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史上,有哪些比較高壽的作家?

2020-12-17 孤讀者筆記

在世界文學史上,不少天才作家英年早逝,如拜倫、雪萊、濟慈、萊蒙託夫等等。也有不少大文豪,他們十分高壽,在漫長的人生中筆耕不輟,留下了很多的經典文學作品。

歌德:83歲

歌德是德國文學的代表人物,在詩歌、戲劇、小說等方面皆有傑出成就,特別是他的詩劇《浮士德》,是世界文學最優秀的作品之一。《浮士德》的創作貫穿了歌德的一生,在他逝世的前一年才得以完成,其中包含和反映了許多他的人生思想。

歌德(1749年-1832年)

雨果:83歲

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他的文學創作極為多產,包括了詩歌、小說、戲劇及其他論著。雨果寫下了不少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都是其中的經典之作。

雨果(1802年-1885年)

列夫·託爾斯泰:82歲

託爾斯泰在當時世界文壇擁有極高的地位,他的文學思想和藝術風格,都影響著很多作家。他的三部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寧娜》、《復活》,每一部都是經典。列寧稱他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

列夫·託爾斯泰(1828年-1910年)

哈代:88歲

哈代既是詩人,也是小說家,兩方面都有非常出色的作品。詩歌方面,哈代留下了好幾部詩集,還有詩劇《列王》。小說方面,哈代創作的長篇小說近20部,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德伯家的苔絲》。

哈代(1840年-1928年)

蕭伯納:94歲

這位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的劇作家無疑是特別長壽的了,活到了94歲。他留下了50多部戲劇,《華倫夫人的職業》、《蘋果車》,以及改編為電影《窈窕淑女》的《賣花女》都十分知名,而《聖女貞德》則被認為是他獲得1925年諾貝爾文學獎的主要作品。

蕭伯納(1856年-1950年)

毛姆:91歲

這位英國作家生於巴黎,在德國求學,到過遠東,在中國逗留過,見過辜鴻銘等人,後來又去過拉丁美洲,可以說足跡踏遍全球。毛姆的小說很多,以畫家高更為原型的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毛姆(1874年-1965年)

黑塞:85歲

赫爾曼·黑塞出生在德國南部的一個小城,46歲的時候加入了瑞士國籍,194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黑塞寫詩,寫小說,喜歡畫畫,代表作有《荒原狼》、《玻璃球遊戲》等。黑塞對中國文化也頗有研究,《玻璃球遊戲》中就提到了易學等中國思想。

黑塞(1877年-1962年)

博爾赫斯:87歲

這位阿根廷作家一生的經歷是豐富多彩的,他創作的文學體裁也是多種多樣的。雖然在圖書館供職,但博爾赫斯並不甘於埋頭於書齋中,而是積極參與了政治鬥爭,據說這也導致了他無法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博爾赫斯的小說風格獨特,其中最著名的是《小徑分岔的花園》。

博爾赫斯(1899年-1986年)

索爾·貝婁:90歲

索爾·貝婁是美國當代文學極為重要的作家,1976年,因「把豐富多彩的流浪漢小說與對當代文化的精妙分析結合在一起」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貝婁的文學成就為小說,主要著有《洪堡的禮物》、《奧吉·馬奇歷險記》、《雨王亨德森》等。

貝婁(1915年-2005年)

馬爾克斯:87歲

這位哥倫比亞作家是拉美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一部《百年孤獨》,讓他享譽世界文壇,也使得他成為了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爾克斯對中國文學也產生了巨大影響,很多當代作家都在學習他的寫作技巧。

馬爾克斯(1927年-2014年)

除了以上10位文豪,還有不少作家也活到了80歲以上,如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華茲華斯、德國作家託馬斯·曼、法國作家法郎士等。

