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修持的經文——高王觀世音經

2020-12-20 壬黃桃

因為沒少在公號上科普泰國的一些經咒,很多朋友都來問我,我平時修行什麼經文?

我還真不知道一時從何說起。雖然我科普泰國經咒,但是那些經文我基本上是不念的。

因為我是民間法脈的修行人,不算佛門信徒,讓我去三皈依,守五戒,修持上座部佛教甚至印度教魯士的經咒,也不像話啊。

怎麼對得起祖師爺?

而且我恰好沒修過普庵法,也不想去學超度的法事,普庵咒,地藏經,金光明咒這些修超度法(是的,哪怕是偏重道門的民間法脈比如淮南教,如果想做超度法事,這幾部經文也是最好要修行一下的,特別是金光明咒,很有意義,當然這就扯遠了)必須修行的經咒我也沒念過。

思來想去,也就一部高王觀世音經適合大家(別問我為啥不持誦觀音普門品和大悲咒,我師父就這麼教我的)。

細究我平時持誦的經咒。

咒語類的都沒法普傳:基本上沒師承你念了也白念(比如趙帥咒,關帝咒,觀音祖師祈請咒——這個不是民間所傳,持誦之前要請師,最後一句還是急急如太上老君如律令,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佛門咒語),如五雷咒這樣的,沒師承,不守戒律的人念了還可能對自己不好。

寶誥類的倒是人人可以持誦,但是你家裡沒有相應的神像,修持的法脈沒有對應的祖師,你持誦寶誥也沒意義啊(六壬法有八仙祖師,於是我們每天都要持誦八仙的寶誥,祝由法我這一派要供奉薩祖,所以崇恩誥每天都要持誦49次,比如呂祖誥,果老寶誥等)。最起碼家裡要有三清像日日上香供奉吧。這個給大家也沒必要。

如果感興趣的,可以在家掛一副三清像,請個真武鎭宅符貼旁邊(畢竟你的三清像肯定沒開光過,別招了東西)三杯水,水果(石榴李子,臭味的水果不可以供奉)一個香爐放上沙子。每天三根香。然後每天早晚持誦《玄門日誦早晚課經》記得最後三叩九拜。

經文,這是大家最感興趣的地方。

我平時最常修行的,一個是藥王經,但是這個經文修行的時候需要請祖師,祖師某位祖師某位,傳法師父某先生...你們肯定學不了。

三官經,這個我打算在寫吳錦溪的文章裡面教大家,佩戴吳錦溪的佛牌,符布的朋友,這本經文可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還有一套天官賜福的秘法,不過我要問師父才能確定能不能傳授出來。修持天官賜福法不能吃牛肉,大家要想清楚了(三官法的傳承很多,各有不同,其中佩戴吳錦溪的三官符可以吃牛肉啊,這個我專門問過錦溪堂的理事)。

太陽經,太陰經。很有來歷的經文,在浙江,江西已經有五六百年以上的傳承,當地老人人人會修持,六壬法祖師有江西來的高人,修持這兩部經文並不奇怪,每天早晚,都要修持七次。逢太陽太陰星君聖誕,還要開壇祭拜。

不過六壬法所傳的兩部經文和網絡上流傳的版本不一樣,所以也不能傳授給大家。都是師門獨傳的。有興趣的可以去網上搜一下,不過不建議大家修行,因為世傳版本很亂,不少都是傳承過程中出現錯誤,多字少字的版本,修持有害無益。

說到太陽太陰經的來歷,歷來也是難倒不少宗教學者。一開始有人講這是反清復明的民間法教的經文,太陽菩薩就是崇禎大帝爺。但是後來有考證發現明朝中期的白蓮教分支教派已經出現了這兩部經。那肯定就和崇禎沒關係了,當時崇禎的太爺爺還是小屁孩,天天被張居正教訓呢。

於是又有人提出觀點,說這其實是摩尼教(明教大家知道吧)的經文,方臘造反導致摩尼教被滅,相關經文被信徒改頭換面,繼續流傳下來。太陽太陰經暗指摩尼教的光明,黑暗之祖。

