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言:智者見經題,便知全部義。經題乃經文之總綱,經文為一題之別目,題目既明,則經文易懂(二)
第二經題說:
【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共有二十四個字,經題很長。雖然經題很長,但仔細詳盡就容易明白。因為《楞嚴經》本來就是釋迦牟尼佛,為阿難以及摩登伽女所說,後來摩登伽女為了能夠嫁給阿難,所以答應世尊的條件剃度出家。因為摩登伽女見了阿難,一見鍾情,非嫁給阿難不可。阿難因為是證悟初果的阿羅漢而已,禪定的工夫還不夠,還沒證悟到四果阿羅漢,所以摩登伽女請她的母親教導她外道的梵天咒術,所以摩登伽女以梵天咒術迷惑阿難,阿難只證悟初果須陀洹果,所以被外道梵天咒術的迷惑,差一點失去了戒體。世尊有神通知道阿難有女難,所以請文殊師利菩薩持五會楞嚴咒往救阿難。文殊師利菩薩就把阿難與摩登伽女帶回精舍,世尊為阿難與摩登伽女開示的就是這一部《楞嚴經》。世尊很有智慧也很慈悲,悲智雙運問摩登伽女:妳真的很喜歡阿難嗎?摩登伽女也講實在話,是的世尊,我很喜歡阿難,希望能夠嫁給阿難為妻。
世尊沒有一下子,就讓摩登伽女難堪。一般父母如果知道女兒交了男朋友,通常第一個反應就是很生氣。佛陀教導弟子,跟父母教導兒女不同,佛的教學實在很高明,順著摩登伽女喜歡阿難的心理,就問摩登伽女:如果妳要跟阿難結婚,我也可以答應,不過妳要答應我一個條件,這一個條件如果妳願意接受,我就請阿難跟妳結婚結為夫妻。
摩登伽女聽到佛陀這一番的話,實在非常的高興,不要說一個條件,十個條件都答應。釋迦牟尼佛說:妳只要願意出家,我就請阿難跟妳結婚。摩登伽女是因為要嫁給阿難為妻才出家的,真的,你去看《楞嚴經》的起教因緣。所以每一個人出家的因緣不同,但是都是殊勝的。不管偷跑的或者為了要結婚的,或者為什麼理由要出家的,能出家都是非常的難能可貴。各人出家因緣有所不同,摩登伽女為了嫁給阿難為妻,果然剃度出家。
出家之後非常認真的修學,但是心中想的都是阿難。所以世尊常常對她的教導,沒多久摩登伽女就證得了阿羅漢尼,她知道原來感情是虛幻的,原來感情是痛苦的,原來感情是不真的。所以摩登伽女出家之後,證得了阿羅漢尼,對於阿難的男女私情的那一份執著就放下了,世尊的教導成功了,對不對?不但摩登伽女沒有跟阿難結婚,還把摩登伽女度來出家,還成就了阿羅漢尼,世尊的教導真是高明,跟釋迦牟尼佛讚嘆。
出家之後的摩登伽女,就是第二經題所說的性比丘尼,所以《楞嚴經》的第二經題,「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所以阿難與摩登伽女都得度,得到了菩提心契入了正遍知海,也就是契入了佛智。
第三經題:
【三者如來密因修證了義】
這是五題當中經題文字最少,只有八個字。
第四經題:
【四者大方廣妙蓮華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咒】
共有十五個字。
第五經題:
【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楞嚴】
共有十二個字,世尊在《楞嚴經》,自己講了《楞嚴經》,這五個題名。
【此經題五名,結集者善巧揀擇其要,略取十九字合成一題,名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結集《楞嚴經》的人,將這五題的經題,把它略取十九個字,合成現在《楞嚴經》的經題,說實在十九個字還是很長,對不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一般我們很喜歡好略的中國人,也不會具稱十九個字經題,只會稱三個字《楞嚴經》。
【前三字「大佛頂」分取第一題。】
第一題經題有二十一個字,取最前面的三個字「大佛頂」。
【中八字「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全取第三題。】
第三題經題八個字全取,「如來密因修證了義」中八字「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全取第三題。
【後八字「諸菩薩萬行首楞嚴」,分取第五題。】
第五經題有十二個字,「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楞嚴」,分取八字,這樣從這三個經題裡,各分取或全取,合為十九字的經題《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那我們就知道現在《楞嚴經》這十九字的經題由來,繼續看底下:
【一切諸經,別名無量,按天台之說,不出七種立題:以人、法、喻三字,單字三種,雙字三種,具足一種,說明如下:】
底下就是根據天台宗的說法,一切經的經題立名,有單字三種的立名,有雙字三種的立名,有具足一種的立名,也就是用「人、法、喻」這三個字,來做為取立經題的標準。我們一一來看底下的說明:
【一者單人立題,如《阿彌陀經》,阿彌陀是人,題中無法、喻。】
《佛說阿彌陀經》,這經題只有人,沒有法也沒有喻。因為阿彌陀是人。
【二者單法立題,如《大般涅槃經》,大般涅槃是法,題中無人、喻。】
這是單法立題,大般涅槃是法,涅槃妙法。我們念佛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也一定證悟涅盤,涅者不生,盤者不滅,所以涅盤就是不生不滅。我們在世間有生滅,所以有生死,到西方極樂世界,沒有生滅,沒有生死。所以善導大師,在《法事贊》講:「極樂無為涅槃界」,西方極樂世界是無為的境界,是涅槃的境界,所以有生滅的世間念佛,往生到沒有生滅的世界,沒有生死是最值得我們追求的,對不對?
