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臺有一條留言:「肖老師好!我是一名超市老闆,我的超市不大,前後加起來一共十多人。但團隊卻存在著一個問題,整個團隊工作效率並不高,甚至有的人還養成了做事拖拖拉拉的習慣,面對這種局面,我應該怎麼辦?」
看到這條留言之後,可以初步估計,這家超市的老闆並沒有相應的管理制度與體系,否則局面應該會比所形容的更好。
我給了他以下建議:
一、健全各方面管理體系,無規矩不成方圓。雖然只是一個小超市,但該有的管理制度一定要有,管理制度裡面得包括獎罰制度,如果有可能,還可以增加績效考核制度;
二、梳理工作流程,責任落實到人頭。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梳理工作流程,打個簡單的比方,收銀的流程應該如何做,分為幾步?讓員工一學便知。責任落實到人頭,可以起到和好的監督作用,也能讓員工更好的明確自己該做什麼工作,不至於摸不著頭腦。
三、擁有標準的管理方式,或者可以說一視同仁的管理方式,不包庇,不開後門,所有員工一視同仁,犯錯就得承擔相應的責任,表現得就應該獎勵。
對於一個小超市來說,能做到以上幾點,團隊的工作效率一定會有所提升。但想要做得更好,則可以將以下幾點也融入進入:
一、讓正確的人做正確的事,充分發揮團隊成員的優勢
在管理界有這樣一句至理名言「讓正確的人做正確的事」,說得直白一點,也就是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
作為一個管理者,一定要具備識人的技能,並懂得如何去用人,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才能發揮其最高工作效率。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能說會道的人更適合做銷售而不是做後勤。
人用對了,效率自然也就會隨之而提升。
二、採用績效考核,多勞多得,讓大家的工作勁頭更足
事實上,大多部分人步入職場就只有一個目地,那就是賺錢,或者賺更多的錢。因為他們要養家餬口,所以只要提供有動力的工作環境,就一定會出現很多能幹的人。
採用績效考核,多勞多得的制度,會讓大家的工作勁頭更足,會激發很多員工的挑戰高薪的勇氣。薪酬體系這塊,一定不要採取一視同仁,吃大鍋飯的方式會容易讓人喪失奮鬥力,既然做多做少待遇都一樣,還不如做少一點。
激勵員工的方式一定要正確,不要只以口頭表揚,實質性的東西會讓員工更有動力。
三、提供積極上進的工作環境,激發員工鬥志
一個好的工作氛圍會讓員工感受到溫暖與愉悅,事實上,同薪資待遇相比,很多員工更注重個人每天上班的工作氛圍。
試想一下,如果讓你每天生活中非常壓抑的環境之中,你會生活多久?答案毋庸置疑,心累了,自然也就想要離職。
因此,作為管理者,一定要給員工提供一個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不允許負能量與抱怨存在,工作環境越積極向上,員工工作就會越開心,自然而然,工作效率也會隨之而提升。環境能夠造就一個人的激情,同樣,也能毀滅一個人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