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海 ||《國學溯源》自序

2021-02-25 領導幹部學國學

自 序

德國思想家雅斯貝斯提出著名的「軸心時代」概念,認為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間,人類文明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精神領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張力,發生了「終極關懷的覺醒」,開始以理智方式和道德規範來面對人類社會。軸心時代的各個文明,都出現了偉大的精神導師,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傳統,一直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和生活。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正好與軸心時代重合,奏響了中華文明的輝煌樂章。

春秋戰國時期,中華文明的天空群星璀璨,其中最明亮的一顆星是孔子,孔子是道德大師;最耀眼的一顆星是老子,老子是智慧大師;還有儒家的孟子、荀子,道家的莊子,法家的韓非,墨家的墨子。他們的思想滋養哺育了中華民族,塑造了中國人的集體人格。對於這些偉大的精神導師,我們只能頂禮膜拜。

仰望先秦的天空,儘管不同的星宿有著不同的光芒,甚至互相衝淡。墨子要《非儒》,道家要絕仁棄義,孟子要「閒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孟子·滕文公下》)。然而,先秦諸子的思想文化淵源卻是同一的。他們都仰慕同樣的先聖,這就是堯、舜、禹、湯、文、武。孔子讚譽唐堯不吝溢美之詞,代表了先秦社會的共識,「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論語·泰伯》)他們都引用同樣的典籍,這就是「六經」。一般認為「六經」為儒家經典,實則不然,「六藝,非孔氏之書,乃《周官》之舊典也。《易》掌太卜,《書》藏外史,《禮》在宗伯,《樂》隸司樂,《詩》領於太師,《春秋》存於國史」(章學誠《校讎通義》)。他們都使用同樣的概念,這就是道、德、仁、義、聖人和君子。先秦諸子都喜歡道的範疇,老子把道看作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第四十二章》)。孔子認為道是至理,「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裡仁》)。墨子常論「聖王之道」,孟子喜談「聖人之道」,韓非著有《主道》。荀子則認為:「道者,進則近盡,退則節求,天下莫之若也。」(《荀子·正名》)中華文明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相當成熟,先秦諸子生活在同樣的文化氛圍中,自然而然地繼承同樣的文化傳統,汲取同樣的文化養分。

秦漢之後,中華文明的天空失去了往日的熱鬧,再也沒有重現先秦時期的燦爛輝煌;中華文明的天空清靜了許多,不同的星宿遭遇了不同的命運。漢武帝「罷黜百家,表彰六經」,統一了傳統社會的思想意識形態,儒家之星更加明亮光大,歷史地佔據了文化的主導地位。道家之星懸而不墜,依然閃爍不已,與儒家形成了陰陽互補的文化結構。老子陰柔,稱頌水德,「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老子·第八章》)。孔子陽剛,要求君子「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裡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論語·泰伯》);寄情自然界是「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論語·子罕》)。法家之星隱而不顯,似無實有,與儒家形成了外儒內法的政治結構。漢宣帝指出:「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漢書·元帝紀》)真實地道出了儒家與法家的本質關係,綿延傳統社會二千多年,「自漢以來,學者雖鄙申、韓不取,然世主心悅其言而陰用之;小人之欲得君者,必私習其說,或誦言稱舉之,故其學至於今猶行也」(蘇軾《東坡書傳》)。儒道法或陰或陽,或內或外,互補協同,和諧相生,共同鑄就了中華民族的靈魂,「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只有墨家之星突然消失在歷史的天空中,消失的神秘而離奇。

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認為:「人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儒道法墨之所以相繼閃耀在先秦的天空,就在於他們提出的偉大思想。儒家是仁,「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深刻揭示了人類生存的真理。道家是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第四十章》),理性地叩問了自然界運行的規律。法家是法,「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韓非子·五蠹》),冷峻地提供了政治治理的有效模式。墨家是兼,「今天下之君子,忠實欲天下之富而惡其貧, 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 當兼相愛、交相利。此聖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務為也」(《墨子·兼愛中》),深情地反映了社會大眾的平等訴求。儒道法墨既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也是中華文明的思想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永遠值得人們去探尋和挖掘,從而為現代社會和現實人生貢獻智慧與力量。

