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與畫和普通書寫在線條方面的區別以及書法的本質

2020-12-14 字體家

書法與畫(名詞)和普通書寫在線條方面的區別以及書法的本質(本篇是對我的《從線條看書法的本質及與畫的不同之處》一文作了較大修改後寫成的,若有觀點不一致之處,以本篇為準。)一,書法與畫(名詞)在線條方面的區別:從廣義上講,書法的線條與畫(名詞)的線條都用於審美主體的塑造,所以都帶有畫(動詞)的性質。但是,從狹義上講,它們是不同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書法的線條必須是寫出來的。也就是說必須用正確的筆法來『畫』線條。這正確的筆法,應該包括行筆軌跡的一次性以及『提、按、頓、挫』等動作。而畫(名詞)的線條,可以用這些筆法,也可以不用,自由發揮。

2,書法的線條,塑造的審美主體是特定的,一般指文字或帶有文字特徵的形象(以下都稱為『文字形象』)。而畫(名詞)的線條可以用來畫字(就像刺繡可以繡字一樣),也可以用來畫別的東西,塑造的審美主體是廣泛的。3,書法的線條一方面是塑造審美主體的材料,同時也是審美主體的自身部分。因為書法的線條同時也是文字的筆劃。文字的筆劃毫無疑問就是文字的自身部分,沒有筆劃就沒有文字。所以書法的線條對於書法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可取代的。試想,作為書法的審美主體的文字形象離開了書法的線條還能用其它方式表現出來嗎? 而畫(名詞)的線條就不同了。我們知道,物的形體是在光線的作用下以明暗的關係呈現為視覺形象的,輪廓線是不存在的。所以畫中的審美主體可以用線條來畫,也可以用其它的方式來畫。比如:用明暗法,潑墨法等。可見對於畫(名詞)來說,線條不是必不可少的,是可以被取代的,它只是塑造審美主體的材料,而不是審美主體的自身部分。實際上,線條在畫中只是利用人的視覺認知習慣產生審美主體的實體存在的效果的手段罷了。4,既然書法的線條本身就是是審美主體的自身部分。那麼,是對書法來說,線條的美,當然是必須的基本要求。而書法線條高度的美則是我們努力追求的目標。而對畫(名詞)來說,線條並非是主體的自身部分,美,是好事,但不是基本要求,所以通常也無需一定要達到書法線條美的高度。當然,畫中的線條美,有時也可能是強烈的,並對作品產生較大的影響。但是畫中的線條無論呈現出怎樣的美,都只能是材料的附帶價值。以上從四個方面談到了書法的線條的特徵。凡同時具有這些方面特徵的線條我們可稱之為 『書法的筆劃』。 作為概念,這個稱謂全面體現了書法的線條與畫(名詞)的線條的不同。另外,順便談談畫中出現與『書法的筆劃』特徵一樣的線條的問題。首先畫中出現這樣的線條,只能說明『書法的筆劃』除了具有作為『書法的筆劃』的特性外,同時也具有一般線條的共性而可以被畫(名詞)所用。不過,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書法的筆劃』只出現在書法中,如果出現在畫中,那麼它作為『書法的筆劃』的特性,就會因脫離與文字形象的聯繫而失去意義。這時候,無論它多麼有『書法性』,其性質,都只能降格為一般的線條,淪為不再具有審美主體資格的材料。國畫中,不難找到用了較多有這樣的線條的作品。面對這樣的作品,有人可能會讚嘆:『哦,這幅畫的線條真好!』。如果有個人很感動地說:『哦,這幅畫的筆劃真好!』,那這個人一定是超可愛的。畫中出現與『書法的筆劃』特徵一樣的線條,我們可以說這種線條具有書法元素,但不是筆劃。這種線條再多,也是從畫(動詞)的角度組織起來去塑造審美主體的。它們不是審美主體的自身部分,所以不可能讓一幅畫變成書法作品。