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不只是聽見,是最容易被忽視的溝通技巧

2020-12-19 雪兔的碎念

我們的生活幾乎離不開與人溝通和交流。我們通過人際交流了解社會、了解世界,溝通不僅是我們生存所需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們認識自己的方法,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反饋途徑,幫助我們理解我們是誰。如果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溝通方式按照使用頻率進行統計,我們會意外地發現「傾聽」是我們最重要的溝通形式之一

《溝通的藝術》中提到,有一項針對大學生的研究顯示,在他們的溝通時間中,大學有11%的時間花在書寫上,16%的時間花在說話上,17%的時間花在閱讀上,但是有超過55%的時間花在傾聽上。而針對北美大公司的大部分員工的一項研究也顯示,這些員工在工作日中約有60%的時間花在傾聽上。毫無疑問,傾聽才是我們最常用的溝通形式,那什麼才是傾聽呢?聽和傾聽有什麼區別?

什麼是傾聽

著名作家羅納德·B·阿德勒和教授拉塞爾·F·普羅斯特在《溝通的藝術》這本書中寫道:

很多人認為聽與傾聽是一回事,聽是指聲波傳到我們的耳膜引起我們的耳膜震動,進而經過我們的聽覺神經傳送到我們的大腦的過程。而傾聽是「大腦將這些信號重構為原始聲音的再現,再賦予其意義的過程。」

傾聽需要我們的大腦再現,所以傾聽不僅僅只是聽,傾聽的過程還需要我們大腦的思考,羅納德·B·阿德勒和教授拉塞爾·F·普羅斯特認為,真正的傾聽包含以下5個要素:

聽到專注理解回應記憶一次完整的傾聽過程應該是:

我們的耳朵聽到信息,接著我們的大腦為我們聽到的信息付出注意力,然後大腦開始理解和弄懂信息的意思,隨後對說話者給予明顯的反饋和回應,最後我們的大腦記下我們聽到的信息的內容。

這樣一個過程並不容易,會有很多原因導致我們無法做到有效傾聽,那我們為什麼會無法有效地傾聽呢?

無法有效傾聽的原因

羅納德·B·阿德勒和教授拉塞爾·F·普羅斯特在《溝通的藝術》這本書中,給出了幾個典型的無法有效傾聽的原因。

1. 先入為主

我想我們中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我們和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吐槽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我說:「我們老闆管得太多了,基本從頭管到腳,工作上管得細也就罷了,連我穿什麼衣服穿什麼鞋都要管,你說他為啥管那麼多?」對方說:「也許你把自己工作做好一點,他就不會管那麼多了,他可能就是不放心自己手下的人做任何事。」我說:「你怎麼確定是我工作做得不夠好呢?我也有很認真工作啊!」

我們在和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聊我們遇到的問題時,很多時候都是想獲得家人和朋友的支持,當家人或者朋友做不到真正的傾聽時,他們會先入為主地假定是我們自己的問題導致工作中上司的不滿意,與家人或者朋友的溝通出現的這個問題其實是因為對方不會傾聽導致的,這樣的例子也可以提醒我們在傾聽別人說話時,不要先入為主的以自己的視角假定一個問題出現的原因,導致溝通失敗

2. 超負荷信息

電影《穿普拉達的女王》中,梅麗爾·斯特裡普扮演的時尚女魔頭在工作中經常用海量信息轟炸自己的女助理。她只關注與自己有關的事情(關於你無能的事情,我不關心),仿佛一點感情都沒有。

不僅如此,她還經常打斷別人的說話,聽到不喜歡的東西就翻白眼,在話說到一半的時候就把下屬撇開不管,下屬們經常因為無法消化女魔頭髮出的海量信息而苦不堪言。超負荷的信息對我們的注意力是極大的挑戰,工作中遇到突如其來的超負荷信息也會讓我們很難專注到某些信息上,即使我們知道這些信息非常重要。

3. 走神

從我們的生理角度來說,想要一直保持專注地傾聽是件不怎麼容易的事情。有研究顯示,人類有能力在一分鐘傾聽600個字,但是通常我們一分鐘內只能說150到200個字於是,當別人說話時,我們就有了很多「空閒」時間,去誘使我們想一些和說話者無關的事情,這也正是為什麼有些人看似在很認真的聽我們說話,但是他們的思緒早已飄到了十萬八千裡之外。

