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1歲男孩的早晨,讓多數父母自愧不如,寵愛孩子也要有「度」

2020-12-17 天津衛視綜藝社

「望子女成龍成鳳」是大部分中國的家長一貫想法,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能夠有一個好的未來。尤其是,在孩子開始上學之後,家長就開始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整天的心思都花在,提高孩子的成績上面。

每天中國家長都在圍繞著孩子在轉,做早飯,送孩子上學。孩子呢,每天早上無精打採地去學校上學,開始了日復一日的生活。

然而最近日本的一位11歲的男孩,震撼了不少的中國家長。通過媽媽分享的視頻可以看見這個11歲的男孩對家裡的廚房特別熟悉,他進入到廚房為自己做了一份早餐,營養搭配均衡。

在都以為孩子吃完飯該去上學的時候,卻沒有想到孩子把碗筷收拾得乾乾淨淨,然後放在了原來的地方。之後,這個孩子還帶著狗狗出去溜了一圈,然後再去上學,網上的許多家長都驚呆了。

然後,許多人開始感慨,自己家的孩子每天都是被趕著去學校的,碗筷都不知道在哪。還有些家長說,媽媽教育的太好了,做事有始有終。

在日本的教育還是比較先進的,教育孩子的方式被很多的人學習。孩子能不能有良好的習慣,與家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想要讓孩子能夠養成好的習慣,希望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做家長的還是應該要更加注重家庭教育。

家長應該注意培養孩子這幾方面的能力。

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個好的行為習慣對於孩子的未來,是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很重要。家長不要太過於溺愛孩子,這不要怕孩子做什麼會累到,如果不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那麼這就會使得孩子懶惰,沒有積極性。

培養孩子不僅僅要培養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的生活教育也同樣的重要,一定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夠獨立。

要讓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本領

現在國家的人口素質整體比較高,但是有高素質的同時,還有生活能力比較高的人就少之又少。現在社會有很多高分低能的人,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生活自理的能力特別的低。更有甚者,有大學生把積攢了一個月的襪子打包寄回家給母親洗。

這一點,在日本做得很成功,一位11歲的孩子自己做早飯,洗碗筷,遛狗,做事情有始有終。那麼未來的他的生存能力肯定不會差。

要讓孩子有獨立的品格

孩子的獨立能力很重要,能夠保證未來孩子的發展,越是獨立的人,越是會有好的未來。如果說什麼樣的事情都是父母幫著辦好了,那麼這個孩子就不能夠獨立,他就會對別人有依賴,這樣他就沒有自信心,不相信自己能夠把事情做好,未來就沒有好的前途。

這一位日本11歲孩子的早晨,刺痛了無數中國父母的心,也讓我們陷入了思考。那麼如何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呢?在《優秀的男孩要做的100件事這本書裡有很多優秀的孩子要做的事情,幫助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讓孩子成為更優秀的自己,努力飛翔更遙遠的天空。

