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喜歡趙昭老師的課,因為他特別幽默,好玩兒,三觀正,還挺有想法。不過,這一節《月光曲》呢,有點一言難盡。
首先,這是一節很能引發思考的課。
什麼是「傳說」?我們應該怎樣看待虛假的東西;我們可以怎樣對待自己的感受,特別是當別人和我不一樣的時候。
我邊看課,一邊會有一些很深入的思考,我覺得那是哲學層面的思考。哈哈哈……
第二,這是一節教會孩子背誦的課。
趙老師用了一堆方法來教小朋友背誦。拍照,想像,互相幫助等等。背誦的時候還照顧了班級裡的學困生,照顧了群體,這也不錯。
第三,這是一節關聯了單元教學的課。
從開課的聽音樂,到課中的他人評語,到單元導讀,到藝術品照見的是你的靈魂。能感覺得出來老師是在為未來而教,為孩子具有藝術修養,具有辨別能力而教。很不錯。
但是,這節課也有些怪怪的味道。就是趙老師採用了非常時髦的遊戲和術語來做品讀課文的工作。我不知道對於小朋友來說,感覺會是怎樣的?我自己反正覺得有點怪怪的。容易把我從文章中剝離出來。
哎,真是不好說。好啦,結語就是這是一節「一言難盡的課」。
一、音樂入課
師:預習了嗎?我會檢查,看文字,你覺得和哪段音樂像,心理有答案就坐下。
聽音樂
讀文字
師:好,接下來放第二段,聽到這段音樂之後,你知道該讀哪段文字你就起立。
聽音樂
起立,讀文字
師:我們聽到了兩段音樂,現在聽到的創作於2004年,接下來的這段音樂,已經有了200多年,這段音樂只有旋律,沒有相應的文字。你聽音樂,你知道它應該配哪段相應的文字。打開書。我們試一下。
二、聚焦重點段落
(一)背誦課文
1、讀課文
皮鞋匠靜靜地聽著,起……
生齊讀
師:同學們讀得不錯,接下來,在音樂的伴奏下讀給自己聽。
生自讀
師:讀好了,接下來同桌兩個人一人一句,讀給對方聽。
生生互讀
師:把書放下,回想一下我們剛才做了哪兩件事兒。先己後人。接下裡幹這件事兒,熟悉的事兒,誰是臥底。在這個自然段中,每句話都會重點寫到一個人或者事物,這個提到的人和事物就是臥底。比如,第一句,皮鞋匠聽到,這句話的臥底是誰?皮鞋匠。他好像面對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臥底是月亮,大海,明白了嗎?
2、圈畫關鍵詞
生勾畫關鍵詞
師:接下來,我要出示我找的臥底,如果我找的和你不一樣怎麼辦?
生:改正
師:我的一定是對的嗎?
生:不是。討論。
師:討論沒有結果呢?
生:沉默
3、想像畫面
師:語文的世界中沒有參考答案,不一定要統一。看,我的臥底找到了,接下來要做第三件事,這件事有點難。拍照取證?什麼意思?就是把這些臥底在這件事中做的事情,拍成照片,這段話一共幾句?
生:7句
師:要拍幾張照片?
生:7張
師:還要把這個照片形成視頻,知道了嗎?
師:你覺得拍照需要的是什麼?
生:想像
生開始藉助文字想像當時的場景。
師:7幅畫面想像完了嗎?時間到。坐好。放下書,抬頭。7張照片,每個人一定都拍得
生:不一樣
師:但一定會有
生:相同的。
師:比如
生:皮鞋匠靜靜地聽著這句話,肯定每個人都有皮鞋匠想像的情景
師:接下來會有哪些情景?一定會有
生:這段是寫月亮的,所以有月亮和月亮照的物體。
師:你們鬧鐘的月亮是怎樣的?運動軌跡是?
生:一直向上的
師:那叫越升
生:越高
師:大海呢?
生:波濤洶湧的
4、去文字背誦
師:玩個遊戲——七嘴八舌,怎麼玩兒不知道對不對?
生:咋整?
師:你哪兒人?咋整?
生:杭州的
師:杭州的,你咋整,好吧,就你了。玩法是
(消掉了課文中的文字)
師:如果他說不上來了,怎麼辦?
