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奴役之路》的多種譯本

2021-02-23 經濟觀察報觀察家

書評人 蕭軼 為《觀察家》撰稿

學界公認,中國較早接觸哈耶克的人當為周德偉和潘光旦,第一位翻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的人被公認為殷海光。我的朋友林建剛在《哈耶克的「中國之路」》中對此有詳述,於其他文章中也不斷談及哈耶克與民國知識分子的聯繫。去年翻閱江西《民國日報》,發現報紙上有早於學界公認的《通往奴役之路》譯文。故此,作文補充,或對哈耶克思想的中國傳播史有豐富之用。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出版於1945年二戰結束前夕,但幾乎沒有引起中國自由主義者的注意,唯一例外的是閱讀甚廣的潘光旦,他在1946年出版的《自由之路》一條補註中提到了此書。在補註中,他雖然對哈氏批評德俄的極權主義表示贊成,但潘認為該書「對一切計劃經濟表示反對,殊失之偏激……哈氏認為自由經濟與計劃經濟不能兩立,過分的抨擊計劃經濟和集體主義的措施,我是不贊成的」,他認為個人主義與社會主義各有其弊病。

周德偉曾回憶,1932年夏公費留學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研究所,受羅賓斯和哈耶克指導,遍讀新古典學派、奧國學派、北歐學派的著作。1937年侵華戰爭爆發後,周德偉回國任湖南大學經濟系主任,開始在課堂上和自己主辦的刊物《中國之路》上傳播奧地利學派的經濟學說:「在《中國之路》上,餘每期均有文章數篇,憶第一篇為 《法治之路》,主旨在反對獨裁政制,師英人休謨、析爾克、白芝浩等之說,重法治下之個人自由。第二篇為《自由之路》,本古典學派亞丹·斯密山及近人米塞斯及海耶克之說,力主自由企業發揮個人之創發力。時餘已熟知海耶克之初期著作,對於其集體主義之經濟,凡反駁社會主義之論據尤為嫻熟。」1947年,他得到此書後就很想譯成中文,卻因不久出國參加國際貿易就業會議而在歐美工作兩年多,導致翻譯計劃擱置。於是,周德偉把《通往奴役之路》鼎力推薦給政論學者殷海光,謂此書思想遠超拉斯基作品。殷海光閱畢甚感震撼,使他對自由主義認知的深度和廣度大為長進,1953年開始將譯文在《自由中國》雜誌連載。與此同時,中國狂熱於計劃經濟,反對計劃經濟的哈耶克理所當然遭遇冷漠。

《通往奴役之路》的首位譯者,江西國立中正大學1940級學生黃尚仁,應該比周德偉早一年讀到此書,比殷海光翻譯此書早六七年。在校期間,他是平劇社社員和國立中正大學經濟學會幹事,畢業後任國立中正大學校友會南昌分會理事,具體工作不詳。早在1946年1月,黃尚仁便縮編譯介了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以「統制與自由之辯」為名,在江西《民國日報》1946年1月10、11日和14日、15日分期連載,哈耶克翻譯為「佛萊德第·赫耶克」,章節分別為「計劃與權力」、「計劃與競爭配合之途徑」、「大烏託邦之迷霧」「優敗劣勝之原因何在」、「計劃違背憲法之精神」、「計劃是否必需」、「計劃能解除吾人之困難乎」、「兩種保障」和「朝新世界之途邁進」。當算是對《通往奴役之路》的概述編譯,基本與原書篇目的目錄次序一致,只是將原書的十五個章節編譯為八個章節。

在《統制與自由之辯》的《前言》,黃尚仁寫道:「著者成年之一半歲月,皆寓故裡奧地利,與德人之思想,保持密切之接觸,另一半時間,則居於美利堅及英格蘭,經過後一段時間之深刻觀察,著者愈信,曩昔於德國破壞自由之各種力量,已於英美誠其鋒芒。」在抗戰勝利後的世界,提出「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的大不列顛共同體」的英國工黨上臺,社會主義的老大哥蘇聯作為大國崛起,各國知識分子在戰後追求平等的欲望,催生了他們對社會主義的好感不斷增加。1991年《通往奴役之路》再版時,德特馬·多林(Detmar Doering)博士在《導言》中說,儘管在二戰中帶領英國人走向勝利的首相邱吉爾對英國來說是國家英雄,然而他竟因1945年競選講演中引用了哈耶克此書中的部分言論,導致他所領導的英國保守黨在英國大選中慘敗。經濟學出身的黃尚仁或許見此景象,在題記中寫下「英美正循納粹之舊跡盲目前進!」,不僅是對世界局勢的關切,也是對當時國內的思想潮流進行勸誡。在結語中,他寫道:「總之,唯有真正為個人謀幸福之自由政策,允稱建設舊世界之新途。」