4. 缺乏訓練

正如這篇文章標題提到的,傾聽不只是聽。我們的所接受的教育和信息中,很容易把聽和傾聽這兩件事搞混,很多人會覺得我天生就能聽到聲音,那就代表著我天生就會傾聽,學校的課程中也沒有專門學習正確傾聽的內容。

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都缺少正確傾聽的能力,也有很多人都在和別人的交流過程中感受到了被對方忽視帶來的困擾和痛苦,所以學習傾聽技巧不僅對我們自己,也對我們身邊的人很重要。

如何有效傾聽

在了解了什麼是真正的傾聽和導致傾聽失敗的原因之後,我們很自然得想知道,如何學會有效傾聽。《溝通的藝術》這本書中給出了幾個有效傾聽的方法

1. 少說話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曾經說過「我們生來有兩個耳朵,卻只有一個嘴巴,就是為了讓我們多聽少說」。

如果我們想要真正的了解說話者的意思,那就應該避免自戀地傾聽或者一味地將話題轉移到我們自己的想法上。少說話不代表完全沉默,正如我們前文講到的,傾聽的整個過程也包含回應說話者,所以選擇在適當的時候說話和發表意見,少說多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傾聽

2. 不要過早評判

無法做到有效傾聽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傾聽者先入為主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反饋,不要過早評判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比如工作中我們可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我們向工作的合作同事提到,這個問題無法解決的原因是,還沒等我們說完,對方就回覆說我知道,是因為你少做了A、B、C,才讓問題無法解決,如果我們恰巧已經試過A、B、C這些方法,而對方在我們沒有說完之前就打斷我們,先入為主地給出了他所認為的原因,我們就會很生氣,進而開始與對方爭論,最後演變成了一場唇槍舌戰。

3. 學會尋找重點

有時候我們會遇到一些喜歡誇誇其談的人,他們說話的內容非常多且缺乏重點。面對這樣的說話者我們可能會失去耐心,但是大部分情況下,說話的人還是有一個中心思想的,只是礙於表達能力,他沒有把自己的核心思想表達出來。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利用自己思考的速度比對方說話快的優勢,在對方表達時尋找對方說話的重點,還可以利用一些提問題的方式,引導對方說出他想要表達的核心內容,找到對方表達的信息中的重點

結語

傾聽其實是最普遍,也可能是最容易被人忽視的溝通形式。傾聽是弄懂別人表達的信息的全過程,包括聽到、專注、理解、回應和記憶5個要素。學會正確和有效地傾聽,不僅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對方表達的信息,也可以幫助我們與對方構建更好的溝通模式,正如《溝通的藝術》中所說的,傾聽不僅僅是禮貌的注視和頻頻點頭而已,它的價值就如同「說」在一個談話過程中的重要性一樣

