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委:向生育困難夫婦提供輔助生殖技術等治療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25日電 國家衛計委等5部委近日發布《關於加強生育全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幫助再生育夫婦終止長效避孕措施,向生育困難的夫婦規範提供中醫藥調理、藥物治療、婦產科常規手術、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等不孕症綜合治療。

  《意見》提出,儘快調整擴增婦幼健康服務資源。省、地市、縣各級要迅速摸清區域內現有產科服務資源底數,預估新增生育峰值,合理測算需求缺口。

  充分利用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現有資源,通過科室間、科室內床位調整等方式,儘快擴增產科床位,緩解部分地區「一床難求」的突出問題。生育服務需求大的重點地區可探索分級建檔制度,合理分流,引導孕婦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合理選擇建檔機構;設立孕婦建檔服務中心,協調解決孕婦建檔問題,讓每位孕婦都能得到及時、安全、有效的孕產期保健服務。

  加快實施婦幼健康和計劃生育服務保障工程,加強省、地市、縣三級婦幼保健機構建設,在縣級醫院建設項目中著力提高產科服務能力,新增產科床位8.9萬張,力爭在「十三五」前期解決婦幼健康服務資源總體不足和結構性短缺的供需矛盾。

  《意見》提出,著力提升孕產婦和新生兒危急重症救治能力。省、地市、縣要依託產科兒科實力突出和綜合救治能力較強的醫療機構,加快孕產婦和新生兒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設。完善服務設施,加強人員配備,健全運行機制,暢通危急重症救治綠色通道,確保2018年底前建成分級負責、上下聯動、應對有序、運轉高效的孕產婦和新生兒危急重症急救、會診、轉診網絡。

  《意見》提出,全面加強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培養使用。加快產科醫師、助產士人才培養,力爭「十三五」時期增加產科醫生和助產士14萬名。在有條件的高校探索開設大學本科助產相關專業,加強招生培養工作。實施助產士轉崗培訓計劃,加強助產士專業方向的繼續醫學教育,完善助產士評價標準。

  完善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評價和人才激勵機制,在績效工資內部分配等方面對產科醫師、助產士、護士等給予傾斜,改善醫護人員待遇,增加崗位吸引力。

  《意見》明確,關口前移,加強生育前諮詢與服務。開展助產技術服務的醫療機構(以下簡稱助產機構)要積極設立生育服務諮詢室,為有生育需求的夫婦提供有針對性的綜合服務,做好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加強健康諮詢服務,規範提供生育力評估及科學備孕指導、妊娠風險提示等服務。幫助再生育夫婦終止長效避孕措施,向生育困難的夫婦規範提供中醫藥調理、藥物治療、婦產科常規手術、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等不孕症綜合治療。

  《意見》明確,中西醫並重,促進婦幼保健與中醫藥融合服務。在提供婦幼健康服務的醫療機構積極推廣應用中醫適宜技術和方法,開展中成藥合理使用培訓。加強婦幼保健機構中醫科室建設,提升婦幼保健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加強婦女兒童疾病診療中西醫臨床協作,提高疑難病、危急重症診療水平。充分發揮中醫藥「治未病」優勢,擴大中醫藥在孕育調養、產後康復、兒童保健等方面應用,努力減少妊娠併發症以及兒童常見病、多發病的發生。

  健全婦幼健康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婦幼保健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及婦女兒童專科醫院為主體,大中型綜合醫院、相關科研教學機構為技術支撐,民營醫院為補充的婦幼健康服務體系。推進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深度整合,省、地市、縣均設置1所政府舉辦、標準化的婦幼保健機構。

  在推進改革過程中,要保持婦幼保健機構穩定,堅守婦幼健康公益性服務的主陣地,設區的地(市)和縣(區)級婦幼保健機構的變動應徵求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的意見。不得以租賃、買賣等形式改變婦幼保健機構所有權性質;對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此外,《意見》還強調,強化監督管理,強化母嬰保健技術監督執法,嚴格機構、人員準入,規範與婦幼健康相關的醫療保健服務。以產前診斷技術、助產技術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為重點,建立隨機抽查制度。督促醫療機構落實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健全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嚴格規範診療服務行為。嚴格控制剖宮產率,積極倡導母乳餵養,嚴格禁止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鑑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