相關焦點

  • 日本11歲男孩的早晨,刺痛無數中國父母,寵愛孩子也要有「度」
    中國父母對於孩子的保護力度是比較大的,甚至有的父母包辦了孩子的一切生活。等到孩子長大之後,才想要放手讓孩子去獨立,但孩子對於父母的保護卻產生了依賴心。試問一下,一個11歲的孩子能夠獨立做些什麼呢?一個中國媽媽嫁到日本後便在日本定居,而他的兒子今年11歲,每天早晨兒子都會獨立起床,而進行一番洗漱之後,他就會開始準備自己的早餐,對於廚房中餐具的擺放位置,他熟悉程度是很高的。
  • 日本11歲男孩的早晨,刺痛無數中國父母:「教育」是最好的國防
    ——— ——— · The Beginning · ——— ——— 教育是最好的國防,孩子是祖國的未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大部分家長一貫的想法,而父母也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為此多數家長也是付出了很多精力。
  • 日本11歲孩子的早晨習慣讓中國父母慚愧:值得孩子學習
    要知道,日本的青少年教育非常出名。前段時間,網絡上的一個日本11歲男孩的早晨,就引發了很多中國人的熱議。這個男孩是中日混血,一直生活在日本。從視頻中可以看到,早上鬧鐘響起以後,沒有一點的賴床,男孩就開始了一天的生活。
  • 日本11歲男孩的早晨,刺痛中國家長的心:別做「有毒」的父母
    一個日本11歲男孩子的早晨卻讓中國父母感到痛心,11歲小男孩竟然可以如此熟練地;平常"的早晨這個小男孩究竟是什麼來頭呢?這個孩子的早晨是母親記錄的,母親其實是中國人,長期在日本定居,孩子也就在不同的環境和教育方式下長大,擁有不同的童年。在普通的早晨,小男孩自己獨自起床,簡單地洗漱之後,他就來到了廚房。廚房沒有母親忙碌的身影,男孩需要自己來準備早餐,看到他熟練地去冰箱拿需要的食材,然後就好好地將早飯都打理好,順便也把家人的早餐也一起準備好了。
  • 日本一位11歲男孩的清晨,讓中國家庭反思:寵愛不是溺愛
    日本一位11歲男孩的清晨,讓中國家庭反思:寵愛不是溺愛在網站上看了一位日本男孩的清晨日常,男孩清晨後的表現和大部分中國同齡孩子相差較大。這個11歲男孩是個中日混血兒,在日本長大,從小到大接受日本教育方式比較多,父母把他的清晨日常記錄了下來。從他的一舉一動中,我們可以學習到不少東西。清晨鬧鐘響後,男孩立馬起身關掉鬧鐘,不僅沒有賴床,起床以後還把被子疊好,換好衣服,刷牙洗臉。這系列行為沒有一點拖拉。
  • 日本一位11歲男孩的早晨,刺痛許多中國家庭:別做有「毒」父母
    對此很多家長覺得沒什麼,孩子最重要的是學習,這些「細枝末節」可以暫且放在一邊,能多睡一會兒就多睡會兒吧。但從某個角度上來看,這於孩子的獨立性養成有礙。日本一位11歲男孩的早晨,刺痛許多中國家庭之前有位寶媽分享了她家兒子的早晨,這位11歲的小男孩,是名中日混血兒。鬧鐘響起後,他一點沒有賴床的意思,按掉鬧鐘便起身下床、穿衣疊被,整個過程毫無拖沓。
  • 日本11歲男孩的清晨,刺痛了無數中國家長:寵愛不是溺愛
    這個日本男孩11歲,是中日混血兒,自幼生活在日本,接受著日本的教育。雖然現在才11歲,可這個男孩的自理能力卻非常強。清晨鬧鐘響了之後,這個男孩就起了床,沒有絲毫的賴床。然後,他動作熟練的疊了被子,收拾了自己的床鋪,讓房間看起來更整潔。把內務完成之後,男孩就去洗漱。如果家長們認為這並沒有什麼的話,那麼小男孩接下來的行動就會讓眾多家長感到驚訝了。
  • 看完這位11歲日本男孩的早晨,無數中國父母羨慕了:怎麼教的?
    這樣的生活模式,相信大家都習以為常了,但有一位11歲日本男孩的早晨,卻一下子揭開了無數中國父母的這位男孩是中日混血,不過大多數時間都居住在日本,某日他的父母用鏡頭記錄下了他的一早上,並發布到了網絡上。視頻裡,男孩到點就起床,一點都不拖沓,不僅如此,他自己把被子疊得整整齊齊,然後又去浴室洗漱。
  • 日本一位11歲男孩的早晨,刺痛多少中國家庭:別做有「毒」父母
    回想一下,清早起床家裡是什麼狀態,父母在廚房裡忙得不亦樂乎。而這個時候的孩子呢?正在做著美夢,還不想起床,一直到父母做好早飯,經過了不知道幾個回合的「鬥爭」,終於被父母叫了起來,一副沒有睡醒的樣子,開始刷牙、洗臉。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 11歲日本男孩清晨做早餐,孩子獨立是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開學之後,每天早起給孩子做早餐,催促孩子上學,晚上輔導作業已經成了父母們的日常。而我們的孩子呢,已經習慣了父母的照顧,不睡到最後一分鐘不起床,有時候迷迷糊糊地坐到餐桌前,要媽媽把飯塞嘴裡才肯吃。在世界青少年的調查研究中發現,中國孩子的獨立性在世界處於比較靠後的位置,在歐美國家,孩子上了大學之後就要自己打工賺生活費,成年之後父母就很少給錢了。要說孩子獨立最早的國家,還要屬日本。前幾天看到一個11歲日本男孩的日常,讓很多中國父母感慨:我家孩子要是有這孩子一半獨立,我就輕鬆了。
  • 日本11歲男孩的一天,打臉無數中國家庭,父母還是「無用」的好
