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100APP—我教育兒子,婆婆竟帶孩子出走:紅白臉教育,是最危險的養育

2021-02-24 道與道教育
我教育兒子,婆婆竟帶孩子出走:紅白臉教育,是最危險的養育

前兩天,刷到了一則奶奶帶孫子離家出走的新聞,令人啼笑皆非。

孩子因沒按老師要求完成作業,媽媽情急之下拍打訓斥了他。

站在一旁的奶奶心疼不已,一個勁地護著孫子,但卻於事無補。

因擔心孫子再被教訓,奶奶一琢磨,竟趁著送孩子上學的機會,偷偷帶著他離家出走。

面對孫子的茫然,奶奶一臉寵溺地解釋說:「你媽太兇了,我帶你回老家休息幾天,不去上課。」

孩子想到媽媽發火的模樣,他忍不住瑟縮著脖子,猶豫了一會後跟著奶奶走了。

為此,網友評論說:

「一些老人在帶孫輩的時候完全不懂什麼叫界限。」

「對於孩子的教養問題;有衝突,多協商;協商無果,由孩子的媽媽決定;並且,這一條包括父親在內。」

媽媽打罵孩子固然不妥,但是奶奶帶著孩子離家出走錯誤更大。面對孩子的教育,最忌諱的就是,你拼命將孩子往前拽,隊友卻死命地拖後腿。

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一個人不是由於部分因素的拼湊培養起來的,而是由他所受過的一切影響的總和綜合地造就成功的。

很多家庭都熱衷於這種臉譜化教育:一個「白臉」,一個「紅臉」。一個負責打罵嚴格,一個負責哄護慈祥。

殊不知,這種「冷熱」交替的教育方式,不但不會造就孩子的成功,反而會將孩子推向截然相反的道路。

「紅白臉」教育,阻礙孩子的成長

電視劇《虎媽貓爸》中,5歲女兒因家中的「紅白臉」教育,被逼得苦不堪言。

媽媽立志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逼著女兒參加各種特長培訓班,進入名校;爸爸則時刻維護女兒,認為孩子還小,應享受快樂的童年。

女兒犯錯了,會遭到媽媽外公的懲罰,同時也收穫了爸爸奶奶們的維護。

5歲的茜茜規則意識薄弱,無法分辨事情的邊界,慢慢變得親近「唱紅臉」的家人,疏遠厭惡嚴格要求的「白臉」。

甚至在不同要求之下倍感壓力,患上了兒童抑鬱症,不肯再開口說話。

當父母以「紅白臉」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反而因為他們的意見不統一而無所適從,規矩無法建立,更無法形成正確的是非觀,阻礙孩子的成長。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父親對孩子的要求必須跟母親對孩子的要求保持一致,只要孩子感到母親和父親對「可以」、「不可以」、「應該」、「不應該」等概念有不同的看法,那麼,即使最合理的要求,在他們看來也會是暴力、強制,是對自由、欲望的踐踏。

曾看過一則三個好朋友推小車的寓言故事。

天鵝套著繩索往天空展翅高飛、蝦拖著車子往後蹦、梭子魚則使勁地往水裡猛扎……

結果折騰了半天,車子卻依舊停在原地。

父母都希望將孩子奮力託舉,但他們朝著不同方向的生拉硬拽,生生割裂了孩子的情感,讓其無法再向前進。

孩子的成長從來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家長齊頭並進,順勢而為,一旦行差踏錯,就會讓孩子漸漸失去光輝,湮滅如塵埃。

「紅白臉」不當,引發家庭矛盾

父母雙方往往代表著兩種不同的家庭觀念,「紅白臉」不當,勢必會有分歧與爭執。

前不久,江蘇一對愛唱「紅白臉」的夫妻,就引發了嚴重的家庭危機。

妻子輔導作業時,忍不住訓斥了孩子幾句。

而一邊玩手機的丈夫,卻皺著眉頭,不滿地嘟囔,「孩子小,你耐心點,那麼兇幹嘛?」

妻子一聽,立即反駁:「那你怎麼不來教?」

夫妻倆各不相讓,甚至大打出手,最後丈夫竟一腳踢破了妻子的脾臟……

父母愛的落腳點是為了孩子,但他們的爭吵,實際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更是對家庭關係的重創。