二,書法與普通書寫在線條方面的區別首先,書法的線條和普通書寫的線條,都是文字形象的材料,同時也都是文字形象自身的有機部分。也就是說它們都是文字本體中的筆劃。但是這兩種筆劃,性質有很大的不同。如前面所述,書法的筆劃必須具備審美特徵,追求高度的美是它的目標,而且這個目標沒有上限。為此,必須要有正確的筆法。而普通書寫的筆劃,只要達到下限的要求就能成立了。在這個下限的要求中,『美』不是必須的。筆劃只要能組合成沒有錯誤的、抽象意義上可以認知的文字就可以了。所以,有無正確的筆法不重要。(不要誤解為普通書寫的筆劃不能有所追求。比如希望達到清晰、美觀、甚至是書法效果。但這些都不是必須的。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寫出來的字沒有錯,能讓人認出來,筆劃就算交代了。)

三,小結以上通過書法與畫(名詞)和普通書寫在線條方面的比較,讓我們弄清了三者線條的區別。比較中,還肯定了書法的線條就是書法的筆劃、書法的筆劃必須用正確的筆法寫出來、同時必須是美的、還有,三者中,只有書法才離不開這樣的筆劃。而且,我還相信,此外也不會再有依賴這樣的筆劃才能存在的其它事物了。基於這些認識,可以說『用正確的筆法書寫美的筆劃』是書法的特有屬性。(字的間架在書法中也很重要,但是,『間架』這種屬性在其它的某些事物中也有存在,並不是書法特有的。)四,書法的本質什麼是書法的本質?是文字形象嗎?不是。比如美術字,就不能稱之為書法。是墨色的濃淡效果或顏色嗎?也不是。這兩樣,畫中都有。好吧,那就是對立統一的因素了?回答也是否定的。因為任何藝術都可以包含對立統一因素的應用。對了,一定是書法能表現人的心靈這一點。這樣說似乎點中了答案。可是仔細一想,有哪種藝術不表現人的心靈?哦,想起來了,不是都說『書法是線條的藝術』嗎?可見線條是書法的本質總不會錯了。可是這回雖然有點道理,卻沒有到位。線條不是書法才有的。一件漂亮的手工毛線衣也可以說是線條的藝術。再說,就算是美觀的、有藝術性的線條也不一定就具有書法性。對不上的東西太多了!是不是像大海撈針一樣?那倒也不是。其實答案已經寫在上文的小結中了。大家知道,一個事物之所以區別於其它事物,最根本的一點,就是它具有區別於其它事物的特有屬性。這個『特有屬性』就是事物的本質。上文的小結不是已經說到『用正確的筆法書寫美的筆劃』是書法的特有屬性了嗎?所以,『用正確的筆法書寫美的筆劃』才是書法的本質。另外,我還認為『美的筆劃』來自正確的筆法。所以,『正確的筆法』又是體現書法本質的核心。以上只代表我個人的觀點。不當之處,敬請各位書友多加指正。

相關焦點

  • 如何靈活書寫筆畫線條,是書法藝術的精髓所在
    搞書法的人都懂,筆畫是書法藝術構成的最基本要素。而書寫筆畫展現出來的線條,不管粗細、長短、枯澀、傾斜、曲折等等,都有其約定俗成的規律。書法藝術就是按照漢字的構成,用筆畫線條的長短、傾斜、粗細、曲折、鉤尖相互搭配組合而成的一種線條藝術。
  • 為什麼中國書法是一門獨特的書寫藝術?
    書法是書寫者以特定的藝術線條對中華文字的感性表達。從具象上說書法藝術的內容就是書體、筆法、字法、墨法和章法等內容的客觀存在;從抽象上說書寫者精神世界的審美意識與具象內容的完美結合所產生的氣韻、神採、意境等主觀存在,兩者統一構成書法藝術的內容。
  • 硬筆字和硬筆書法的區別
    硬筆書法,不僅要求書寫正確,合乎規範,使人一目了然,且強調造型美觀生動,具有藝術性,使人賞心悅目,因此它是一種實用價值很大的藝術。因為它既有毛筆字的風味,又有硬筆字鋼筆字的特色,故稱之為硬筆書法。硬筆字和硬筆書法有什麼區別?我們可以通過欣賞硬筆書法來區別。欣賞硬筆書法,就是欣賞其令人引起審美愉悅的藝術性。這藝術性不外乎線條美,結體美,章法美和風格美四個方面。
  • 練硬筆書法 為什麼會有練字和日常書寫不能統一的問題 怎麼解決?