【三者單喻立題,如《梵網經》,梵網是喻,題中無人、法。】
《梵網經》,梵網是喻,就是譬喻。戒經告訴我們,守戒的開、遮、持、犯,猶如梵王天上的珠網,密密麻麻巨細靡遺,所以梵網是譬喻。
【四者人法立題,如《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菩薩是人,本願是法,題中無喻。】
《地藏菩薩本願經》,經題裡面有人有法,人就是地藏菩薩,法就是本願。地藏菩薩的本願,就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五者人喻立題,如《如來師子吼經》,如來是人,師子吼是喻,題中無法。】
《如來師子吼經》這一部經,以人、喻立題。因為如來是人,師子吼是喻。師子吼的師,用老師的這一「師」字,是因為古時,老師的「師」這個字,與獅子的「獅」這一個字,是通用。現在當然文字比較多,老師的「師」,以及獅子的「獅」各有用法。但是因為經文以不改為原則,所以保留原來古文。佛說法猶如師子吼是譬喻,獅子一吼百獸驚逃,獅子是萬獸之王。所以獅子只要一吼叫,百獸就會驚慌逃跑,意思就是如來說法,就能夠讓眾生斷除煩惱,不在三界沉淪,意思是如此,所以師子吼是譬喻。
有關信願法師法義:
1:本願山彌陀講堂網站:http://www.beenyuannshan.org/
2:信願法師視頻地址:
A:彌陀講堂:http://www.tudou.com/home/tigger2008/
B:信願法師專頁:http://www.tudou.com/home/_64693388/
3:信願法師音頻地址:http://pan.baidu.com/s/1kVgjnt9
4:信願法師電子文字法義專頁地址:http://www.xuefo.net/blog_141067.htm
5:本願山彌陀講堂微信公眾號:benyuanshan18
6.本願山兩岸三地念佛群(微信群):請加微信:benyuan18
7.金蓮之舟語音念佛群(QQ群):303817623
如果哪位師兄身邊親人身體不適或已離世需要念佛回向,可免費登記,讓阿彌陀佛慈悲加佑,威神加持,現在者:消災免難、增福延壽,福祿康寧、平安順遂,信願念佛;過去者:仗佛功德,乘佛願力,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永斷輪迴!
如喜歡聽經聞法、念佛共修者,想進微信群或QQ群,請加佛力師兄微信號:benyuan18,QQ:453268567,感恩!
