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日本小男孩的早晨,讓很多國內父母扎心,別讓你的愛「有毒」

2020-10-03 柒月的寶貝

近日,一個日本普通家庭的媽媽記錄了,自己兒子早晨的情景。卻刺痛了國內很多父母的心。很多人對究竟怎樣才能愛孩子,有了不同的看法。

文/柒月的寶貝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不僅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也是社會文明的傳承者,承載了人類的希望。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但是,怎樣才是愛孩子呢 ?

讓孩子吃飽穿暖?時時刻刻守護在孩子的身邊?讓孩子生活在自己的羽翼下,不會受到傷害?還是為了孩子奉獻自己的一切?等等等等,這些就是父母該對孩子的愛嗎?本期話題:一位日本男孩的早晨,讓很多國內父母扎心,別讓你的愛「有毒」!

近日,一位日本普通家庭的寶媽,拍攝了一段兒子早晨日常的生活,沒想到卻刺痛了很多中國父母的心。這一位日本小男孩是中日混血,媽媽是中國人,爸爸是日本人,小男孩的媽媽記錄了他的早晨正常一些日常行為,結果讓很多國內的父母都覺得非常的扎心。這位媽媽究竟記錄下了什麼呢?

在媽媽的鏡頭下,孩子不僅僅是懂事、乖巧,而且做事也是井井有條。孩子早上很早就起床了,因為早餐得要由他自己來弄,做好了營養的早餐之後,他雙手合十虔誠地說了一句:「我要開動了!」然後將自己做的食物全部吃得很乾淨。

本以為應該是到此為止,孩子在吃完了早餐之後,又自己動手清理了碗筷。做完這些之後總想著孩子該要去上學了吧,結果孩子的早晨還沒完,因為這個時候還早,孩子還需要出去遛一下狗。孩子出門後遇到其他人時,都會非常有禮貌地問好,不管是自己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孩子,都對他們報以燦爛的微笑。

這位日本的寶媽本意只是隨手記錄一下孩子,一個非常普通的早晨,但是這卻讓很多的國內家長都覺得無地自容。覺得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日本的教育方式,相差實在是太大了。

其實,對於孩子的養育也好教育也好,作為父母不應該一手全抓,不給孩子留任何的成長空間。或者只關注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孩子未來收入的高低。而忽略了,培養孩子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培養孩子獨立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到底該如何做呢?

一、多給孩子動手的機會

我們生活中經常看到,一些成績優秀的孩子,但是生活能力卻非常的低。曾經看過一則新聞,一個考入985大學的孩子,每周都要給父母寄回家滿滿一大袋子,發臭要洗的鞋襪衣物甚至還有內衣。這位母親還驕傲地說:我兒子只需要把專業學好就行了,這些生活瑣事他從來不會做,太浪費他的時間了,將來也自然會有人為他做。

這樣真的好嗎?我們見到很多「不食人間煙火」的孩子,成績一流,生活白痴。有些孩子成績優秀,但是卻無法融入社會融入同學和同事當中,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家長的教育,很多的父母平時太注重成績了,生生把一個本來可以很多優秀的孩子,培養成了不被社會接納的「巨嬰」。

一個優秀的人才,一定是一個有著良好生活習慣、獨立和自律的人。父母不能讓孩子從小就什麼事情都由自己一手包辦,這讓很多孩子因為平時自己缺乏動手的習慣,養成習慣性依賴父母依賴他人的性格。將來誰能像父母一樣的去包容他們?照顧他們?這樣孩子缺少獨立自主的能力,即便是學習成績再好,也很難融入到社會大家庭的當中去。

二、父母要懂得適度的放手

這一位年僅11歲的日本小男孩,年紀也不大,在國內這個年齡也基本是在上小學。國內的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幾乎上下學都還需要父母或者家人接送。父母總說覺得孩子上下學路上車多人雜,萬一磕了碰了或者遇到危險多嚇人,自己得要時刻地盯著才放心。