    硬筆書法的藝術性,主要是通過線條與結構的變化表現出書寫者對書法藝術的理解和感受,它所追求的藝術表現上的東西與毛筆書法大同小異,沒有本質區別。而實用硬筆書寫主要是滿足實用功能,能做到易寫易識即可,特點是做到書寫快捷和規範。
  • 中國書法的線條美
    線質是質量的高低,線力是線條的力感,線律是起伏的節奏,線態是線條的態勢、外形、方向等。這四個方面決定線條的美學內涵,決定了線條的品質。在一幅成功的書法作品中,這四個方面是缺一不可的,每個方面都必須達到完美的要求。用專業術語來說,即線條要具有立體感、力量感、節奏感、動勢感。
  • 他的行、草雙雙入書法國展,線條乾淨利落
    劉宗迪這兩件作品在二王、蘇黃書風的繼承與發掘上,既有整體實力,又能相互區別,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細細品味其書法,發現其作具有一種拒絕流俗審美眼光的獨特品格。因為,從其書法的整體面貌上,幾乎很難找出時下流行書風的面貌來。劉宗迪的行書,在結字的局部構成方面,汲取了前人法帖的審美形構經驗,這與其他書家並無二致。但他在用筆和字形的空間布置以及線條的處理方面,卻始終保持自家風貌。
  • 寫字和書法最大的區別
    寫字和書法最大的區別在於:書法必須具備四個基本要素:筆法、字法、章法、墨法。無論是剛健或柔軟的筆畫線條,在用筆中要表現出有一種內在的力量感。 3、筆勢指用筆時所形成的氣勢。筆勢有筆斷而氣勢不斷,點畫形狀雖各不相同,但其勢則渾然一體。 4、筆意即筆畫線條所表現的感情、意趣等。這種意趣往往是作者的感情在書法中的流露和表現。
  • 「名家書法」與「民間書法」的區別
    如歐陽詢和柳公權的楷書,容不得絲毫改動,稍一走樣就會破壞秩序破壞協調。因此名家書法一旦確立,馬上就開始凝固,作為一種典範,被模仿被研究,在點畫結體和章法等各個方面演繹出許許多多法則,給人規範,同時也扼殺了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三)名家書法的典型性與排它性名家書法要側身於藝術之林,在歷史上佔一席之地,風格面貌必須前無古人,非常典型。
  • 中國書法究竟是什麼?它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還是簡單的書寫工具
    從書法的概念、範疇、本質等不同的方面考慮,關於中國書法的解釋,缺少一個明確、符合科學的界定範圍。那麼到底何為書法呢?書法的概念《中國書法大字典》中給出了這樣的解釋,書法是一種藉助於漢字書寫,來傳遞書寫者精神之美的藝術工具,能夠書寫形象豐富的漢字;在《辭海》一書中,又有這樣的解釋:「中國傳統藝術之一,特指以毛筆表現漢字的藝術」。綜合以上幾個方面的解釋,對於書法的闡釋,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 書法怎麼練——白紙畫黑線
    鴻漸 書搞書法的人都知道,書法無非是在一張白紙上畫黑線,書法就是一門以文字為載體的抽象的線條藝術,但書法線條可不是普通的線條,它有著令人無法想像的神奇的表現力,組成書法藝術的最根本的因素是線條和結構。書法藝術既然是線條的藝術,我們可以書法的一切看作線條,可以從線質、線形、線律、線構四個方面分析線條。線質就是線條的質量,線形就是線條的方向和外形,線律就是線的起伏和節奏,線構就是線條組成的構架。要想寫出如此精妙頗具魅力的線條就必須說到用筆,什麼叫「用筆」,籠統說用筆是初學者學習書法必須要掌握的筆法要領。如中鋒用筆,藏鋒起筆及運筆過程中的一波三折,以及由之而生發出的筆力、筆勢、筆性等要求。
  • 有人這樣論書法《書法美學》之一