這本《國學溯源》就是在探尋和挖掘先秦思想文化資源。全書十章,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概述先秦諸子百家,認為百家爭鳴實為儒、道、法、墨四家,而真正對傳統社會產生巨大影響的只有儒家和道家。儒、道兩家的思想精華集聚在《老子》《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本經典,內斂於道、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十個概念。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章,闡述儒家思想,歸納為孔子之仁、孟子之義和荀子之禮,指出儒家以仁為核心,仁、義、禮相輔相成,從而構築起宏偉的思想大廈。第三部分包括第六、七、八章,闡述道家思想,升華為老子之道和莊子之遊,認為道家以道為邏輯預設,建構起本體哲學、政治哲學和人生哲學。第四部分即第九章,闡述法家思想,概括為韓非之法,指出法家以法為前提,法、術、勢三位一體,致力於築牢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的思想基礎。第五部分即第十章,闡述墨家思想,概括為墨子之兼,認為墨家以兼愛為主旨,兼與別相對立,愛與利相結合,搭建反映平民百姓訴求的思想體系。墨家思想放在最後闡述,主要是因為墨家在秦漢之際已經中絕,於傳統社會的影響微乎其微。如果按照先秦的顯學,墨家思想是應該放在儒家之後闡述的,相信讀者能夠給予理解。

《國學溯源》是筆者長期堅持和從事傳統文化研究的又一成果。在解讀儒道法墨思想的過程中,筆者秉持一以貫之的原則,即注重思想的系統性要求,努力把散見在諸子經典中的各種觀點和資料梳理清楚,歸納提煉,集中成章,使諸子的思想構成體系。在建構諸子思想體系時,堅持以經注經,絕不自由發揮,也不隨意附會。注重解讀的現實性,努力觀照社會問題,但不一定是當下社會的問題。所觀照的都是社會長期存在的重要問題,只不過在過去、現在和未來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而已,進而追求學術研究更長久的生命力。注重語言的通俗性,努力做到雅俗共賞,用人們看得懂的文字和熟悉的思維方式解讀經典和諸子思想,在學術與普及之間儘量保持平衡,避免進入象牙之塔,讓人望而卻步。

雅斯貝斯高度評價軸心時代,認為「人類一直靠軸心期所產生、思考和創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飛躍都回顧這一時期,並被它重燃火焰」。對於個體也是如此,「個體自然的每一次偉大的提高,都源於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觸」。是啊!歐洲的文藝復興,就是在回顧古希臘和羅馬文化之後,衝決中世紀神學的羅網,使歐洲重新煥發勃勃生機。中國歷史上的改革,大多追蹤先秦時期,呈以「託古改制」面目。託古改制不僅是為改革提供依據,更是為改革尋找思想指導和智慧啟示。當今世界正處於大變局之中,人類社會是否需要再一次回到軸心時代,向先賢聖哲們請益,請先賢聖哲們賜教。《國學溯源》不是為了回顧而溯源,而是為了重燃而溯源。但願重讀儒道法墨經典,能夠探求解決人類面臨問題的良方,尋覓促進國家現代化的動力;能夠提升個體生存質量,照亮人生的前行之路。