-THE END-

相關焦點

  • 《紅樓夢》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如何?
    卡夫卡在世界文學史上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地位,是因為他是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之一,他影響的作家不計其數——博爾赫斯、馬爾克斯、薩特、加繆、昆德拉、殘雪、張小波、格拉斯、庫切、餘華、村上春樹等等等等,甚至整個當代文學,都有卡夫卡的影子。他的影響力決定了他的地位。他的後來者們從他這裡汲取養分,將他尊崇為大師。
  • 京派小說的代表作家,有哪些?
    京派小說的代表作家,有哪些?在20世紀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學的重心南移到上海,繼續留在京、津地區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個自由的作家群,當時也稱「北方作家」派。(後排右一)廢名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文學家之一廢名(1901-1967),原名馮文炳,曾為語絲社成員,師從周作人,在文學史上被視為「京派文學」的鼻祖。1925年出版的《竹林的故事》是他的第一本小說集,廢名的小說以「散文化」聞名,將六朝文、唐詩、宋詞以及現代派等觀念熔於一爐,並加以實踐,文辭簡約幽深,兼具平淡樸訥和生辣奇僻之美。
  • 文學史的另一種寫法
    這幾年又有袁世碩先生主編的《中國古代文學史》,這部文學史現在已經被規定為高校必須使用的教材。所以現在在大學通行的兩部中國文學史,就是兩位袁先生主編的文學史。我認為,這兩部文學史的總體框架、結構和文學史觀沒有太大變化。仔細看,其文學史觀是統一的,其框架結構也基本相似——即基本以作家作品作為主要的描寫對象和敘述對象,只是在介紹具體作家作品時有一些細微的變化。這就是中國文學史在國內的大體情況。
  • 新月派代表作家,有哪些?
    新月派代表作家,有哪些?新月派是現代新詩史上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受泰戈爾《新月集》影響。該詩派大體上以1927年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1933年12月5日,他從上海到南京的客輪上,縱身躍入清波,自殺身死。饒孟侃代表作品 《泥人集》饒孟侃(1902·3,24—1967.4 .2),江西南昌人,別名子離。幼年在家鄉讀私塾時,即對古典詩詞發生興趣。1916年至1924年,先後在北京清華學堂和清華大學讀書,專習英語,參加清華文學社。當時有所謂的「清華四子」。
  • 古代文學史,你真的學會了嗎?附真題整理方法.
    2、《中國文學史新著》,章培恆、駱玉明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5、《中國古代文學史》馬積高、黃鈞,人民文學出版社。學姐之前在參考了80所院校的招生簡章的基礎上,給大家分享過各科目各個院校常見的參考書目。詳情請戳80%的院校都是以袁行霈版本為參考書的,若是你報考的院校用的參考書是以其他版本的文學史,學姐建議大家也可以翻一翻袁行霈版本的文學史,或者是袁老的《中國文學概論》。
  • 鮑鵬山:文學史就是心靈史
    賀聖遂老師在做文學史類圖書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曾做過兩本非常有影響的文學史,一套是章培恆、駱玉明先生的《中國文學史》(上中下),後來修訂為《中國文學史新著》;還有一本駱玉明先生的《簡明中國文學史》,都是在他主持復旦大學出版社工作時出版的,前者當時全國轟動,成為現象級的出版盛事,後者後來還出了英文版,版權輸出到英語世界。
  • 現代排名前十的作家有哪些?一起看看值得讀的好書吧。
    現代文學史(1917-1949)上,中國新文學得到確立,白話文寫作成為主流,誕生了無數作家,如果排前十,可能是哪些作家呢,一家之言,歡迎探討。1魯迅魯迅排在榜首,毋庸置疑。在魯迅之後,白話文小說如雨後春筍,魯迅開先河,有魄力。理由二:魯迅的白話文小說藝術和思想成就都很高,為後來中國小說發展奠定基礎。只是開一種文體先例,還不足以確立地位,難得的是,魯迅的短篇小說,不僅發表時間早,開先河,而且成就很高,很成熟,感覺不像是那個時代能夠寫出來的。放到今天,也沒有幾個作家能夠比。餘華曾說,願意用自己所有長篇換魯迅一個短篇。
  • 上海書展·新書丨《好看的中國文學史》:一張文學導遊圖
    學術著作難免被貼上「枯燥」、「難讀」這樣的標籤,但《好看的中國文學史》尤其注重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和「好看性」。錢念孫說:「現在的中國文學史著作非常多,但它們基本有一個共同點——都採用純粹的學術理論和邏輯思維體系去寫。我採取了中國傳統的章回體演繹法,這是寫法上的不同。
  • 劉躍進:為什麼要不斷地書寫文學史?
    這種自覺表現在哪些方面呢?最重要的表現之一就是對於文學家和文學作品有了自覺的判斷意識。1.文學家《文選》是中國現存的第一部文學總集,所收作家當然應當算作文學家,有多少呢?總共一百三十家。《文心雕龍》是中國古代最為系統的文學理論著作。它所論及的作家凡二百一十一人。
  • 漢語言文學自考本科有哪些科目?
