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B:7.4 上帝的永恆旨意

2021-02-22 門徒 Disciple

傳統的基督教神學正確強調說,上帝的不變性有三個至關重要的方面。第一,上帝的永恆旨意,或為歷史制訂的最終計劃是不變的。

永恆旨意

雖然不同的基督教傳統對上帝永恆的計劃有不同理解,但我們都認同上帝已經做成,正在做,將要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一個統一計劃的一部分。上帝知道一切,並且他正在使用這種知識,指引歷史朝著他為歷史制訂的目標發展。正如上帝在以賽亞書46章10節所說:

我從起初指明末後的事,從古時言明未成的事,說:我的籌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悅的,我必成就。(以賽亞書46章10節)

正如保羅在以弗所書1章4和11節所說:

上帝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我們也在他裡面得了基業,這原是那位隨己意行作萬事的,照著他旨意所預定的。(以弗所書1章4,11節)

保羅講得很清楚,上帝有一個旨意或計劃,這計劃涵括萬事。這計劃早在他「揀選」或預定相信的人得救時就已經存在了。當然,不同的傳統對預定這個概念的解釋各有不同。但毫無疑問的是,上帝甚至在創造世界之前就預定。預定只是他「永恆旨意」的一部分。這旨意是不變的,因為上帝讓萬事遵循這計劃。

上帝計劃的不變向我們保證,如果我們觀察得足夠仔細,就會發現上帝古時候的作為是與他今天的作為一致的。在某種程度上,上帝對他古代子民的旨意和他對我們的旨意是類似的,因為它們都融合在他為他的創造界制訂的一個不變旨意中。

第二,上帝的性情也是不變的。他的本質、位格和屬性絕不改變。

性情

肯定的是,上帝在某些時間比其他時候更明顯啟示他性情的不同方面。有時他彰顯他的憐憫,有時則是他的忿怒。有時他啟示他的全知,其他時候則把它隱藏起來。但他全部的屬性他永遠的本質總是保持不變。所以雅各在雅各書1章17節說上帝是:

眾光之父,在他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雅各書1章17節)

上帝不變的性情幫助我們看到,《聖經》原本含義和現代應用之間總是存在著重要聯繫。當一處具體的經文講到一種上帝的屬性,《聖經》總是要求原本受眾在上帝其他屬性的這個範圍內理解這種屬性。和這幾乎一樣的是,《聖經》要求現代受眾,絕不能以忽視上帝任何屬性的方式來應用每處經文的重點。出於這個原因,上帝不變的屬性總是帶來一種在原本含義和現代應用之間的相似性。

第三,上帝的聖約應許是不變的。上帝要成就他在聖約中起誓要做的每一件事。

聖約應許

有時候基督徒會犯錯,以為上帝曾經說過的每一句話都是一個應許。其實,事實上,只有上帝起誓,或立約,或指著一個誓言起誓時,他說的才算是應許。正如我們在民數記23章19節看到的:

上帝非人,必不至說謊;也非人子,必不至後悔。他說話豈不照著行呢?他發言豈不要成就呢?(民數記23章19節)

上帝應許時,他的話語是不變的。否則,他有自由改變他的心意。請看創世記15章,上帝說他要使亞伯拉罕的後裔像星星一樣眾多。亞伯拉罕為這應許感恩,但他仍要求上帝使這祝福確定。所以上帝回應,與他立約。

但在上帝沒有作出應許的情形裡,我們最好還是把他的話語理解為咒詛的警告和祝福的意願。例如,回想約拿書中上帝威脅要摧毀尼尼微城,但是當它的百姓悔改,上帝就改變了主意。毫無疑問,上帝在那時候改變了他要摧毀尼尼微的心意。但是他赦免他們的時候,並沒有違背任何應許。聖約的應許是上帝通過聖約誓言起誓要做的事。

《聖經》中上帝的每一樣啟示,都認定上帝要信守他的約和聖約應許。原本的受眾理當在這光照下理解每一處《聖經》經文,現代的受眾也應如此。我們應該對上帝不變的應許有絕對的信心,並且他的應許和警告應當鼓勵我們去順服。