作者謹記於己亥年冬月

目 錄

自 序

第一章 源頭活水

一、 春秋戰國

二、 百家爭鳴

三、 儒道互補

四、 五本經典

五、 十個概念

第二章 先秦儒家

一、 儒家源流

二、 孔子貴仁

三、 孟子承繼

四、 荀子發揮

五、 孟子與荀子

第三章 孔子之仁

一、 孔子其人

二、 仁者愛人

三、 為政以德

四、 文質彬彬

五、 有教無類

第四章 孟子之義

一、 孟子其人

二、 人性之善

三、 發政施仁

四、 勇猛精進

五、 教者以正

第五章 荀子之禮

一、 荀子其人

二、 天人相分

三、 化性起偽

四、 隆禮重法

五、 學以致聖

第六章 先秦道家

一、 道家源流

二、 老子貴柔

三、 莊子跟進

四、 老子與孔子

五、 道家與道教

第七章 老子之道

一、 老子其人

二、 道法自然

三、 無為而治

四、 見素抱樸

第八章 莊子之遊

一、 莊子其人

二、 東郭問道

三、 濠梁觀魚

四、 曳尾塗中

五、 莊周夢蝶

第九章 韓非之法

一、 韓非其人

二、 好利惡害

三、 法莫如顯

四、 術不欲見

五、 勢以勝眾

第十章 墨子之兼

一、 墨子其人

二、 尊天事鬼

三、 兼以易別

四、 尚同尚賢

五、 辯明是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焦點

  • 讓國學經典成為實現中國夢的正能量源泉
    深夜,驚喜讀到三聯書店最新出版的夏海先生所著《品讀國學經典》。正是中秋時節,皓月就爬在我的窗前,燈下的我遨遊在中華文明的長河,愉悅與快意油然而生。此刻,窗外的清風、樹影、月光,都因為我的閱讀,一同沐浴在文化中國的智慧、情感與詩意光輝裡。雲展雲舒之間,我不禁思緒萬千。
  • 成就帝騎哥的是夏海和海東,其實還有一個人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大修卡們的計劃始終是破產了,門矢士在旅行的途中遺失了記憶,遇到了夏海!其實這也是必然的,冥冥之中夏海是和帝騎哥存在羈絆的,在不屬於自己的世界中生活始終是帶不走必須面對的戰鬥。基於和門矢士的羈絆,夏海的潛意識裡是有帝騎哥的歷史的,而且作為一個普通人夏海是可以和帝騎哥在不同的平行世界中遊走的。
  • 假面騎士Decade:帝騎哥最後沒能和夏海在一起,海東責任不小!
    不過對於帝騎哥而言,有件事也是非常的遺憾,那便是他和夏海的事情。在所有的假面騎士當中,帝騎哥和夏海的關係,看起來最像一對情侶,也是帶有很美好的回憶感的那種。世間除了沒人能治的帝騎哥只有夏海能管;世間沒人能記得住帝騎哥的歷史只有夏海不會忘記;世間沒人能終結帝騎哥只有夏海可以。這些都足以說明,夏海生而為帝騎哥。
  • 跑圖跟著橘子走,花落夏海&星夢遊樂園技巧全掌握!
    就在明天,就在7月30日,之前跟車手們介紹過的花落夏海賽道和星夢遊樂園賽道終於要跟大家見面了!在車手們體驗新賽道之前,快來看看小橘子精心準備的賽道教學!熟知各種近道&技巧,跑圖快人一步~絢麗櫻花 花落夏海落英繽紛,花海穿梭,讓我們一起出發,去感受花落夏海的魅力!花香四溢的櫻花林,微風輕拂,遊動的魚群伴隨著車手們前行~
  • 「自序」與「後記」
    這些作品集的開頭或結尾,南丁先生大都寫有「自序」或「後記」,這些「自序」和「後記」,又大都篇幅短小,要言不煩。作為散文,它們展示著一種口語寫作的自然美和簡括美,作為評論,它們既透射著創作、出版和人事等豐富的文學信息,也透射著作者對自己為人為文的冷峻審視。本期「讀書」,將南丁先生這些作品集中的部分「自序」和「後記」輯為一組,奉獻於讀者。