在日本,很多孩子不是坐學校班車,就是自己獨自一個人去上學!難道日本的家長就真的不擔心嗎?其實作為一位母親,這位日本媽媽肯定是有擔心的,但是她也知道適度的放手是很重要的。畢竟沒有磕絆,如何才能深刻懂得躲避危險。

父母不放心可以偷偷地跟隨孩子,來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一味地讓孩子在自己羽翼之下成長,孩子是永遠長不大的。父母一味的不讓他們經歷風雨,那他們將來面對風雨磨難時,該如何抵擋呢?愛孩子,父母就要懂得適度的放手。

三、父母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榜樣

孩子平時的行為習慣,甚至性格,其實和父母有很大的關係。父母平時在家裡或者是在外面,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無形中影響和教育著孩子。每個孩子,都是從模仿父母開始,學習和接觸這個世界的。

如果說,作為父母,平時生活不規律,行為粗魯,遇到事情喜歡用粗暴的方式去解決的話,那麼孩子十有八九,也會跟父母一樣行為和性格。優秀的父母,真正懂得愛孩子的父母,會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起良好的行為榜樣。

擁有良好家風和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不僅自律努力,而且行為舉止、待人接物等等也落落大方不卑不怯。其實,良好習慣的形成,都是從生活中一點一滴小事情的積累,來養成的。孩子們通過對父母的觀察和模仿,了解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懂得分寸和尊敬父母。

育兒心得:

很多父母通過這位日本小男孩平凡一天的早晨,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愛。有些我們認為的愛,很可能是「有毒」的,是對孩子成長不利的。想要讓孩子真正能夠健康成長,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的人才,作為家長一定要審視自己對孩子的愛。愛,要有度,不要有「毒」。

延伸閱讀:

你對日本的家庭的教育方式如何看待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和大家一起交流你的經驗。