相關焦點

  • 輔助生殖技術
    ……每對夫婦都會面對如何安排家庭計劃的問題。醫學研究證明,無論男女,最佳生育年齡都在25歲至30歲之間,才有益於全家人健康。現實是有相當一部分備孕夫婦面臨年齡偏大、女性卵巢功能退化、男性精子活力降低與數量減少等情況,導致無法自然受孕。現代輔助生殖技術為這些家庭享受天倫之樂提供了可能,帶去了希望。  除了一代、二代試管,近年來第三代試管PGD技術一直在飛速發展。
  • 法院關於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生育子女的裁判規則
    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必須在夫婦雙方自願同意並籤署書面知情同意書後方可實施——王某瓊訴張某偉變更撫養關係糾紛案案例要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必須在夫婦雙方自願同意並籤署書面知情同意書後方可實施。孩子出生應取得雙方的知情同意,並籤署書面知情同意書。
  • 烏克蘭輔助生殖:什麼是輔助生殖技術?
    隨著人們對環境的破壞導致地球變暖,加上工作壓力等影響,全球不孕不育的夫婦越來越多,由此人們採用輔助生殖技術來圓夢孩子夢。那麼,什麼是輔助生殖技術呢?什麼是輔助生殖技術?輔助生殖技術是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簡稱,是指採用醫療輔助手段使不育夫婦妊娠的技術,包括人工授精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術兩大類。試管嬰兒就是使用該技術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方法生育的嬰兒。世界首例試管嬰兒的誕生被譽為繼心臟移植成功後20世紀醫學界的又一奇蹟,激發了全球許多國家研究這一高新技術的熱潮。
  • 生育報銷大改革,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費用能納入醫保嗎
    在2019年我國出生的1465萬人中,有430.3萬人享受到了生育保險的福利。 作為我國現有生育支持體系中的重要一環,生育保險已經覆蓋了從從產前檢查到產後康復的全流程。但像試管嬰兒、凍卵等輔助生殖技術,尚未納入醫保報銷範圍。
  • 什麼是輔助生殖技術?
    輔助生殖技術是指通過採用醫療輔助的手段,協助不孕不育夫婦完成妊娠的過程。整個技術分為人工授精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兩種。1、人工授精人工授精,顧名思義就是通過人工以非性交的方式將男性的精子置入女性生殖道內,使精子與卵子自然結合,完成受孕過程。由於男方精液來源的不同,人工授精也分為人工授精(配偶)和供精(非配偶)兩種。
  • 輔助生殖技術知多少?
    核心提示:輔助生殖技術亦稱醫學助孕,是治療不育夫婦以達到生育的目的,也是生育調節的主要組成部分。輔助生殖技術包括人工授精、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單個精子卵細胞胞漿內顯微授精以及在此基礎上演進的各種新技術。
  • 合理保障人工輔助生殖技術下的生育權補償性實現
    一心想要孩子的兩人沒有灰心,決定等小琴調理好身體後繼續治療。  2017年5月,小琴和丈夫再次至醫院要求實施人工助孕,醫院為此對其夫婦分別進行取卵術和取精術,並成功培育出4個胚胎。由於取卵術後過度刺激,小琴胸腹腔積液,當即入院治療。關於胚胎,小琴夫婦要求醫院採用低溫保存技術保存這些胚胎,並向醫院籤署了《胚胎冷凍、解凍及移植知情同意書》,兩人聲明在醫院實施體外受精手術。
  • 我國輔助生殖技術迎來而立之年
    一方面,這與生活水平及知識水平提高有關,越來越多不孕不育的夫婦選擇就醫,但另一方面,育齡夫婦生育能力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  國家衛生計生相關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不孕不育率已經從30年前的1%到2%,攀升至目前的15%到20%,平均每8對夫婦中,就有一對夫婦存在不孕不育問題,且這一人群還在不斷擴大。
  • 隨著輔助生殖技術不斷進步 輔助生殖市場規模增加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簡稱,指採用醫療輔助手段使不育夫婦妊娠的技術,包括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及其衍生技術兩大類。
  • 孫贇教授:以患者為中心 提高輔助生殖技術成功率
    2016年,國家開始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後,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下降到1400萬,達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最低點。出生人口下降由社會因素、觀念的改變、經濟的發展以及生育障礙等原因導致。
  • 不孕不育做試管嬰兒輔助生殖好嗎
