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聖」張旭教你寫飄逸草書!

2020-12-13 下一代英才

上個星期,開心練字已經和大家分享了一些關於草書的基本知識以及草書書寫基本技巧,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有關草書的基本偏旁部首。

(1)牛字旁:鉤與挑之間要有轉換之筆,但有的需要連寫。

(2)禾字旁:禾字都有左傾之勢,是與右半邊字能遙相呼應。

(3)米字旁:米字先寫左右兩點,回鋒向上寫豎鉤,橫畫連挑,其勢連貫。

(4)月字旁:月字旁寫法有極大不同。

(5)日字旁:大小寬窄各異。

(6)口字旁:有大小高低,高有依附之勢,低有並列之態。

(7)金字旁:一筆完成,上部縮小,便於下部連貫。

(8)火字旁:有四筆分明者,有三筆分明省缺一點,如寫豎心者。

(9)馬字旁:此馬字為草法符號,點下似一子字,最後一筆上挑。

(10)雙人旁:在草法中最為混雜,與單人旁或三點水相仿,全看上下字之間的讀句來確定。

相關焦點

  • 他是「草聖」,王羲之自愧不如,草書飄逸灑脫
    他是「草聖」,王羲之自愧不如,草書飄逸灑脫!在中國書法史上,「書聖」只有一個就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行書也有「天下第一行書」,但是「草聖」卻有好幾位,歷史上,張芝曾被稱為「草聖」,唐代的草書名家張旭和懷素也同時被稱為「草聖」,明末清初的王鐸被日本人稱為「草聖」,近代的書法名家林散之先生又被稱為「當代草聖」。
  • 「草聖」張旭教你寫飄逸草書!(完)
    草書結體注重變化與隨意,當然,小草結字規範化也很嚴格,但同一字可有多種草法,變化多端。大草結字可用「神秘莫測」四字喻之,自由度更大。自由度大並非可以隨心所欲,實際上是更難把握其正確性。草書結體的不規則是從規則中來,在規則中生出不規則,凡不規則的總比規則的要難以把握,因其不規則,所以能衝破平淡,給人以驚險之感。今天開心練字就和大家分享有關草書書寫結構的最後一部分的知識,大家可要認真收藏啊!1. 短:字形短闊者,以原有字的結構順其自然。2.
  • 「草聖」張旭教你寫飄逸草書!(二)
    是一位極有個性的草書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後落筆成書,甚至以頭髮蘸墨書寫,故又有"張顛"的雅稱。後懷素繼承和發展了其筆法,也以草書得名,並稱"顛張醉素"。昨天開心練字已經和大家分享了一些關於草書的基本知識以及書寫基本技巧,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有關草書的基本偏旁部首。(19)目字旁:用筆快,中間兩點似一點。
  • 「草聖」張旭教你寫飄逸草書!(三)
    上星期我們學習了張旭草書技法的一部分內容,今天開心練字帶著大家繼續學剩下的知識,大家一定要堅持練習哦(1)走之底:一弧即成,其勢連接上筆。(2)心字底:心字可寫成三點或一橫。
  • 林散之書法:可以糾正草書需要快寫的偏見,當代草聖並非徒有虛名
    林散之書法:可以糾正草書需要快寫的偏見,當代草聖並非徒有虛名。林散之是一位書法大家,這是不用懷疑的。但是當代草聖的名號,卻有比較大的爭議空間。因為草書能成為聖者的,大約有三位,漢代張芝,唐代懷素與張旭。除此三位,人們很少能在發現草書的賢者聖功。
  • 林散之草書和草聖草書的三個差異
    林散之為當代新草聖,懷素為歷史先草聖。一前一後,各為草書高峰,但是兩位草聖的草書作品,因時代、人物、意境的原因,呈現三個明顯的藝術差異。差異之是差別之分,不是誰優誰劣之論。第一個草書差異:力道有別。懷素成名,始於年盛,所以他的草書筆跡雄韌,明顯是盛年豪邁的筆跡。遠遠看去,如長江起波濤,黃河落壺口,無聲卻有聲勢,相當驚人。林散之草書,功於年邁,所以他的草書筆跡綿纏,是老年力道掩,情基多的筆跡。觀望,如小橋流水,平和小徑,聲勢小韻氣足,是為感人。
  • 「草聖」張旭:喝著香醇的酒,寫下氣勢如虹的草書
    只要你仔細品析,你會發現其中的博大精深以及無與倫比的魅力。還記得前段時間很火的電視劇《慶餘年》嗎?當中範閒醉酒吟詩的場面可謂是讓人酣暢淋漓,每一句都是千古絕詩,不禁讓人起雞皮疙瘩,不得不讓人感嘆古代詩詞文化的偉大。古代偉大的詩詞的出現,則來源於古代偉大的詩人。
  • 李宗瑋:草體、草書兼論草聖張芝
    草書,就是草體的若干等級中的一種。草書不是隨意而寫的,草書帶有一種約定俗成的特定含義,具有嚴格的規定性。因此,草體是種概念,而草書是屬概念。漢末草書的出現是歷史的必然。先秦的草體相當幼稚,潦草的程度也不大。八分書以前的隸書,實際就是篆字的草體。秦漢以後,字越寫越潦草了,為了加以區別,於是藝術的草書出現了。
  • 他被譽為「當代草聖」,寫唐楷輕鬆自然,充滿了行草書的節奏感
    他被譽為「當代草聖」,小楷書法卻很嚴謹,寫唐楷輕鬆自然,充滿了行草書的節奏感,難得一見。「書聖」歷史上只有一個,就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但是書法史上的「草聖」卻有好幾位,東漢書法家張芝、被稱為「顛張醉素」的唐代書法家張旭、懷素, 以及明末清初書法家王鐸,都曾被稱為「草聖」。當代書法界也有幾位「草聖」,于右任、林散之又被譽為「當代草聖」。