非常可惜的是,黃尚仁對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僅僅是取其最為精華的內容進行縮編譯介,而沒有進行全書翻譯,否則《通往奴役之路》在中國的傳播史將是另一種寫法。當然,江西《民國日報》並非主流報紙,本身不足以引發知識界的注意;再者,正如許紀霖在《在自由與公正之間——現代中國的自由主義思潮(1915—1949年)》中所說的那樣,潘光旦對《通往奴役之路》的評論儘管是個人觀點,但卻在當時國內的自由主義知識圈內極具代表性:「假如當時其他人也讀到這部著作,相信大部分人的反應與潘光旦不會差距太遠。」

在戰爭與建國的緊急狀態下,中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大多只對政治學感興趣而忽略了經濟學,對古典自由主義缺乏耐心去理解和接受,更遑論哈耶克從經濟學來闡釋的新古典自由主義呢?特別是在拉斯基的社會民主主義光譜籠罩下,他們大多主張時稱「中間道路」的第三條道路:在政治上追求民主,主張英美的民主憲政;在經濟上追求平等,主張蘇俄的計劃經濟。這種自由主義傳統,實際上是民主社會主義傳統。由於平等的誘惑和對平等的強烈呼喚,導致他們在半個多世紀前的抉擇陷入了蘇俄迷霧。唯有蘇俄式計劃經濟降臨在己身,嘗盡苦果之後,哈耶克的勸誡才能再度被喚醒。


很有意思的是,大陸第一個譯本的出版,卻是源於冷戰對峙下的批判需求。1962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後來擔任南開大學校長的滕維藻與朱宗鳳合譯的《通往奴役的道路》。這本「內部讀物」只印刷了3500冊,估計只供處級以上的幹部群體在內部傳閱。在長達六頁的《譯序》中,滕維藻言辭激烈地尖銳批評哈耶克:「他自命為 『客觀的學者』,實際上是捍衛資本主義制度的忠實奴僕。哈耶克對社會主義和一切進步傾向,懷有刻骨的仇恨。」然而,「事實勝於雄辯,他所捏造的種種『論據』,已為歷史發展的整個進程和蘇聯以及各社會主義國家實行計劃經濟的經驗所完全否定。」並且,「哈耶克和一切資產階級辯護士惡毒地誹謗我們的民主制度,正好證明這種制度已經得到廣大勞動階層由衷的擁護。」在譯序的最後,滕維藻說明了自己翻譯此書的目的:「1895年我們曾譯出哈耶克的《物價和生產》一書,有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現在我們又把這樣一部充滿毒素的書翻譯出來,目的也是想供學術界了解和批評資產階級反動經濟理論時作為參考。」感興趣者,不妨找來一讀。2014年出版《重讀哈耶克》的復旦大學經濟思想與經濟史研究所所長韋森,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說,「當時讀了之後,就覺得很受震撼,顛覆了我許多之前的認識和信念,」並且萌生與馮克利重譯此書的念想,後因出國而擱置。

除此之外,1945年7月28日,他還翻譯了William Hard的時政長文《戰後美對外政策應有之新趨向》刊載於江西《民國日報》,可見其人對世界局勢與中國未來之憂心忡忡。非常可惜的是,關於黃尚仁的資料少之甚少。在一本國立中正大學校友的回憶文集裡,有文章談及黃尚仁的妹夫曾參加國立中正大學校友會,而其妹夫稱黃尚仁已亡故,具體時間也未詳告。在查閱相關資料時,從中華民國《總統府公報》得知,其於1949年後去臺後,擔任過臺灣生產教育實驗所教導長,1966年12月請辭職務,得蔣介石批准。臺灣生產教育實驗所,又稱仁愛莊、仁愛教育實驗所,是臺灣戒嚴時期警備總部關押政治犯,進行思想教育的地方,呂秀蓮、張溫鷹、陳婉真、盧修一等都曾在仁教所「受訓」。

刊於5月9日經濟觀察報《觀察家》


讓思想激蕩,開風氣之先


經濟觀察報《觀察家》(eeoobserver)