  • 王鵬睿:誦讀經典 追逐「國學夢」
    近年來,先後獲得第十八屆山東省優秀少先隊員、淄博市優秀學生幹部、第四屆淄博美德少年(提名)、淄博市青少年國學達人、2017年度沂源縣十佳少年、第三屆沂源美德少年、沂源縣優秀班幹部等多項榮譽稱號;在淄博市國防知識競賽、淄博市國防演講比賽、淄博市學憲法講憲法演講比賽、沂源縣家風家訓演講比賽和沂源縣脫貧攻堅演講比賽中均獲一等獎;在《讀讀寫寫》《輕鬆學語文》《少年作家》等雜誌發表作文十餘篇。
  • 夏海:儒家與教育
    百年國學,滄海桑田;沉浮升降,幾盛幾衰。國學之知識,不可不知;國學之魅力,不可不悟;國學之精髓,不可不察。學國學,可明得失、鑑是非、知興替、辨善惡,提高人文修養和德性素養。為推動各級領導幹部學國學,特建此公共平臺,旨在增強各級領導幹部對國學的溫情、敬意、尊重和認同,知古鑑今,溫故知新,彰往察來,見微知著,為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實現盡綿薄之力。
  • 《吶喊自序》課堂討論
    師:同學們好,今天我們來閱讀《吶喊》中的第一篇文章,《自序》。給大家二十分鐘時間,閱讀的同時請大家思考,文章中魯迅與錢玄同(金心異)探討了「鐵屋中的吶喊」這一問題。大家可以進行情景代入,假如你是那個清醒的人,你願意叫醒沉睡中的人嗎?並請說明自己的理由。(20分鐘到)  師:哪位同學首先為我們分享自己的觀點?
  • 「國學大師」章太炎講授國學的三十年 │ 溫故
    (《〈古史辨〉第一冊自序》)但未及一月,即遭袁世凱軟禁,講學被迫中止。北京時期的章太炎曾經「以大勳章作扇墜,臨總統府之門,大詬袁世凱的包藏禍心」。(魯迅《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時任司法部僉事的吳承仕,對於此舉十分敬佩,時常前往章太炎的軟禁地探望,不畏險阻,事師如親。此時的章太炎,「多言玄理」;而此時的吳承仕,也正「好說內典」。於是師徒二人一拍即合,相談甚歡。
  • 溯源燕窩的分類,溯源燕窩怎麼買?
    盞盞鮮溯源燕窩挑選攻略大家在市面上能買到的幹燕窩大概分為:燕盞、燕條、燕角 、燕碎。今天盞盞鮮溯源燕窩將和您聊聊:燕窩分類以及相關品質,已方便您挑選燕窩。所以盞盞鮮溯源燕窩建議您:不要選擇疏盞進補!不推薦您選用任何非溯源的燕窩及燕窩製品關於溯源燕窩與非溯源燕窩的區別可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
  • 外國語學校以國學教育為根,帶孩子深山悟道
    國學班以「尋道溯源,童蒙養正」為主題,生活在城裡的孩子離開父母,跟隨著老師來到大山深處,體會什麼是最傳統的書院,在這裡,讀四書五經、練琴棋書畫、習中華武術、學傳統禮儀是孩子們的主要課程。 國學老師將與古文相關的故事做成動畫,借著故事,孩子們跟隨著老師的細緻講解和品讀,繁複的古文也變得韻味十足。
  • 招生信息 | 2021春季招生進行中,少年國學院國學中階課程等你來!
    招生信息 | 2021春季招生進行中,少年國學院國學中階課程等你來!國學課程體系階段課程內容國學初階識韻知事詠史班文化班02國學中階「立行班」漢字溯源拓展思路故事再現明曉德禮《大學》新講,帶你「解字明禮」,通曉受益不盡的人生哲理,領略言行有度的獨特風採
  • 清華大學四大國學大師的讀書方法
    海通以還,眾多仁人志士為民族中興著書立說,其中清華大學四大國學大師可謂燦若星辰。20世紀二三十年代,清華大學設立了國學研究院。
  • 弘揚耕讀文化,踐行文化自信|良戶書院舉辦國學經典誦讀活動
