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家長最初讓孩子學習西洋棋的出發點無非是以下幾種:讓孩子靜下來,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提高其智力,形成正確的勝負觀念等等。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上述種種目的慢慢地就歸結成了兩類。
第一種是孩子比賽成績不錯的。作為家長,他們為了孩子學棋付出了太多太多,並且在培養孩子的同時也學到了很多西洋棋相關方面的知識(他們當中一些人的西洋棋專業程度更是讓我為之咋舌!)。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們漸漸遇到了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是否應該繼續學習西洋棋?因為很多孩子馬上要小升初了,繼續學下去的話,時間耽誤不起,可能會影響學業。這讓家長們在專業和學業之間難以選擇,也是家長們問我最多的一個問題。
第二種是孩子比賽成績不好,索性就放棄了的。對這一類孩子的家長我要問的問題是:最初讓孩子學棋的目的達到了嗎?效果是否有最初想的那樣理想呢?每周兩到三個小時的學棋時間就真的擠不出來了嗎?如果西洋棋可以提高智力、培養獨立思考能力,那麼學棋所花費的時間和得到的效果遠遠要比普通的補習班高得多,這是任何人都明白的道理!那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是什麼讓孩子們猶豫甚至選擇放棄呢?
西洋棋是啟智的魔杖!我相信絕大多數家長都看到過類似的宣傳口號。但為什麼說西洋棋是智力的魔杖?不同的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僅把我粗淺的理解跟大家分享。
西洋棋是一項歷史悠久的智力運動,下西洋棋可以鍛鍊人們的大局觀及形勢判斷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深度計算能力。然而,西洋棋的訓練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對於變化的計算,對於形勢的判斷,對於開局的理解、中局計劃的選擇、殘局的理論,孩子具體應該如何提高等等,需要教練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做具體的分析和調整。而這些分析和調整不外乎圍繞一個中心展開:就是一盤棋當中雙方對於招法的選擇。事實上,從我作為一個棋手的成長過程來看,我認為更為關鍵的是這些招法是如何在腦海中形成的。因此,教給孩子們正確的思維方法,這才是教棋和學棋最重要的目的!
可悲的是,現在相當一部分的小棋手在比賽時使用的更多的是開局騙招,教練教的就是這樣下,這麼下可以贏棋,贏棋就可以獲得好的成績。至於為什麼這麼下,孩子們完全不知道其中的道理!沒有創造力和思考空間,也就阻礙了孩子的發展與興趣。我認為下棋絕不應該是簡簡單單輸贏遊戲!如果背譜也可以提高智力的話,那不如去背數學公式更實際些。需要再次強調的是:這是下棋,不是背課文!
基於以上問題,我給家長的建議是:不要讓孩子們死記硬背,不要把成績看得太重!冠軍只有一個,而且每年一批又一批的冠軍又能說明什麼呢?過了就淡了,淡了慢慢地也就忘了。我們應該讓孩子更多地進行天馬行空的思維,輸贏並不是孩子們最初學棋的目的,讓孩子們更有創造力,更有機會享受思考的樂趣,這才是學下西洋棋真正的魅力,而不僅僅是簡簡單單告訴家長「我贏(輸)了」!
作為教練,我一直告訴我的學生「想走什麼就走什麼,只要你覺的有道理,不需要怕輸棋」。在孩子們成長的階段,一盤有營養的輸棋遠遠要比一盤沒有營養的贏棋更讓他們受益!
相信看到這裡您應該會同意一個好的教練對於孩子學習西洋棋的重要性了。(這裡我要感謝我的所有教練!我教學後才明白當初的選擇是多麼重要:一個好的教練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我個人對於西洋棋目前教學狀況的一些看法。
西洋棋在歐洲非常的盛行,雖然在中國普及的時間不長,但近些年網際網路的快速普及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了西洋棋,西洋棋的專業發展也蓬勃向上,在中國棋院國象部主任葉江川老師的大力倡導和棋院領導的鼎力支持下舉辦的西洋棋甲級聯賽也走過了十個年頭。在專業發展的帶動下,全國各地有興趣學習西洋棋的孩子越來越多,對於專業教練的需求迅速增長,因而出現了教練供不應求的情況。
在專業教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自然會出現很多半路出家的教練。(這裡需要澄清的是,我絕對沒有說半路出家的教練半點不好的意思。我們超玥西洋棋俱樂部也有這樣的教練,他們對於幼兒啟蒙階段教學的理解和耐心是我遠遠不及的。)但是,和上學一樣,就算孩子再喜歡,家長再信任一個老師,這個老師也不可能像父母一樣陪著孩子,把孩子從幼兒園帶到大學畢業。不同學棋階段孩子應該有不同的教練,每個教練也應該有自己適合的班級。當然也有少數的教練為了課時費拖延孩子的進度,而且這種情況無法避免,因為西洋棋沒有統一的教材,更沒有統一的教學進度。那麼,如何分辨一個教練的好與不好呢?
我認為一個優秀教練應該具備以下幾點。
首先是人品。這點無需我多說,至少賭博毒品這些不能有,這是最起碼自制力的表現和表率。
其次是師德。這個家長們根據自己的社會經驗應該就很容易判斷了。跟一個經常遲到早退、毫無責任心、上課就混時間、只知道索取課酬、經常需要您去送禮打點的老師學棋,能學得好棋嗎?如果您希望從這樣的老師身上學到東西的話,那我只能說我並不看好。
如果以上兩點都合格,那麼第三點同樣重要:熱愛西洋棋。在專業上能夠激發小孩子對西洋棋的興趣,在教給孩子們一些最基本的下棋的道理過程中,對小孩子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的話,這樣的教練就可以成為一名非常優秀的啟蒙初級教練了。至少孩子在半年到一年期間學棋沒有問題。
如何選擇一個稱職的中高級教練呢?國象界沒有統一的看法。我拋磚引玉,簡單寫幾點供大家參考、商榷。
首先,上面提到的幾點都應該具備:人品、師德、愛心、耐心。以下幾條都不是絕對的,請根據各自情況自己判斷。
1.可以看看教練有沒有什麼過硬的大賽成績,專業稱號,是不是專業出身。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
2. 有沒有培養出成績突出的學員。對於少兒階段,目前最好界定的界定就是全國李成智杯的成績。至於各地評定的等級證、其他賽事等都不能很好的說明真正的水平,主要是因為全國各地水平懸殊太大、參賽的情況各異。
3. 看教練的訓練方式。課堂上是教孩子必須這麼下,還是引導孩子,讓他(她)思考走棋的道理,弄明白為什麼要這麼下。這個很容易看出來,即使您不懂棋。
4. 認真、負責任的教練每次上課之前都會備課,因為西洋棋的技術是日新月異的,好的教練也需要嚴格要求自己去訓練,不過這個不太容易分辨,請自行斟酌。這只是我個人的理念和對超玥俱樂部每個教練的基本的要求。
5. 這條是我本人最看重的一條,教練應該把每個孩子都當成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賺錢的機器、課酬的來源。是真心希望孩子好,即使棋下不出來,孩子在這個老師身上所學到的品德,耐心等等這些東西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