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遇到幾個剛考上特崗的年輕老師,和他們聊了聊對於在學校這段時間的一些感受。他們之中有剛畢業的學生,也有以前在私立學校和培訓機構教過書的老師。在和他們的聊天中,我慢慢發現特崗教師離職率高的真正原因也許並不是因為特崗老師工資低,而是一些其他原因。
先來說說我們這兒特崗老師的待遇。
據這幾位年輕老師透露,他們現在每個的基本工資是3000元左右,每個月的交通、生活補貼差不多600元。因在我們這兒特崗老師是沒有五險一金的(其他地區有保險),所以他們每個月拿到手的差不多就是3600元左右。
這個工資甚至比公招老師還要高,公招老師沒有補貼,而基本工資和他們一樣,再扣除五險一金後公招老師到手的工資比特崗老師要低很多。所以新招的特崗教師並沒有太多人抱怨工資低。那麼為什麼特崗教師的離職率卻遠高於公招教師呢?從和他們的聊天中,我總結出了以下三點。
第一、學校管理混亂。
這幾位老師所在的學校處於一個比較偏遠的鄉裡,是一所鄉鎮小學。學校有100多名學生,接近30名老師,包括了校長、副校長、各種主任等10多人。按理說這樣的師生比例、這樣的領導老師比例,學校的管理應該比較不錯才對,但是實際情況卻讓他們大跌眼鏡。
他們到學校後,學校就是簡單通知他們上課,沒有人給他們做學校規章制度的培訓,也沒有人告訴他們辦事流程,甚至連教學方面的事都沒有人提出要求。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他們自己摸索,沒有一個系統的培訓,給人一種管理混亂的感覺,整個學校感覺一盤散沙。
第二、論資排輩嚴重。
在進入學校之前,他們就想到了會有論資排輩的情況,畢竟這是一種普遍現象,在各行各業都存在。但是他們沒想到在一個小學會有如此嚴重的論資排輩問題,甚至到了明顯欺負新老師的程度。
在學校排課時,老教師(包括入職兩三年的教師)都只教一個班級,而且他們的上課時間都會安排在他們最想上課的時間段,而新入職的老師都是帶兩個班,而且上課時間只能服從安排。除了教學,其他工作也都是新老師幹得多,就連值班如果有新老師一起,那麼老教師基本只是掛名,事情都是新老師做。
第三、生活不便。
他們的學校處在鄉上的街道上,聽起來還不錯。但是這個街道讓他們直呼沒有想到,因為街道總長只有幾十米不到百米,更沒有正規的超市,只有幾家小賣部,就連菜市場也是三四天才賣一次菜。他們想買東西基本只能到鎮上去,但是學校離鎮上還有10公裡左右的路程,沒車平時根本不可能去鎮上,真正到了有錢沒地方花的地步。這種生活的不便也讓他們有了逃離的衝動。
近年來,各地都在大量招聘特崗教師,但是特崗教師嗎離職率卻一直居高不下,不少人認為是特崗教師工資低,不過學校管理混亂、論資排輩、生活不便也許才是主因。如何留住特崗教師,這應該是大家都應該考慮的問題,不能招進來而留不住,否則教師的非正常流動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