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這個時代最廉價的系統獲取知識的方式,不用出門,不用花費多少錢,就能夠獲得別人花費幾年甚至一生所獲得的財富。如今的線下培訓和線上培訓,價格有高有低,質量也是參差不齊,但對於一本好書,只是區區十幾元,哪怕你從中收穫3點對自己有用的知識,已經是超值了。
當然有人會有疑問,如今唯快不破,讀書到底是要快,還是要理解的更透徹呢?這就涉及了一個問題,就是要不要做讀書筆記?之後延伸出來的到底該如何做讀書筆記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在奧野宣之的這本書裡明確提出了讀書一定要做筆記,他主張是用筆做筆記,畢竟經過我們的抄寫和自己感悟的結合,對書中的知識,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倘若你能夠真的做到發散思維,把書中的精髓和自己的思想做個碰撞,那麼無疑,這篇讀書筆記就成為了自己的財富。
現在就來看看書中關於讀書筆記的2個製作方法和筆記應用的方法:
1、一元化筆記本
選一個好看賞心悅目的筆記本,經常性的帶在身邊,每當讀書時,都可以把自己的靈感記在其中;在看電視劇或是電影的時候,也可以把相關信息記錄在案;甚至在讀公眾號或是報紙時候,有值得記錄的東西都可以記錄。總之一切你認為值得記錄的東西,都可以記錄,注意一點就是要標註上記錄的日期,也可以加上你在什麼地點,什麼情況下有的這些靈感。
倘若你覺得內容太多,你可以選擇速記或是略記的方法,此時需要標註上來源,方便日後複習時,有蹤跡可尋,不然很容易找不到頭緒。
作家李敖曾經公開過自己讀書的方法,他讀完書,會把有用的部分給剪下來,倘若一頁書兩面都有有用信息,他會提前複印一份,把這些有用的東西貼在一個筆記本裡,寫上標籤,日後用著的時候,只要檢索信息就可以了。其實記錄下來的目的,就是為了節省大腦的空間,不然你總要利用一部分腦力去記錄這些東西,費時又費力。
2、蔥鮪火鍋筆記法
很多朋友都有一種執念,就是買了一本書,就必須從第一個字看到最後一個字,但遇到垃圾的書,你還浪費時間,豈不是投入了更多的成本。李笑來曾經多次提到,時間>金錢,你的認知決定了行為。一本書中真正有用的東西基本上只佔到30%,如果你抱著一字不拉的態度,那麼多半你看到的都是廢話。
讀書方法要發生改變,要主動尋找書中最能打動自己的部分,而不是通讀,通讀再多書,如果沒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真的不會得到任何提升。
就像是去年的我,看書是有執念的,但是到最後我發現我的收穫真的不大,甚至是很小,我只顧著看書中別人的思想,但麼有產生自己的想法,這是一種人云亦云的看書方法。
叔本華曾經說過「如果你覺得讀書就是為了模仿別人的想法,那麼這是思想上的懶惰,請丟開書本自己思考。」這個時代最怕的就是從眾心態,即使是再權威的人,都可能有犯錯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該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的人才能真的一點點的變聰明。
最近看過好多本關於閱讀的書籍,從中總結出兩個讀書的目的:獲得新認知,就是對那些以前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做個知識的補充,比如說書中提到了「邊界成本」,但你恰好不知道這個定義,那麼請記下來,之後做個定義的詳細補充,已經適用的範圍;那些讓你有感想的部分要重點記錄,比如說我在讀《基督山伯爵》時看到這樣一段話,讓我觸動非常大,「人性中有一種可憐的驕傲,每個人總認為自己比身邊另一個在哭、呻吟的不幸的人更加不幸。」這是我長大之後,體會非常深刻的一個句子,我記得孩子小的時候,我跟朋友訴苦說朋友很難帶,因為總是無緣無故的會腹瀉,屁股又紅又爛。此時朋友的一句回復讓我徹底失去了表達的欲望,她說:「誰還不是那麼過來的,習慣就好了。」當然任何人帶孩子都不容易,但我從這次經歷中懂得,人說話要慈悲,你和別人比痛苦,其實很有可能會失去一個朋友。
從讀完《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之後,我記錄了每一本書中,我有感觸的部分,在做輸出的時候,也特別的高效。其實我知道這就是用獲取的知識,讓自己進步的力量。
3、讀書筆記如何用於提升自我
從小我們都聽過一句話:知識要活學活用。我們讀過的書,做過的筆記,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讓我們對人生有更深刻的認識,通過自己的思考,把書中知識和現實結合起來,讓自己的行為慢慢的發生改變。在知識IP裡易人永澄老師的一句話我非常喜歡:慢慢來,持續做。這個世界很多事情無法走捷徑,想通過讀書改變生活就沒有捷徑可走。
讀書筆記是我們從書中獲取的精華知識,要通過三種方法來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
首先,經常重讀筆記。
《論語》中有一句話「溫故而知新」,重讀筆記其實是加強知識記憶的方法,把我們做過的筆記拿出來看看,思考我們是否還跟之前的想法一樣,如果不一樣,有什麼變化,你有什麼新的感悟,可以再寫下來。此時就凸顯出一個問題,我們在用蔥鮪火鍋筆記法的時候,要留有足夠的空隙,方便我們以後再讀的時候,在旁邊做補充。
其次,對外輸出自己的所得。
讀書要有輸出才能有收穫,輸出最好的方式有兩種,寫下來或是講給別人聽。鑑於許多人對於演講的恐懼(包括我自己),寫下來就成了最好的輸出方法。
在寫的時候,會對我們讀書的收穫有個整理,是最好的查漏補缺的方法,你很容能夠知道自己究竟哪部分掌握了,哪一部分沒有掌握。
在輸出的時候,你還可以幫到別人,利他才有可能很的打造出個人品牌。個人品牌有多值錢,相信這個時代每個人你都知道的。
最後,主題閱讀筆記法。
如果想要通過閱讀來提升自我,最快的方法就是主題閱讀,因為每一本書、每一個作者都有自己的認知邊界和思考方法,時代不同,經歷不同,如果你只讀一本書,很難說對一個知識有全面的認識。
就像我此時正在進行的主題閱讀是關於閱讀的,我就收穫了很多讀書方法,同時我會去鑑別究竟哪個讀書方法更高效,更適合我自己?哪個筆記方法更好,我用起來更順手?
我現在做筆記會用兩種方法:蔥鮪火鍋筆記法和卡片筆記法,都是我在最近閱讀的時候得到的啟發,雖然目前我還不能更準確的說出兩種方法哪種更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就能夠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