    說在前面:或許,你會對本書的觀點嗤之以鼻,或許你會覺得內容不盡如人意,但是,只要有那麼一點點對你的書寫有幫助,都是這些文字最美好的功勞。前言美學是從人對現實的審美關係出發,以藝術作為主要對象,研究美醜崇高等審美範疇和人的審美意識、美感經驗以及美的創造、發展及其規律的科學。在中國,先秦是古典美學發展的一個黃金時代。
  • 書法是線的藝術。畢卡索、羅丹都稱讚中國藝術的線條
    文/一者中國書法是漢字書寫的藝術,漢字是由點畫以一定的結構形式組成,任何一個筆畫起訖都要經過起、行、收這樣一個過程,因此,書法書寫形成的書跡,都是線,即便是點,也是極短的線,所以書法是線的藝術。中國書法的線條,靈巧活脫,流動不拘,其中包括筆畫的肥瘦,走向的曲直,行進的遲速,轉折的方圓,墨法的枯潤,以及結構和章法的組合……這是非數學、非西方的、靈動而抒情的藝術性線條。王獻之書法書法的線條是靈動的具有韻律性,並且具有時間空間質。
  • 書法線條的五項基本標準
    正所謂百鍊鋼化為繞指柔,線條的精度更像打鐵的淬鍊,要打造精美的線條,必須去盡渣滓。若要成就作為線條內涵、精神氣質的純度,在書寫時,毛筆就要能夠壓得住紙,筆鋒在壓牢的過程中,能夠提得起來,逐漸把墨汁裡的雜質剔除乾淨、汰盡鉛華,這才是書法的根本。
  • 書法教授用篆書線條寫隸書,自創了書法藝術性
    也有一些書法家卻用篆隸相間的方法,創作出的書法作品古意十足,在書法展覽中很受評委青睞,這種表現方法叫做古隸,例如著名的《秦詔版》就是這一種書體。但是,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系書法教授倪文東卻用篆書的線條寫出了隸書書法的古意,則別具風格。
  • 書法筆法論
    筆法是書法藝術的基礎環節,也稱用筆。這裡主要是指毛筆或稱軟筆。毛筆書寫產生了書法筆墨藝術的一切形式方面的特性,古人說的「奇怪生焉」,就是指毛筆書寫具有的奇異效果。柔軟的毛筆在紙上可以塗繪出任意的圖形,既可以是畫,也可以是字。即或同樣是字,其線條可粗可細、可肥可瘦,可長可短,可方可圓,如此等等,都來源於毛筆的柔軟性。這種柔軟性產生了用筆墨造型的無限可能性,也同時產生了毛筆書寫的複雜性及困難。
  • 書法秘笈之錐畫沙、印印泥
    中國書法博大精深,隨著中華文明一路傳承至今。在書法傳承的歷史進程中,由於中國人特有的含蓄個性以及秘法不輕傳的傳統,導致有些技法秘笈失傳。有的技法秘笈,雖然文字描述傳承下來了,但隱晦難懂。讀懂了悟的人成了大家,而更多的人則不明其義,或者曲解其意,走入偏門。筆者是個書法重度愛好者,除了日常臨習古人墨跡外,還經常研究揣摩書法理論。
  • 練書法和不練書法的孩子有什麼差別?
    越來越多的家長引導孩子通過各種途徑學習書法,這種智慧不單是為中高考的考慮,更是通過大量實際對比明顯感知到,練書法和不練書法的孩子,內心深處有著較大差別
  • 書法線條總寫不出力度?抓住一要點,小事一樁!
    線條是書法表現形式,是書家在寫字時的情感表達,高質量的線條是寫好書法的重要因素。一個高質量的線條要求是要有力度,有彈性,能呈現出立體感。但是在初學時,寫出來的線條往往容易發軟發飄,猶如輕輕畫上去一樣;或者像一根根木棍,太過於僵硬沒有姿態。
  • 現代書法就是無恥書法和白痴書法!
    簡單地說,書法是用毛筆寫漢字。如果說得嚴謹一些,按照一定的規矩法度,用筆墨書寫漢字。當然,書寫的工具還有刀、硬筆、墨、硃砂和硯等等,但主要應是各種毛筆。當下,標榜現代書法或書法創新的,首先否定的是漢字書寫。
  • 有人說書法只是線條的藝術,而錯別字也有線條,所以錯了沒關係?
    而有關書法是線條藝術的說法,就產生在中國文字發展的第三個時期。在中國文字高度抽象化以後,在書法藝術的表現力方面,線條所起的作用無疑是最重要的。書法藝術所使用的工具——毛筆,決定了書法藝術線條所具有的在藝術表現力上的特殊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