    談到&34;的殷切希望,中國父母絕對不輸於其他任何國家的父母,為孩子鋪墊好的未來已經是父母們最基礎的信念。可是,很多家長只學會了教育和管理,卻不懂得如何放手。一邊希望孩子長大之後能夠獨立成人,一邊又在旁邊焦慮觀望,甚至恨不得代替孩子做一切。要使孩子學會獨立,&34;之道才是最寶貴的禮物。
  • 一個11歲男孩的晨起,引得多數家長深思,別讓過度寵愛害孩子
    其實這說到底就是孩子們的自理能力不足,前段時間,一位11歲小男孩的清晨表現,便令不少家長們為之觸動。、一個蘋果,在營養的搭配上可以說很是均衡,在開動前男孩雙手合十,表示對食物表現出了尊重,這是日本的一個習俗,拍攝視頻的媽媽也表示入鄉隨俗,學習他人優點,告誡孩子珍惜糧食,從日常生活中教導孩子學會珍惜與感恩。
  • 日本一位11歲男孩的清晨,刺痛無數中國家庭,別做「有毒」父母
    孩子上了小學,父母也就上了套,小學跟幼兒園簡直太不一樣了,幼兒園負責一日三餐,早上遲到一會也沒什麼問題,中午也不用接回家,父母可以有一整天的時間忙自己的事。可是上了小學就不一樣了,按時按點地接送不說,一天三頓飯也要吃飽吃好,尤其是早晨,媽媽六點多就要起床做早餐,孩子七點半就要到校,早晨就跟打仗一樣,不停的催催催,孩子呢,睡眼惺忪沒有胃口,被催得急了就會哭鬧,嚷嚷著不想上學,負面情緒爆滿。
  • 別再做「有毒父母」:一個日本男孩的早晨,刺痛無數中國家長
    別再做「有毒父母」:一個日本男孩的早晨,刺痛無數中國家長中國從來都不缺優秀的家長,勤快的家長更是比比皆是,因此許多優秀的中國家長也都養出了很多「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孩子,從小到大孩子不但是錦衣玉食,而且還每每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一個個儼然小王子小公主一般。對此,家長們似乎一點也不介意:等孩子長大自然就會做了,跟學習比起來這都不算什麼。
  • 日本11歲男孩的早晨獲贊:學會放手,是一個媽媽最大的成功
    距離9月1號開學已經過去了一個星期了,不少家長表示鬆了一口氣,終於讓&34;回籠了,自己也不用那麼辛苦,整天圍著孩子轉了。其實家長們之所以會有&34;的感受,孩子淘氣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也有孩子獨立性糟糕的問題,沒辦法自己收拾床鋪、不會自己準備早餐等等,就算是日常作業,也只有在父母的督促下才肯動筆,讓爸爸媽媽大傷腦筋。
  • 一位日本男孩的早晨,讓我看到日本教育的過人之處,值得借鑑
    我以前一直不明白,日本那個國土狹小、資源匱乏,為啥能躋身於發達國家的行列!直到我在網絡上,看到了一位普通日本11歲男孩的早晨,我突然懂得了日本教育的過人之處。11歲也就是我們小學五年級的孩子。試想一下,大多數家庭的早晨是什麼樣子?家長催、催、催,孩子磨、磨、磨。
  • 11歲日本男孩的早晨,羨慕了無數中國父母,網友:學不來的
    在大多數家庭裡,每天早上起來那會兒就跟打仗一樣,家長得早起給孩子準備早餐,還得不停地催孩子起床去上學。就這樣慌慌張張開始了一天。但前陣子網絡上一位11歲的日本男孩,卻讓家長們長了見識。有網友表示:「日本的教育太好了,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兒。」也有網友在反思:「我的兒子每天都是慌慌張張送去學校,做飯、洗碗也都不會,我很慚愧啊。」有網友說,我在這個孩子身上看到了獨立、自律、文明有禮等等好習慣。而這些好習慣的養成,會讓孩子長成一個更優秀的大人,一個更受他人尊重,被他人所讚賞的人。
  • 五歲男孩的履歷表讓人自愧不如,網友紛紛表示不想再要孩子
    前段時間,上海一位五歲男孩的簡歷火了。他的簡歷上顯示,這位小朋友兩歲開始聽並跟唱詩歌,五歲會背百首古詩,英文書年閱讀量超過五百本,四歲半開始學鋼琴,圍棋取得11級證書,曾遊歷長三角各省市,去過日本和印尼等國家……面對這份簡歷,網友們有的震驚,有的質疑,有的表示不想再要孩子,更多的是自愧不如。
  • 13歲男孩因一「特長」走紅,為父母賺得一棟別墅:自愧不如
    現在很多小孩子對信息技術的掌握比大人都要熟練,甚至許多孩子還成為了資訊時代的主角,成為了「小網紅」。都說出名要趁早,這些小網紅小小年紀就能在網絡上嶄露頭角,並獲得大眾的認可,肯定是有一技之長。而且這些小網紅的父母,也趁著孩子走紅之際,在其中獲得了不少利益。
  • 看了日本11歲男孩的早晨,不少寶媽疑惑,自家寶寶被養廢了麼?
    並且孩子的成績好了,也不一定就代表著孩子就一定有出息,因為孩子可能成為一個生活無法自理的學習機器,而將來進入社會,需要的卻是一個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才。其實生活中,也是能夠學到很多東西的,能夠鍛鍊孩子的。然而卻被父母剝奪了,孩子可以做的事情,父母替孩子做了,孩子的學習,本來是自己的事情,卻讓父母變成,是被逼著學習的了。這樣孩子又怎麼可能會讀書努力,成績優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