    8月26日,時代記憶良戶書院邀請山西省高平市啟鴻儒國學館師生到良戶書院舉辦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在山西省高平市國學傳統文化促進會副會長、文聯會員、啟鴻儒國學館館長、高平市第一中學語文教師寧海龍帶領下,同學們深入良戶書院,尋古蹟,訪古建,學古禮,讓學生體驗了一場生動的尋古活動,並體驗了中國非遺技藝「扎染」的製作過程,從中領悟中國古人的智慧。
  • 什麼是「溯源侵蝕」?
    這要涉及到一個地理專業名詞:溯源侵蝕。河流在流動過程中,以其自身的動力以及所挾帶的泥沙對河床進行破壞,使其加深、加寬和加長的過程稱為河流侵蝕作用。河流侵蝕作用可分為機械和化學兩種方式。河流的機械侵蝕作用是通過其動能或挾帶的砂石對河床的機被破壞過程,而化學侵蝕作用是通過河水對河床巖石的溶解和反應完成的,在可溶性巖石地區比較明顯。
  • 食品溯源上市公司有哪些?食品溯源概念股一覽
    食品溯源概念股: 信息發展:公司憑藉在商務部食品追溯平臺的卡位優勢,近期聯合實際控制人先後設立三家公司,全面建設「從農田/農場到餐桌」的溯源體系
  • 溯源造句和解釋_溯源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溯源參考例句:1、做學問必須下一番推本溯源的功夫。2、研究學問要能溯源探本,尋求知識的根柢。3、另外消費者還可以通過掃碼溯源,索購大米。6、交通執法部門從就事論事抓違法轉向正本溯源抓監管。7、探本溯源,記者見識了煙臺文化惠民的大手筆。8、追本溯源,對仗不是文人創造,而是從民歌中得來的。9、他們追根溯源回到阿爾及利亞和法國對抗,但他們已經發展到整個歐洲。
  • 溯源造句和解釋_溯源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溯源(sù yuán)。向上尋找水的發源處。喻指探求本源。[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陰陽、五行、天文、醫經、房中均溯源於黃帝。」]溯源參考例句:1、做學問必須下一番推本溯源的功夫。3、另外消費者還可以通過掃碼溯源,索購大米。4、由此我便窮本溯源,彌研彌奇,得心應手而自振,意到筆隨而輒興。5、廣寒子真人雖無門無派,推本溯源卻可追溯到上陽真人。6、交通執法部門從就事論事抓違法轉向正本溯源抓監管。7、探本溯源,記者見識了煙臺文化惠民的大手筆。8、追本溯源,對仗不是文人創造,而是從民歌中得來的。
  • 《麼些象形文字字典》自序
    這也是這篇自序中折射出的當時的學術生態對當下的一種啟思。另外一個重要的歷史啟示是對納西族族稱的歷史資鑑作用,李霖燦在此文中一直稱「納西族」為麼些族,其實在1950年代的民族識別工作之前,國內外稱納西族為麼些族,本族學者方國瑜先生也寫過《麼些民族考》。麼些(讀音為moso)與摩梭是同音異寫,涵蓋了納西族東西兩個方言區,學術界一直有「天子」(天之子民)、「牧牛人」兩個涵義之論述,其稱呼並無侮稱之嫌。
  • 美素佳兒打造即刻安心溯源系統 開啟溯源2.0時代
    為了滿足媽媽們迫切想要了解更多溯源信息的需求,美素佳兒推出了新TrackEasy即刻安心溯源系統,讓消費者一鍵掃碼輕鬆追溯一罐奶粉從牧場到消費者手中的各個關鍵環節信息,讓品質"看得見"。美素佳兒TrackEasy即刻安心溯源系統上線,媽媽們可以親自見證每一罐奶粉從荷蘭自家牧場到手中的關鍵過程,真實數據、多維度追溯美素佳兒對於每一罐奶粉的全程管控,信息透明公開媽媽才能更安心!亮點一,溯源信息更全面更深入,媽媽了解更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