以智能化為突破口,加快建設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努力做到實戰中管用、基層幹部愛用、群眾感到受用。加快「社區雲」建設,更好把要素和資源整合到一個平臺上,推動社區數據共享,充分為基層所用,為社區精細治理、精準服務提供支撐。「除法」就是要革除弊端,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克服重「痕」不重「績」、留「跡」不留「心」的傾向。切實防止「上下一般粗」,不搞簡單「一刀切」,充分考慮基層實際和不同地區的不同要求,更好發揮基層的主動性、積極性。
堅持黨建引領,強化多元參與,不斷完善社區治理格局
李強指出,社區治理的基礎是共建、關鍵是共治、最終目標是共享,要堅持黨建引領,強化多元參與,不斷完善社區治理格局。社區黨組織要擔負起領導社區治理的重要職責,組織好社區居民和單位,統籌好各方資源,協調好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三駕馬車」。要選優配強帶頭人,拓寬來源渠道,加強系統培訓,不斷提高群眾工作能力。要增強社會多元參與的廣泛性、有效性、專業性。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健全自下而上的自治議題形成機制,圍繞群眾真實需求開展工作。探索志願者分類管理,引導社會組織在社區治理不同領域深耕細作,在專業化服務中成長發展。
把更多熱愛社區工作、善做群眾工作的優秀人才引進來、留下來、發展好
李強強調,社區工作是一門學問,量大面廣、內容龐雜,沒有情懷幹不了,沒有能力幹不成,沒有擔當幹不好。要強化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拓寬職業發展通道,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把更多熱愛社區工作、善做群眾工作的優秀人才引進來、留下來、發展好。廣大社區工作者要自覺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提高擔當作為的硬本領,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精準防控各項措施
龔正就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指出,要按照市委部署要求,深入推進社區治理創新,突出共建共治共享,加快健全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加快打造社區治理共同體。狠抓社區治理能力提升,努力使社區公共服務供給更優、精細管理水平更高、應急管理能力更強。堅持分類指導、分類施策,抓緊研究制定有關實施細則、工作指引,推動社區治理規範化精細化水平再上新臺階。
會議同時就做好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紮實築牢基層防線指出,要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嚴格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精準防控各項措施,切實加強公共場所管理和環境監測,按要求嚴格做好國內疫情高中風險地區來滬返滬人員疫情防控管理,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環境整治,慎終如始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
市領導翁祖亮、諸葛宇傑、彭沉雷出席會議。會上,長寧區仙霞新村街道虹旭居民區、金山區亭林鎮、浦東新區、市民政局先後作交流發言。
攝影:陳正寶
編輯: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