當然這個說法聽聽就行了,沒啥依據。我師父意思是你就老老實實修行,別問東問西,二曾老師公去世那天還修持這倆經文呢。

民間法就是這樣,傳承來傳承去,法的源流都不知道了,畢竟很多祖師沒文化,還總被朝廷圍剿,東躲西藏,不知道多少歷史都被官府的屠刀湮滅無蹤了。

不扯淡了,直接放高王觀世音經。這部經文很多僧侶都說是偽經。確實,他是神傳的經文,很多僧人肯定不認可。但是歷經千年(有日本學者考證過,最早在南朝宋武帝年間,這部經文其實已經有所流傳,並不是世傳的高洋時期官員得夢授)依然流傳至今,又被龍門石窟的建造者(官方)所收錄,可見其有獨到之處。師門所講,這部經文正是消災解厄法的重中之重,和三官法一樣,修持不好,給人做消災解厄的法事(天羅神,地羅神,人離難,難離身...)就不靈驗。持誦的好,也能驅病驅災。

有修觀音水的民間修行人,一生只修一部高王經,一篇大悲咒,一杯觀音水,不知救了多少中邪,丟魂的孩子。端的是非常靈驗。

高王觀世音經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

佛國有緣,佛法相因。常樂我淨,有緣佛法。

南無摩訶般若波羅蜜,是大神咒;

南無摩訶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咒;

南無摩訶般若波羅蜜,是無上咒;

南無摩訶般若波羅蜜,是無等等咒。

南無淨光秘密佛、法藏佛、獅子吼神足幽王佛、須彌燈王佛、法護佛、金剛藏獅子遊戲佛、寶勝佛、神通佛、藥師琉璃光王佛、普光功德山王佛、善住功德寶王佛;

南無過去七佛、未來賢劫千佛、千五百佛、萬五千佛、五百花勝佛、百億金剛藏佛;

南無無量諸佛:定光佛、多寶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阿閦佛、阿彌陀佛;

南無東方寶光月殿月妙尊音王佛、南方樹根花王佛、西方皂王神通焰花王佛、北方月殿清淨佛、上方無數精進寶首佛、下方善寂月音王佛;

南無大明觀世音、觀明觀世音、高明觀世音、開明觀世音;

南無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虛空藏菩薩、地藏王菩薩、清涼寶山億萬菩薩、普光如來化勝菩薩。

中央一切眾,在佛世界中,

行住於地上,及在虛空中,

慈悲及一切,各令常安穩。

晝夜修持心,常求誦此經,

能滅生死苦,消除諸毒害。

七佛世尊,即說咒曰:離波離波帝,求訶求訶帝,陀羅尼帝,尼訶羅帝,毗離尼帝,摩訶迦帝,真靈虔帝,娑婆訶!

十方觀世音 一切諸菩薩 誓願救眾生 稱名悉解脫

高王觀世音 能救諸苦厄 臨危急難中 讀誦口不輟

誦經滿千遍 念念心不絕 火焰不能傷 刀兵立摧折

恚怒生歡喜 死者變成活 莫言此是虛 諸佛不妄說

是故應頂禮 常憶經功德

念八大菩薩名號:

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南無金剛手菩薩摩訶薩。

南無文殊菩薩摩訶薩。

南無普賢菩薩摩訶薩。

南無虛空藏菩薩摩訶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南無除蓋障菩薩摩訶薩。

南無彌勒菩薩摩訶薩。

南無諸尊菩薩摩訶薩。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誦滿一千遍 重罪皆消滅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道教的過經,經文為什麼需要師父傳授?
    經者,徑也,為入道之徑路。道教經文注重師承相傳,所謂「不怕法不靈,就怕脈不清」;經文的修持也有經法,不僅僅是讀誦。所學的經文都必須有師父帶,一字一字教,稱之為過經。道教經文,乃是天尊金口宣演,皇人按筆書錄,至尊至貴,不容絲毫褻瀆。所以很多經文中明言:「保而敬之,非人勿視。」是說不可以將經文拿給沒有道緣的人看,或說給他聽。
  • 活動—西安市大興善寺舉行抄寫經文修持活動(圖)
    佛教在線西安訊 2009年6月28日下午2時,陝西省西安市大興善寺舉行抄寫經文修持活動。由大興善寺住持寬旭法師、監院羅福法師、終南山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心一居士帶領十方善信抄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抄寫經文前,首先由寬旭法師為十方善信做簡短的開示。
  • 【淨界法師】【楞嚴經講記21】《楞嚴經》經文大意(一)
    甲二、修學宗趣  甲一、經文大意  好,我們看第二段的經文綱要,我們先看甲一的經文大意。蕅益大師把《楞嚴經》分成六大段:  一、顯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  這一段叫作分別真妄,分別真心跟妄心的差別。  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大佛頂性,也就是我們說的本來面目,那個不生不滅的清淨本性。
  • 受夢指點誦《觀音經》千遍 臨刑前竟奇蹟般倖免!
    主將肖斌暴怒,要殺掉王玄謨,經沉慶之堅決勸告,這才沒有殺他。起初,王玄謨也知道自己打了敗仗,很快就要被殺。這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一人告訴他,只要念誦《觀音經》一千遍就能免去一死,並把經文內容教他。王玄謨醒來後,開始誦《觀音經》,堅持要誦滿一千遍。第二天他上刑場時,還在不停誦經,就在這個緊要關頭,忽然傳來命令說不殺他。
  • 持經文噁心相向者
    凡持經文噁心相向於任何眾生者認己對他錯即知此人是盜法魔或盜法鬼********凡持經文生對立心相向於任何眾生認己對他錯即知是人是未見道愚痴眾生****************若是相向於說法師生噁心現世衰災病死疾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古德言:智者見經題,便知全部義.經題乃經文之總綱,經文為一題之別目,題目既明,則經文易懂(二)
    經題乃經文之總綱,經文為一題之別目,題目既明,則經文易懂(二)世尊有神通知道阿難有女難,所以請文殊師利菩薩持五會楞嚴咒往救阿難。文殊師利菩薩就把阿難與摩登伽女帶回精舍,世尊為阿難與摩登伽女開示的就是這一部《楞嚴經》。世尊很有智慧也很慈悲,悲智雙運問摩登伽女:妳真的很喜歡阿難嗎?摩登伽女也講實在話,是的世尊,我很喜歡阿難,希望能夠嫁給阿難為妻。世尊沒有一下子,就讓摩登伽女難堪。一般父母如果知道女兒交了男朋友,通常第一個反應就是很生氣。
  • 【淨界法師】【楞嚴經講記24】《楞嚴經》前面三卷半的經文當中,有三個主題是它的重點
    這一段是講經文綱要。經文綱要有兩段:甲一是經文大意。我們把整個經文分成六大段,來說明它整個大意。現在的修學宗趣是把整個經文的修學內涵標出來。  整個《楞嚴經》的修學,就是在返妄歸真,破除障礙。在返妄歸真當中,第一個先安住真如。《楞嚴經》很重視你整個修行的心,你的依止處很重要,認為你這個根本很重要。你說你要去煮飯,你一定要先找到米才能煮飯。
  • 佛教各種經文咒語的用途
    6、誦持大悲神咒者,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大悲心陀羅尼也,唯除不善、除不至誠。7、若諸女人厭賤女身欲成男子身,誦持大悲陀羅尼章句,若不轉女身成男子身者,我誓不成正覺,生少疑心者,必不果遂也。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每句經文都搭配解釋,抄寫背誦,可消災解難
    【經文】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解釋】如果有持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人,假設困在大火裡,火不能燒。因為觀世音菩薩有大威神力,所以火不能燒。如果被大水所漂流,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就得到一個淺處了(這段是說火難、水難)。