柒月的寶貝: 關注我們,每天進步一點點,傳播母嬰育兒、 婚姻家庭新觀念!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日本一位小男孩的早晨,點醒了許多中國家長,別做「有毒」的父母
    文|西紅柿媽媽如果有一個機會,把你的孩子送去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去生活、去接受教育,你會選擇哪裡?有人選擇自由而民主的美國,有人會選擇優雅浪漫的法國,而有一個中國家庭選擇了日本。這個小男孩是一個11歲的中國人,與父母一起定居的日本,每天他都是有條理的重複著這些有趣的日常。
  • 日本11歲男孩的早晨,刺痛中國家長的心:別做「有毒」的父母
    一個日本11歲男孩子的早晨卻讓中國父母感到痛心,11歲小男孩竟然可以如此熟練地面對這樣鮮明的對比,網友發出感嘆,千萬別再做"有毒父母"。這個孩子的早晨是母親記錄的,母親其實是中國人,長期在日本定居,孩子也就在不同的環境和教育方式下長大,擁有不同的童年。在普通的早晨,小男孩自己獨自起床,簡單地洗漱之後,他就來到了廚房。廚房沒有母親忙碌的身影,男孩需要自己來準備早餐,看到他熟練地去冰箱拿需要的食材,然後就好好地將早飯都打理好,順便也把家人的早餐也一起準備好了。
  • 別再做「有毒父母」:一個日本男孩的早晨,刺痛無數中國家長
    別再做「有毒父母」:一個日本男孩的早晨,刺痛無數中國家長中國從來都不缺優秀的家長,勤快的家長更是比比皆是,因此許多優秀的中國家長也都養出了很多「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孩子,從小到大孩子不但是錦衣玉食,而且還每每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一個個儼然小王子小公主一般。對此,家長們似乎一點也不介意:等孩子長大自然就會做了,跟學習比起來這都不算什麼。
  • 日本一位11歲男孩的清晨,刺痛無數中國家庭,別做「有毒」父母
    這可能是很多父母的真實想法,於是養出了很多「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孩子,有的人覺得,跟學習比起來,這都是微不足道的小瑕疵,長大自然就會做了,但也有的父母零容忍,孩子不光學習要自覺,自理能力也要鍛鍊,最近,一位11歲的日本小男孩,就深深地震撼到了中國的家長。
  • 日本一位11歲男孩的早晨,刺痛許多中國家庭:別做有「毒」父母
    日本一位11歲男孩的早晨,刺痛許多中國家庭之前有位寶媽分享了她家兒子的早晨,這位11歲的小男孩,是名中日混血兒。鬧鐘響起後,他一點沒有賴床的意思,按掉鬧鐘便起身下床、穿衣疊被,整個過程毫無拖沓。和小柴結束了清晨旅行後,小男孩才開始準備上學的物品:午餐便當裝進袋子、上體育課的衣服、音樂課的樂器……至此,他的早晨終於告一段落,而後就是獨自去學校,路上跟熟人打招呼。
  • 看完日本小男孩的早晨,中國家長反省了自己:孩子沒出息,怪我
    這主要是因為在西方國家,父母從小就會讓孩子獨立去完成一些事情,比如說簡單的家務,自己上學等等。但是中國的父母相對來說會比較溺愛孩子,而孩子也很依賴父母。前段時間,關於一位11歲的日本小男孩的早晨的視頻被很多中國父母看到,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中國家長也反省了自己:孩子沒出息,怪我了。
  • 日本11歲男孩的清晨,刷爆國內家長群:別再做「有毒」父母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大家都知道在目前的社會壓力下,很多家庭都會選擇生一胎,這也讓很多家庭的孩子變成家庭的獨寵,不僅爸爸媽媽疼愛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照顧,對孩子可謂是百依百順,所以導致很多孩子在上小學也完全沒有自主的能力
  • 日本一位11歲男孩的早晨,刺痛多少中國家庭:別做有「毒」父母
    回想一下,清早起床家裡是什麼狀態,父母在廚房裡忙得不亦樂乎。而這個時候的孩子呢?正在做著美夢,還不想起床,一直到父母做好早飯,經過了不知道幾個回合的「鬥爭」,終於被父母叫了起來,一副沒有睡醒的樣子,開始刷牙、洗臉。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 日本一位3歲娃上學方式走紅,刺痛中國父母心,別做「有毒」父母
    這兩年,日本教育孩子的方式漸漸走入中國家長們的視線,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都受到大家的認可。尤其是現在網絡技術比較發達的年達,手機上很容易看到日本寶寶的日常生活。就在這兩天,一位3歲的日本女寶寶的上學視頻走紅,不少家長紛紛點讚,視頻在家長圈裡面瘋傳,不少家長也開始深深的反思,自家的孩子為什麼就沒有這樣的自律?
  • 日本11歲男孩的早晨,刺痛無數中國父母:「教育」是最好的國防
