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學家:1歲半是孩子的語言爆發期,學會三種引導學話又快又好

2020-10-29 養娃女神Miss劉

從出生時的第一聲哭啼,到嬰兒期的牙牙學語,寶寶的每一次成長對於父母而言,都意義非凡,父母在孩子的成長期裡也是傾注了很多心血。可孩子的成長過程並非總是一帆風順,磕磕絆絆總是少不了的。

當孩子進入牙牙學語階段時,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總是無法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一句話總是斷斷續續,並且不知所言何物。家長在一旁也是聽得撓心抓肺,恨不得替孩子一口氣說完。

最初家長還能以孩子剛開始學說話來安慰自己,可時間久了,其他孩子都能和他人流利溝通時,自己的孩子話卻仍說得磕磕絆絆。帶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沒毛病;在家裡孩子也很喜歡語言表達,可這話卻總說不好。這時候,部分家長就有些一籌莫展了。

腦科學家:1歲半是孩子的語言爆發期,出現這些表現說明該「練習」了

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研究發現:孩子10個月大時,就能清晰分辨並理解大人的話,在1歲半時將會迎來他語言能力發展的爆發期。

而這也是培養孩子語言運用、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時期

但是這一階段的孩子,通常會因為所處語言環境過於複雜,或是家長的忽視而出現以下幾種表現行為,這時候家長就應敲響警鐘了。

一、著急說卻說不出來

當孩子說話時出現雖然情緒十分著急,但卻說不出話的現象時,說明孩子現階段的語言表達能力已經無法滿足孩子的表達欲望了,這時候的孩子需要更高階的語言訓練,來滿足他的表達需求。

二、喜歡邊說邊做動作

有些小孩在講話時喜歡用肢體動作輔佐自己的語言表達,手舞足蹈的樣子在大人眼中不知幾多可愛,殊不知這種行為暴露了,孩子不能充分闡述想法的缺點。正是因為言語表達的匱乏,孩子才會想到用肢體語言使表達更完整。

三、說話時性格急躁

孩子在說話時總是容易發脾氣,家長便會覺得小孩的性格不好,太過焦躁。其實,孩子暴躁的原因更多是對自身的不滿。

他們不滿於自己無法表達的現狀,不滿於自己詞不達意的樣子,他們迫切地想要表達自己,可卻被語言表達所限制,所以他們才會發小脾氣,出現急性子。

當孩子處於語言爆發期時,學會三種合理引導,才能讓寶寶說話又快又好

一、重視語言輸入,為孩子提供表達模板

幼兒期的寶寶語言學習的渠道主要為兩種:一是在和父母面對面的交流中鍛鍊自己的聽說能力;二是旁聽周圍環境中的對話或是父母提供的讀本閱讀,積累詞語表達和語言表達的素材。

要想為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打好基礎,讀繪本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家長可以利用繪本中圖案豐富的插圖,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的同時,在一旁對繪本內容進行講解。

這樣一來,既可以做到和寶寶的面對面交流,又可以提供語言輸入,何樂而不為呢?



二、保持傾聽耐心,提供良好表達環境

孩子剛開始學說話時,總會出現吞吞吐吐、詞不達意的現象。這時候一些急性子的家長總是忍不住打斷孩子的話,或是猜中孩子的想法,替他說完剩下的話;或是一心二用,對孩子的話敷衍了事;更甚者,直接不耐煩地讓孩子閉嘴

