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專家報導:在孩子0~6歲的這個階段是對他們的閱讀能力影響十分重要。
執筆:王豔微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家長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好好讀書,將來能有所成就,所以經常要求孩子能養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能讓其自然的踏進獨立閱讀的大門。但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培養孩子閱讀的好習慣存在著黃金期。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據專家報導:在孩子0~6歲的這個階段是對他們的閱讀能力影響十分重要。
在孩子0~6歲的時期,是他們逐漸形成自我意識的階段,也是其好奇心和探索外界事物慾望的鼎盛時期,因此,孩子也會主動的配合家長的引導,從而使形成好的閱讀習慣更加輕鬆。
其次,孩子的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也在這個階段形成和發展,不僅能使孩子的閱讀得到快速的培養,也能刺激到其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所以,在這個階段,父母的輔助作用很是關鍵,從培養孩子閱讀開始到孩子可以實現獨立閱讀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閱讀黃金期」,以免致使他們出現閱讀困難和障礙。
一本好書可以啟發孩子的思想力、點燃其希望、帶來無限的發現和能量。因此,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尤其重要。
1、使孩子的思維更活躍
閱讀是引導孩子獨立思考的一個很好切入點,在閱讀的過程中,難免不了要去思考,從而使其思考能力得到鍛鍊。
其次,在閱讀時,書中有趣的知識能刺激孩子對外界的好奇感,從而使孩子的思維更加活躍,不僅有利於其在學習時對內容的接受度更高,而且也會增強其想像力和創造力,在發散思維方面更加出色。
2、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是如今社會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能準備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能讓孩子在人際關係和未來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孩子在閱讀時能從中不斷的積累詞彙量和知識量,在表達時,能以獲取的知識為支撐,對於問題的闡述會更加清晰和準確,同時對自己的想法也能簡單明了的概括出來。
3、孩子養成好習慣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對孩子的疼愛,在日常生活中,小孩子拿著手機或平板電腦玩遊戲、看動畫片的場景隨處可見,殊不知,其背後的隱患卻不可小覷。
而閱讀卻不會像電子產品一般,給孩子的健康帶來負面影響,每天堅持30~60分鐘的閱讀不僅能鍛鍊其獨立閱讀的能力,累積知識量,更重要的還能讓寶貝養成從小閱讀的習慣。
經常能聽到寶媽抱怨「我家孩子就是不愛看書,這咋辦啊?」,當家長發現孩子不願閱讀時,也請不要放棄,應該從他們的感興趣的好書出發,慢慢培養其閱讀能力。
1、適當的和孩子進行交流
當孩子在閱讀的時候,家長可以適當的與孩子進行交流,比如以提問的方式或對書中內容進行探討,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很好的鍛鍊其思考的能力,從而對書中的內容更加深刻,記憶更深。
不僅如此,孩子和父母一起閱讀交流,對於孩子來說,能感受的父母的陪伴,從而使閱讀變得更加有趣、快樂。對於家長來說,不僅陪伴孩子,也能增進親子關係。
2、鼓勵孩子表達觀後感
家長可以在孩子閱讀完後對有趣的地方、好詞好句適當的做出標記,或者讓其表達觀後感,多種方式都可以,比如交談、陳述的方式,書面表達的方式等。
這樣能讓孩子更加了解書中的內容,對其內容進行掌握,而且在表達觀後感的同時還能引導孩子帶著思考去閱讀,同時也增強了孩子的參與感。
3、選擇合適的書籍
培養孩子獨立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家長可以選擇孩子比較感興趣的書,這樣不僅能讓他們更容易接受,不產生反感。牴觸的心理,也能很好的吸引其注意力。
其次,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要選擇簡單、易懂的繪本,尤其是書籍含有色彩鮮豔的圖畫更能受到小孩的喜歡。
而隨著孩子的成長,就應該選擇一些簡短、有愛的小故事或者寓言、童話故事等,這樣不僅能逐漸增加其深度和廣度,也能讓其愛上閱讀。
今天幸孕姐孩子選擇了一套書《小牛頓科普繪本兒童書籍》,書本選取了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比如小動物、植物、地球等多領域的知識,能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和知識探索的欲望。
其次,將有趣的科學知識與生動的故事結合起來,能讓孩子閱讀起來更加輕鬆,從而更快樂的學知識,增長智慧。
書本精美大板塊插圖,色彩鮮豔,再配上生動活潑的故事,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起閱讀興趣,培養獨立閱讀的習慣。
另外,書本中還有知識問答環節,舉例了更多的實例,簡答易操作的小實驗也能讓孩子來接更多的相關知識,更能激發其閱讀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