    漢語言文學自考本科有哪些科目?關於這個問題中國教育在線自學平臺小編就簡單為大家說一下。點擊進入: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 一部富有創意的中國現代文學史
    正因為以五四文學作為現代的起點理由不充分,才會有「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與民國文學史在時間上的上推。然而「世紀」是基督教文化以一百年為單位對時間的一種假定,因而這一百年很難完全巧合地在其前後給文學劃出分明的斷代。
  • 朱時茂處女作電影《西沙兒女》,在文學史上經歷著有趣的評價逆轉
    因為「四人幫」被粉碎後,《西沙兒女》的小說作者浩然受到波及,當時對他的批評可謂是一波連著一波,所以,電影《西沙兒女》也受到影響,之後,在中國文學史上,小說《西沙兒女》一直處於尷尬的地位。最近,筆者因為關注朱時茂的緣故,重新查了一下《西沙兒女》流產的來龍去脈,發現中國當代文學史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改變了對《西沙兒女》的看法。
  • 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楚辭》
    《楚辭》是公認的與《詩經》並峙的一座詩的豐碑,它創造了新的詩體,對詩歌對發展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由屈原創作。《楚辭》對中國文學的發展有極其深廣的影響,對整個中國文化系統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特別是文學方面,它開創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詩篇,因此後世稱此種文體為"楚辭體"、騷體。 而後來的四大題材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楚辭》部分作品因效仿楚辭的體例,有時也被稱為"楚辭體"或"騷體"。幾乎每個文學領域,各個不同的體裁的文學都不同程度存在它的身影。
  • 哈佛教授王德威 探索文學史的邊界
    /名家簡介/  王德威,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比較文學博士。  近些年,王德威多次來到北大、北師大、人大等高校,進行文學授課或者發表演講,與作家、學生互動。早在2006年,王德威在北大一連上了八節文學課,授課內容被結集成書,由三聯出版社以《抒情傳統與中國現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課》之名出版,影響綿延不絕。
  • 漢語言文學專業自考本科都有哪些課本
    自考本科中漢語言文學是熱門的專業之一,考試難度較小,通過率高成為很多專升本人士升學的首選,報考自考本科漢語言文學專業有哪些複習資料?公共基礎課程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中國近代史綱要、英語(二);專科課程有: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史(一)、中國古代文學史(二)、外國文學史、語言學概論、美學、中國文化概論、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專題研究、外國作家作品專題研究、中國古代文論選讀、現代漢語語法研究。
  • 中國文學史上的那些第一,你知道幾個
    中國文學史,是一部漫長而光輝的歷史,也是中華文明最值得自豪的瑰寶。很多人物及著作名篇都為我們耳熟能詳,好比蘇軾、李白、杜甫,但也有許多不為大多數人所知,今天小編就收集了文學史上的第一將其編排在一起,供大家參考。
  • 劉躍進:追問文學史研究的意義
    文學史怎麼了? ■精彩閱讀: 走近歷史,真正了解作家的生存環境,了解一個時代的社會狀況。一個人的生存狀態如何,一個社會的經濟狀況如何,直接影響到一個作家的思想感情。 面對著我國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我們該如何整理文學史的文獻資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 文學史就是心靈史——淺談《中國人的心靈——三千年理智與情感》
    2003年,當時的復旦大學出版社社長,我的老師賀聖遂先生,給我一個任務,讓我寫一個獨特的文學史:立足於名家和名著,更突出作家作品的展示,以點帶線,突出和深入一點,並主要側重讀者的感性體驗。  賀聖遂老師在做文學史類圖書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 塞林格在美國文學史上真實地位
    國內很多著名文學評論家們和一些作家們紛紛出來說事兒。簡單瀏覽一下,發現與美國的著名評論家們和美國一些作家們出來說的事兒,有的地方幾乎有天壤之別。 其中最不同的一點,就是塞林格選擇隱遁生活,在很多中國評論家眼中來看,是一種「江郎才盡」的表現形式,是一種「無可奈何花落去」的頹勢所致。事實並不如此。
  • 人物誌:我國文學史上一顆獨具異彩的明星——屈原
    它借詠物以詠人,表面上是頌桔,實際上是以桔樹自喻,抒發詩人熱愛祖國、堅貞不二的感情。其餘各篇,郭沫若同志說:「都是頃襄王六七年以後的屈原的晚期作品。至於那八篇的先後,在我看來,該得以《悲迴風》、《惜誦》、《抽思》、《思美人》、《哀邱》、《涉江》、《懷沙》、《惜往日》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