相關焦點

  • 通往奴役之路
    《通往奴役之路》簡介    有人說:不讀哈耶克,便不知自由為何物!並請查封百度百科:  通往奴役之路:《通往奴役之路》是英國經濟學家、政治哲學家弗雷德裡希·奧古斯特·哈耶克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44年。該書論證到,國家計劃經濟制度建設的福利國家並不是為了實現個人自由,而是向專制、奴役人民的方向邁進。
  • 自由與奴役——讀《通往奴役之路》之一
    她的微博地址為:http://weibo.com/u/1027584641戰爭即和平,無知即力量,自由即奴役。——奧威爾當你看到這個標題,以為我是要重複哈耶克在書中的主題,自由與奴役勢同水火,不要把通往自由之路變為通往奴役之路,那就大錯特錯了!
  • 《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醒腦巨著
    本期小編為您推薦: 《通往奴役之路》《自由憲章》《致命的自負》《論自由文明與保障》<哈耶克>奧地利裔英國經濟學家,新自由主義代表人物,1974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代表作有《通往奴役之路》《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等。他學術上屬奧地利學派,但與芝加哥學派的許多代表人物關係密切。
  • 《通往奴役之路》讀書筆記
    註:本來寫了一大段話,但寫完一讀發現有是在自我感動跟弱智一樣,所以都刪掉了,下面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的讀書筆記。
  • 《通往奴役之路》——經濟學家跨界的法學作品
    提到哈耶克這個人基本上都會與自由主義聯繫到一起,而《通往奴役之路》是經濟學家寫下了法學和政治學的書籍。 人們對哈耶克的無數讚譽就是來自《通往奴役之路》,如果對哈耶克的認知停留在自由主義旗手的層面,那就有點誤解哈耶克本人和這本書了。
  • 《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經典著作中你可能不知道的7件事
    《通往奴役之路》一書銷量超過200萬。迄今為止,《通往奴役之路》的銷量超過200萬本。3.這本書幾乎有了另一標題雖然芝加哥大學出版社接受了哈耶克的稿子,但出版商想要一個不同的標題:「社會主義:通往奴役之路」。然而,哈耶克認為這樣的標題會產生誤導。他認為,無論左翼還是右翼都易受中央計劃學說的影響。哈耶克拒絕了這個建議,出版社也讓步了。
  •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的7大觀點
    當時,許多哲學家、經濟學家和社會各界人士對自由市場體制產生了這樣或那樣的懷疑,以致哈耶克在1944年出版的《通向奴役之路》中,就不無感嘆地說:「根據目前佔統治地位的見解,問題已經不再是如何才能最佳地利用自由社會中可以發現的自發力量。實際上,我們已經著手取消那些產生不可預知後果的力量,並對一切社會力量加以集體的和『有意識』的指導,藉以達到刻意選擇的目標,來取代那些非個人化和匿名的市場機制」。
  • ——再讀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雖然是第二次讀《通往奴役之路》,但依然被作者富有穿透力的前瞻性眼光所震撼。這部學術著作寫於1944年,二戰還沒結束,後來與美國對峙的社會主義陣營還沒形成,但作者卻預見到實行計劃經濟的社會主義社會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和弊端。而作為在計劃經濟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我,讀到作者對計劃經濟的批評,多有共鳴。
  • 《通往奴役之路》的62個核心論點
    編者語:《通往奴役之路》一書中,充滿著在當時看起來頗為「荒唐」的判斷,若干年後卻得到了諸多國家野蠻的驗證,並且是一一應驗。
  • 大道之行,奴役之路
    部分儒家幻想出來的那個黃金世界,看起來很美,如果真的實行,卻是通往奴役之路。天下為公,財貨不必藏於私。——這意味著一個私有財產得不到尊重的公有制社會。而私有財產,正是文明的根基。沒有對私人產權的尊重,文明就會蕩然無存,統治就變成了孟子說的「率獸食人」。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男有分(工作),女有歸(歸宿)。——意味著對統治權力的極度迷信。
  •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的7大觀點——法治的含義不是政府以法律來治理社會,而是首先是政府的行為在法律約束之下