門徒:主為我牧,導我前行

微信:zx123456878

disciplechina.wordpress.com

相關焦點

  • 上帝的旨意
    上帝的旨意作者:季鳳文牧師讀經:弗1:3-13上帝的旨意是上帝在永世裡對歷史的過去神的旨意是神吩咐人必須要做的事,人遵行就得福,違背神的旨意就受罰。神的旨意是讓人憑良心行事,棄惡擇善(羅2:14-15),通過自然萬物的奇妙尋求神(羅1:19-20),讓世人都聽見福音,信靠耶穌基督(約3:16-18)。上帝的旨意也是神的心願。上帝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3:9)。願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2:4)。上帝期望人照他的旨意行,但神也許可人在軟弱中有局部的變化。
  • 加爾文《基督教要義》卷一第十六章——上帝以他的權能保存並支持宇宙,又按他的旨意統治宇宙的一切
    假若他們承認上帝統治世界,不但因為他要保存他所安置自然界的秩序,乃是因他對所造的每一事工,都有特別的關懷,這樣,我對於他們所謂普遍的天命,並不完全反對。不錯,萬物都是為自然界奧妙的本能所推動,仿佛他們服從上帝永恆的命令,而且上帝從前所指定的,好像現在是出於被造之物自動的傾向。這可以引申基督的聲明,他說他和父從最初一同工作(參約5:17)。
  • 統計:量測「上帝」的旨意
    統計:量測「上帝」的旨意 就好像「上帝」按照他的意圖,用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操縱著一切。誰能了解「上帝」的意圖,誰就能把握先機,擁有主動,駕馭一切,勝人一籌。護理學的創始人、著名統計學家南丁格爾說,「若想了解上帝在想什麼,我們就必須學統計,因為統計學就是在量測他的旨意」。誠然,事物之間的關係不全是數量關係,儘管畢德哥拉斯學派說過,「萬物皆是數」。
  • 磐石之上 03 永恆的救贖計劃
    由於祂清楚意識到父上帝為祂所定的時間表,祂在某些時候,對某些事情,寧可退避不行(約2:4;7:30;8:20;12:23,27)。福音書記錄主的生平,來到「受難篇」的時候(約13:21),我們便看到主耶穌那時清楚曉得「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約13:1),因此,祂禱告說:「父啊,時候到了。」
  • 畢達哥拉斯:數學、規律、永恆與上帝
    畢達哥拉斯正如大部分宗教人士所認為的那樣,因為外界無法向我們展示這樣一種純粹的規律,而人的內在,結合著靈魂、純粹思維、思想、理性能力的內在,由於它可以通達感官事物中所蘊含的不變以及永恆存在的事物(認識數學規律),而這樣的能力不正是通往永恆上帝之路嗎?
  • 婚姻:上帝給單身基督徒的呼召
    保羅在此處和其他地方,並聖經其他作者,都沒有鎖定上帝必定會響應人的任何需求。上帝經常有可能選擇不直接滿足人的需要,而賜恩典使人在未實現的欲求中過得滿足,保羅在給哥林多教會的第二封信中便強調這個觀點(林後12:7~10)。還有,保羅在教導婚姻時很強調盼望,他在所有書信中也一直鼓勵我們,要相信上帝必在耶穌基督裡滿足我們一切的需要(腓4:19)。
  • 第3章 上帝也有規則
    這個規則沒有例外,因為上帝決不會忽略祂聖手所創造的事物。但是雖然自然界中的萬物都受自然律法管轄,卻惟有人類有服從道德律法的義務,因為人是有理智的生靈,能夠明白道德律法的要求。人類是上帝創造之工的傑作,上帝唯獨給了人良心,可以了解上帝律法的神聖要求,還給了人能夠喜愛上帝律法的心,因為祂的律法是聖潔、公義、良善的;並且要求人立即完全順從。可是上帝並不強迫人順從;人有道德上的自由。
  • 畢達哥拉斯:數學、規律、永恆與上帝
    正如大部分宗教人士所認為的那樣,因為外界無法向我們展示這樣一種純粹的規律,而人的內在,結合著靈魂、純粹思維、思想、理性能力的內在,由於它可以通達感官事物中所蘊含的不變以及永恆存在的事物(認識數學規律),而這樣的能力不正是通往永恆上帝之路嗎?
  • 神學導論 第三十一課 上帝的屬性
    講到神的永恆呢,他從神的永恆講到主耶穌基督的不變,神的本性是不變的,神的應許是不變的,神的兒子耶穌基督是不變的,請聽《神的永恆》(我曾經讀過神的永恆這一章,差不多60頁,密密麻麻的英文字,讀了好幾個鐘頭,這裡只是幾句而已):上帝是永恆的,我們不可以為他有任何開始或者是終結,(主耶穌聖子甚至跟聖父一樣是沒有開始的),上帝也是沒有變動或者是不定,他不是不定的,上帝是無始無終的