    ——— ——— · The Beginning · ——— ——— 教育是最好的國防,孩子是祖國的未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大部分家長一貫的想法,而父母也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為此多數家長也是付出了很多精力。
  • 「最扎心生日蛋糕」走紅,小男孩當場情緒失控,網友:把蛋糕踢飛
    "最扎心生日蛋糕"走紅,小男孩當場情緒失控,網友:書包過於沉重導語現在人們對待節日越來越重視,而一年之中,估計最重要的節日就是自己的生日。當然成年人已經不再盼著自己過生日,因為又年長一歲。但是也有的小朋友在過生日的時候,並沒有高興和快樂,反而是扎心的情景。案例明明今年已經8歲了,父母答應他今年在過生日的時候給他一個驚喜,這讓他動力十足。他不但乖巧了很多,而且還幫著媽媽做了很多家務。
  • 「愛刷手機的父母,培養不出愛讀書的娃!」作為家長,你扎心了嗎
    …」那麼,作為家長,捫心自問,你扎心了嗎?還有人評論說,「扎心了,難怪我兒子不愛看書,只喜歡追著我要手機玩遊戲,因為我就愛抱著手機玩遊戲,還煩兒子怎麼這麼不聽話……」錢志亮老師講過,「人生差距,始於入學前的家庭親子閱讀。」
  • 一位日本男孩的早晨,讓我們看到中日家庭差距,放手才是最好的愛
    日本十一歲小男孩普通的一天這是一個普通的早晨。在「叮鈴鈴」的鬧鐘聲中,六點鐘,一個普通的11歲日本小男孩起床了。他先是去洗漱,然後疊好了自己的被子,收拾昨天的玩具和作業。對規則的敬畏之心紮根在很多日本人心裡。
  • 一名外國孩子的行為,讓中國父母傷透了心
    養育一個孩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中的艱辛只有為人父母才知道。近日,一名日本媽媽在網上曬出了自己11歲兒子的行為,引起了中國父母的爭議,對比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傷透了心。這位日本男孩今年11歲,圖片上我們可以看到,他起床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做早餐。有多少中國父母會讓孩子自己做早餐的?
  • 媽媽把孩子丟高鐵上:父母的冷暴力,像針一樣扎孩子的心
    處理問題的方式有很多,冷暴力是最差的一種。 可是很多父母會無意識選擇這種最差的方式。,它會貫穿歲月,像一根針一樣深扎在子女的心頭。」 可是父母用這樣的冷暴力在孩子的心上狠狠的扎了一刀而不自知。 樊登在讀書會上說:「你是要贏了孩子,還是贏得孩子?」
  • 中國式「有毒」的家庭,3個錯誤觀點養育孩子,喪失未來競爭力
    中國式「有毒」的家庭如今國內所有的父母都幾乎都處於一種「後勤」的狀態,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幫孩子「洗衣做飯」,做好孩子後勤工作,可是這種方式真的對嗎?每天早上不到6點就起床給孩子做飯,然後給孩子收拾書包,整理衣物,而換來的卻是孩子的一句「你催什麼催」,最後父母還要笑臉相迎。
  • 你是有毒父母嗎?
    什麼是有毒父母?你是有毒父母嗎?有毒父母是原生家庭這本書的作者蘇珊.福沃德提出來的,很多父母的存在就是一種毒藥,讓孩子日以夜繼的服用,最終深陷其中,難以自愈那些負面行為始終影響並支配著孩子生活的父母,就是有毒的父母,他們的情感傷害就像毒素一樣蔓延身心,孩子遭受的痛苦也會隨著成長不斷加深有人說過有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而有些人用一生治癒童年這就是有毒父母帶給我們內心和情感傷害,這些傷害隨著我們的長大不會消失
  • 看到江歌媽媽對好心人說的話字字扎心,快來聽一位失獨母親的心聲
    快來聽一聽一位失獨母親的心聲,字字扎心,讓人流淚。讓人心疼的江歌媽媽是多麼的想念她的女兒啊,她說:多麼希望有一天,你像大學時放假一樣突然站在我面前,喊一聲媽媽……。她還說:此生所做每一件事都是為查清愛女被害真相,還愛女應有的公道!我什麼都不怕!我畢生的摯愛無辜被害,我的心早在一年多前就隨著我女兒的生命一起走了!
  • 日本一位11歲男孩的清晨,刺痛了無數中國家長的心!看看日本家長教育孩子的原則,值得學習!
    下面來看看日本一位11歲男孩的清晨,刺痛了無數中國家長的心!這是一位日本媽媽記錄的自己孩子的日常生活,並通過社交平臺分享了她11歲兒子的日常。由此可見,這位日本小男孩雖然只有11歲,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非常自律,讓人驚嘆!
  • 媽媽獨自提前下車,把12歲孩子丟在高鐵上:父母的冷暴力,像針一樣扎孩子的心!
    網友都非常心疼這個小男孩,紛紛評論這個媽媽太過分,太極端,完全不顧孩子的感受和安危。  「你不聽我的話,那我就不理你」,媽媽的這種不管不顧的離開,不過是一種冷暴力。 處理問題的方式有很多,冷暴力是最差的一種。 可是很多父母會無意識選擇這種最差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