心理學家薩提亞曾說,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父母相處的模式就是孩子學習的模式。

父母相處的模式藏著孩子未來家庭的模樣,家庭是否和諧,很大程度決定了孩子人生的方向。

曾看過一個故事,父母因小男孩沉迷遊戲,取消了他的零花錢。

男孩哀求奶奶,拿著奶奶給的錢流連網吧。父母得知後,氣得要動手,卻被奶奶以身體護住。

媽媽和奶奶爭吵起來,不肯再讓孩子去奶奶家,家庭關係一度瀕臨崩潰。

《當我遇見一個人》裡曾說,界限, 是中國家庭最缺乏的概念之一。

凝聚情感的最佳方式,是身體保持界限、眼睛注視同一個高度。只有寬嚴相濟的家庭氛圍,才能助力孩子自由成長。

孩子的養育,需要凝視同一個高度

養育孩子,如同划動手中的船槳,護送他們抵達成功的彼岸。身為舵手的父母,都需要朝著同一方向,咬緊牙關。下面這幾點原則,請務必記住:

1、誰帶孩子誰說了算,拒絕「責備風暴」

她說,自己要求孩子回家就寫作業,婆婆卻讓他玩到9點;不準吃棒棒糖,婆婆偶爾還是偷偷塞給孩子……「其實婆婆帶孩子也很累,我也不想和她發生衝突,只能選擇自己帶。」父母明確自己對孩子的責任,就沒必要與老人互相指責,形成一場勞心勞力的「責備風暴」。積極心理學大師本·富爾曼曾說,參與教育的成人們不應花太多的時間探究問題原因,而應聚焦於孩子需要學習的技能。父母是孩子的導航儀,不斷修正孩子前進的路線。偶爾不合宜的小插曲,不妨當做窗外飄過的蒲公英,成為孩子眼底一晃而過的美景。前不久,《銀河補習班》首映禮上,孫儷曾吐槽鄧超給自己拖後腿。孫儷說,自己的孩子很乖,爸爸(鄧超)才是拖後腿的那個。當她和孩子談好要報興趣班時,「拖後腿」的鄧超就會橫插一槓,面露擔憂地詢問孩子:「你們是不是很累,是不是報太多了,不要報了好不好……」好在孫儷擁有絕對話語權,孩子才能不受爸爸的影響,按照原定計劃開始學習。父母統一戰線,猶如給孩子一塊手錶,他們就可以知道時間。但擁有兩塊或兩塊以上的手錶,會讓他們失去對時間的判斷, 從而製造混亂,這就是著名的手錶定律。智慧的父母都懂得,養育孩子,自始至終只能有一塊手錶,才能保證孩子找到正確的方向。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沒有父母的關愛所培養出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著名主持人楊瀾,有一次和丈夫發生衝突,嚇著了一旁的孩子。夫妻倆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起來到了孩子的房間,向孩子道歉。並一再強調,爸爸媽媽是相愛的,他們並不想孩子受到驚嚇和傷害。面對父母的爭吵,有些孩子會有負罪感,認為是自己的原因導致,這會讓他造成心理負擔,缺乏安全感。智慧的父母,從來不會把孩子的人生,當做他們的戰爭,而是懂得將孩子的需求擺在第一位,彼此尊重,相互溝通,在協調與理解中尋找最適合孩子的道路。宋慶齡曾經說過:「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影響最深。」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需要的從來不是父母作為「紅白臉譜」的扮演者,而是自己迷失方向時,指向正確方向的導航者;是感到挫敗時,溫暖身心的陪伴者;是展翅高飛後,甘願等待他回歸的守望者。真正愛孩子的父母,總是能站在統一戰線凝視同一方向,用自己的肩膀,為孩子撐起一片明淨的天空,注視孩子慢慢騰飛。

本文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聯繫刪除

你可以不點星標收藏這個公眾號

但你可以點本文左上角進入歷史消息

在最上方搜索框裡輸入任何關鍵詞

查找你想要的精品課程

很多人在這裡找到了成功之路的法寶

誰都不希望自己是最後一個

◆ ◆ ◆  ◆ ◆

智慧100APP—短視頻知識工具平臺

單詞記憶類、語文記憶類、家庭親子類、個人成長類、

商學經濟類、企業管理類、實用技術類

教育是一個偉大的事業!!!

教育是在幫助人,是這個知識付費年代的剛需,做S平臺才能成為偉大的公司

在這個快節奏和技術發展迅速的年代,在這一次疫情過後的時期,在線教育紅利期的時間BtoStoC將成為趨勢。

你在做的是幫助人的高尚事業和偉大公司的開創者的事業

並且開創了教育行業的獨有的引流模式

同時我們在紅海市場中創出了藍海市場,智慧100的未來不可限量

攜手共創我們美好的未來

一定有你!!!


