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同時強調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賦予中國大學的使命和擔當。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創辦新時代人民滿意的世界一流大學。
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堅持立德樹人在「雙一流」大學建設中的根本地位
我們要辦的大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滿足人民的需求,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辦好世界一流大學的根本原則。
建設人民滿意的世界一流大學,關鍵是要培養出人民滿意的世界一流人才。必須堅定不移以立德樹人為核心目標和根本任務,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可靠接班人與合格建設者。為此,高校必須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不懈促進高校和諧穩定,堅持不懈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努力做到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所以,高校黨委的首要任務就是把握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對高校的領導,要把立德樹人的辦學宗旨落實到辦學理念、隊伍建設、學科發展、課程建設等各項工作上,使學校的各項工作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展開。
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特徵是具有一流的大學治理模式。中國特色現代大學治理結構的重要特點就是黨的領導。我們要通過綜合改革,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推進大學治理體系現代化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世界大學治理模式提供中國經驗。我們要進一步落實好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貫徹落實黨委辦學治校的主體責任,發揮學校各級黨組織在辦學治校中的主體作用,在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上下功夫。要通過管黨治黨、發揮高校黨員幹部和教師的積極帶頭作用,團結廣大教師,凝心聚氣,積極投入到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中來。西安交通大學正在推進各項工作的創新,努力建設「思想交大」,實施思想建設工程、學術繁榮工程、文化引領工程,推動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我們要準確闡釋和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制定措施,推進各個學科、各門課程都要圍繞立德樹人同向同行,為培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與建設者貢獻力量。
切實推進「雙一流」建設,堅持紮根中國大地、突出中國特色、面向世界未來的戰略定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中國特色」。這就是說要辦人民滿意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紮根中國大地、體現中國國情、傳承中國文化、回應人民需求、彰顯中國智慧,既追求世界一流又堅持中國特色。
世界一流大學是有共性特徵的,都擁有一流的師資、一流的學科、一流的成果等。但是這些一流標誌都帶有強烈的民族文化特徵、時代要求和國家的社會實踐特點。辦同質性的大學,只能「跟跑」,不能「領跑」;選擇同質性的科學問題,難以引領學科發展。各國的發展都有其特殊的資源和特殊的需求,從特殊中發現一般、探索真理,就能對人類作出貢獻,就能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正如我國高鐵技術、路橋技術之所以世界領先,就是因為適應了中國幅員廣闊的特點,滿足了巨大的交通運輸需求。
通觀世界大學發展歷程,不同的歷史文化、政治制度塑造了不同的大學理念與教育實踐,使得各國一流大學的發展道路存在多樣化的特點。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必須紮根中國大地,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反映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核,適應中國實踐與時代發展要求,符合中國社會現實需要,解決中國問題,面向世界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主張、展現中國思想、傳播中國理念,構建中國話語體系,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中國智慧,如此才能辦成人民滿意的世界一流大學。
只有抓住特殊需求,才能抓住學科、學術創新的新問題和大學發展的新機遇。西安交通大學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倡議這一歷史機遇,2015年牽頭創建了「絲綢之路大學聯盟」,大力推進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大學的教育和科技融合發展。同時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攜手陝西省政府建設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探索校區、社區、園區三位一體的21世紀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全新形態。這些創新舉措構建了西安交通大學發展的新平臺,有力推動了學校「雙一流」建設的步伐。
切實貫徹十九大精神,堅持建設新時代人民滿意的世界一流大學的使命擔當
當今時代是創新的時代,我們要堅定不移建設新時代人民滿意的世界一流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大學自身發展置身於國家發展的大格局中,將大學發展的客觀規律與工作創新實踐緊密結合,創新驅動大學的科學發展。大學治理要在組織創新、管理創新、體制創新、觀念創新上有新建樹;人才培養要致力於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科學研究要在原始創新、交叉創新、綜合集成創新上有新突破;學科建設要在學科創新、學術創新、理論創新上有新進展。創新體系建設關鍵是創新型人才的集聚、培養和創新型學科體系的建構。
近年來,西安交通大學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堅持人才強校戰略,按照「四有」好老師的標準,面向全球廣聚天下英才,搶佔人才隊伍制高點。以中青年教師和創新團隊為重點,設立青年教師—學術骨幹—創新團隊系列支持計劃,增強人才隊伍可持續發展能力。我們遵循學科融合發展規律,堅持「三個面向」,打破傳統一級學科框架,形成若干優勢突出、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的學科體系;同時遵循國際文化合作與交流規律,通過推進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合作進程,借「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的平臺引領發展,促進學校國際化發展的內涵建設,提升了學校在世界高等教育領域的影響力。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要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抓住實質、抓住實際、抓出實效、抓出實績,將黨的十九大精神實實在在地落實到大學事業發展的工作重點中,堅持中國特色,圍繞立德樹人,強化銳意進取,在中國西部大地上,率先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 張邁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