  • 修藥師法門的感應
    《藥師經》云:『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舍平等之心。』就是這個意思。前兩句從反面轉說,『無垢濁心』就是智心,『無怒害心』就是悲心。下一句正說:『舍』及『平等之心』就是智心,餘屬悲心。悲智為因,菩提為果,乃是佛法之通途。凡修持藥師法門者,對於以上幾句經文,尤宜特別注意,盡力奉行。
  • 所求皆得! 一部功德殊勝的經文之受持感應
    所求皆得!一部功德殊勝的經文!《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之受持感應       此經出自《乾隆大藏經》大乘五大部單譯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漢文有四譯。第一是元魏菩提流支於永平元年至天平二年間(508~535)譯出,名《無字寶篋經》,一卷,僧朗筆受。第二是元魏佛陀扇多於元象二年(539)在鄴都譯出,名《無字寶篋經》,一卷。
  • 修持【大白傘蓋佛母心咒】最佳方法
    ,因為很多的經文都很長,一時半會也背誦不下來,很多的時候又不得法,造成了很多的麻煩,所以就對佛法沒信心了。        其實這種事情不單純發生在在家修行的居士當中,也有好多的出家人處於苦惱煩心也曾找過我,問詢此事,因為現下末法末劫時期,人的心不再簡單純淨了,私心重,貪心重,嗔恨心重等等。所以對於很多事情就靜不下心來,就好比誦經吧。有的時候我已經把自己所修的方法告知大家了,其實那已經是最簡單的法門了,可是還是有很多的人覺得太多了,麻煩,總想走捷徑。
  •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片斷經文意思分享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是很多學人熟悉的一部經典。讀經依著經典去學行,並運用在生活中,那經典中的句文,我們能理解到什麼程度就很重要了。擇此經文一段:「救脫菩薩言:大德!若有病人,欲脫病苦,當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齋戒,應以飲食及餘資具,隨力所辦,供養比丘僧。
  • 經疏部——妙法蓮華經文句
    「如是」者,舉所聞之法體。「我聞」者,能持之人也。「一時」者,聞持和合,非異時也。「佛」者,時從佛聞也。「王城耆山」,聞持之所也。「與大比丘」者,是聞持之伴也。此皆因緣和合,次第相生。  約教解釋者,《釋論》云:「凡夫三種我,謂見、慢、名字,學人二種,無學一種。」阿難是學人,無邪我、能伏慢我,隨世名字稱我無咎,此用三藏意釋我也。《十住毗婆沙》云:「四句稱我皆墮邪見,佛正法中無我,誰聞?」此用通教意也。《大經》云:「阿難多聞士,知我無我而不二,雙分別我、無我。」此用別教意也。又阿難知我無我而不二,方便為侍者,傳持如來無礙智慧,以自在音聲傳權傳實,有何不可?
  • 從持咒也著魔被附體,談系統完整修法的重要性
    煩惱魔即眾生的貪嗔痴慢之習氣,如各種貪求神通、我慢等,都容易感召外魔、非人的前來,攝持於行者,令行者產生魔所加持的神通。而天魔,《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書中,將四魔的第四種稱為鬼神魔,並將其分為精魅、堆剔鬼、魔惱三種。
  • 秘術坊:消災解厄,保命延生——北鬥經修持法門(一)
    1.誦經應如法持誦  誦經前,要請道長「過經」,即教授經文的持誦方法:包括經文的生字讀音和個別字的「圈念」——一些字不按本音,發特殊讀音。以及經文的內修方法,比如存思、煉炁等。「過經」後按此持誦。2.誦經需擇靜室  安靜的環境利於心靜,心靜利於誦經。因此誦經需擇靜室,不提倡在嘈雜的地方誦經。
  • 金剛經四句偈,福報不可思議!
    《金剛經》經文中,如來世尊直言若能受持讀誦經文,乃至四句偈等,其福德將不可思議! 這也是《金剛經》從古至今廣為人們所推崇的主要原因之一。 希望透過受持讀誦《金剛經》,那怕就只是講解四句偈等,就能得到不可思議的福報。 對於《金剛經》較為難解難懂,那就從四句偈下手,應該會簡單容易些。
  • 《華嚴經》:經文30句,熟讀悟其意,斷除無明生清淨心
    《華嚴經》:經文30句,熟讀悟其意,斷除無明生清淨心 | 文 三隻眼讀史(摘)《華嚴經》又稱《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大乘佛教要典之一。雖說《華嚴經》是一部由各別單行的經典編集而成的經文,卻編得非常謹嚴,其組織架構、先後次第,並不重疊雜亂。
  • 這樣修《地藏經》得到的實際利益最大!
    學佛的人都知道,《地藏經》是公認的一部培養福德的經。但事實上,並不是在每個念《地藏經》的人身上都能看到明顯的福報增長。有些人念經很得力,有些人念的很努力,但最基本的世俗小願望都滿足不了。地藏菩薩沒有錯,加持力很大,但你在修時,就出現問題了。
  • 《金剛經》中5句經文,頓悟如來佛境!勤加誦持定生佛心
    此句經文的意思是說,要想了悟無上智慧,心中便要無世俗之累明心見性心無所住。可見《金剛經》的經義是何等玄妙。而此經卷中還有五句經文更為精湛,勤加誦持便能了悟能斷金剛之智慧。一,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