而孩子學習語言,最需要的就是家長的鼓勵和傾聽。鼓勵是為了激發孩子表達的興趣,傾聽是為了方便家長了解孩子的語言不足處,及時加強有關訓練。

家長應保持平和的心態來對待正在學說話的孩子,寧願多耗費一點時間,也要聽寶寶說完,並鼓勵他們多多表達。

三、用趣味性方式幫助他們表達

外向的孩子總是無時無刻不在表現自己,而內向的孩子就需要外界的推動才能多張口說話。這時候家長就需要藉助一些小遊戲,來幫助孩子走出自己的世界,與外界溝通。

例如,躲貓貓、猜一猜和親子閱讀等方式。

早教書不失為一個遊戲的好素材,圖書內容的日常性和趣味性也能充分滿足孩子和家長的需求,讓孩子的玩耍中學會說話。

留言板話題:你家寶寶在牙牙學語時,有什麼趣事兒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腦科學家:1歲半是孩子的語言爆發期,學會三種引導學話又快又好
    腦科學家:1歲半是孩子的語言爆發期,出現這些表現說明該「練習」了 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研究發現:孩子10個月大時,就能清晰分辨並理解大人的話,在1歲半時將會迎來他語言能力發展的爆發期。
  • 腦科學家:寶寶1歲半,語言爆發期來了,3種方式互動,學話快又好
    1歲半,寶寶說個不停,語言爆發期來了有個媽媽在微博上說,自家寶寶到了一歲半,說話的閥門就像打開了一樣,什麼都跟著說,學起來特別逗。媽媽:鵝鵝鵝。寶寶:呃呃呃。麻麻:曲項向天歌。可自從到了一歲半,就突然可以把詞都拼在一起說了,比如「寶寶不要」、「哥哥打」、「媽媽走」、「奶奶抱抱」,雖然句子還不完整,但是可以不藉助於動作,光靠嘴就可以把意思表達清楚了,這個進步太驚人了是不是?臺灣著名的腦科學家洪蘭說,10個月的寶寶已經可以清晰地分辨所有的語音,意味著他能夠聽懂大人的語言了。
  • 楊冪女兒1歲半會三種語言,抓住孩子語言黃金期,你家孩子也可以
    「星二代」們帶著爸爸媽媽的光環,總是受到很多媒體的關注,一不留神就要被媒體們拍到,所有現在的明星就關注自己孩子的教育問題,已經有媒體報導,楊冪的女兒——小糯米,1歲半就已經會說3種語言了,不光是楊冪的孩子
  • 「語言爆發期」還不會說話?父母做好非語言溝通,讓孩子學會說話
    這其實和孩子的語言爆發期有關,等到孩子三歲才開始培養孩子說話的能力,已經有點晚了,至少在引導上會很吃力。《父母的語言》中,作者就指出了不同階層的父母給孩子說的詞彙量會有所不同,貧困家庭的父母所說的詞彙量遠遠低於上層家庭的父母,這也直接導致了孩子的語言能力的強弱,語言能力越強,孩子的大腦就會越靈活。所以如果想要讓孩子變得聰明,就得牢牢的抓住孩子的語言爆發期。
  • 抓住寶寶「語言爆發期」,機智引導做好這幾點,讓孩子更優秀!
    兩個寶媽在小區裡聊著天,抱怨自己家的孩子話太多太嘮叨,殊不知這恰巧是孩子語言爆發期的來臨,父母們得好好把握才行,否則容易耽誤自家孩子。「語言爆發期」是什麼?研究學者發現在孩子0~6歲的時候,都是有極強的語言敏感能力的,在這個階段裡面,他們對於語言刺激十分敏覺,而在特定時期內,這種語言能力會出現突發性的進步,而這個階段就可以被稱之為語言爆發期。
  • 揭秘和孩子溝通密碼:做好「非語言溝通」,抓住孩子語言爆發期
    家長要抓住孩子的語言爆發期,巧用&34;來拉近與孩子的距離,並且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0-1歲:將簡單的聲音意義化在還未滿1歲的時候,寶寶的語言發育還處於一個開始階段,他只會用嘴發出簡單的聲音,或者常常噴口水來模仿說話的樣子。
  • 2-4歲是孩子語言爆發期,家長要懂得抓住機會
    比如孩子出生時,寶媽會糾結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孩子月齡小的時候,寶媽會糾結輔食怎麼吃;孩子說話晚了,寶媽會糾結寶寶是不是發育慢了,而等孩子學會說話了,寶媽又會覺得一刻不得清靜。雖然並非所有的寶寶都會像小韓家的寶寶一樣樂於表達,但寶寶其實都有語言爆發期,家長們是要懂得抓住機會,讓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快人一步哦。因個體差異,每個寶寶的語言能力的開啟時段不同。
  • 孩子語言爆發期還不說話?揭秘0-3歲溝通秘密:非語言溝通要做好
    家長不要錯過孩子的語言爆發期1、 孩子存在語言爆發期語言爆發期是指孩子在某一段時間內變成"話癆",語言能力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這一階段,孩子會有很多話說,並且能夠很快地學到很多新詞彙,有時候也會"爆金句",這就是孩子在語言爆發期時的語言能力提高的表現,家長要注重這個時期孩子語言能力的變化。孩子的語言爆發期一般在兩歲半到4歲,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這段時間的語言發展,及時發現孩子的語言方面的問題,適當培養孩子的更加高效的語言溝通能力。
  • 抓住孩子語言爆發期,培養一個「小話癆」
    昨天小可媽媽向我傾訴道:最近看著身邊朋友的孩子一個個都開始開口說話了,小李家的女兒今年2歲半就會唱兒歌了;小張家的兒子最近也開始學習和模仿大人說話,有時候總是會自言自語地說著些什麼;小喬家的那個整天會向小喬夫妻倆嘰嘰喳喳模仿電視上人物說的話……眼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在差不多的年齡都快成了「話癆」,可是自家孩子卻一點想要學習說話的動靜都沒有
  • 育兒教育:孩子進入語言爆發期的表現
    爸爸媽媽發現,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孩子的表達欲望不斷增強,嘴裡總是時不時地冒出各種詞彙來,在孩子2歲左右,語言爆發期就會來臨。那麼家長具體怎麼判斷孩子是否進入了語言爆發期呢?一、孩子進入語言爆發期的表現 1.自創語言,胡亂用詞