道與道教育

一家多領域綜合性教育集團

其品牌願景是

弘揚中華國學,造福世界

其品牌使命是

揚國學文化,傳大商之道

其品牌理念是

正心、正念、正行、正能量

其核心價值觀是

悟道靜心,家庭和諧。事業通達,天下太平

相關焦點

  • 教育孩子,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昨天閨蜜跟我訴苦,說兒子已經被他奶奶慣得不成樣子了,而且她說的話兒子現在也不聽了。問起原因,才知道原來每當閨蜜教育兒子的時候,孩子的奶奶總在一旁幫著打圓場,及時救孩子於「水火」之中。「紅白臉」教育方式很危險殊不知,「紅白臉」的教育方式,不僅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還會造成嚴重的後果!「紅白臉」帶來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影響孩子是非觀面對孩子所做的同一件事,家庭中如果表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會讓孩子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也不知道自己該聽誰的,容易混淆是非,長此以往對做錯的事也會形成無所謂的態度。
  • 收到「紅白臉」教育的建議?建議退回
    01▼你是否用「紅白臉」教育孩子高考無疑是每年夏天最熱的話題之一,今年夏天劇荒的我心血來潮被電視劇《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紅白臉」教育方式的弊端,以及如何穩定地向孩子發射愛的信號。我看過一份不完全統計,中國有50%以上的父母非常認同紅白臉的教育策略。「嚴父慈母」 or 「嚴母慈父」的形象依舊是備受歡迎的「教育」指南,因為有效。沒有經驗的家長琢磨:一味地威嚴,孩子會怕;一味地溫柔,治不了孩子。兩個人分工合作,教育孩子可不就講究個「恩威並施」、「打一巴掌給一個棗吃」?
  • 高圓圓趙又廷談論育兒觀:「紅白臉」教育要不得!最後坑的是孩子
    在討論育兒觀時,他強調說,有一點自己覺得很受用,就是「一人唱紅臉,一人唱白臉」的教育方式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這也是我的父母從小對我的教育理念,可以說是一種育兒觀的傳承吧!當然,高圓圓也很認同這個觀點,所以,他們現在教育孩子的理念比較統一,而且有時間的情況下他們都會自己帶孩子。
  • 家庭中的「紅臉」與「白臉」,教育孩子不能這樣分工
    平時需要管教孩子的時候,媽媽都是唱紅臉的,而我都是唱白臉。孩子小的時候這招還管用,但是為什麼越大越不管用了,尤其是對青春期的孩子,而且我們的關係還特別緊張呢?」要徹底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還需要從頭說起。
  • 紅白臉教育孩子,不是最佳的教育方法,反而是中國式育兒最大誤區
    面對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很多家庭都會採用「虎爸貓媽」的教育理念,總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面對孩子的錯誤,兇狠的爸爸就會上線,當孩子受傷時,溫柔的媽媽就會出場,雖然這樣的教育方法已經持續很多年,但是對孩子的成長也存在很大弊病。
  • 「婆婆很好願意帶娃,但我怕她一些壞習慣,會帶歪孩子。」
    那麼這時孩子該怎麼辦?沒有時間管孩子,自然就會請家中的長輩來幫忙照顧。中國民間有句諺語:「若想小兒安,三分飢和寒」。簡單十個字,卻道出了古人在養育孩子上的智慧。道理都懂了,為何還是在育兒上有那麼大分歧?
  • 家長教育孩子還在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專家:這是教育大忌
    自古以來,教育孩子一直都是最令父母們頭疼的難題之一。近幾年比較常見的教育方式就是唱紅白臉,不是虎媽,貓爸就是嚴父慈母,可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適合孩子嗎?唐女士的家中就是典型的虎媽貓爸家庭,家裡有一個6歲的女兒,對待這個女兒,唐女士的丈夫格外溺愛。
  • 「婆婆願意帶娃,但我怕她帶歪孩子」:隔代養育到底聽誰的?
    這時,很多媽媽就會陷入這樣的糾結: 「婆婆很好願意帶孩子,但我真的擔心她會帶歪孩子!」 最讓媽媽焦慮的還是,婆婆的一些「老思想」可能會帶壞孩子。「衣服要多穿,不要讓孩子感冒了。」「孩子從小就把尿把便,帶起來方便。」「這偏方最靈了,孩子一用病就好了。」
  • 夫妻育兒:一個「紅臉」,一個「白臉」,唱垮教育這臺戲
    育兒過程中,存在的兩種「紅白臉」1)「隔代親」和父母觀點不一致隔代親很嚴重的家庭,存在的紅白臉主要是父母和爺爺奶奶。父母往往扮演了「白臉」角色,溺愛孫子的爺爺奶奶捨不得出面制止。父母教育觀點不一致,要分家庭。