  • 在終身大事上如何分辨神的旨意?
    約翰福音第七章十七節:人若立志遵行祂的旨意,就必曉得這教訓或是出於神,或是我憑著自己說的。可見「志」比「知」更重要。基督徒必須先有順從的心志,舍己的開端,才能知道神的旨意。 第二,凡是神的旨意,絕不可能違背聖經。因此,查考聖經是唯一又穩又正的道路。
  • 聖誕花環:常青植物寓意上帝永恆
    因為這些植物都是綠色的,而且在冬季結果,與其他這個季節毫無生命力的、光禿禿的植物不同,常青象徵上帝的永恆與不朽的生命。花環的圓形也讓我們記住生命的輪迴、家庭以及愛。(競學生活)
  • 耐心等候上帝的恩典
    哈拿心中愁苦,哭泣,在上帝面前不住的禱告。上帝眷顧哈拿的苦情,使哈拿懷孕生子,取名叫撒母耳。哈拿感激上帝的眷顧,將孩子獻與上帝,終身歸於耶和華。上帝大大的賜福哈拿,又使她懷孕,生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我們禱告時上帝立刻應允了嗎?
  • 明白主的旨意,學習善於時間
    以弗所書5:15-18:「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不要做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讓我們從這段經文,來學習如何不浪費光陰:一,要謹慎行事。
  • 牧者靈修丨士師記:神的旨意自有美意
    士師記第一個部分,一章1節至三章6節,是以色列人悖逆的原因;三章7節至十六章,是悖逆的過程。三章7節說,「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三章12節說,「以色列人又……」;總共有六個「又」。三章7節是第一次,所以沒有「又」,三章12節、四章1節、六章1節、八章33節、十章6節和十三章1節,總共出現六次「又」。
  • 【查經】當上帝緘默時(詩28篇)
    上帝無時不在陳述,祂從未向我們隱藏祂的旨意,除非,有什麼無知的言語隱藏了上帝的旨意,暗昧了他原本明了的啟迪(伯38:2,42:3)。1、微小的聲音上帝的言語有時十分微小,除非你用心聆聽,否則就會錯過祂輕輕的呼喚。
  • 將所有明白上帝律法的人立為士師、審判官
    【拉7:25】「以斯拉啊,要照著你上帝賜你的智慧,將所有明白你上帝律法的人立為士師、審判官,治理河西的百姓,使他們教訓一切不明白上帝律法的人,【拉7:26】凡不遵行你上帝律法和王命令的人,就當速速定他的罪,或治死、或充軍、或抄家、或囚禁。」這與今天的情形何其相似。
  • 希伯來書第03講 第一章1-3節(4)
    歷史事件加歷史事件不能等於歷史意義,但是歷史是在事件與事件與事件與事件之間,有那些與永恆關連的意義所產生出來的彼此之間的關係。這樣,神「早已經立耶穌基督為承受萬有的,又曾經借著他創造諸世界」,這裡給我們看見的這個歷史觀裡面,有一位神是歷史的開始,這位神也是歷史的終結,而歷史的終結不是跑掉離開他,都要歸到他那裡,沒有辦法逃脫,他是承受者,他是合法繼承萬有,被指定的人,就是耶穌基督,感謝上帝!
  • HGB:3.4 有機默示的教義
    但是就我們本課要強調的,我們必須盡一切我們所能把握《聖經》經文的原本含義 ———就是聖靈  上帝和祂默示的人類作者所賦予的含義。為此,當  上帝給我們條件和機會,我們就應該儘可能的熟悉《聖經》原文,舊約《聖經》的希伯來文和亞蘭文,新約《聖經》的希臘文。當然,只有少數人會成為《聖經》原文的專家,然而我們越熟悉它們,我們就越能理解和把握《聖經》的原本含義。
  • 《時間與永恆》第一章 充分利用你的時間
    大衛明確表示,上帝已經賦予了人類,統治所有被造物的權柄。從聖經一開始,我們可以看到時間是上帝第四天創造的。重要的是要明白,時間有一個開始,及一個結束(見馬太福音24:35;可13:31;路加福音21:33)。聖經甚至在啟示錄中提到「時間線」的結束(見啟示錄21:4)。時間是被造物,因著耶穌基督,上帝賦予我們對它的統治權。
  • 上帝如何看高考失利的學生?(創2:23英語)
    上帝如何看高考失利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