    當時,許多哲學家、經濟學家和社會各界人士對自由市場體制產生了這樣或那樣的懷疑,以致哈耶克在1944年出版的《通向奴役之路》中,就不無感嘆地說:「根據目前佔統治地位的見解,問題已經不再是如何才能最佳地利用自由社會中可以發現的自發力量。實際上,我們已經著手取消那些產生不可預知後果的力量,並對一切社會力量加以集體的和『有意識』的指導,藉以達到刻意選擇的目標,來取代那些非個人化和匿名的市場機制」。
  • 讀譯本就意味著接受誤譯
    在網上,該書被網友列為「被翻譯『毀掉』的經典好書」第4名,與《通往奴役之路》(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年版)、《論自由》(許寶騤譯本)、《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龍婧譯本)、《精神生活》(姜志輝譯本)、《羅馬帝國衰亡史》(黃雨石等譯本)、《經濟與社會》(林榮遠譯本)、《自由史論》(胡傳勝等譯本)等同列。但列入該榜單的譯本,在豆瓣網上的評分均在8.0以上。
  • 其實你讀的是如何走上通往奴役之路
    其實你讀的是如何走上通往駑疫之路。孩子處處聽父母的,員工處處聽老闆的,下級處處聽上級的,臣屬處處聽皇上的。不僅如此,還要處處以父母、老闆、上級、皇上的好惡為好惡,這就是弟子規刻意追求的人際關係圖景。給孩子看的電視劇動畫面,只要有一個鏡頭露點,上頭或家長立刻就慌了,可是你們給孩子讀的書裡,那麼多複雜的匪夷所思的內容,為何就不擔心了呢?
  • 專訪挪威駐華大使司文:通往幸福的北方之路
    在英語中,挪威的國名「The Kingdom of Norway」意為「通往北方之路」,挪威人「Nordman」意為「北方人」,均同「北方」聯繫在一起,這有其深厚的歷史淵源。據史學家考證,在上古時代,挪威大部分土地被冰川所覆蓋,隨著氣候變化,冰川慢慢消融,人們沿著「通往北方之路」來到這塊土地,建起自己的家園,並給自己的國家取名為挪威,即「通往北方之路」。
  • 《論語》譯本談
    需要說明的是,《中國哲學家孔子》並非嚴格意義上的譯本,而是包含《孔子傳》《大學》《中庸》《論語》《中華君主統治歷史年表》和《中華帝國及其大事記》等多方面內容,並附有柏應理繪製的中國地圖。耶穌會士翻譯此書時更看重《大學》和《中庸》,而《論語》則處理得比較簡略,選譯了一部分格言。
  • 通往富婆之路的新一天開始了
    通往富婆之路的新一天開始啦!太陽起了我也起,我是人間小甜餅!賺錢能治癒一切矯情,有錢能治癒一切自卑!今日份的快樂,開始正常營業了。生活是一種態度,凡事想得開,生活自然嗨!
  • 哈耶克:通往地獄的道路通常是由善意鋪就的
    他堅持古典自由主義、個人主義、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其著作《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自1944年第一版起,成為了古典自由主義和自由意志主義理論的闡述中最著名、最受歡迎的書籍之一。這本書被翻譯成超過20種語言出版,累計銷售量超過二百萬本(截止2010年),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學術著作之一,並常被當今的許多評論家所引用。
  • 在自由與奴役之間,沒有第三條道路——哈耶克七大思想觀點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所提出的幾點主要觀點韋森第一、市場經濟是人類迄今所能發現的最有效率且較為理想的一種資源配置體制。當時,許多哲學家、經濟學家和社會各界人士對自由市場體制產生了這樣或那樣的懷疑,以致哈耶克在1944年出版的《通向奴役之路》中,就不無感嘆地說:「根據目前佔統治地位的見解,問題已經不再是如何才能最佳地利用自由社會中可以發現的自發力量。實際上,我們已經著手取消那些產生不可預知後果的力量,並對一切社會力量加以集體的和『有意識』的指導,藉以達到刻意選擇的目標,來取代那些非個人化和匿名的市場機制」。
  • 通往繼承人之路的神秘小屋-《哈利波特與密室》
    小編真的忍不住感嘆小精靈的法力真不是吹的,如果不是被魔法師奴役,說不定會在魔法界掀出一番風浪呢。於是乎,弗農姨夫在哈利的屋子裡加了嚴實的門框。這種人類的小把戲怎麼會難倒搗蛋三兄弟,羅恩和他的兩個雙胞胎哥哥用他們的父親改裝的會飛的汽車接走了哈利。
  • 甚平與「通往太陽之路」
    甚平哪怕窮盡生命也「必將建立起魚人族的通往太陽之路」——這恐怕也就是甚平藏於心底,沒能說完的那句夢想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