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造假」用英語怎麼說

2020-12-11 新東方網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

「學術造假」用英語怎麼說

2011-07-26 16:15

來源:北京新東方

作者:

科學來不得半點兒虛假,但據報告顯示,有近半數科研人員認為當前學術造價是普遍現象。但同時,相當比例的科研工作者對學術造假持寬容態度。寬容的後果就是縱容,縱容的後果就是學術造假成為普遍現象,成為人人心安理得地默認、接受並遵守的潛規則。

Nearly half of the science-related workers in China’s research institutes, universities, medical institutes and hospitals think academic cheating is "common," a survey by the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T) showed。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CAST)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中國,包括研究機構、高校、醫學研究機構和醫院的工作人員在內的近半數科研工作者認為學術造假「非常普遍」。

在上面的報導中,academic cheating 就是指「學術造假」,說得斯文一點兒,就是academic dishonesty/misconduct(學術不端),具體來講包括 plagiarism(剽竊)、fabrication(偽造數據)以及duplicate/multiple publication(一稿多發)等。

Academic cheating 產生的所謂學術成果完全不具備originality(獨創性),有些科研人員在academic research(學術研究)中,為了評定academic rank(職稱)而弄虛作假,而academic community(學術界)對此也越來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勢必會助長academic cheating 的不良風氣。

 

(編輯:趙穎茹)