  • 黃庭堅的一幅神級草書,如今成了日本國寶,稱他為「草聖」不過分
    在中國的草書史上,能夠稱得上一代「草聖」的,不過寥寥數人,在孫過庭的《書譜》當中提到過:夫自古之善書者,漢魏有鍾張之絕,晉末稱二王之妙。到了唐代,又出現了兩位「草聖」,他們便是著名的「顛張醉素」,張旭以天縱之才,將草書的體勢發揮到了新的境界,而懷素則是在張旭的衣缽當中,上追漢魏,同樣探索出了一條獨特的美學境界,從對於後世的影響力和達到了的書法境界來看,這兩位稱之為「草聖」絲毫不過分!
  • 草聖張旭草書冠絕古今,那麼他的楷書如何呢?其實也有代表作!
    唐人張旭的草書寫得好,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書法史上被尊為草聖的只有一人,此人也姓張,就是東漢的張芝。張芝是草書的創造者,張芝才是真正的「草聖」,王羲之、王獻之和張旭、懷素學草書,都是師法張芝的草書。上圖為張旭的楷書。
  • 林散之被稱為當代草聖,看他草書的筆畫,才見功力!
    說到草書,很多人都想到懷素和張旭,但是有一個人的草書造詣深厚,被稱為當代草聖,他就是林散之。但是有人在欣賞林散之草書的時候卻說沒有功底,對此有的專家說了:請仔細欣賞書法中的筆畫!林散之是書壇大器晚成的人,他在六十歲的時候才開始學習草書,說到這裡有很多人會有疑問,六十歲學草書竟成大名,能有書法功底嗎?對於林散之的書法我們要結合他一生的書法道路來看,林散之雖然六十歲學草書,但是在楷書和行書上卻是自幼練習,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 臺灣寫真:在北投「梅庭」品讀「一代草聖」
    中新社臺北10月18日電 題:在北投「梅庭」品讀「一代草聖」  中新社記者 楊傑 陳立宇  溪流潺潺、古樹參天的北投公園周邊,藝文場所林立,辛亥革命元勳、「一代草聖」于右任唯一在臺的留存建築「梅庭」,即隱於溪光山色間。  一個周末,記者慕名前往。
  • 當代「草聖」寫小楷,高清放大!
    當代「草聖」寫小楷,高清放大!《四時讀書樂詩抄》 為林散之24歲時所書 現藏於安徽馬鞍山林散之藝術館 眾所周知 成就林散之 並令其受到無數人「頂禮膜拜」的 是他的草書
  • 學習標準草書「交筆符」,可以解決草書識、讀、寫的大問題
    按照中國傳統說法,「文之善者曰文豪,草之善者曰草聖」。明代韓道亨編寫的《草訣百韻歌》,影響甚廣,開篇就說「草聖最為難,龍蛇競筆端」。書法「龍蛇競筆端」,要靠草書。而要做「草之善者」,是書法世界最難的事情。得其法還有機會成為「草之善者」,不得法,可能一輩子都不得入草書之門。
  • 號稱「當代草聖」的林散之,楷書水平如何?專家說:有魏晉之風
    有「當代草聖」美譽的林散之先生,可謂是大器晚成。林散之先生出生於1898年,但是一直屬於默默無名,直到1972年8月,中日書法交流的時候,他的一幅草書條幅《毛主席詞·清平樂會昌》得到了當時郭沫若、趙樸初、啟功等權威人士的高度評價,從此才以草書獲得大眾的認識,書名初震。
  • 當一個寫草書的寫楷書
    ▲ 張旭草書《古詩四帖》局部 唐文宗時期,張旭的草書與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舞被官方認證為「三絕」,自此,張旭以草聖之名蜚聲書壇。 第一次見面時,張旭哈哈大笑說書法沒啥秘訣,無非是多寫,你的字寫得夠好了,繼續堅持下去就行。 好吧!顏真卿回去就開始用心研究張旭的楷書,幾年下來仍覺得差點兒意思。 後來被罷職時,他得知張旭正在洛陽裴儆府逗留,於是又特意趕到洛陽,再次向張旭求教。
  • 當一個寫草書的寫楷書!
    ▲ 張旭草書《古詩四帖》局部唐文宗時期,張旭的草書與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舞被官方認證為「三絕」,自此,張旭以草聖之名蜚聲書壇。第一次見面時,張旭哈哈大笑說書法沒啥秘訣,無非是多寫,你的字寫得夠好了,繼續堅持下去就行。好吧!顏真卿回去就開始用心研究張旭的楷書,幾年下來仍覺得差點兒意思。
  • 什麼是標準草書「右上符」?掌握它,很多草書寫起來易如反掌
    記得讀中學時,有個同學做筆記經常會寫幾個草書,夾雜在通篇的行楷書中,顯得別致,有學問。其中見得比較多的是《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的「照」字,「熟能生巧」的「熟」字等(見圖一、圖二)。圖二我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寫,是跟誰學的。他回答,這樣寫得快,是跟著地理老師學的。
  • 李志敏書法:碎筆草書,如小雞啄米 網友:這樣寫草書,比較難受
    李志敏書法:碎筆草書,如小雞啄米 網友:這樣寫草書,比較難受。李志敏生前是一位法學家,為什麼成為了書法家?這與當時法學家寫書法的人不多有關係吧,應該說李志敏的書法在法學家裡面是比較上等的品質,但是如果說李志敏的書法在書法專業隊伍裡算是上等品質,卻是不切實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