生:幫忙
師:如果他說的和課文不一樣,不需要一模一樣。求求他們幫你七嘴八舌
生:一定要幫我
師:善於尋求幫助是我們學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生: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
師:腦子裡要想著畫面,
生:波光粼粼的海面上
生補充:霎時間灑滿了銀光
生: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一個個朝岸邊湧來
生補充:皮鞋匠
師:來吧。鼓勵鼓勵吧。你覺得你們班誰會說得不如你。選一個
生選了一個。
師:你恨他嗎?
生:有點。
師:如果是我就恨死他了。你能說下來吧。
生:可能吧。
師:怎麼說。
生:想像,記憶力。
師:一個好漢三個幫啊。同學們的七嘴八舌
生: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亮這種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滿了螢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雲,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被月光照的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湧過來……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湧的大海。
(結結巴巴的說,生補充)
師:現在還恨他嗎?
生:還恨
師:此恨綿綿無絕期。其實他是幫你,讓你在這麼多人面前展示了自己。還想玩兒嗎?(想)沒有機會了。接下來我們做最後一件事,剛才我們回憶課文的內容,除了七嘴八舌,除了這麼多人幫忙,還有什麼原因能記住?想像力對不對?想像是感覺的交通工具。如果你要記住一種感覺,就要保護你的想像力。對大人來說,想像力是對自己的關懷。接下來,會背的就背,不會背的就偷偷看書,我們來抓住想像力的翅膀放飛自我。
生齊讀
5、總結背誦的方法
師:不錯,背課文難嗎?回想,我們剛才做了幾件事。先己後人,然後是誰是臥底,找出句中的主旨,第三是拍照取證,運用我們的想像力,第四件事是七嘴八舌,最後我們放飛了自我。如果沒有同學的幫助,可以吧其他的幾部去掉。接下來,我們做這幾件事。快問快答。課文都讀熟了,我問問題,不用想,就能馬上答出來。
(二)疏通文意
1、針對第一首曲子提問
師:貝多芬給盲姑娘彈了幾首曲子?
生:2首
師:接下來,我問的問題,都只針對貝多芬彈的第一首曲子。20秒,快速瀏覽,我就開問。
生瀏覽
師:第一個問題,盲姑娘為什麼不會彈?
生:她是盲人
生:沒錢買票
生:她不知道貝多芬要表達什麼
生:這首曲子很難
師:有理有據,簡單問題背後可能有複雜答案。第二個問題,貝多芬為什麼會彈?
生:他佩服這個姑娘
生:他覺得這個盲姑娘,看不見,但是心靈有感受音樂的能力
師:多好啊,人人平等
生:他很佩服這個姑娘
生:貝多芬覺得自己遇到了知音
師:多好的詞啊,知音,一會我們解決這個。第四個問題,你們一定會答錯
出示
師:怎麼了?
生:課文中沒說
師:你們知道嗎?
生:不知道
生:這首曲子應該就是貝多芬的曲子
師:沒有人知道,誰知道?
生:貝多芬
生:盲姑娘
生:皮鞋匠
2、針對第二首曲子提問
師:接下來我問的問題都很難,不能快問快答,想想再答。所有的問題,都針對第二這首曲子。十秒鐘,快速瀏覽課文
第一個問題:盲姑娘為什麼不會彈?
生:這首曲子,第一次聽到
生:她並沒有專注外面的景色,也沒有聯繫景色充實自己的 情感
生:貝多芬還沒有吧譜子寫出來,她只聽了一遍
師:對於盲姑娘來說
生:這是第一次聽
師:貝多芬為什麼要彈?
生:我覺得也是他看到盲姑娘,佩服她。你看他說,她一聽她的曲子。
師:這是第一頁的,我們說的第二頁
生:我還是覺得貝多芬是佩服盲姑娘的,所以要彈
師:有的時候,答案就在眼前,貝多芬要彈的原因是什麼啊?
生:盲姑娘特別愛聽
師:貝多芬就再彈了一首。還有其他原因嗎?
生:我覺得貝多芬想把這首曲子送給盲姑娘。
師:我們來看第八自然段,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
生:她看到窗外的景色,即興創作了一首
師:沒有準備,就是馬上創生的就是即興創作是吧。看過鋼鐵俠嗎?羅伯特唐尼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說了一句:I『M Iron Man.其實劇本上的臺詞是,鋼鐵俠是我的保鏢,可他說的時候,他忽然覺得這句話更刺激。就因為這句話,這部電影大火,這就是即興創作。這句話在我的教案上也沒有,這也是我的即興創作。音樂、表演,繪畫都有即興裝作,靠的是什麼?