點擊標題〡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古德言:智者見經題,便知全部義。經題乃經文之總綱,經文為一題之別目,題目既明,則經文易懂(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本章總以憶佛念佛為宗,見佛入忍,心境圓通為趣(三)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本章總以憶佛念佛為宗,見佛入忍,心境圓通為趣(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本章總以憶佛念佛為宗,見佛入忍,心境圓通為趣(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此章屬於後三教,即大乘終教、頓教、圓教(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此章屬於後三教,即大乘終教、頓教、圓教(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此章屬於大乘,以如來憐念眾生,勢至攝念佛人,安樂諸乘,度脫九界故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此章屬於經藏,自始至終,專說念佛三昧故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判教之目的,為使行人,知所抉擇,依教奉行(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判教之目的,為使行人,知所抉擇,依教奉行(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今修念佛,生信發願,執持名號,自能仗佛願力,平生疾除煩惱,業消智朗,臨終蒙佛接引,往生佛土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一切眾生,依教奉行,二六時中,心念佛名,六根都攝,守於真常,背塵合覺,證圓通境(三)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一切眾生,依教奉行,二六時中,心念佛名,六根都攝,守於真常,背塵合覺,證圓通境(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一切眾生,依教奉行,二六時中,心念佛名,六根都攝,守於真常,背塵合覺,證圓通境(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淨土法門廣度眾生,無止盡的未來一切眾生,都可以學習念佛法門,可以念佛修行(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淨土法門廣度眾生,無止盡的未來一切眾生,都可以學習念佛法門,可以念佛修行(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念佛一法,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法門廣大,如天蓋地,非宿具善根者,決難諦信無疑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欲令無量諸眾生等,速疾安住不退轉於,應當起精進力聽此法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依淨土門,念佛往生淨土,了辦生死大業,名為橫超三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念佛當下,佛是眾生心內之佛,眾生乃佛心內眾生,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念佛當下,佛是眾生心內之佛,眾生乃佛心內眾生,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眾生念佛時,即是入佛心性時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眾生念佛,佛在眾生心內,佛念眾生,眾生在佛心中(三)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眾生念佛,佛在眾生心內,佛念眾生,眾生在佛心中(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眾生念佛,佛在眾生心內,佛念眾生,眾生在佛心中(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楞嚴經》者,乃諸佛之秘藏,修行之妙門,迷悟之根源,真妄之大本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勸依此章 修學淨土念佛法門(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勸依此章 修學淨土念佛法門(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楞嚴經》傳譯到中國來,非常的艱辛,也很令人感動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印光大師《文鈔》開示:眾生果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近證圓通,遠成佛道(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印光大師《文鈔》開示:眾生果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近證圓通,遠成佛道(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淨土三經,專明念佛,為令一切眾生,同於現生,仗佛願力,往生西方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淨土法門能出三界火宅,能拔三途劇苦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淨土法門,乃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微妙廣大,甚深難思,大小並收,利鈍均攝(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淨土法門,乃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微妙廣大,甚深難思,大小並收,利鈍均攝(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悲華經》言:「我於往昔,如是所願,皆悉成就,於一一天下,捨身血肉,給施眾生,悉令飽滿」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妙法蓮華經》言:「汝諸人等,皆是吾子,我則是父,汝等累劫,眾苦所燒,我皆濟拔,令出三界。」(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妙法蓮華經》言:「汝諸人等,皆是吾子,我則是父,汝等累劫,眾苦所燒,我皆濟拔,令出三界。」(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觀佛三昧海經》言:「悲者,見受眾苦,如箭入心,如破眼目,心極悲苦,遍體雨血,欲拔彼苦。」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寶積經》言:「當知,如來長夜,於諸眾生,深心愛念,視如一子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今生今世你有這兩位師父,你的生命值得了(三)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今生今世你有這兩位師父,你的生命值得了(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今生今世你有這兩位師父,你的生命值得了(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勢至菩薩師承阿彌陀佛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覺明妙行菩薩《西方確指》言:「大凡修淨土,最忌是夾雜。夾雜則心不專一,心不專一則見佛往生難矣(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覺明妙行菩薩《西方確指》言:「大凡修淨土,最忌是夾雜。夾雜則心不專一,心不專一,則見佛往生難矣(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印光大師《文鈔續編》念佛懇辭序言:念佛法門,在凡夫地修持,當以純一不雜為本也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徹悟禪師語錄》言:「一句彌陀,要在行專,單提一念,斬斷萬緣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省庵法師《省庵法師語錄》言:八萬四千法藏,六字全收;一千七百公案,一刀斬斷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截流大師《勸發真信文》言:若不專念彼佛,求生彼國,必至隨業流轉,受苦無量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蕅益大師《阿彌陀經要解》言:「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蓮池大師《阿彌陀經疏鈔》言:專持者,眾生學佛,亦有無量行法,今但持名一法足以該之,以持名即是持此一心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法照大師《淨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言:「人命無常如剎那,永劫沉淪惡趣多,急急須專念彼佛,共汝相將出愛河」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善導大師《觀經疏》言: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經文殊勝功德利益:[專述念佛 不涉他法](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經文殊勝功德利益:[專述念佛 不涉他法](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勢至菩薩過去因地怎麼修行?就是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勢至菩薩過去因地怎麼修行?就是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