  • 「紅白臉」式教育是在害孩子,你家還在用嗎?
    為了確保有人能夠震懾住孩子,不少家庭都採用「紅白臉」的教育方式,即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一個充當嚴厲或「令人討厭」的角色,另一個充當友善或令人喜愛的角色。讓家中有一個能夠管住孩子調皮的人,並使其能夠在「寬嚴並濟」的環境中成長。
  • 教育孩子,父母忌扮「紅白臉」,千萬要注意
    「紅白臉」在家庭教育中,體現出來的往往就是「嚴父慈母」或者「慈父嚴母」。不少父母認為,家裡總要有一個嚴厲的,一個和藹的,否則孩子以後誰都不怕,那就管不住了。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在家庭中父母唱「紅白臉」到底會有什麼弊處?
  • 婆婆帶孩子有哪些槽點?別矯情了!隔代養育的3個好處你知道嗎?
    同事娜娜國慶期間將剛滿一歲的兒子和婆婆送回老家有二周了,因為婆婆念叨了很久槽點?說想念老家的親友,想帶著娃回去住一段時間。娜娜這幾天整個人都不在狀態,有點兒分離焦慮,說下班回到空蕩蕩的家,沒有了兒子的哭鬧真心不習慣。最擔心的是兒子被婆婆帶回家後,培養的各種好習慣前功盡棄。
  • 還對「虎媽貓爸」紅白臉教育深信不疑?父母這樣做只會害了孩子!
    其實父母教育不統一是十分不可取的教育方式,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教育對孩子成長非常不利:01產生疑惑,懷疑對錯能夠管教孩子的人通常都是和孩子密切接觸的人,如果說家長在同一件事情上意見不統一,一個不滿,一個贊同,或是含糊其辭。
  • 虎媽貓爸家庭養不出好孩子,「唱紅白臉」不可取,教育應統一戰線
    虎媽貓爸式教育到底是什麼呢?虎媽貓爸式教育,就是爸爸媽媽一個負責唱白臉,一個則負責唱紅臉。當一個人開始對孩子進行嚴厲批評之後,另外一個人對孩子進行安撫、勸慰。而作為爸爸,經常會給孩子"開葷"。"來,兒子,你媽媽不在家,爸爸給你買薯片吃。""女兒,爸爸帶你去買糖果吧。"久而久之,孩子便會形成一個固定的觀念:媽媽是不喜歡我的,因為她老是不讓吃這吃那,好小氣;爸爸才是愛我的,他會帶我玩,給我買好吃的。
  • 還在唱「紅白臉」教育孩子嗎?不僅沒用還誤事兒
    很多家庭都有「嚴父慈母」的傳統觀念(包括以前我家),普遍認為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分工合作,爸爸負責嚴厲教育的部分,而媽媽負責溫柔安撫。這種方法乍一看還挺管用,但是時間長了,孩子學會了「鬥智鬥勇」,他摸清楚了你們的「套路」之後,就完全沒用了。不管是家長哪一方扮演「紅白臉」都好,這種看似「很智慧」的教育方式,不僅達不到教育的目的,還有可能帶來不好的影響。
  • 這樣的婆婆帶孩子,我放心
    就把這孩子的責任交給家裡老人,但是由於想法不同,理念不同,有些年輕的父母也擔心老人帶不好孩子,甚至溺愛孩子,但是,如果遇到懂事理的老人,應該是可以放心的。李女士、老人帶孩子曾經擔心過,看到婆婆和孫子一起看書,她就放心了當時,她為了事業,不得不讓婆婆帶孩子,也曾經擔心過,婆婆帶不好孩子,如今她才放心了。
  • 黃覺的育兒觀:教育孩子不要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一個是演員黃覺一家,一個是陳龍一家,因為陳龍一直在劇組,妻子章齡之帶兩娃出鏡。總體來說,黃覺一家較注重素質教育,表示疫情之下,學校停課,這段時間孩子應該多玩玩,不要管學習:「一家人相依為命的相處體驗很難得,沒必要管學習,成績不重要。」章齡之則比較關注孩子的學業,每天陪孩子上網課、輔導作業等。
  • 傅首爾夫婦輔導孩子做作業,一個唱白臉,一個唱黑臉?百害無一利
    前不久,奧運冠軍何雯娜被婆婆逼著吃紅燒肉的婆媳關係,帶火了綜藝節目《婚前21天》。以至於她和老公特意在網絡上回應大家的爭議,聲稱自己和婆婆的關係很好,只是由於孕期情緒變化和鏡頭放大的緣故,感謝大家的關心。
  • 真的只有「紅白臉」才能教好孩子嗎?
    許多人認為,在教育孩子時,父母一定要一人扮白臉,一人扮紅臉。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要有一能夠「鎮壓」住孩子的人,只有這樣才能教育好孩子。但是,冷靜下來思考一下就會發現:教育孩子真的需要一個「白臉惡人」嗎?
  • 家庭擔當「你唱紅臉,我唱白臉」這樣才能教育好孩子,真是這樣嗎
    隨著孩子的漸漸長大,對他們的教育也該費起心來,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一個負責唱紅臉、一個負責唱白臉,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似乎更智慧、更能夠教好孩子,真的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