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臘月二十四是南方地區的小年。自2000年,武漢百步亭社區每年要在過小年當天,舉辦「萬家宴」活動,號召社區居民,端出傳家菜、健康菜、家風菜,邀請社區空巢老人、貧困家庭一起,「一家一道菜,萬家聚一堂」歡樂過節。至今,百步亭社區「萬家宴」活動已舉辦了十八屆,已形成社區「年文化」品牌。
一家一道菜,萬家聚一堂。2月9日農曆小年,武漢市百步亭社區第十八屆「走進新時代·共築中國夢」萬家宴熱鬧開鍋,社區居民端出自創自做的13200道菜品,擺滿黨群活動中心主會場和10個分會場。4萬多個家庭歡聚一堂,吃團年飯、過文化年,用佳餚文化宣傳十九大精神,共敘5年生活新變化。其中,2000多道菜餚送到社區困難群體、空巢老人、殘疾人,及社區周邊敬老院,讓他們一起共度歡樂中國年。
百步亭社區萬家宴開鍋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居民展示菜餚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佳餚宣傳十九大 一道菜就是一堂黨課
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武漢市百步亭社區居民歡欣鼓舞,掀起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熱潮,居民運用「小喇叭」微視頻、快板腰鼓、連環漫畫等各種形式,讓十九大精神進社區、進樓棟、進家庭。在今年萬家宴上,社區居民緊緊圍繞十九大報告「金句」,製作了眾多創意滿滿的精美菜餚。
二居委會退休黨員志願者付萬峰首次參加萬家宴,今年他用南瓜雕成紅船,黃色彩椒刻成黨徽,黃瓜雕刻的朵朵小花作為點綴,製成了菜餚《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寓意弘揚紅船精神永不褪色。「作為一名有著43年黨齡的老黨員,『紅船精神』一直是我的信念,激勵我不斷創新,遇到困難時勇於戰勝。」付萬峰說。
居民製作的十九大菜餚《不忘初心 一心向黨》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居民製作的十九大菜餚《人民的生活比蜜甜》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社區居民製作的菜餚《福臨門》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百姓曬「幸福帳單」 為五年成就「打call」
近年來,武漢加速度求新求變,啟動規劃建設「長江新城」「長江主軸」「東湖城市生態綠心」,加快建設國際化、生態化、現代化大武漢。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打造美麗街區、取消「九橋一隧一路」ETC車輛通行費等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彰顯城市發展新高度,讓居民收穫了滿滿的幸福感。
《東湖綠道》吸引眾多居民拍照觀賞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現場,一道名為《東湖綠道》的菜餚吸引眾多居民拍照觀賞,這道菜由現代城居委會志願者楊愛華和她的姐妹們共同製作。她們用榴槤做花壇 、面泥做樹苗,毛筆畫出綠道,真實的荷包蛋點綴,全長10多米,將東湖綠道二期上由荷蘭藝術家所打造的「生命之源」等景點搬上了餐桌。楊愛華說,東湖綠道既讓市民盡享大東湖之美,也讓大家真切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增添生活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居民徐志勇做了一道主題名為《擁抱綠色環境 愛護共享單車》3D立體菜,展示低碳城市的美好面貌。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鄰裡鄉親共品幸福宴,千家萬戶同享歡樂年。」現場,文卉苑群幹和居民齊心協力製作的《福臨門》吸引了眾人的眼球。他們將南瓜、冬瓜、胡蘿蔔等食材分別雕成拱門,拱門上掛上了冬瓜雕刻成的春聯,呈現出一派幸福文卉福臨門的喜慶氣氛。拱門上的春聯,由文卉苑老黨員志願者王傳謹雕刻而成。每年萬家宴王傳謹都會創新地將書法與菜餚結合起來。他說,「自從搬進了文卉苑,日子越過越舒坦,生活好了,我們才有心思、有時間來豐富精神生活。」
「紅色引擎」馬力全開 「紅色物業」暖民心
武漢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提出,實施「紅色引擎工程」,全面推廣「百步亭經驗」,加快形成一批先進基層黨組織示範群。按照市、區的部署要求,去年1月份以來,百步亭社區迅速行動,社區「紅色物業」「紅色頭雁」「紅色細胞」不僅心貼心為苑區居民服務,而且走出社區,為老舊社區、還建小區居民服務,贏得老百姓的認可。