  • 孩子語言爆發期怎麼引導?這幾個小妙招,孩子長大變成"小話癆"
    1~3歲是孩子的語言爆發期,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思維還在發展當中,當遇到一些問題時寶寶不可能像大人一樣在心裏面去思考,而寶寶需要表達出來,然後再思考,所以我們就會經常看到寶寶在自言自語,而每當我們寶寶自言自語時,這個是我們孩紙在認知這個世界的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也是我們小孩在成長的表現。
  • 不要錯過孩子語言的爆發期!這可以提升孩子口才與情商!
    先來解釋下,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會有個語言爆發期,大約在2-4歲。非常明顯的,孩子會在這個語言爆發期不停的說話,有的孩子好像嘴不停一直在講話。可是相比較,有的孩子卻遲遲不肯說話。有的孩子可能3、4歲會說稍簡單的話,有的孩子5、6歲還缺乏自信不敢上臺表達。這些都和孩子在語言爆發期的語言學習、聽的輸入、語言的輸出環境有很大關係。
  • 孩子語言啟蒙,沉默期到詞語爆發期,卡爾威特:抓住孩子2個階段
    孩子語言啟蒙,沉默期到詞語爆發期,卡爾威特:抓住孩子2個階段孩子的語言啟蒙,對孩子來說,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孩子的語言系統完善過程,是從沉默期到爆發期的,只不過是一個時間上早晚的問題,最早階段的孩子語言爆發期是在孩子22-24個月的時候,孩子們在這個成長階段的時候
  • 1歲半還不會說話?寶寶語言發育,我有妙招!
    老大小時候很風光,小區裡很多奶奶都對他的語言發育大為讚嘆。 不到一歲半,他就可以跟著唱兒歌,開始說整句的話;一歲半的時候,他可以唱整段的兒歌,會說爸爸媽媽的名字,故事聽一遍,就能複述出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還會說出小區裡見到的幾乎所有汽車的品牌。
  • 0-6歲是寶寶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做好引導,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研究表明:在2歲左右語言能力發育遲緩的孩子,在7歲時,依然有1/5孩子的語言能力不及同齡人。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大,父母也會不自覺的將這種壓力或憂鬱傳導在養育孩子方面。早早的給孩子報類似於左右腦開發、表演口才等早教班,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不落後於他人。
  • 0-6歲是寶寶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做好引導,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研究表明:在2歲左右語言能力發育遲緩的孩子,在7歲時,依然有1/5孩子的語言能力不及同齡人。 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大,父母也會不自覺的將這種壓力或憂鬱傳導在養育孩子方面。早早的給孩子報類似於左右腦開發、表演口才等早教班,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不落後於他人。
  • 「小話嘮」孩子家長要注意,抓住語言爆發期,4點做好領先起跑線
    孩子處在語言爆發期,家長千萬別這麼做1.嫌孩子煩很多家長面對孩子話多是不耐煩的,因為手裡的事情多,如果孩子一直纏著自己說話的話,就會耽誤很多的事情。留下孩子自己一個人自說自話家長。該做什麼就做什麼,這樣也是不利於孩子語言發展的。抓緊語言爆發期,對孩子有什麼好處?1.豐富語言,滿足好奇心孩子的語言是需要不斷豐富和強化的。當孩子處在語言爆發期,就是孩子學習語言最好的時期。
  • 這才是嬰兒學話最快方式!別再傻傻用大人口吻教了
    」、「姥姥抱」;2.5-3.5歲,簡單句階段,比如「把那個給我」;3.5-6歲 複合句階段,比如「因為我很不高興,所以我不想吃飯」;6歲,一般都能學會流利說話。(溫馨提示,有些孩子的語言發育會比標準年齡提前或延後,大多數情況下是正常的。)以大人的口吻教嬰兒說話,為什麼是錯的?很多父母認為,當嬰兒學說話時,父母應該以大人說話的口吻和方式跟孩子說話,認為這樣會讓寶寶學話更快。
  • 2歲寶寶只會說簡單的話,只因姥姥的一個習慣,阻礙孩子語言發育
    對於幼兒期的孩子來說,媽媽這兩個字的意義太過重要,除了照看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之外,還對寶寶的早期教育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就拿處在學話期的寶寶來說,媽媽們的正確引導相當重要。孩子聽了之後,又重複一遍。電話結束後,媽媽埋怨外婆總是替兒子說話,這樣會影響孩子學話的速度。類似的情況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對於要不要代替學話期孩子說話這個問題,媽媽們的觀點也分成了兩派。
  • 3歲才開始啟蒙教育?寶寶會錯過語言爆發期
    很多寶爸寶媽都不知道,寶寶兩歲前,會經歷性格氣質形成、語言學習爆發期、興趣養成等關鍵時間點。如果家長能在這段時期,注意觀察、言傳身教,就能幫助我們的寶寶更好地成長,少走彎路。科學家做了一個小測驗,不同的寶寶面對同樣的玩具會有怎樣不同的反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