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了《嬰幼兒日間照料託育機構服務規範》地方標準,這是華中地區首個涉及託育服務規範的地方標準,該標準將於12月1日開始全面施行。
3歲以下幼兒是「社會最柔軟的群體」。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施行,湖北省內人口規模和結構正在發生變化,市民群眾對多元化的家庭育兒指導、普惠型託育服務的需求變得更為迫切。為此,湖北省育嬰行業協會、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培訓中心、湖北省兒童中心等相關組織,聯合哈沐德、當代海嘉、託蒙樂、優童教育等湖北多家託育早教機構共同制定了《嬰幼兒日間照料託育機構服務規範》地方標準。
湖北發布《嬰幼兒日間照料託育機構服務規範》地方標準
事實上,當下「孩子誰來帶」的問題已嚴重影響到生育意願,接收3歲以下嬰幼兒的託育機構,成為很多家庭的剛性需求。國家衛計委的調查結果顯示,60.7%的「一孩」母親因為「沒人看孩子」而不願生育「二孩」。在有關部門組織的網上調查中,有88.15%的家庭需要嬰幼兒託育服務。
家住武漢光谷的張琴帶著18個月大的小兒子小果來到小區附近一家0-3嬰幼兒日間照料託育中心參觀,張琴說,生完二胎,老人帶兩個小孩明顯力不從心,現在老人病了,急需給孩子入託照料。「我表姐在日本工作,她兩個1歲多的雙胞胎都放在託育機構照料,她很放心。所以我也想在武漢為孩子找一個合適的託管機構,如果能有標準規範,對媽媽來說肯定更放心。」張琴說。
「一邊是發展不充分、不均衡的託育早教行業,一邊是期待更優更好服務的年輕家長。」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培訓中心副主任洪翠告訴記者,最柔弱的孩子,需要最全面的保護。湖北發布的《嬰幼兒日間照料託育服務規範》地方標準,對託育機構選址、供餐、安全、人員配置等都提出具體細緻的要求:比如託育機構幼兒生活及活動區域位置、0-3歲幼兒與保育人員的比例問題、以及託育機構負責人學前教育管理經歷等等,標準的出臺不僅能給消費者提供參考,更能推動託育早教機構的規範、健康的快速發展。
來自武漢哈沐德國際教育機構的馬小慶,是《嬰幼兒日間照料託育服務規範》地方標準的起草人之一,她告訴記者,在託育機構市場中,有不少機構缺乏資質。甚至在一些地方,辦個託育機構只需要「三部曲」:註冊公司、租個地方、招聘人員,這幾乎沒有任何門檻。馬小慶說:「有了這個標準,就更有利於進一步規範託育市場,淘汰不符合標準的機構,最終讓消費者受益。」
目前發布的《嬰幼兒日間照料託育機構服務規範》湖北地方標準內容詳實,比如託育機構建築面積不低於360平方米,幼兒人均建築面積不低於8平方米;託育機構主出入口、幼兒生活及活動區域等應安裝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確保監控全覆蓋,錄像資料保存30天以上等。湖北省育嬰行業協會會長黃明表示,湖北積極用「標準」來補齊託育機構的「短板」,從標準層面夯實湖北託育服務工作的發展基礎。「事實上,標準的發布只是一個開始,下一步,我們還要繼續引導社會各方力量為大家提供安全規範的託育服務,力爭率先在湖北實現『幼有優育』!」黃明說。
(記者鄧吉 實習生代敏 通訊員餘英)
【來源:楚天交通廣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