《除冰掃雪保平安》再現社區紅色頭雁、紅色物業不畏風雪困境為居民除冰掃雪的場景。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萬家宴上,悅秀苑黨支部製作《紅色引擎》大型菜,色彩鮮豔,吸睛十足。其中,黨員群乾梅愛萍製作《紅色細胞》,用黃瓜、蘋果、胡蘿蔔等色彩豐富的食材立盤擺成孔雀開屏狀,切半聖女果擺滿底盤,營造出「紅色細胞」緊密相連形狀,造型獨特,吸引居民駐足觀賞。梅愛萍說:「作為一名青年黨員,要始終發揮模範帶頭作用,成為全社會最具活力的「紅色細胞」,讓廣大群眾看得到黨的形象,聽得到黨的聲音,感受得到黨的溫暖。」
居民龔漢華製作的《紅色頭雁》惟妙惟肖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翠綠的白菜擺出中國地圖形狀、八顆心形的聖女果象徵八千多萬名黨員、糯米捏出諾字形狀,再用千張做成栩栩如生的鮮花,最後取其諧音《一諾千金》。每年的萬家宴吳淑珍都格外重視,今年吳奶奶意外受傷,馬豔軍成為了她得力幫手。馬豔軍介紹,作為「紅色物業」大學生,第一次參加萬家宴,萬家宴讓我們和居民成為一家人,我們要紮根基層,心貼心為居民服務,答應居民事情,就要像菜餚裡的一樣說到做到,一諾千金。
好家風代代傳 引領時代新風尚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一直以來,武漢市百步亭社區黨委緊抓家庭建設工作,把家庭建設作為社區發展的重點工程之一。通過社區、家庭、學校「三位一體」的教育機制,連續17年開展「好家風故事會」,表彰美德少年,營造了「黨風正、民風純、家風好」的社區氛圍。百步亭萬家宴上,居民用一道道家風菜餚,讓好家風代代相傳,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區生根。
感動荊楚十佳母親「張小紅」全家齊力製作菜餚《幸福家庭》,用萬家宴上的菜餚表達對社區、社會的感謝之情。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社區志願者為困難居民送來愛心菜餚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居民製作的家風菜《孝當先》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全國文明家庭代表餘洪芝每年會帶著她的招牌菜參加萬家宴,今年也不例外,她製作的《真心實意 關愛服務》不僅色香味俱全更是有寓意十足,將蓮藕均勻的切成14段,再將香菇肉沫餡填實到蓮藕孔中,配以紅棗點綴,寓意真心實意。餘洪芝一家五口自入住百步亭以來,十五年如一日堅持到社區開展志願服務,全家結對幫扶24戶空巢老人家庭,累計志願服務時長逾27560小時。「今年我在社區結對幫扶了14戶空巢老人,數字14也是寓意著事事如意,希望通過我們的關愛讓他們感受到社區、社會的溫暖。」餘洪芝說。
賞年俗品家宴 共度歡樂中國年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百步亭社區萬家宴已成為根植百步亭,輻射全國的年文化。今年萬家宴上,社區開展各種年俗文化活動,讓居民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魅力。
孩子們現場寫春聯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咚咚鏘咚咚鏘……,一大早,萬家宴主會場外1000平方米的廣場上,拉起彩虹門,萬家宴民俗文化趕集會隆重開展。現場,充滿年味兒的民俗表演舞龍舞獅、採蓮船、蚌埠精等民俗表演輪番上場,打餈粑、磨湯圓、捏麵人、轉糖等民俗文化項目吸引居民駐足觀賞。
社區志願者表演採蓮船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社區志願者表演舞龍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百步亭社區書法協會的志願者們更是揮毫潑墨,現場免費為居民寫春聯,送祝福。社區的文化志願者們帶來精彩文藝表演,一首首動聽的歌聲、一段段優美的舞蹈,博得陣陣喝彩。現場,百步亭小喇叭宣傳隊與居民一起開展趣味知識競答,新穎的方式帶領居民學習宣傳貫徹黨十九大精神。同時,社區還組織了有信譽、品質好的商家,方便居民打年貨。
每年春節,最讓人魂牽夢縈的莫過於那頓團年宴。武漢市百步亭社區9個居委會特設四代同堂、樓棟片區、苑區社區、國際友人等15桌家宴,邀請社區文明家庭代表、骨幹中心戶長、志願者、失獨老人、少數民族、外國朋友等一起品家宴、慶團圓,共度歡樂中國年。(劉志 史雅琴 武漢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