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楊寶寶 編譯
2017-06-23 09:03 來源:澎湃新聞
據《衛報》報導,6月21日,安哥拉作家若澤·愛德華多·阿瓜盧薩(Jose Eduardo Agualusa)憑小說《遺忘通論》(A General Theory of Oblivion)獲國際都柏林文學獎,獎金為10萬歐元。這是目前世界上獎金數額最高的文學獎之一。阿瓜盧薩表示,這筆獎金將實現他一個多年來的夢想——在自己現居住地莫三比克島建一座公共圖書館。
安哥拉作家阿瓜盧薩「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一座公共圖書館,因為島上人沒什麼機會接觸到圖書。如果我能做點什麼改變這一切,影響將是巨大的。」 阿瓜盧薩表示,他已經找好了未來圖書館的落腳地,「我可以把自己的個人圖書館放在那裡,面向島上民眾開放。」
都柏林文學獎對圖書館界具有特別的意義,其參選圖書由世界各地的公共圖書館推薦而來。把這樣一個文學獎的獎金用於建造圖書館,阿瓜盧薩認為是有趣的緣分,「我很欣賞這個獎項由圖書館員工負責推薦。」
阿瓜盧薩是世界上最為著名的葡語文學作家之一,現年56歲。他出生於安哥拉萬博,曾在葡萄牙裡斯本求學。《遺忘通論》是其2012年的小說,曾被提名2016屆布克國際文學獎。阿瓜盧薩挖掘自己國家動蕩的過去,展現了一個小國家的內部衝突如何被其他國家所利用。
「對我來說,這本書的意義在於它事關他人的恐懼,關於仇外心理,這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這位56歲的小說家表示,「這在安哥拉很重要,在其他地方也很重要。」
《遺忘通論》很容易可以看出為什麼大家把選票投給《遺忘通論》。這部小說塑造了一個離奇的女性盧多維卡(Ludovica),她身為葡萄牙外籍人士,在非洲國家安哥拉獨立之際為自己的命運擔憂,因而選擇將自己關在公寓中與世隔絕長達28年,她對外界的感知僅僅來自鄰居的對話、公寓的一扇窗子和一臺收音機。她將自己所見記錄在日記之中,後來寫在公寓的牆壁上。
阿瓜盧薩表示,盧多維卡的故事並非基於真實的事件寫就,但令人驚訝的是,當書寫好之後,在莫三比克發現了一對夫婦,像盧多維卡一樣,30年生活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封閉之處,「這太瘋狂了,我的書意外地變成了現實。」
安哥拉曾是冷戰前線。古巴、前蘇聯支持的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和由美國、南非政府支持的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引發對立衝突,後演變成全國性內戰,直到21世紀初才實現全面和平。《遺忘通論》中,探討了安哥拉如何由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逐漸轉型,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不只是《遺忘通論》,阿瓜盧薩有不少小說都在探討和展示祖國如何從衝突走上繁榮這一命題,「當我寫我的第一部小說時,就是因為我想了解祖國安哥拉和我在其中的地位。如果你不了解過去,就不能解釋現在。」
都柏林文學獎評選範圍是英語小說以及有英譯本的小說。《遺忘通論》由英國作家丹尼爾·哈恩(Daniel Hahn)翻譯,他此前翻譯了阿瓜盧薩的五部作品。此次雙方將分享都柏林文學獎的獎金,10萬歐元中,哈恩將獲得2.5萬元。
哈恩表示自己的翻譯生涯就是從翻譯阿瓜盧薩的作品開始的,多年來,二者形成了一個舒適的合作關係,這使哈恩能夠在翻譯中將阿瓜盧薩作品的音樂性、節奏韻律和幽默感真實地表現出來。此次哈恩計劃用他的獎金的一半推出翻譯協會的第一次翻譯獎。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都柏林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