    不孕不育做試管嬰兒輔助生殖好嗎?不孕症是指35歲以上的人嘗試懷孕6個月卻失敗。只有當一名女性或男性嘗試懷孕一年並失敗後,醫生才會對其進行不孕不育的臨床診斷。許多夫婦去看醫生,以找出他們為什麼會有生育問題。
  • 千億元級輔助生殖市場報告:生殖醫院是絕對主體,網際網路企業搶建...
    生育孩子,是每對夫婦最真切的期待。未採用任何避孕措施一年以上,仍然沒有懷孕的夫婦,一般可歸類於不孕不育患者,有接受治療的必要。在眾多輔助生殖手段中,試管嬰兒是最後的救命稻草。 由於女性生育年齡推遲、生活壓力加大導致的內分泌失調、人工流產增加以及環境汙染等影響,不孕不育發病率不斷上升。正是這些因素,不孕不育科幾乎是醫院裡最繁忙的科室之一。
  • 創投觀察 | 輔助生殖醫療服務產業投資地圖
    輔助生殖技術的主要範疇包括人工授精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的衍生技術兩大類。臨床數據統計顯示,不孕不育患者中至少有20%的夫婦,必須藉助輔助生殖才能實現生育,輔助生殖技術已經成為治療不孕不育的主流技術。假設這部分嬰兒父母在中有65%願意採用輔助生殖技術妊娠,則每年進行輔助生殖手術的夫婦為130-156萬對;國內輔助生殖技術成功率約為30%,假設每對夫婦平均進行2.5次輔助生殖手術;輔助生殖手術每次2-4萬元不等,則輔助生殖市場的潛在規模約為1000億元。再加上二胎政策的開放帶來20%地市場擴容,則輔助生殖的潛在市場約為1300億元。
  • 安信證券:輔助生殖公司錦欣生殖向港股遞交招股書 2018前三季度...
    ■事件:香港聯交所官網顯示:錦欣生殖醫療集團於上月提交招股書。錦欣生殖招股書顯示:公司是中美領先的輔助生殖服務供應商。公司在中國擁有及經營兩家醫院,並共同管理一個IVF中心。在四川,公司擁有並營運成都西囡醫院,並根據學科共建和合作協議共同管理錦江生殖中心,公司亦根據學科共建和合作協議共同管理錦欣生育中心。
  • 創新中心揭牌成立 錦欣生殖(01951)以科研創新力爭輔助生殖技術...
    加之人們對優生優育的迫切期待,輔助生殖技術逐漸被越來越多育齡夫婦所接受。輔助生殖技術的關鍵在於能否幫助求診夫婦成功受孕,但目前包括復發性流產、子宮內膜異位症和多囊卵巢症候群等生殖相關疾病,在威脅人類生育能力和生殖健康的同時,也成為影響輔助生殖成功率的重大誘因。
  • 俄羅斯試管嬰兒輔助生殖醫院排行榜
    在試管嬰兒輔助生殖方面,技術水平與合法的國家屈指可數,眾所周知,在技術上,美國與俄羅斯同級,均站在世界前沿,而美國只有部分州合法,因此大批需要輔助生殖技術的人把目光鎖向了俄羅斯。俄羅斯是戰鬥民族,鼓勵生育,在輔助生殖方面是全境合法的國家,輔助生殖行業穩定、發展迅速、有法律支持,諸多生殖中心均享有好的口碑。
  • 毓璜頂醫院公益直播課第39期:從自然孕育到輔助生殖技術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技術手段可以幫助不孕不育的夫妻孕育自己的孩子。11月5日下午,煙臺毓璜頂醫院生殖醫學科聯合膠東在線網站開展「從自然孕育到輔助生殖技術」的公益直播課,煙臺毓璜頂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醫師張寧詳細介紹自然孕育以及輔助生殖技術。張寧介紹,很大一部分不孕夫婦,經過系統治療後可以自然妊娠。並不是所有不孕夫婦都需要採用輔助生殖技術的方式妊娠。
  • 喬傑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輔助生殖技術研究進展
    在北大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習近平觀看多媒體演示,了解胎兒遺傳疾病篩查、癌症早期診斷等新技術研究應用的情況,並通過顯微鏡觀看動物卵細胞受精和極體細胞提取過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喬傑教授就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等輔助生殖技術研究進展等相關情況進行了介紹。習近平勉勵科研人員刻苦攻關、勇於創新,要有凝心聚力辦大事的自信,關鍵是要把最好的資源配置起來。
  • 夥伴醫生領跑海外輔助生殖,提供一站式服務
    近年來,我國不孕不育比例逐年升高,作為解決不孕不育症的終極手段,國內輔助生殖市場也出現了井噴現象,很多輔助生殖醫院都出現了一號難求的火爆場景。我國輔助生殖醫療機構的嚴重不足促使國內市場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同時也催生了海外輔助生殖市場的迅猛發展。
  • 浙大輔助生育技術又有新進展
    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的成功,進一步確立了該院在國內輔助生殖技術領域的先進地位,並進入國際先進水平。     據介紹,陳某此前曾經懷孕三次,兩次不明原因流產,一次胎兒畸形。今年1月,陳某來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該院生殖醫學中心對這位37歲高齡婦女施行單精子卵細胞漿內注射,卵裂胚胎的卵裂球活檢,螢光原位雜交染色體分析,選擇檢測結果正常胚胎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