相關焦點

  • 即使學了再多的溝通技巧,如果你不懂得傾聽,也做不成高效溝通者
    不管是著名的「阿韋龍野孩」案例,還是醫學研究者列舉的,因缺乏親密關係而導致的健康事件,都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如果沒有溝通,我們將不知道自己是誰,無法獲得快樂,容易生病,甚至是走向死亡。那麼,如何才能更好的進行溝通,成為人們不斷探討的問題?
  • 仔細傾聽在溝通中的重要性
    歡迎來到兔說影視,在這裡將會帶給大家不一樣的開心和精彩,小編文筆不好,還請各位小主看後多多指教仔細傾聽在溝通中有什麼重要的作用呢?卡耐基曾經說過,如果希望成為一個善於談話的人,那就先做一個願意傾聽的人。在溝通中,傾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親子溝通技巧7,如何運用積極傾聽,積極傾聽中遇到的問題
    上篇課我們講了什麼是積極傾聽,積極傾聽就是在孩子有問題時,父母採用的應對方式。也就是反饋信息+標明感受。學習之後呢,很多家長就迫不及待的拿去用,結果卻發現很不好用。不是孩子不說話,就是孩子對家長所用的積極傾聽根本不理睬,更不會談什麼自己的感受。家長也鬱悶了,學這個技巧到底有什麼用的呢?為什麼用起來就不好使了呢。
  • 親子溝通技巧6 積極傾聽
    您好,今天我們開始親子溝通技巧第六篇,積極傾聽。上一次我們了解了,當孩子處在問題之中時,我們通常的反應都是各種各樣的絆腳石,這時有的父母突然發現自己不知道該怎麼和孩子講話了,因為一開口就是絆腳石,當孩子處在問題之中的時候,我們如何去有效地協助孩子呢,下面呢,我們給大家分享兩種非常有效的反應方式。
  • 《非暴力溝通》:善於利於傾聽的技巧,可在關鍵時刻救自己一命
    前面所講述的戒毒所的女子,便是之前特意學習過馬歇爾的課程以及他的「非暴力溝通」技巧,最終在關鍵時刻,救了自己一命。可見,非暴力溝通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掌握這種溝通技巧,那麼生活裡的各種人際關係,一定是朝著美好和諧的方向不斷向前邁進的。
  • 有效職場溝通,最重要並非「說服」,而是「傾聽」
    還記得我剛開始做客服的時候,讀過《好好說話第一步:學會傾聽》,裡面有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有效溝通中,比說更重要的是傾聽」。為什麼溝通中傾聽這麼重要?因為傾聽能幫助我們儘可能收集到足夠的信息,避免發生因信息遺漏導致的不必要的錯誤。
  • 更好溝通的5個技巧,讓你富有同情心的傾聽
    富有同情心的傾聽,是建立人與人之間緊密關係的關鍵溝通技巧。家庭心理治療師瑪麗蓮.韋琪在《今日心理學》網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提供了5個傾聽他人的技巧。第一,除非特別需求,否則不要試圖解決問題或提出建議。有時其他人和你訴苦,只是希望有人能夠傾聽他們的感受。對我們來說,想要幫助朋友提供即時解決方案是一種自然的本能,但是你的建議很可能不是對方需要的。這條建議對男性格外重要,因為男人往往是問題解決者。第二,如果你的朋友無法立即說出他的感受,輕保持耐心並且不要感到不耐煩。很多時候,人們需要一些時間才能說出自己的感受。
  • 傾聽和反饋,讓你成為溝通高手!
    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面臨溝通中忽然卡住說不出話來的尷尬情景,這個時候很容易就會脫口而出一些不合時宜的話。然後接著就是不斷的後悔,後悔這話就不該說出去。那這個時候,作為普通人我們首選會去閱讀許多關於溝通技巧的書或資料。其實這往往是不需要的。
  • 家庭關係中最有效的溝通方法:深度傾聽
    家庭關係中最有效的溝通方法:深度傾聽維繫一段親密關係最重要的是什麼?怎樣勸說孩子更有效?如何化解家庭成員之間的衝突更有效?好的溝通,讓人與人之間流動著溫情,壞的溝通,讓人與人之間豎起高牆,溝通之於家庭,就好像呼吸之於生命。深度傾聽//////////總有家長困惑,我一遍遍地給孩子講道理,可他還是聽不進去,甚至還埋怨我,作為家長覺得無力極了。但其實良好的親子關係未必需要你說了多少,而要看你做了什麼。
  • 人際溝通,20%靠話術,80%靠傾聽!三個高情商的傾聽技巧,學習了
    人際溝通,很多人往往更注重表達自我,更注重話術,說的太多,聽的卻太少,如此,溝通效果往往不會太理想。事實上,人際溝通,20%靠話術,80%靠傾聽,通過傾聽,調動對方情緒,可以將談話對象引入你想要的氛圍;通過傾聽,發掘他人才能,可以建立融洽的人際關係。
  • 和孩子良好溝通的前提:真誠的傾聽
