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特殊背景下造就懂事的孩子,這在現在可能就不存在了,因為孩子已然是家庭的中心。
現在的家長總是為孩子把一切都準備好,如準備衣服、做早餐、送去上學等,不願意或不敢讓孩子自己去完成這些事情完成,在父母的眼裡孩子沒能力完成。
一個日本11歲男孩子的早晨卻讓中國父母感到痛心,11歲小男孩竟然可以如此熟練地、獨自把這麼多事情都完成,像是做飯、洗碗、自己上學、做家務等。面對這樣鮮明的對比,網友發出感嘆,千萬別再做"有毒父母"。
這個小男孩究竟是什麼來頭呢?這個孩子的早晨是母親記錄的,母親其實是中國人,長期在日本定居,孩子也就在不同的環境和教育方式下長大,擁有不同的童年。
在普通的早晨,小男孩自己獨自起床,簡單地洗漱之後,他就來到了廚房。廚房沒有母親忙碌的身影,男孩需要自己來準備早餐,看到他熟練地去冰箱拿需要的食材,然後就好好地將早飯都打理好,順便也把家人的早餐也一起準備好了。
看到孩子的早餐,大家都說營養均衡、有食慾,看來男孩很有經驗。即使只有自己一個人吃早餐,孩子的餐桌禮儀也沒有丟失,尊重食物,把早餐都好好地解決。
吃完早餐,男孩就著手洗碗,把自己的事情都好好解決。收拾好之後,孩子就拿起自己的書包、各種背包就好好地出門,沒有讓家長幫忙,就是一個懂事的小能手。
男孩懂事不是因為父母懶或生活逼迫,而是不同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差別,反觀我們的社會,不難發現就有很多"有毒"的父母。
所謂"有毒"的父母,就是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危害的家長,這種傷害不是身體上的,而是精神和價值觀念上的毒害。
這些有毒的父母看似愛孩子,卻是無形之中去傷害孩子,擔心孩子受傷而剝奪孩子鍛鍊、成長的機會,不願意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反而變成溺愛孩子,讓孩子變得"無能"。
有毒的父母容易養出"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讓孩子無法能夠適應社會、學校等,讓孩子無法能夠獨立地成長,成為生活和工作上的低能兒,這對孩子的成長會帶來巨大的打擊。
家長的想法也不是完全錯誤,孩子的能力的確有限,但他們不能完全生活在我們身邊,捨得放手才是更好地教育。
1、不要溺愛孩子。孩子的確需要關愛、呵護,但他們也有自己的能力,家長不要過分愛護孩子,不願意讓孩子去接觸事物,這樣是錯誤的溺愛,會讓孩子變得"無能"。
2、鍛鍊獨立能力。鍛鍊孩子需要從小做起,家長要捨得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從生活的小事做起,如自己穿衣、收拾東西等,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鍛鍊獨立能力。
3、樹立正確觀念。價值觀是引導孩子成長的燈,對於孩子的成長道路有重要意義,家長要以身作則,讓孩子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如感恩、尊重、節儉等,讓孩子擁有正確的觀念。
孩子不會在我們的身邊成長,他們需要自己去飛翔,所以不要做"有毒的父母"去毒害孩子,而是讓孩子能夠得到更好地成長,給予孩子獨立成長的能力,這才能給予孩子更好的發展道路。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嘴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