生:想像力
生:平時對事物的認知
生:靈感
師:記住,靈感是對刻苦鑽研者最好的獎賞。第三個問題。曲子是彈給誰聽的 ?
生:皮鞋匠和盲阿娘
師:很好,還能是彈給誰聽的?
生:自己
師:很好,為什麼不舉手。可能是皮鞋匠和盲姑娘聽的 ,還可能是彈給自己聽的。可能是彈給自己的什麼聽的?
生:自己的心聽的
生:自己眼中的景象
師:您,就是貝多芬先生的知音吧?第四個問題,這首曲子是?
生:月光曲
師:你知道,還有誰不知道?
生:盲姑娘,皮鞋匠
師:還有誰不知道?還有別人不知道嗎?
生:除了貝多芬之外的所有人
師:你的意思是貝多芬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是這個意思嗎?
生:因為他是即興創作的,別的人都不知道他在哪個時候回彈出有名的月光曲
師:有別的意見嗎?
生:沒錢買票的人
師:貝多芬知不知道?
生:不知道,他是即興創作的,不知道這首曲子叫什麼啊?我覺得月光曲是後來的名字。
師:盲姑娘,皮鞋匠,貝多芬
生:不知道
師:貝多芬什麼時候知道的?
生:回酒店之後,
師:確定嗎?
生:不確定
師:對萬事保有懷疑才是真正的科學精神。我們也不確定貝多芬知不知道,吧這個問題放這兒。剛才我們通過十個問題梳理出了課文中的重要內容。剛才梳理的所有內容都是這個故事的——事件,同意嗎?
生:同意
師:一個故事除了事件還有什麼啊?
生:事件,地點
師:看我寫,事件、地點、人物、我們一個個來看,時間,發生在什麼時候?
生:200多年前
師:具體點
生:秋天
師:還能具體點嗎?
生:一天夜晚
師:300多年前,一個夜晚,是哪一天?
生:不知道
師:這個故事的時間是模糊的。地點在
生:萊茵河邊,一個小鎮上,一所茅屋裡
師:萊茵河全長1000多公裡,經過6個國家,我們發生在哪個國家都不知道,地點詳細嗎?
生:不詳細
師:人物呢?
生:普通的
師:最後,貝多芬到你家這事兒你相信嗎?經常發生嗎?
生:不經常
師:我說這件事是極其偶然的,你相信嗎?
生:相信
師:你們看
板書:
22月光曲
時間模糊 地點不詳
人物普通 事件偶然
師:你發了什麼?
生:這個故事簡直了
師:簡直怎麼了
生:很奇怪
師:多奇怪?課文中明確說了這是個傳說。什麼是傳說?
生:既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師:但是貝多芬真的創作了月光曲
師:我這裡有一些證據,我們來看,這個故事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
師:換句話說,這個故事是個
生:假的
師:換個詞
生:傳說
三、總結升華
師:學了一節課,結果這件事是個假的,什麼感覺?
生:被騙了。
師:有點委屈是嗎?我們幹了一節課,結果,這件事是假的。可是假的就不值得學嗎?那你告訴我這件事是真還是假啊?
師:月光曲這個故事是假的,什麼是真的?
生:貝多芬是創作了月光曲
師:曲子的存在是真的
生:貝多芬重視音樂的精神是真的
生:盲姑娘熱愛音樂是真的
師:如果有這個人一定是熱愛音樂的。課文學到這裡,我們應該看看這個單元的這句話
生讀
師:藝術的感受力帶給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剛上課的時候,有沒有人聽到這個曲子覺得不像的。但是你覺得別人都說像,我說不像不好意思,所以不吱聲,有的話舉手。你們的音樂感受力好差,和專家說的不一樣。不丟人嗎?
生:不丟人。因為每個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
師:如果你聽這個曲子就是不像月光,怎麼辦呢?有跟你一樣的人。看看——
師:你呢,你覺得它是什麼,就是什麼。因為沒有標準答案的,因為,一首歌,一幅畫,一段美好的故事
推薦理由:到了假期就想著看看輕鬆的東西,輕鬆的和小朋友有關的東西。所以讀了讀《哲學與幼童》。這本書怎麼說呢?不是理論的,雖然理論上它是;不是故事書,雖然它推薦了很多故事書,也講了很多小故事。它給我的啟發是,孩子是值得去琢磨的。它適合對琢磨兒童感興趣的老師、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