    我們總以為自己在孩子面前擁有權威,總感覺自己可以像國王一樣對孩子發號施令,總以為是為孩子好,但如果不去了解孩子的需求,不考慮孩子的感受,不尊重他們作為一個個體的人格尊嚴,你和孩子之間的鴻溝將永久性的難以逾越。而真正在鴻溝之間架起橋梁的是——我們願意去了解孩子的心願,願意去傾聽孩子的需求,甚至就只是認真地聽他講一句「廢話」而已。
  • 溝通不暢,是因為你還沒有掌握有效溝通的秘訣
    其實溝通不暢是因為你還不了解什麼是溝通,溝通要做些什麼,怎麼做才能實現高效溝通。正如現代管理之父德魯克所說:「一個人必須知道該說什麼,一個人必須知道什麼時候說,一個人必須知道對誰說,一個人必須知道怎麼說。」看來,溝通不只是簡單地表達,而是需要你學習的一個重要技巧。也許有人會說溝通太難了,怎麼也學不會。其實不然。
  • 溝通的藝術精華筆記之三會傾聽不只是只聽不說
    在我們和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家長需要做到以下三點:1、少說多聽孩子在跟我們溝通的時候,給孩子充足的傾訴時間。如果我們中途經常打斷孩子,甚至不讓孩子說,那麼孩子的思維能力就會變差。2、注意集中注意力,讓孩子感到關心和在乎孩子在傾訴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全身心的去傾聽,放下手機,關掉電視,不能敷衍孩子,讓孩子感到你的關心和在乎。
  • 學會傾聽,開啟和孩子高效溝通的第一步
    孩子由出生到漸漸長大,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們渴望被家長理解和關注,對自身感受和情緒雖然有模糊的認識卻又不能很好的分析處理;家長則希望能夠正確解讀孩子的內心,理解接納他們的情感,同他們在愛和關懷中建立親密關係,而這些都離不開高效的親子溝通。「傾聽」作為溝通的前提和基礎,直接影響溝通效率和結果,隨著人們對親子溝通的日益重視,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也被越來越多的家長認可。
  • 溝通到底有多難——愛永遠是傾聽而不是講理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卻總是不自覺的會在家庭關係中和親子關係中把愛限制在控制、指責、要求中,而忘記了愛最本質的語言是傾聽。愛人不聽,就覺得無法溝通,孩子不理,就覺得不聽話。家永遠不是個講理的地方,如果總是在生活的點滴中跟愛人爭對錯,與孩子弄權威,最終家將成為世界上面對面、背靠背最近,心卻最遠的地方。
  • 有效的溝通技巧四大要點 破除溝通的人為障礙
    ,建議在職場工作的人都要去學習一下溝通的技巧,然後運用到實際交流溝通中。   人與人要想相處的非常好,是離不開溝通的,不過有些人因為沒有掌握有效的溝通技巧,導致溝通上面出現了異常,這樣下去是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建議在職場工作的人都要去學習一下溝通的技巧,然後運用到實際交流溝通中,下面就是專業人士對這些溝通技巧的詳細介紹。
  • 推銷中的傾聽技巧
    傾聽是保證語言溝通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傾聽技巧可以幫助推銷員解決許多推銷中的實際問題。可以肯定的說,對於成功的推銷,傾聽所起的作用不亞於陳述與提問。本來,推銷過程中的語言溝通應具有雙向性:推銷員既要來說,也要聽——接收顧客傳來的信息。
  • 有效的職場溝通技巧,讓你成為會說話的人
    兩位作者都是專業的溝通學者。羅納德·B·阿德勒教學溝通寫作,幫助商務人士改進職場中的溝通技巧;拉塞爾·F·普羅科特是北肯塔基大學教授,兩人於1990年在溝通會議上相識。多年來,他們致力於溝通主題的寫作、講演、教學與合著出教材。《溝通的藝術》是其中傳播最廣,也是受益人群最多的一本書。
  • 孩子不願跟自己溝通?是時候使用積極傾聽了
    因為爸爸使用了積極傾聽的溝通方式,這才使得兩年不願意跟自己溝通的女兒和自己說話。積極傾聽是一種良好的溝通技巧,它並不止於默默的聽,而是適時的提出開放性問題、鼓勵、譯意(重複他人的話,表示自己認真聽)、反映感受(設身處地對待問題)的溝通方式。
  • 讀書筆記《非暴力溝通2》傾聽,是暴力溝通的前提條件
    如果不清楚發言的目的,我們的討論也許只是在浪費時間,而無法滿足任何人的需要。3 保持關注 (重點 最實用技巧)(全力傾聽就是聽完他人所有的話,等到他停下來,他講完情緒自然就平靜了,氣氛也變得輕鬆了,這時候的安慰或者提出各種建議,才是最佳時機。)如果過早地對他人提及請求,我們也許就無法傳達我們的關係,甚至還會被看做是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