名稱名稱

300次下載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學術造假」用英文怎麼說?
    既然說到「學術造假」,下面我們就來看下英文要怎麼說吧
  • 「造假 」英文怎麼說
    民航局有關人士最近透露,2008年到2009年,民航局曾在民航系統對飛行人員的資質進行了全面檢查,查出來飛行經歷不實,甚至飛行經歷造假的達200多人。國家民航總局一位發言人證實有200多名飛行員偽造飛行履歷,並表示所有涉及造假人員都已受到相應的處罰。在上面的報導中,falsify flying histories是「偽造飛行履歷」,也就是「飛行資質造假」,含有這樣信息的resume自然就是fake resume(虛假簡歷)了。
  • 「財務造假」 用英語怎麼說?千萬不要翻譯成 financial fraud | 會計英語
    財務是financial,造假是fraud,financial fraud合起來的意思卻不是「財務造假」,英文裡面financial fraud
  • 從抄襲理念到學術造假,扒一扒在英語啟蒙領域的偽專家
    在老師學術背景上嚴重造假,還說自己負責?)他們沒有承認造假、沒有承認錯誤,反倒輕描淡寫地說:只有少許出入。「不走彎路就是捷徑」這是我鼓勵大家學高端英語的時候說的話。 高端英語詞彙比較難,但英語學習,不走彎路,就是捷徑。用咱們高端英語的核心詞句,引入歷史地理、文學科學藝術等的精華,早啟蒙的小孩才能有先發優勢。
  • 職場英語:「造假帳」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職場英語>職場百科>正文職場英語:「造假帳」怎麼說 2012-12-19 18:28 來源:原版英語 作者:
  • 學術造假和食物造假,哪個危害更大?
    但學術造假最大的危害是社會示範效應,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一個國家學術聖殿的論文都是假的,那麼假貨流行也就不足為怪了。一場「學術界的大地震」由此被引發了出來,「學術造假」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Science雜誌發表評論說:「在中國學術不端行為的成本非常低,或者說不存在。在美國和歐洲,學術不端行為通常會導致辭職或開除,但這種做法在中國並不常見。」為什麼中國會出現這麼多的「學術造假」呢?
  • 南開大學校長疑似論文造假被質疑,學術造假何時休?
    學術造假的背後,映射了留學生對學術成果的急功近利。 抄襲、作弊、買文憑……「中國式」留學造假現象層出不窮,讓中國留學生群體被貼上負面標籤,造成越來越多的海外師生對中國留學生存在偏見。
  • 淺談學術造假的認識
    本文結合《科研素質培養與論文指導》所學習的知識以及其他資料,簡要闡述了學術造假的定義以及形式,然後結合社會中的一些案例對學術造假的原因進行了分析討論。關鍵詞:學術剽竊;學術不端;科研誠信當下,學術造假是學術界和社會輿論中的熱門話題之一,學術造假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由百度指數得出結論,見圖1)。
  • 嚴打學術造假,其他國家有這些妙招!
    原標題:第一調查丨嚴打學術造假,其他國家有這些妙招……2019年春節後的第一個「大瓜」,莫過於演員翟天臨「學霸人設」事件。因為直播中一句「知網是什麼東西」,他被曝出論文涉嫌抄襲,一時間輿論譁然。近年來,國內外學術不端事件時有發生。針對這一現象,其他國家是如何應對的呢?
  • 2017年6月英語六級作文範文:學術造假現象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六級>六級輔導>作文>正文2017年6月英語六級作文範文:學術造假現象 2017-03-16 11:19 來源
  • 學術造假:誰是幕後推手?
    上海大學的教授陳湛勻因為兩項學術成果認定為抄襲,近日被全國通報,隨後免去了博士生導師等職務,陳湛勻不是第一個因為學術造假倒下的學者,他也不會是最後一個。近年來,學術造假事件頻頻曝光,造假者前赴後繼,學術造假現象,究竟有多嚴重,在這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利益驅動呢?央視經濟頻道主持人王小丫與著名財經評論員何帆和劉戈共同評論。
  • 研究員開發新算法打擊學術造假 用AI查重論文圖片
    有圖無真相  在打擊學術造假的徵途上,學術規範機構又下一城。資料圖:人工智慧機器人。經測算,在所有論文中,約1.5%存在學術不端的嫌疑,0.6%確認存在圖像方面的論文造假。  在學術造假上,圖片是藏汙納垢的死角。《科學》(Science)雜誌和《撤稿觀察》(Retraction Watch)2018年發布報告稱,在過去10年裡,學術期刊撤回的論文數量增加了10倍。這些論文中,約有1.7%是因為篡改了論文圖像被撤回。
  • 學術造假——利字當頭換當頭一棒
    近些年,論文、學術、比賽「造假」一直備受爭議。科技部官網16日發布《關於論文造假等違規案件查處結果的通報》,披露了9起涉及購買論文、違反論文署名規範、套取財政科研資金的違規案件處理結果。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不久前的11歲「神童」陳同學研究癌症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的新聞,這可能就是學術造假從娃娃抓起的全國典型。
  • 美國學術造假進監獄,中國呢?
    中國有很多更為嚴重的學術造假,處罰卻往往輕描淡寫中國學術造假屢禁不止,英出版商撤造假論文中九成半屬中國學者在各國,學術造假的事件都不少見。對於嚴重泛濫的學術造假,應該學習國外嚴懲科研機構處理學術造假者輕描淡寫,確有其原因在。學術造假在不少人看來,是純粹的道德問題,處理也只能內部處理。
  • 科技部、基金委集中公示論文造假,業內人士:該拿造假的學術權威...
    他認為:「中國儘管出臺了很多政策和文件,儘管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也有對應的學術風氣建設部門,但是中國沒有一個專職部門監督學術誠信行為,大部分學術委員會都是某個副所長、所長來兼職。但他們和造假的人其實是利益共同體。這就導致很多舉報石沉大海。」
  • 外國如何打擊學術造假:引進偵測軟體,教師承擔連帶責任
    據介紹,這個偵測軟體可以對高校教育和學術資料庫內的各類考試論文和學術研究論文進行單一或群體的智能化偵測,並得出是否剽竊的結論。被偵測的論文包括那些來源於英語材料的愛沙尼亞語論文和來源於愛沙尼亞語材料的英語論文。
  • 今日話題:美國學術造假坐牢,中國呢?
    在各國,學術造假的事件都不少見。事實上,對學術造假,中國的處罰一直就是輕描淡寫。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紀檢監察審計監督局副局長陳越披露,從1999年到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立案調查學術不端案件204件,即每年二十件,其背後有多少造假事件沒有被報上來立案?如前文所述,根據中國國情研究會調研員的統計,每年光網上揭露的國內學術造假事件就大約有100起。
  • 2018大牛學術造假,一圖七用、編纂數據、剪接圖像、憑空捏造
    在此不得不說,在過去的2018年,學術界可真不太平,爆料出了太多讓人意想不到的造假大牛,咱們今天來列舉一下。Xianglin Shi被撤稿共3篇,雖然不多,但造假手法特別大膽,在同一篇文章裡,竟然存在七處明顯的GAPDH內參條帶重複使用!一圖七用,過於囂張。
  • 冒充北大學生,被清華取消錄取資格,卻被加州理工錄取,學術造假
    學術造假被扒作為南京郵電大學的畢業生,黃同學為什麼能夠一枝獨秀,從全國眾多優秀高校學子中脫穎而出,成功獲得加州理工學院的「獨寵」呢?其最大的優勢就是在於「科研能力」,因為他作為一名本科生發表的論文數量是真的多。遠遠超出了普通本科生的能力範圍,而這也正是他的一個亮點所在。
  • 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博士學術造假之謎
    2005年11月,哥倫比亞大學成立專門調查研訊委員會,並於次年2月宣布賽贊學術造假。隨後,薩麥斯先後撤回了6篇與賽贊聯合署名的關於碳氫鍵功能化的研究論文。2006年8月到2007年2月,哥倫比亞大學任命的調查委員會對賽贊事件進行了深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